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

在登陸作戰中,突破敵人設在海灘上的第一道防線是第一個重大轉折點。

對陸戰隊官兵來說,要想改變在海灘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就得抓住這個短暫的機會,即在成功炸開敵人的防線、引開敵人的壓制火力之後,以最快的速度衝入敵人的陣地,然後消滅掉陣地裡的敵人。

正是如此,往往由經驗最豐富的軍士長帶領官兵發起衝鋒。

在陸戰隊中,軍士長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軍銜。軍士長不是軍官,並不具備指揮部隊作戰的能力。軍士長也不是士兵,因爲往往是軍官的左膀右臂。在陸戰隊中,軍士長是一個很受尊重的職位。基層軍官在指揮部隊作戰的時候,必須依賴軍士長,因爲軍士長能夠爲其提供最有價值的建議。士兵在作戰的時候,也以軍士長爲榜樣,因爲軍士長能夠讓他們知道該如何戰鬥。甚至可以說,在士氣低落的時候,軍士長是最堅定的軍人,往往能夠通過行動與語言來激發官兵的鬥志。遇到困難與挑戰的時候,軍士長更是身先士卒,用自身強悍的能力去戰勝敵人。

如果說基層軍官是一支部隊的大腦,那麼獨一無二的軍士長就是這支部隊的靈魂。

在陸戰隊中,軍士長只編在營連級部隊裡,而且只設一名,往往由服役三年以上、參加了數十次戰鬥的班長提拔而來。更重要的是,軍士長是連長與營長最得力的助手,在很多時候幾乎就是軍官的副官。

戰後,軍士長的職位保留了下來,而且得到擴展,形成了完整的軍士制度。陸戰隊成爲獨立兵種之後,設立了七級軍士制,最高的是七等軍士長。整個陸戰隊只有一名,享受陸戰隊上將的待遇,然後是分別隸屬於戰區、軍、師、旅、營、連的六級軍士,且每級軍士都享受與同級軍官相等的待遇。和平時期,軍士主要負責部隊的訓練、作息、軍紀等面向士兵的工作,是士兵在指揮階層的代言人。戰爭時期,軍士是士兵中的國王。是所有士兵學習與模仿的對象。

從某種意義上講,軍士制的出現。是現代軍事體制走向完善的重要一步。

要知道,在此之前,軍人與士兵既有不可愉悅的鴻溝,又相互混雜在一起。

拿中國海軍陸戰隊來說,在大戰爆發之前,所有軍官都來自軍校,在正式服役之前掌握了做軍官的必要能力。特別是一些士兵通過訓練無法掌握的高級技能,比如正確使用軍事地圖。大戰期間,因爲陸戰隊的軍官傷亡比例太大,而軍校培養軍官的速度又不夠快,剛剛從軍校畢業的軍官又沒有實戰經驗,往往不能勝任指揮工作,所以中國海軍陸戰隊開始提拔優秀士兵擔任軍官。爲了讓這些士兵掌握做軍官的必要技能,海軍陸戰隊還專門開設了軍官速成班,爲新晉升的軍官提供三個月的培訓週期。只是,這種短期培訓。培養出來的軍官並不見得是合格的軍官。也許,他們是優秀的戰士,可是在某些時候,未必能夠跟接受過正式培訓的軍官相提並論。也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軍士出現了。說白了,最初的軍士就是用自己的豐富的實戰經驗去彌補軍官、特別是剛服役的年輕軍官的不足,協助軍官解決在戰場上遇到的各種問題。

對普通軍人來說,軍士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晉升通道。

這就是。當上高級軍士,並不比當上軍官、甚至是將領差。

要知道,七等軍士長的待遇相當於陸戰隊上將。而陸戰隊總共也沒有多少上將。即便是最低的一等軍士長的待遇也相當於少尉軍官。此外,因爲在大戰期間的卓越表現。軍士在基層官兵中的威望非常高。

當然,設立七級軍士制,只是這種制度的基礎。

後來,陸戰隊還針對各種專業特長,設置了專業軍士。比如,陸戰隊特種部隊中的狙擊手都是槍炮軍士。

說白了,軍士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讓軍人不一定要成爲軍官才能成爲終生職業。

成爲軍士,讓士兵也能夠獲得軍隊的終生合同,把服役做爲終生職業,不用面對退伍後再就業的麻煩。

事實上,軍士制本身也是軍隊職業化的基礎。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成功突破敵人的第一道防線,攻入敵人的防禦陣地之後,陸戰隊官兵的處境大幅度改善,只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陸戰隊就別想得到火力支援了。在短兵相接的戰鬥中,即便是最精確的炮火,也難以避免誤傷。

只是,在進入陣地爭奪戰階段之後,絕對沒有哪支軍隊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對手。

要知道,陸戰隊官兵冒着槍林彈雨衝上海灘,在敵人的火力壓制下突破防線,所有的努力都是爲了攻入敵人的陣地,然後奪取敵人的陣地。對陸戰隊來說,敵人修建的陣地就是他們接下來需要守衛的陣地。

原因很簡單,在陸戰隊的身後是汪洋大海,只有往陸地方向進攻,去奪取敵人的陣地。

進入陣地戰階段之後,陸戰隊往往會以班爲單位作戰,而且以每個班裡的班長與自動槍手爲核心。

當時,中國海軍陸戰隊的主要單兵武器是半自動步槍。

一個班裡,有六名配備半自動步槍的步槍手。雖然實戰已經證明,這種在一九四二年開始量產、並且裝備陸戰隊的半自動步槍是世界上最好的半自動步槍之一,性能絲毫不比美軍的M1“伽蘭德”式步槍差,而且可靠性更高一些,但是在陣地戰中,半自動步槍受開火速度限制,肯定比不上自動武器。

