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

唐王不見客,可深夜來訪的周士相卻不能不見。

周士相素衣來見,護衛皆留在外面,隻身進入茅草屋搭就的王府。

28歲手握重兵的周士相和49歲的大明親藩唐王朱聿鍔隔着八仙桌,四目對望,彼此卻無言。

唐王一句話也沒說,只看着周士相。周士相想說什麼,但瞬間卻遲疑起來,沒有開口。唐王夫人站在丈夫身邊,視線落在周士相臉上,右手卻緊緊握着丈夫的手,看得出,這個女人似是在擔心面前的青年會害她的夫君,此舉讓周士相很是自嘲。

屋外,輕風拂吹,搖曳着燭光。

五月的天,夜風吹着叫人覺得舒爽。

桌上的茶水早已涼卻。

躊躇之後,周士相終是出聲打破屋內平靜,他看着唐王道:“殿下疑我又是一個孫可望,這纔不肯監國?”

唐王臉上沒有任何神情變化,只搖了搖頭:“孤不想受人所製做個漢獻帝。”

周士相很是誠懇道:“殿下當知士相爲人,自士相起兵以來,無時無刻不是以反清驅韃爲己任,對於大明從未有過二心,否則何以聞朝廷有難,便點兵馬西征勤王救駕呢。今天子棄國,天下軍民無主,爲抗清大局計,士相這纔來請殿下監國,以安天下軍民之心,使我等能有明主相奉。倘若士相真有二心,又豈會如此。”

“此一時彼一時,你我都不知未來之事。”唐王依舊搖頭,並不因周士相一語就改變態度。

周士相眉頭深鎖,道:“殿下當真因疑我而不肯監國?”

“孤說過許多次,”唐王側臉看着自己的夫人,眼中滿是柔意,“孤這輩子吃過太多苦,現在只想和心愛的女人共度餘生。孤沒有大才,也沒有大志,孤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做什麼監國,甚至於孤夢中夢見死去兄長,驚醒過來時卻不是想着爲兄長復仇,而是想自己能好好活下去,不像兩位兄長一樣慘死...”

唐王此言聽着好似無比膽小,只想苟活,可這話中流露的卻是無比悲嗆之意。

周士相嘆道:“殿下想安度此生,可殿下以爲真能如此?”

“孤是大明宗室,又是親藩,滿州人自是不想孤活着。甲申以來,滿州人可是殺害了不少我大明宗室,若不是你周士相,孤很可能早已死去。”唐王倒也實誠,並不否認若沒有周士相,他很可能已經死去。

“殿下既知這理,又何必推辭監國,殿下唯有監國,才能保祖宗江山社稷不亡,才能得復二帝大仇。”

周士相俯身拜了下去,擁立唐王監國是他一直以來的謀劃,絕不能前功盡棄。自立這個念頭他不是沒有想過,也不是沒有可行性,永曆無能懦弱,棄國出逃,無疑是自承朱明已失其鼎,天下羣雄起而逐鹿,不再奉他朱家再是天經地義不過。便是孫可望這會自立爲帝,所能得到的人心也比他當國主時強得太多,況連敗滿州坐擁兩廣的周士相。

但周士相若真仗十數萬太平軍將士自立,於個人是有好處,於反清大業卻無半點利處,唯有在唐王旗幟下統一各方力量共同反清,纔是當下最實際的選擇。要不然,反清清未滅,南方卻又陷入內戰訌亂,便宜的只是滿清,倒黴的也只是漢人。不說雲南晉王那邊,就是金廈的國姓和湖廣的忠貞營就不會再和太平軍合作,很可能雙方以後就是你死我活的關係,太平軍內部也會有紛爭,無疑大大損耗太平軍的實力,使得滿清能夠坐山觀虎鬥,最後再趁着明軍內訌摘取果實。

兩世爲人的周士相深知統一戰線團結各方力量的重要性,若爲一己之利而致抗清大局崩壞,又或是使戰亂再持續數十年,周士相不肯爲,也堅絕不爲之。

唐王必須監國,不肯也得肯!

周士相暗下決心,若唐王真不顧大局,他也只能強行將他綁上監國位了,哪怕爲此落個跋扈操莽之語,也是顧不得了。他一人落個罵名,總比抗清力量就此消散分裂的要好。

唐王不知拜倒在面前的周士相實則已無多少耐心,他仍在道:“孤正是不想祖宗江山社稷在孤手中消亡,纔不稱這監國。”

周士相神情肅然:“殿下還是信不過士相。”

唐王緩緩搖頭道:“信得過也罷,信不過也罷,古往今來,教訓還少了麼?”

“士相之忠堪比晉王。”周士相再次強調。

唐王卻道:“晉王若事成,誰又保他不生二心?”

周士相一怔:“殿下當真這樣想?”

唐王反問他道:“換你是孤,你做如何想?”

“士相非可望,士相更非操莽,士相生平所願唯驅逐韃虜,復我中華!”周士相斬釘截鐵道。

唐王看着他,淡淡道:“驅逐韃虜之後,你便不做操莽了?便捨得那至尊高位了?”

