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

軍部制定的北上計劃,時間定在九月。天

籟小說

過早,北上兵馬的糧草沒法籌措;過晚,北方除個別地區外,大部分海面會結冰,不利於水師活動。而且爲了籌措渡海作戰所需的錢糧,軍部已經是掘地三尺了。

福建剛剛光復,可以說是粒糧都沒有,反而還要從廣東和浙江調糧接濟難民。因爲鄭森父子反目,導致一段時間內金廈的海貿和糧運處於停滯狀態,致使金廈也沒有多少糧食。

周士相現在是接手了鄭軍龐大的水師,得到了他一直想要的水師。但同樣也接收了幾十萬始終在金廈堅持抗清的百姓和鄭軍家眷,對這些人,他必須要養,不可能不管。那樣的話,好不容易得來的水師立即會作烏合散。

福建要糧賑濟,恢復生產,金廈要糧維持,養活百姓,還要動一場太平軍戰史上從未有過的渡海作戰,需要的糧草可謂是天文數字,這也難怪軍部官郭雄彙報自己已經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了。

針對渡海作戰這件事,不同的意見也有很多。

原鄭軍將領不明白這位年輕的齊王殿下爲何執意要渡海攻打紅毛鬼,太平軍的將領們也不明白,他們對於渡海作戰都有牴觸心理,因爲這件事看起來有些得不償失。

據說那東番可是十分荒涼,根本沒有多少人口,所以就算打下來,也不可能從東番獲得多少糧食補充。而且聽說那地方瘴疫橫,瘧疾肆虐,漢人去了十個有八個要染疫,也不知大帥命人大量買來的青蒿有沒有用,要是沒有用,那光是瘧疾就能讓太平軍傷亡大了去。

一沒有什麼收穫,二要面臨巨大的傷亡,一衆將領們自然要考慮大帥幹嘛要勞師動衆去打那勞什子紅毛鬼。

不錯,紅毛鬼那邊是和韃子的朝廷達成了密約,要聯合起來對付大明,可這都幾個月了,也沒見東番的紅毛鬼有什麼動作。再加上對方在東番也沒有多少兵,戰船也就那麼幾艘,就算他們真吃了熊心豹子膽來犯,將他們打跑就是,何必非要渡海去打呢。

相比滿韃子,紅毛鬼在明軍將領心目中的印象可要好得多,也輕視的多。僅以級而論,滿韃子的級也比紅毛鬼的級值錢的多。千年以來,中國曆朝對於北方胡人的重視一直比西方人要多,就是現在,整個中國除了周士相等寥寥可數幾人,也沒有多少人對於不遠萬里重洋而來的西夷有多少敏銳,甚至都不值大驚小怪。就拿東番來說,此地在大多數人眼裡是海外之地,化外之地,故得之不喜,失之不惱。只有那些食利的西夷染指了大明海疆,驚動了官府,纔會如對待昔年的倭寇一樣加以驅逐,除此,不管不問。

有如此心態,自然讓一衆將領對於攻打東番並不熱衷,因爲這件事在他們看來,賺不了多少軍功。

最重要的是,東番那鬼地方除了鄭軍將領外,太平軍中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放着眼前的滿韃子不去打,而去打紅毛鬼,就連蘇納這等忠心不二的高級將領也覺得大帥這次是不是糊塗了。要知道,那吳三桂可是逐鹿中原了,要是熬拜戰敗,北京城可就是吳三桂的了!

難道僅僅是爲了殺雞儆猴,讓呂宋的西班牙人收斂,又或是真的要爲那些呂宋的華人做主?

從制定渡海作戰那刻起,中高級將領們都不想打,完全是周士相強力一手推進。現在計劃也部署了,錢糧也準備了差不多,就等三月起作戰,可突然間整個計劃被放棄,改而突然北上去打遼東,這誰能接受?

董常清身爲兵官,有必要提醒周士相,此舉的危險性。

眼下各地6續輸送到金廈的錢糧除了撥付安置金廈百姓外,餘下的大部分都用在了渡海作戰。即便如此,也僅僅能支撐三到四個月時間。若屆時未能奪取東番,趕走紅毛鬼,那麼就必然要撤軍。若是真如大帥所說不打東番,改爲北上,那這些糧草也不夠。以水師和6師三鎮兵力計算,北上遼東所需要的糧草遠比渡海作戰多得多。軍部制定的計劃中,糧草的主要來源是今年的夏糧,這就必須要等。夏糧收不上來,拿什麼去遼東?就用這三個月的糧草北上了?

