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

新會鏖戰正酣之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陝西漢中,爲賞平西王吳三桂平定四川之功,順治特命禮部滿州右侍郎額爾吉攜封賞至漢中宣諭。

“......朕惟折衝禦侮,社稷良臣,報德崇功,國家盛典。爾平西王吳三桂,英才自命,雄略羣推,早識天命,先歸王室,子居甥館,親聯帶礪之間,身受藩封,寵列公孤之右。曩入關破寇,從定中原。暨銜命撫秦,共平西、陝。蓋忠勤之備至,亦威惠之交孚。繼以巴蜀跳梁,特命陳師致討,成都諸邑,悉隸版圖,保郡餘氛,旋成殄滅,厥功懋矣。朕甚嘉焉。聿彰圖閣之猷,爰申貂祿之典。茲將功次,續入冊內,又於藩俸六千兩外,加俸一千兩,以報勤勞。?

嗚呼!元老壯猷,忠尚資於頗牧,戚臣宣力,誼更篤於腹心。王其鞏固封疆,殫抒籌策,續益宏於戡定,盟永重於河山,尚克祇承,無朕命。”?

待額爾吉誦讀完聖旨後,吳三桂忙磕首揚聲呼道:“臣謝主隆恩!”說完恭聲上前從額爾吉手中接過聖旨,細一掃後交於身後人於內室靜香收藏。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與吳三桂一同還返漢中鎮守的定西將軍、固山額真李國翰亦是滿臉堆笑恭賀吳三桂。他與吳三桂一同領軍徵川,此番敘功首重三桂,次重便是他了。額爾吉從京中帶來的封賞除了吳三桂那份。餘下就屬他最多,自他以下各有功將吏也都按級頒賞,可以說是皆大歡喜之局。

雖是滿洲人。不過在吳三桂這個平西王面前,可沒額爾吉託大的份,出京前順治又特召他入宮有過囑託,故而這會完全是以下官身份和吳三桂交談,甚至對李國翰也是客氣萬分。

他笑着對吳三桂說道:“王爺捷報傳回京中後,皇上大爲高興,當即就要兵部給王爺敘功。又特從內庫內監撥出衣帽、馬匹,賞有功將士。”

順治賜給吳三桂的物品早就有專人奉上。按單制上爲貂帽一頂、貂袍一襲、貂褂一件、靴一雙、鍍金玲瓏鞓帶一束、鍍金玲瓏腰刀一口、鍍金甲冑一副、鍍金玲瓏撒袋一副、弓矢一具、鍍金玲瓏鞍轡一副、馬一匹。

這些物品名目雖多,但多是金銀身外之物,吳三桂並不放在心上,不過臉上卻滿是惶恐之色。好像這些封賞實在是太過貴重,重得令他不敢收受一般。如此做作模樣,自然令額爾吉欣慰,暗道吳三桂果真對我朝忠心耿耿,對皇上也是忠貞不二。

“這些東西可都是前明宮中御用之物,如貂皮最爲名貴,其他各物均鍍金,也非一般功臣所能得到的寶物,這等物品。想我滿州將士征戰有功者也不多得,由此可見皇上對王爺有多麼信重!”

額爾吉這話故意說得聲音很大,使得隨吳三桂一同來接旨的吳部諸將都聽得仔細。

吳三桂卻是暗自好笑。知道額爾吉如此大聲所爲何意,他也不點破,面朝北拱手道:“平川之功實屬僥倖,將士傷亡頗重,三桂一直心中有愧,不想皇上卻如此厚賞三桂。只叫三桂難以言表!”

聞言,額爾吉哈哈笑道:“王爺休要貶低。沙場之上你來我往,何來僥倖之說?勝便是勝,敗便是敗,王爺能底定全川,靠得乃是真本事,可不是什麼僥倖,倘僥倖可定局面,那本朝入關不就是天大僥倖了?”

“呵呵,本王不是這個意思,本朝入關乃天授,可不是什麼僥倖...額大人,請入內說話。”

滿洲入關是不是僥倖,和自家又有多大幹系,吳三桂可不敢說,乾笑一聲將這事掩了過去,擡手請額爾吉和李國翰隨他入堂中說話。在漢中的梅勒章京葛朝忠、佟師聖,鑲紅旗章京尹得纔等人也隨同入內,另外還有平西藩下大將陳德、盧光祖,總兵柏永馥等人也一齊入內。

入得堂中,因額爾吉是欽差,故吳三桂請他做了首位,李國翰等人在他側位坐下。

待衆人坐下後,額爾吉忽有些神秘的笑了一笑,然後對吳三桂說道:“王爺可知下官此次來除了宣諭平川之功後,還有一件好事要告之王爺。”

“噢,什麼好事?”

吳三桂有些驚訝,底定四川的功勞聖旨已經宣了,京中來的封賞也全送了過來,卻不知還有什麼好事等着他。

李國翰和葛朝忠他們也是好奇,均是笑看着額爾吉。

見衆人都被自己吊起了胃口,額爾吉也不賣關子,當下拍手笑道:“皇上決意將十四和碩公主下嫁平西王世子吳應熊!”

