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

在送來最新一封有關西南清軍動向的塘報後,唐三水委婉向周士相表示,他和太平軍的“友好關係”恐怕要中止了。這封最新塘報上只有一個消息,那便是晉王李定國全線大敗,清軍已攻入雲南,正向昆明逼進。

清方塘報顯示,李定國秉黃鉞指揮雲南各部明軍對準備入滇的清軍起反擊,他命馮雙禮、白文選等部向貴州安順一帶進軍,又令前鋒祁三升、李如碧等將帶領兵馬三十餘營向平壩進軍,自己則率本部向關嶺進軍,欲圖同時對三路清軍起進攻奪回貴陽。與此同時,李定國又聯絡駐四川酉陽宣慰司的寧國侯王友進、荊川侯王光興領兵由思南府攻湄潭,藉以牽制清軍。然而,因爲廣東戰局變化,清軍在貴州楊老堡舉行的軍議沒有給予各部休整時間,反而加快向雲南進攻的步伐,搶在李定國集結各部進攻貴州之前先行動手攻滇。結果就是三路清軍的同時進兵一下打亂了李定國的部署,迫使李定國不得不收回各路兵馬以全力保滇。此舉導致雲南明軍再無法集中力量對清軍起攻勢,呈各自爲戰局面。

中路清軍兵馬最多,且是清信郡王多尼所統主力,爲阻止多尼所部深入,李定國命白文選率部阻擊,白文選迎戰失利,麾下總兵大將劉鎮國陣亡。左路趙布泰帶領的滿漢清軍進至北盤江羅炎渡口,明軍沉船扼險而守。投降的土知府岑繼魯卻向清軍獻策,於夜間撈取沉船從下流十里處偷渡過江。天亮後,扼守渡口的明軍現清軍業已過江,倉皇撤退。趙布泰連忙突擊,在涼水井擊敗明軍李成爵所部萬人,又在雙河口、魯溝連敗李定**。右路吳三桂軍由烏撒府涉可渡河進入雲南,經沾益州、交水至羅平,與多尼、趙布泰會合,清軍數路迅向昆明推進。

看完這封清廷的塘報,周士相理解唐三水爲何要委婉表示無法再合作下去,因爲換作自己也會對明朝失去信心,對太平軍不再看好。他無法苛求唐三水能夠反正歸明,也無法指責唐三水的動搖背信,因爲這個傢伙本就是個騎.牆派,和自己的合作也純粹是建立在利益互換基礎上。現在周士相效忠的大明朝馬上就要完蛋,唐三水自然要考慮還有沒有繼續合作的必要。顯然,唐三水做出了決定,周秀才人再好,再怎麼能讓他升官財,這節骨眼還是撇清關係的好,畢竟明朝馬上就要完蛋了。

好在唐三水雖然動搖,但讓他馬上翻臉來打太平軍,卻是再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的。只有等西南徹底平定,幾十萬清軍出滇直撲廣東之時,唐提督纔會徹底放下顧忌,對周士相這個“貴人”動手。那時,唐提督一定會將朝廷心目中的“忠臣良將”印象揮到最佳,不如此,如何能讓自己再進一步。讓周士相稍安的一點是,唐三水保證之前雙方的合作仍有效的,他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絕,比如周士相請他派人去北京接馬鷂子的兒子這件事,他已經着手去辦了。

.........

周士相沒有想到李定國會敗得這麼快,昆明已經告急,他沒有時間再繼續整合廣東力量,也沒有精力再和縮在欽州的連城壁耗下去,他必須馬上着手入廣西,無論如何也要搶在昆明丟失之前拿下廣西,這樣哪怕救不了永曆,也能讓廣東和清軍之間有一個廣西作爲緩衝,不致於立時就受到清軍的兵鋒威脅。

將戰場放在廣東之外,對於太平軍,對於廣東眼下正着手的各項建設,對於廣東軍民士氣都關係重大。反之,無疑是場災難。

周士相命令雷州的第二鎮放棄對欽州的進逼,全鎮趕往德慶州,然後乘上水師戰船和齊豪的炮營進軍廣西梧州,務必在八月底前拿下梧州,爲隨後跟進的主力取得一個牢固的出點。除了命鐵毅和齊豪必須拿下梧州外,周士相也讓他們將聲勢鬧大,造成廣東方面十數萬大軍來勤王的聲勢,以儘可能的迫使入滇清軍抽調一部兵馬回援廣西,減輕李定國的壓力。

雷州和高州防務則由葛義的第一鎮負責,連城壁那邊,周士相倒不擔心這位總督大人會腦子熱領着手下那幾千烏合之衆趁太平軍主力入桂之際“收復失地”。

不過爲防萬一,周士相還是給葛義送去一封密信,上面交待,若連城壁、張孝起等人真的不顧大局在背後捅太平軍刀子,那葛義便負責將這兩個督撫大員解決掉,事後推給亂軍或土匪便是。同時,周士相命軍帥府以第一鎮三個旅爲構架,再在高雷一帶募兵擴建一鎮兵,這鎮兵暫由葛義統一指揮。