“糧草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水師尚未整合完畢,原鄭家的水6二師和將領軍官的安置牽涉太多,大帥在金廈還好,若是不在,職以爲恐會生變。”

董常清的意思,周士相聽得明白。

關於這件事,他也是有些憂慮。鄭經雖然被削了爵位,但其畢竟是鄭森之子,金廈鄭軍原追隨他的那部分人中肯定有忠於鄭經的死硬分子。而鄭襲這邊更是新任閩親王,手上有兩萬多6師,自己曾提點過讓鄭襲上書朝廷自請去南都,但鄭襲卻是將此事含糊過去。因爲渡海作戰在即,周士相也不想現在就將鄭襲和鄭經攆到南都去,那樣不利對二人部下兵馬的整合。但若是他親征遼東,沒了他這隻大老虎在,難保鄭襲和鄭經心中沒有異樣想法。

徵遼東,贏了固然能夠繼續“嚇唬”住鄭襲和鄭經,但要輸了的話,周士相的威信就會掃地,二鄭是不是還能被他“拿捏”,恐怕就是未知數了。

“此番北上,以水師爲主,本帥是要依重鄭家人的。”

周士相輕瞄淡寫一句話,什麼也沒說,徐應元和董常清卻都瞭然於心,這次大帥出征,肯定是要將鄭襲和鄭經一起帶着的。這樣也好,不管鄭經和鄭襲是否心甘情願,讓他們北上打韃子,二人肯定拒絕不了。只要將這兩位帶走,金廈這邊自是安虞無事。

“大帥,軍部對於北方海路尚未探明,冒然北上的話恐有不測。”

徐應元想的多一些,遼東離金廈數千裡遠,鄭家水師並不曾在北方活動過,沒有那裡的海圖,這大軍走海路實在是太危險了。至於北上是否會遭遇清朝水師攔截,這個徐應元卻是不考慮的。軍情司的情報顯示滿清在北方倒是還有兩支水師,一支在登萊,一支在天津,不過無論是規模和士兵素質都是無法和太平軍的水師相提並論的,甚至都不及廣東水師。可以預見,龐大的太平軍船隊真出現在那兩支清軍水師眼前,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的越遠越好,又或是如當初的馬逢知一樣,觀望中立,暗中納款投誠。

“軍情緊急,不能因爲海路沒有探明,就畏縮不進。鄭家那麼多人,若是探不出一條路來,他鄭家還稱什麼閩海王?”

周士相不擔心海路問題,鄭家能縱橫日本至南洋這段海面幾十年,可見其族之內早就培養出了許多精於海戰,通於海事的人才,有這些人爲前鋒探路,主力跟進,周士相不相信會到不了遼東。僅是對於地圖和海域的瞭解,周士相自己都能做半個嚮導。而且他不信鄭家在滿清未入關之前沒有佈下北方的海道,沒有和北方的達官貴人做生意。商道即是戰道,海上能走運貨的船,自然也能走運兵的船。

對於鄭家水6兵馬的整合,周士相依舊乾坤獨斷,最好的整合就是戰爭,一場大戰下來,所有人都會適應自己的角色。有功就賞,有過就罰,賞罰分明,軍心士氣自然高漲。至於海道問題,是要重視,但卻不是主幹,也有解決的辦法。唯今最大的麻煩就是糧食,沒有糧食,拿什麼去遼東,又怎麼掃蕩遼東,封堵寧錦。

北上,不是去掃蕩滿州人的老窩,而是要徹底佔領的。遼東幾乎沒有漢人,這意味着太平軍不可能在遼東得到當地漢人的錢糧支持,甚至太平軍在遼東要做的很有可能和蘇納當日在湘西乾的一樣——“殺光,燒光,搶光”。

在廢墟之地維持一道防線,築起一道清軍望而興嘆的防線,光從海路運糧,顯然是異想天開。真那樣的話,不必清軍自己動手,太平軍自己也會被拖垮。所謂的寧錦防線將和當年一樣,成爲周士相的噩夢,成爲江南財政投入的無底洞。

不解決大軍糧草來源,北上作戰根本不可能實施。

周士相不會愚蠢的認爲只要自己將兵馬往遼東一投,滿清就嚇得真不敢出關了。因爲現在滿清頭頂上懸着的利劍可不是他周士相這一柄,還有吳三桂那柄。

對方可能會急着出關,自家軍隊卻無糧草堅守,這仗怎麼打?

“拿地圖來!”

周士相有些煩燥起身,董常清忙將地圖展開懸於大帳之上。

目光不斷的遼東周邊移來移去後,周士相突然怔了一下,視線落在了朝鮮。他猶豫了一下,不置可否的問徐應元:“你們說,本帥能否先平了朝鮮?”

“朝鮮?”

一直在說如何北上攻取遼東,大帥怎麼就又改變主意要打朝鮮了?

董常清和徐應元雙雙愣在那裡,腦子一時未能接受周士相這突然的想法。

“朝鮮怎麼也是一國,應當有糧吧,我跟他們借點糧食應該沒有問題吧?”周士相自言自語道。

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十章 官員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十九章 晦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請一天假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六百零七章 便宜爹的難處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三章 復仇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九章 土匪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280章 先發制人
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十章 官員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十九章 晦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請一天假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六百零七章 便宜爹的難處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三章 復仇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九章 土匪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280章 先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