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ps:看《漢兒不爲奴》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綠營動手時,新興以後組建的幾支新兵隊都被命令到東城集中,周士相讓新兵們過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他們看看旗兵是個什麼德性。

自永曆二年(順治五年)李成棟率軍打進廣東後,因其部原是農民軍,戰鬥力較南明官軍強大數倍,故每戰必捷,使得廣東明軍無處立足,更使永曆*嚇得自廣東遠竄至廣西。如此情形下,廣東百姓自然攝於清軍的強大,時人皆稱“北佬強悍不可敵”。

其後永曆四年(順治七年)尚可喜和耿繼茂又統領所部漢軍旗進入廣東,二王麾下漢軍雖然數量不過幾千,但因兵卒皆是遼東老兵,裝備又以火器爲主,因此戰力較之李成棟部更強一籌。李成棟反正歸明以後,其部清軍變成了廣東明軍主力,李成棟之死雖使廣東明軍羣龍無首以致崩潰,但進粵的漢軍旗和滿州兵也是廣東明軍戰敗的主因。其後李定國以兩蹶名王之勢,挾數萬精兵兩攻廣東,卻先後在肇慶和新會接連慘敗,如此更使廣東百姓談清色變。

周士相還是新會秀才時,就常聽人說起什麼“綠營惹不得,旗兵看不得,滿兵聽不得”,大意是綠營的兵不能得罪,那旗兵別說得罪了,你就是看他們一眼都不能,而滿兵更甚,休說看他們一眼了,光是聽到滿兵二字就能把人嚇得魂飛魄散,有多遠逃多遠。不然,輕則傾家蕩產,重則腦袋搬家。這三句話雖然說得有些誇張,但也可從中探見廣東民間對清軍的恐懼到了何種程度。

新興以後太平營新組建的幾隊都是些新兵,這些兵不比和清軍打過幾場的老卒,潛意識裡對清軍的畏懼要多過對太平軍的畏懼,因此周士相有必要讓他們親眼看看傳說中“看不得”的旗兵是個什麼德性,只要他們看到那些旗兵老爺們同樣也會害怕,同樣也會求饒,同樣被砍了也會死,心中的恐懼自然就會淡化。

滿州人也好,漢軍也好,綠營也好,都是人。只要是人,就都是爹生娘養,不比旁人多個頭多隻手,腦袋一砍同樣也咯屁。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次數多了,這些新兵沒理由還恐懼清軍。當然,前提是太平營能夠不斷的勝利下去,要不然,一次敗仗就能讓太平營的一切煙消雲散。

..........

一邊倒的屠殺很解氣,雖然動手的是那些綠營兵,但看在太平營這幫新兵眼裡同樣也痛快,雖然爲之嘔吐的人也有不少,但成效同樣也是有的,至少,周士相便聽到有新兵在嘟嚷什麼“北佬不過如此”。

不過如此就好!

秦智生剛纔提議收納旗兵降卒時,周士相曾經動過心,但旋即就否定了這個提議,因爲他認爲旗兵就是旗兵,這些人不同綠營,骨子裡也不再是漢人,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甲申國難前就在遼東降了滿州,清軍入關後對明軍的壓倒性優勢更使他們堅定效忠清廷之心,尤其是漢軍旗的身份讓他們自認比關內的漢人高一等,這種心態之下,指望他們還能夠記起自己漢人的身份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用後世的稱法,周士相更喜歡將漢軍旗的這幫旗兵稱爲“二鬼子”,事實證明二鬼子遠比大鬼子更爲可惡,因爲他們在屠殺起同胞時往往比正主還要兇殘,還要不擇手段。

驅使一幫屠殺同胞成性的二鬼子和他們昔日的主子對抗,周士相自認暫時還沒有這個能力和胸襟,重要的是,廣東的漢軍旗都是舉家從遼東隨尚可喜和耿繼茂一路打到廣東來的,他們的家眷全都在廣州,因此不可能死心踏地的跟着太平營幹,除非有朝一日他們也如同今日的綠營一樣自絕後路——用滿州人的腦袋換他們的性命。

總而言之,太平營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收納這幫根本養不熟的旗兵,周士相也不想養虎爲患,便只能拿他們的人頭絕掉高要綠營的退路,同時也讓營中的新兵見識下旗兵老爺的德性,既間接擴大隊伍,又間接提升士氣,一舉兩得。

目睹一百多旗兵被亂刀分屍後,新兵們接到了新的命令,就是將這些死掉的旗兵拖到城外。命令是拖到城外,沒有說要燒掉,也沒有說要埋掉,就是拖到城外。至於太平營走後這些屍體是被野狗吃掉還是由高要百姓掩埋,就不是周士相關心的問題了,他現在關心的除了收編這兩百多高要綠營,就是繳獲的漢軍旗火銃。

和後世記載不同,周士相拿到的旗兵所用的火銃質量屬於上乘,且威力也大,絕不是放上一銃對方還能生龍活虎撲過來,雖然不能和後世火槍相比,但也絕對是要人命的東西,若是能夠量產量用,火銃這種原始的**完全可以淘汰任何先進的冷兵器。

對火銃,周士相的瞭解並不多,秦智生、蔣和等原先在明軍和清軍幹過的總旗倒是瞭解的多些,據他們說,以前明軍使用的火銃經常會炸銃,所以士兵們不敢放心使用,久而久之,火銃在軍中就成了燒火棍一般的東西,但凡有辦法的將領總是避免部下配備火銃,而是儘可能的多要一些刀劍弓箭,哪怕是多要一些棉甲也不願意多要一些火銃。

造成明軍火銃質量低劣的原因有很多種,衆人說法也不同,但有一點卻是共認的,那就是朝廷沒有給予足夠的銀子。沒有足夠的銀子,就沒有足夠的原料,負責打造火銃的又是和軍戶一樣的世代工匠,這些人連自己一家老小的溫飽都沒法解決,又如何會用心製作火銃。惡性循環之下,原本能夠讓明軍縱橫漠北的火銃就成了軍中棄兒。

與明朝沒有足夠銀子打造火銃不同,降清後的孔有德等人爲清軍帶去了大量工匠,並且得到了皇太極的高度重視,對於製造火銃的匠人也給了遠超出明朝的賞賜,非但給予金銀田地,甚至還給予官位,如此一來,匠人的生產積極性得到大大提高,再加上清廷對火銃的要求近乎苛刻,又沒有如明朝官員那般的剋扣,工匠造出來的火銃質量不好纔有鬼!(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衆號!)

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四章 投奔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爲了帝國第四十章 公庫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
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四章 投奔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爲了帝國第四十章 公庫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