八月初九,周士相在肇慶舉行了勤王會議。與會的除了出征的太平軍各鎮將領外,便是那些或是主動來歸、或是被迫來歸的國公、侯爺、伯爺、將軍總兵們。

董常清代表周士相將清軍大舉入滇之事進行了通報,衆人聞知晉王大敗,昆明告急,都是臉色大變。這當中有真心爲朝廷安危感到擔心的,也有是爲自己前途感到擔心的。

周士相起身先向來參加勤王會議的諸將表示感謝,然後明確告訴他們三天後他將親率太平軍主力入廣西勤王,眼下先鋒兵馬已由德慶州沿柳江上溯進攻梧州。

“本伯親領大軍十萬入桂勤王,清軍雖勢衆,但本伯麾下將士俱是精銳,休說漢軍綠營,便是滿州大兵也不敵我,故諸位也不必過於驚恐,想當初....”

先是誇大兵馬實數強調太平軍過往戰績安撫衆人後,周士相告訴與會衆將領,他將再編三鎮兵馬,而這三鎮兵馬便是由與會諸將所部改編。

將人家的兵馬改編成太平軍的鎮兵,這無疑是赤.裸的吞併意思,周士相原以爲會有人站出來反對,不想與會諸將卻是沒有人反對,就是有,這會也都是識趣的沒有吭聲,前些日子太平軍的雷厲行動和表現出的實力讓他們都很識時務。他們可不想成爲第二個先啓玉,那傢伙的腦袋這會還掛在肇慶東門樓上呢。而東門樓又是太平軍安排他們進城的必經之地。在必經之地上掛上不聽話的先啓玉人頭,周士相安的什麼心,與會諸將沒有傻子,能不知道?

沒有人反對,周士相便示意董常清將軍帥府擬定的新編三鎮方案詳細說與這些人聽。

新編三鎮即太平軍第九鎮、第十鎮,第十一鎮。第九鎮鎮將由威遠侯郭登第擔任,副將則由慶豐伯李光伯出任。鎮下轄三旅兵,甲旅由漳平伯周金湯部改編,乙旅由海北道周騰鳳部改編,丙旅則由威定伯施尚義部改編。

第十鎮鎮將由廣寧伯、虎賁將軍王興出任,副將則由總兵李常榮出任。鎮下同樣轄三旅兵,王興本部改編爲甲旅,靖氛將軍鄧耀部改編爲乙旅,閣部大學士郭之奇所聯絡義師則改編爲丙旅。

第十一鎮由高雷總兵高進庫部改編,高進庫出任鎮將,副將則由總兵豐正伯熊朝佐出任。十一鎮除高進庫部降兵3ooo餘,另有降將張月、王翰等部,鎮下同轄三旅。

此去廣西勤王,可想硬仗、大仗、惡仗絕不會少,慘烈程度也絕不會低於過往任何一次戰鬥,太平軍能不能打贏,或是能不能達成戰略目標,周士相心中沒底。但他清楚,只要他在廣西戰敗,在座的這些將領中肯定會有人跳出來生事,甚至還會有相當一部分人改頭換面投降清廷。這就意味着周士相即便能從廣西退回廣東,面臨的也將是內憂外患的局面。

故周士相必須將這些人帶走,但這些人皆是有永曆朝廷所冊的爵位,侯、伯、將軍、總兵一堆,雖被太平軍強力打壓,願意接受太平軍改編,可名義上週士相卻是無法節制他們,可又要將他們盡數帶去勤王,免得這些人在後方生出事端來,所以周士相做出妥協,這三鎮只在名義上掛靠太平軍,成爲太平軍所轄的建制鎮,但軍官任命他不插手,糧草方面他也提供,更許諾三鎮兵隨他入廣西后可“酬地敘功”。

所謂“酬地敘功”,即瓜分地盤。

周士相許諾新編三鎮諸將,入桂之後,下府城者即爲此府之主,下州、縣者同例。所下地盤越多,該部實力越大,待勤王戰事後可報請朝廷實授。換言之,在肇慶召開的這次以興平伯名義起的勤王軍事會議中,在沒有得到永曆朝廷任何授權的情況下,周士相以最強大的軍頭身份爲新編三鎮諸將劃下地盤,並保證太平軍衝殺在前,絕不讓諸將成爲炮灰。

周士相妥協並付出最大的誠意讓與會諸將說不出話來,在一些真心願意勤王的官員,如海北道周騰鳳等人的帶領下紛紛向周士相表達了他們心中的激動。

(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
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