“士相可以對天發誓絕無此念!”唐王的固執和偏執讓周士相既鬱悶又發狂,真不知應該如何做才能表明自己真心。

唐王似是被周士相這話說動,站在那默默沉思什麼,一直沒有說話的唐王夫人卻忽的說了句:“妾聞陳橋驛趙大也是迫不得已呢。”

這話讓周士相身子一震,擡頭看向唐王夫人。夫人卻不看他,只深情的看着自己的夫君。唐王雙目微眯,再次睜開時,神情比先前更有所堅定。

周士相知道唐王夫人一語太壞,結合白日蔣和的混帳之舉,唐王恐怕真不會信他了。當下腰板猛的一直,大聲說道:“殿下若不監國,可曾想過大明江山現在便會消亡。”

唐王微愕,旋即竟是微微一笑,道:“如此說來,孤還真要賭你一賭了?”

周士相道:“殿下不是賭士相,而是必須相信士相,否則,大明現在便會亡。”

周士相話中流露決絕之意,且不是虛言恐嚇,雲南那邊只滇西晉王李定國幾千兵馬苟延殘喘,金廈鄭軍馬上就要南京大敗,湖廣忠貞營和搖黃十三家土寇看着有數萬之兵,實則一幫烏合之衆,行的完全是流寇之道,周士相將湖廣給他們本意是讓他們據湖廣爲根據,可數月以來他們卻是在湖廣境內如從前闖軍般,不重視經營,要沒有太平軍在邊上虎視眈眈,封住貴州的羅可鐸,忠貞營和搖黃土寇只怕分分秒秒就會被清軍重新攆入夔東。所以唐王真不肯監國,周士相也不想再擁其他宗室,發起狂來豎旗自立,這朱明還真是說完就完。

唐王臉色凝重,他無大才也無大志不假,可他不是傻子,他品出了周士相話中的威脅,他有些害怕,也有些動搖。半響,他開了口,卻是讓周士相等待許久的佳音。

唐王說的是:“若要孤監國,你須答應孤三個條件。”

周士相一喜,唐王自願監國可比他來強綁要好,大喜之下忙道:“殿下請講。”

唐王看了眼擔心自己的夫人,微一搖頭,爾後對周士相道:“第一,孤要郭之奇連城壁二人入閣,郭爲首輔,連爲次輔。”

唐王監國後的內閣名單週士相早就擬定,卻是宋襄公做首輔,郭之奇做次輔,眼下唐王卻搬出郭之奇做首輔,連城壁做次輔,他頗是猶豫。雖說他可以完全架空新內閣,但要是能讓宋襄公直接主持唐王內閣,比起他來架空更合適,畢竟沒有多少可讓人罵的。現在唐王卻釜底抽薪,點名要郭之奇做主輔,連城壁做次輔,這分明就是直接把控內閣,便是這內閣再那麼有名無實,未來總會給周士相添麻煩。

見周士相遲遲不開口,唐王臉色沉了下去:“怎麼,你不答應?”

周士相沒辦法,擔心遲疑太久會讓唐王改變態度,只得咬牙道:“士相答應殿下。”

唐王點了點頭,臉色稍緩,又道:“第二,你須派兵迎回淑儀,並娶淑儀爲正妻,以全天子之意。”

“這....”

周士相沒想到唐王第二個條件還是讓他成爲朱家的女婿,自古以來可沒有女婿造丈人家反的,名不正言不順,也不得人心。他苦笑一聲,暗道唐王和永曆還真是朱家的人,對自己還是防着的,可嘆自己最後還是要聚個朱家女做老婆。相較第一個條件,唐王似乎更看重這第二個條件,雖然神情不變,但夫人卻是明顯感覺到他的身子有些微微發顫,好在周士相沒讓他們等太久,便點頭道:“士相答應殿下。”

說完,周士相呼出了口氣,這種政治聯姻是他最痛惡的,但是卻又不能不接受,真是氣悶的很。

唐王也是暗鬆了口氣,竟是上前扶周士相起來:“賢婿快起來吧。淑儀是我嫡親侄女,我膝下無子,你這侄女婿便如我半子。”

“是,殿下。”

周士相動作僵硬的從地上站了起來,等着唐王說他的第三個條件。

“孤的第三個條件是你須派兵迎回天子。”

“迎回天子?”周士相一驚。

周士相的驚訝不出唐王所料,他若不驚訝,唐王纔會奇怪。他道:“孤雖答應你監國,但孤只監國,不稱帝。天子流落異邦,身爲臣子,難道不要爲解君之憂,除君之難嗎?”

周士相一臉爲難:“殿下有所不知,天子在緬邦,雲貴又有數十萬清軍,士相恐難迎回天子。”

唐王道:“事在人爲。”

“士相已在籌備北伐南都之事,實無力出兵雲貴迎回天子。況且天子眼下在緬邦,安危實難猜測。”

唐王沉吟片刻,道:“若天子有意外,則你將來須訪孝烈帝皇子以繼大統。”

孝烈帝是弘光朝給崇禎帝上的諡號,而有關崇禎皇帝的幾個兒子下落,一直衆說紛紜,沒一個知道具體的,周士相沒想到唐王還會想着崇禎帝的幾個兒子,加上根本不知他們下落,所以沒有多想,脫口便道:“孝烈帝數子下落不明,恐難尋找。”

“無妨,孤知道皇五子朱慈煥的下落,你若能拿下南都,孤便去將皇五子尋來,你擁他爲帝,孤還做唐王。只要你答應這些條件,孤立馬監國。”

...

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三十章 丁口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八十章 萬歲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三章 復仇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
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三十章 丁口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八十章 萬歲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三章 復仇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