事實上,陸戰隊早就提出需要一種威力比衝鋒槍好的自動武器。

當時,中國的幾家兵工廠也確實在着手研製自動步槍,只是沒有能夠趕在大戰結束之前量產。主要就是,步槍是最基本的武器,不但裝備陸戰隊、還裝備陸軍,總裝備量在兩千萬支以上。即便步槍的單價不算高,可是總量太大,如果全部換裝的話,絕對是一筆大到讓中國軍隊無法承擔的開支。再說了,裝備中國陸軍與海軍陸戰隊的半自動步槍並不差,足以滿足作戰需要。

只是,陸戰隊也同時裝備了不少的衝鋒槍。

在一個班裡,至少有兩支衝鋒槍,一般配備給班長與副班長。某些時候,還有可能有三支衝鋒槍,多出的一支一般配備給軍醫。

必須承認,衝鋒槍是近戰利器。

在防彈衣還沒普及的情況下,衝鋒槍的威力已經足夠大了,而且其兩百米左右的射程也足夠應付陣地戰。更重要的是,衝鋒槍的巨大射速,賦予其極爲密集的火力,在近距離戰鬥中甚至比機槍還要兇猛。

只是,衝鋒槍的射程太短了。

爲此,在每個班裡,還有一名攜帶輕機槍的自動槍手。

只不過,這不是後來大家所熟知的輕機槍,而是一種以步槍爲基礎該進而來的,較爲笨重的單兵用輕機槍。

顯然,在陣地爭奪戰中,槍支的射速與威力與射程都要重要。

也正是如此,在攻打敵人的陣地時,陸戰隊官兵會以衝鋒槍手與自動槍手爲核心,逐一消滅陣地裡的敵人。

事實上,陣地戰中最慣用的武器不是槍支,而是手榴彈。

要知道,槍支只能對付暴露的敵人,無法對付躲在掩體後面的敵人,而手榴彈則能幹掉那些藏在沙包後面的敵人。

正是如此,老兵在登陸的時候,都會盡可能的多帶一些手榴彈。

此外,軍官與軍士也會要求步槍手儘可能的多帶手榴彈,甚至可以爲此減少攜帶的槍彈數量。

當然,還有一種武器是攻打陣地的利器,這就是噴火器。

只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噴火兵都編在排級支援部隊裡面,由排長或者連長調度,在需要的時候纔派上戰場。當然,噴火兵的主要價值是用來對付那些用手榴彈都無法對付的堅固堡壘。具體戰術就是,步槍手會首先向掩體內投擲手榴彈,讓掩體裡的敵人無法靠近射擊孔與出入口,然後派上噴火兵,首先向掩體裡噴灑一些燃料,然後再點燃,以此燒死藏在掩體裡的敵人。

可以說,在陣地戰中,一個由老兵組成的陸戰隊步兵班就是一部完整的戰鬥機器。

如果這是一個完整的步兵排,那麼這部戰鬥機器就能攻克所有碉堡。如果是整個連、甚至整個營協同作戰,那麼攻佔敵人的陣地就不是難事。要是得到了有效的支援,比如有坦克協同作戰,那就是攻無不克了。

事實上,陸戰隊在陣地戰中的傷亡是最低的。

根據中國海軍陸戰隊做的統計,在整個大戰中,陸戰隊官兵在陣地戰中的傷亡只佔總量的六分之一。

當然,在成功攻佔了敵人的海灘防禦陣地之後,登陸作戰中的搶灘戰鬥也結束了。

顯然,這也是整個登陸作戰行動中難度最大、傷亡最大、最容易被敵人挫敗的階段,也是陸戰隊官兵戰勝的第一個挑戰。未完待續。。

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474章 各有所第47章 風波不歇第42章 航母保鏢第80章 相互算計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01章 遠戰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137章 綱領第138章 讓步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30章 始作俑者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55章 農民軍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169章 打壓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623章 核試驗第44章 萬不得已第44章 新興強國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169章 打壓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394章 拉鋸戰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82章 最大化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176章 生或死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81章 遭遇戰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37章 後遺症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61章 中興干將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72章 生死抉擇第130章 開打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263章 參謀長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86章 圍攻第43章 拖累第10章 利益同盟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129章 意義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3章 拖累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90章 力挽狂瀾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72章 警戒艦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11章 最高效益第138章 深入大洋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122章 投降第102章 覆滅第89章 和平的希望
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474章 各有所第47章 風波不歇第42章 航母保鏢第80章 相互算計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01章 遠戰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137章 綱領第138章 讓步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30章 始作俑者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55章 農民軍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169章 打壓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623章 核試驗第44章 萬不得已第44章 新興強國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169章 打壓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394章 拉鋸戰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82章 最大化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176章 生或死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81章 遭遇戰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37章 後遺症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61章 中興干將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72章 生死抉擇第130章 開打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263章 參謀長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86章 圍攻第43章 拖累第10章 利益同盟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129章 意義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3章 拖累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90章 力挽狂瀾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72章 警戒艦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11章 最高效益第138章 深入大洋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122章 投降第102章 覆滅第89章 和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