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

土司們沒想到太平軍沒有忙於應對即將來攻的大清兵,而是來挖他們牆根了。

新的榜文貼出來了,在這新的榜文上,太平軍列數不肯歸附土司罪狀,說他們不事生產,專以奴役族人作威享福,動輒殺人害命,實爲一羣土匪、禍國殃民之輩。太平軍視各地百姓,不論土漢皆爲大明子民,實不忍見大明子民被土司欺壓,因此號召土人下山就近投附太平軍控制城鎮。

太平軍將確保來附土人生命及財產安全,若有怨苦之事,太平軍將爲其做主,對罪大惡極土司將重兵進剿。凡來附土人一律造冊授戶,給予新漢人待遇,官府爲其提供田產、房屋,三年免納錢糧賦稅,青壯三丁抽一投軍,享太平軍輔兵待遇。

另太平軍保證來附土人子弟和漢人子弟一樣有書讀,有學上,有工做,絕不容漢人大戶欺壓仇視土人。總之,來附土人,官府秉公處事,一視同仁。對語言不通者,官府遣通事專門予以溝通,撥專款建學校,請儒生授課。課業優秀子弟,或得錢,或得糧。

又告知各土人,凡提供土司藏身處,寨子據點者,可給予厚賞。若有擒殺土司及土兵者,按級賞銀。對漢人家有土匪或投身清軍者,則鼓勵家人勸返,只要放下武器迴歸,同樣給予田地。若殺官來返,則給厚賞。對匪首,自動來歸者,視情擇一而定,或爲良民,給予性命安全保證;或視其部兵丁,給予官職任用。

對被土司抓去漢人,有線索者太平軍立即派兵進剿救人。潛逃回歸者,則予以妥善安排,併發兵進剿該部土司。

十月底,周士相在常德會見夔東兵特使商議太平軍和夔東兵聯合經營兩湖,防堵雲貴清軍事項時,特意於百忙之中制定了湘西靖寇策。

此策,將不肯歸附土司及土人一律視爲土匪,與清軍綠營殘兵、山林土匪同等論。此策,一改從前明朝政策,不再承認宣慰司和宣撫司這兩個特定官府機構,換言之,太平軍不再承認從前大明給予土司的一切官面待遇。只要對方不肯率族人來歸,便統一視爲十惡不赦的土匪,一律加以剿滅。在最終掃平這些由土司和清軍散兵、土匪結合的反明軍力量後,周士相意在湘西推行改土歸流,重新規劃行政區域,日後在其他地方推行。同時由軍帥府行文各處官府,日後不再稱土人(各少族),對來投者稱新漢民,數年之後不再以新舊區別,統一視爲漢人。未投者稱匪,不再以土官相稱。

周士相又命各官府務將靖寇當作當前官府的首要任務,要組織民衆支援配合太平軍在各地平寇。同時要加以統計轄境可耕種土地田畝數,對佔地過多地主大戶要予以“奪田”或換田,對無主田地更要明冊,以確保來投土人有地安置,有屋居住。

因暫時無法在兩湖境內進行推鄉建村建設,周士相只能以強力威迫降官進行最大程度動員,對於不合作的漢人士紳亦應強力鎮壓。讓周士相始料未及的是,他原以爲這些強力政策會被降官們刻意淡化,又或拖後腿,不曾想,降官們竟然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動力,提前完成了軍帥府下發的各項指命。

事後,周士相瞭解到,降官們之所以如此賣力替太平軍幹活,一方面是剛剛歸降反正,需要表現出一定的忠誠;另一方面則是能夠從中大發其財。

滅門縣令、破家知府。

在太平軍的強力撐腰下,所佔區出現大規模的地主士紳破產逃亡潮。而他們的田產和財貨有不少流到了降官之手。

任何一項政策都有利有弊,上位者決定的只是利多還是弊多。太平軍在目前及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首要敵人仍是滿清朝廷及其無數走狗爪牙,反貪污並不是當務之急,只要這些降官所做所爲能夠滿足軍事需求,周士相就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然,他也命拿了幾個激起民憤之輩的人頭以泄百姓怒火,其餘仍就命其任事。

與對降官寬容不同,周士相嚴禁軍隊參與地方事務,對有軍官和降官勾結之事,發現一起處決一起。雷厲風行,絕不容任何人循私枉法,也不容任何人爲之求情,哪怕之前戰功赫赫,但觸此雷線,定斬不饒。

