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

“你覺得這有可能嗎?”

“希望不是很大

。”

吳鐵生看了馮承乾一眼,似乎在質問馮承乾,既然希望不大,爲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大道理,我倆不用多說,美國肯定會參戰,對日戰爭最多算得上是熱身運動,真正的惡戰還在後面

。”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不爲別的,就算爲了我們的將士,我們也要努力爭取一下。”

吳鐵生愣了一下,神色黯淡了下來。

戰前,馮承乾與吳鐵生就把對日作戰分成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海軍打主力,即以擊敗日本海軍、奪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實施對日封鎖爲主,而第二階段則以陸軍爲主,即攻打日本本土。

也就是說,攻打日本本土的行動由陸軍負責策劃。

按照陸軍司令部的估計,在海軍奪取了制海權,而且戰略封鎖初見成效之後,至少需要投入五百萬地面部隊,在付出傷亡一百五十萬官兵的慘重代價之後,纔有望擊敗日軍、佔領日本全境。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統一戰爭中,中國陸軍總共只傷亡了不到四十萬人,而在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中,傷亡還不到二十萬人。說得再直接一點,自中華民主共和國成立之後,在歷次戰爭中的傷亡總數也不到一百萬。

正是如此,吳鐵生才採納了馮承乾的建議,讓空軍加入對日作戰行動。

也就是說,在登陸日本本土之前,先讓空軍轟炸日本本土,摧毀了日本的工業基礎、打垮了日本軍民的鬥志之後,再登陸日本本土。

問題是,這只是備用計劃。

直到這個時候,吳鐵生都堅信,只有攻佔日本本土,才能徹底打敗日本,也才能一勞永逸的消除後患。

在吳鐵生看來,別說傷亡一百五十萬,就算要付出兩個一百五十萬的代價也非常值得。

要知道,這可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大事。

自日清戰爭之後,日本就是中國對主要的敵人,而且也是給中國造成損失與傷亡最大的敵人。別的不說,僅在日俄戰爭期間,就有數百萬中國平民傷亡,日軍在佔領旅順港之後就屠殺了二十多萬中國人。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在日本佔領東北期間,肯定有數百萬中國人喪生。

更重要的是,只要日本足夠強大,首先受到威脅的就是中國。

可以說,這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不可改變的事實。

別忘了,日本是一個國土狹窄、自然災害貧乏、資源貧瘠的島國,而且其人口數量遠遠超過了自身資源所能養活的最大限度。結果就是,日本要想發展,就得對外擴張,而首遭其害的就是隔海相望的中國與朝鮮。別說工業化時代的日本,即便在農耕時代,日本也試圖登上亞洲大陸。

正是有了這樣的認識,吳鐵生才一直主張登陸日本本土,徹底打敗日本。

馮承乾並沒有否認吳鐵生的觀點,事實上他也有類似的認識,即這次不把日本徹底打爬下,那麼幾十年後,還得讓子孫來打完這場並沒完結的戰爭,而誰也不能保證到時候能夠取得勝利。

問題是,馮承乾的眼界更加開闊。

等吳鐵生抽完一根菸,馮承乾才說道:“目前看來,美國就算不在今年參戰,也會在明年上半年、甚至年初參戰。從時間上看,我們根本不可能在美國參戰之前打敗日本,也就得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

“我們也沒指望能夠在美國參戰之前徹底打敗日本。”

“問題是,有必要在日本身上消耗太多的力量嗎?”

吳鐵生皺起眉頭,似乎沒有聽進去。

“你想想,沒有美國,日本會頑固抵抗嗎?”

“你是說……”

“我敢跟你打賭,如果美國表明永久保持中立,日本會立即宣佈投降,絕對不會頑抗到底。日本還在堅持,最主要的就是還有一線希望,即美國參戰之後打敗我們。換句話說,關鍵不是在什麼時候徹底打敗日本,而是我們必須打敗美國。再說得簡單一些,日本是次、美國纔是主。”

吳鐵生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那麼,你認爲,在日本身上耗費太多的力量是明智的嗎?”

“這……”

“事實上,我也不指望日本會在這個時候投降,甚至不相信日本會投降,但是我們必須這麼做。”

“爲什麼?”

“首先,得表明我們的立場,即這是一場保衛和平的反侵略戰爭,只要日本肯投降,我們就會給予日本和平。其次,得藉此機會,鼓舞我們的軍民士氣,爭取得到廣大國民的全力支持。最後,這也是在警告美國。”

“警告美國?”

“我們會接受日本投降,但是不見得會接受美國投降,而且就算我們接受美國投降,也不可能給予美國同樣的待遇。”

“這……”

“說白了,在提出讓日本投降的時候,我們可以降低投降的門檻,即減輕對日本的戰爭懲罰。”

吳鐵生的眉頭跳了幾下,神色又嚴肅了起來。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會寬容日本。說白了,只要日本投降,那麼日本就將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淪落爲我們庇護下的三流國家。”

“你想過沒有,真要這麼做,只會刺激美國儘快參戰。”

“爲什麼?”