此言一出,堂中衆人皆是一震,吳三桂更是驚得合不攏下巴!

十四和碩公主乃是太宗庶妃奇壘氏所生,太宗有子11人,女兒14人,這個十四和碩公主便是太宗的最小女兒,亦是當今天子的同父異母妹!

被此消息驚得着實心跳的李國翰忍不住算了下,十四公主生於崇德六年,到今年才13歲,皇上把她嫁給吳應熊,吳應熊不就成了皇上的親妹夫?皇上不就成了吳應熊的大舅哥?!

再一想,吳三桂作爲吳應熊的父親,兒子娶了公主,當今天子是他大舅哥,那吳三桂就等於跟皇上及其愛新覺羅氏結成了親家,從此以後,吳氏一家可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

不等衆人消化這個天子賜婚的大好事,額爾吉又給了吳三桂另一個驚喜,皇帝除賜婚外,還授吳應熊爲三等精奇尼哈番。

三等精奇尼哈番是滿洲的爵位,等同漢爵的子爵,雖說吳應熊將來是要承襲吳三桂的平西王爵,但這個三等精奇尼哈番是滿洲只給旗人的爵位,非大功者不授,如此來看,順治皇帝對這個妹夫還是十分的看重。

吳三桂此時已是激動得難以言表,喉嚨幾次上咽,終是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額爾吉知他心中激動,待吳三桂心情平復後,這纔將早就備好的冊封吳應熊爲三等精奇尼哈番的詔書拿出,吳三桂自然又是三跪九磕,高呼皇恩浩蕩。

大事辦完,額爾吉便與吳三桂、李國翰說些閒話,大抵是詢問平川戰事詳細過程,順便將京中一些事務擇些無關緊要的說上一二。

那邊,吳三桂早就使人備下酒菜,這邊時辰一到,吳三桂便請額爾吉入席。李國翰等人自然也一同陪席。

席間,鑲紅旗章京尹得才提到廣東平、靖二藩,出於都是漢人藩王的考慮,吳三桂自然也隨口向額爾吉打探起廣東戰事。

平、靖二藩的事情額爾吉知之並不多,畢竟他只是吏部右侍郎,非是兵部堂官,只說了些塘抄上的事情。塘抄上的消息吳三桂都知道,當下也失了興趣,不再多問,畢竟他和尚可喜、耿繼茂也尿不到一個壺中。

酒過三巡,額爾吉突然想起一事,忙道:“先前王爺問我廣東的戰事,下官倒是忘了一事未說。”

“噢?”

吳三桂手一定,筷子停在半空。李國翰他們也都放下酒杯,側耳來聽。

額爾吉又回想了下,方道:“上月廣東總督衙門有公文發往京中,說是境內有一號太平軍的賊兵竊占了新會城,這夥賊兵得了新會堅城,又得城中火炮相助,以致官兵攻之不克。李率泰欲使朝廷撥銀同佛郎機人購炮,一部增助廣州城,一部發往軍中以壓制新會賊兵炮器。”

新會?太平軍?

廣東南部有一佛郎機人居住小城名爲澳門,前明工部曾與澳門佛郎機人大量購買紅夷炮,故而吳三桂對此倒不稀奇。李定國十萬大軍攻打新會近一年不克,此事也是天下皆知,倒是那號太平軍的賊兵能夠佔了李定國大軍攻之不克的新會城,想來應不是廣東總督李率泰所言竊居那般簡單。

廣東離漢中兩千裡遠,又是平、靖二藩的地盤,吳三桂才懶得關心那新會城於廣州有什麼厲害關係,隨口和額爾吉說了些佛郎機人紅夷炮威力不錯的閒話,便不再提這事。

吳三桂不關心,李國翰他們也沒什麼興趣多打聽,再者額爾吉也只是聽聞,具體新會發生了什麼,他又如何知道,問他也是白問。

酒席撤下後,李國翰說道聽說南明孫可望和李定國內訌,問額爾吉朝廷對於他們有什麼安排。

這個問題纔是眼下漢中諸將關心的大事,也是吳三桂關心的頭等大事。李國翰起了頭,他雖是面色不變,但心下卻是緊張起來。

額爾吉道:“平西王爺和定西將軍這邊,皇上並沒有什麼指示,想來是考慮二位剛剛底定四川,眼下將士辛苦,正是休整之機,不當再使平西王和定西將軍南征。”

聞言,諸將心口一鬆,底定四川固然是大功,可各部也是傷亡慘重,就是平西王吳三桂部下也是損失慘重,當年他帶入關的遼東老卒如今都是十不存一二。朝廷真要讓他們再率部出川攻打孫可望和李定國,恐怕他們連重慶都走不到。更加要命的是,四川經這十多年戰事下來,境內早就民生凋零,根本無法再承擔大軍輜重糧草。若是朝廷要吳三桂出川,僅是糧草這一塊就能活活把他們拖死。現在額爾吉說皇帝沒這個安排,衆人自然都是鬆了口氣。(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七章 知縣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四十章 公庫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九十章 情報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
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七章 知縣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四十章 公庫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九十章 情報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