各鎮安軍使的職責和權力進一步被放大,周士相計劃稍後將成立類似憲兵部隊的軍紀執法隊伍,以確保太平軍從上至下不會腐化,不會墮落。

同時,周士相急令廣東宋襄公,命其整肅廣東吏治。同時加快太平軍的軍政人員培養,以便局面稍定之後能夠立時有忠於太平軍的新式政務人才接手新佔領區的民務事。而之前所用降官,無才無德者則盡數去實職,委虛職。有才無德者視情用之,有才有德者則重用。

鑑於湘西多山多水,土匪又素來刁頑狡詐,對地形熟悉,一遇到太平軍強大打擊就化整爲零,鑽山進洞,分散逃逸。湘西漢民、土人久受土匪欺壓,一些漢民、土人心存餘悸,怕土匪事後清算,不敢相助太平軍,使得湘西剿匪戰果一時難以迅速擴大。

周士相特令從第二鎮抽一旅、第九鎮抽兩旅,第六鎮抽一旅,又清軍降兵編兩旅,新附由土官武裝改編新漢兵一萬兩千人合編太平軍湘西剿匪軍,共計六鎮4萬人左右。

剿匪軍成立之後,周士相又成立湘西剿匪指揮衙門,以軍部官趙四海爲剿匪經略官,以第二鎮副將、蒙古人蘇日勒爲副經略。剿匪衙門統一指揮六鎮剿匪軍,偏沅巡撫郭廓宇負責剿匪軍後勤供給、土人來附安置事。

根據周士相的意見,趙四海趕到駐地設於保靖南謂州的剿匪衙門後,及時總結各部先期剿匪經驗,結合大帥所擬剿匪策略,把大庸、永順、盧溪、鳳凰、辰溪等16個州縣劃爲中心區,龍山、桑植等八縣劃爲邊緣區,先集中力量進剿中心區土匪。

剿匪衙門同時廣泛組織漢土民夫青壯8萬餘人,爲部隊帶路、送信、送糧,配合搜山。在軍事進剿的同時,展開政治攻勢,向匪兵家屬解釋太平軍政策,動員他們勸親人下山交出武器自首,主動報告匪情。在此過程中,個別地區出現極端事例,拿匪兵家人要挾,若不來歸,則殺家人,致使數百匪兵家人無辜被殺。

政治攻勢最重要的一點是對來附土兵,即新漢人的團結和重用,其中曾於明朝有功的土兵得到了太平軍的重視,爲其提供錢糧、衣甲兵器進剿。

上到土官土司階層分化,下到土人奴隸的分化,制定分區責任制,在太平軍的軍事和政治雙重打擊之下,很快,中心區進剿奏效。

10月至12月,太平軍攻克永順五連洞,生擒匪首土司麻海;在保靖野竹坪消滅清南謂都司羅國龍所率土匪三千餘;圍殲盤踞芷江東北角的土司彭大麻子匪部四千餘;合殲沅陵鳳鳴山一帶2000多名土匪,擒獲匪首龍嶺。除這些大匪外,又殲小匪十數部,斬級數千。至十二月底,太平軍共計斬殺土匪兩萬四千餘人,解救漢人男丁六千餘。婦人兩萬餘。強制遷移土人三萬七千餘,殺土人四萬餘,主動來附土人七萬有餘。

剿匪衙門統計,自湘西靖寇以來,共焚燬土寨125處,房屋數以萬間計。斬土官36人,綠營將領9人,潛逃清官25人。至十二月底,剿匪過程中,太平軍陣亡3900餘人,新漢兵5000餘。另有千戶以下將領18人陣亡,土官4人。

軍帥府及各鎮將領對於大帥調撥如此多的兵馬用於剿滅土司武裝頗是不解,若將六鎮兵用於貴州或湖南、湖北其餘地方,短時間內定能繼續擴大戰果,甚至有望奪取兩湖地盤。(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五章 辮子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六百零七章 便宜爹的難處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十六章 洗城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八章 逃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九百五十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十八章 剔發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
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五章 辮子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六百零七章 便宜爹的難處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十六章 洗城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八章 逃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九百五十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十八章 剔發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