“我們擺出高姿態,只能讓美國相信,我們要麼無力迅速擊敗日本,要麼已經開始爲迎接美國參戰做準備,而不管是哪種認識,都會迫使美國當局做出參戰決定,而不會等到我們準備充分之後再參戰。”

“美國當局肯定有類似的認識,但是不見得會因此而提前參戰。”

吳鐵生皺起眉頭,似乎不明白馮承乾這句話的意思。

“如你所說,如果美國認爲我們無力迅速擊敗日本,就不會急於參戰。原因很簡單,只要日本還能堅持下去,美國就沒有參戰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只要日本不肯投降,我們就肯定會攻打日本本土,而美國在這個時候參戰,顯然最爲有利。如果美國認爲我們在爲對美作戰做準備,那麼美國更加沒有理由立即參戰,因爲我們已經啓動了戰爭動員,而且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而美國依然保持着平常狀態,並沒有進行戰爭動員。哪怕美國的軍事實力在我們之上,特別是海軍實力,美國也很難在戰爭初期佔到便宜。更何況,明年我們就能獲得三艘艦隊航母,至少在航母數量上與美國海軍持平。如此一來,在做好充分準備之前,美國肯定不會貿然參戰。”

“這……”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其實,你提到的問題,也正是我想達到的目的。”

“你的意思是……”

“通過讓日本投降,很有可能使美國當局推遲參戰時間,而現在最需要時間的,恰恰就是我們。”

吳鐵生鎖緊眉頭,在思考馮承乾這句話。

“你也知道,我們與美國的戰場在太平洋上,海軍的勝敗決定着最終的勝敗。根據現在的情況,要到一九四一年中期,我們的海軍實力才能基本上與美國海軍持平,因此我們必須設法讓美國在一九四一年上半年之前呆在戰場之外。如果美國在此之前參戰,那我們的處境將相當兇險。”

“你說得沒錯,我也很擔心這一點。”

“那麼,即便是做做面子工作,我們也有必要給日本一個機會,而且得通過美國來傳遞外交信號。”

“這……”

“羅斯福早就宣佈中立,而且宣稱美國不會做破壞和平的事情,那麼我們爲什麼不讓他來充當調停人呢?”

“你是說,讓羅斯福沒有理由向我們宣戰?”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打到目前爲止,美國都缺乏參戰的理由,而且美國國內的民意也傾向於保持中立。說白了,只要沒有合適的理由,就算羅斯福、乃至所有的國會議員都認爲美國必須參戰,美國當局也不敢貿然向我們、或者向德意志第二帝國宣戰,而美國在戰場外呆的時間越久,我們取勝的希望就越大。”

“看來,都被你想到了。”

“其實,這些早就在我們的預料之中。”

“那麼,細節上該如何處理呢?”

“走正規的外交渠道,而且得在輿論宣傳上做文章,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在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之後,給了日本一個獲得和平的機會,並且通過美國這個中立國,向日本傳達了和平的信號。我們也只能做這麼多,至於美國會不會幫我們傳達信號,以及日本當局會不會接受我們開出的投降條件,那就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事情了。當然,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不會有什麼損失。”

吳鐵生點了點頭,說道:“行,就按照你說的辦,讓周仁康去全權處理。”

“老吳,這事得讓劉伯恩總統出面。”

“這……”

“別忘了,現在我是海軍司令,你是陸軍大元帥,我們都沒有政府職務,而這屬於政府工作。”

吳鐵生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2章 重新開始第454章 南下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43章 農場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61章 中興干將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71章 替死鬼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89章 借刀殺人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22章 赴死之地第16章 慢半拍第77章 胸有成竹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26章 變局第364章 性價比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74章 機不可失第51章 正面交戰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87章 生於憂患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81章 內訌第93章 各有千秋第116章 追擊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155章 得手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84章 核心之爭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512章 強攻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91章 轉攻爲守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444章 減負第87章 生於憂患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71章 振作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02章 覆滅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4章 總統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246章 核裁軍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00章 拖家帶口
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2章 重新開始第454章 南下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43章 農場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61章 中興干將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71章 替死鬼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89章 借刀殺人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22章 赴死之地第16章 慢半拍第77章 胸有成竹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26章 變局第364章 性價比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74章 機不可失第51章 正面交戰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87章 生於憂患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81章 內訌第93章 各有千秋第116章 追擊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155章 得手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84章 核心之爭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512章 強攻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91章 轉攻爲守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444章 減負第87章 生於憂患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71章 振作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02章 覆滅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4章 總統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246章 核裁軍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00章 拖家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