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力挽狂瀾

維修戰艦與整頓艦隊的事情由希佩爾與舍爾負責,馮承乾沒有返回威廉港,而是留在了柏林。

當時,最牽動人心的,正是斯佩伯爵的遠東艦隊。

雖然在過去一個月裡,斯佩伯爵有很多驚人之舉,比如在南海乾掉了兩艘英國皇家海軍的輕巡洋艦,還攔截了十多艘英國商船,但是斯佩的處境極爲兇險,因爲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派出了以“澳大利亞”號跟“新西蘭”號戰列巡洋艦爲首的兩支艦隊,分別在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上等着他自投羅網。

顯然,斯佩去印度洋,肯定是送死。

爲此,提爾皮茨已經命令斯佩該走南太平洋航線,從麥哲倫海峽進入南大西洋,然後再返回帝國本土。

問題是,這條航線也絕非一帆風順。

別的不說,就算斯佩能夠通過擄掠的方式,在沿途獲取一些燃油,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返回帝國本土。中途,艦隊肯定得停靠一次,對鍋爐、輪機等進行檢修,而在這條航線上,沒有帝國的殖民地。

提爾皮茨能做的,只是儘量說服一些中立國,讓這些國家向斯佩開放港口。

即便不開放港口,讓斯佩艦隊在內河停泊也可以。

爲此,帝國外交大臣已經照會阿根廷,希望阿根廷當局能夠睜一眼閉一眼,在斯佩艦隊到達後提供方便。

似乎,問題已經解決了。

當然,威脅依然存在,而且十分巨大。

首先,斯佩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進入南大西洋。在長達數個月的航行中,誰也無法保證那幾艘裝甲巡洋艦不出鼓掌。其次,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有所準備,早就把“無敵”號戰列艦派往南大西洋。最後,即便斯佩能夠在南大西洋進行補給,在回到北大西洋之後,也不見得能夠突破英國皇家海軍的封鎖。

當然,現在說這些還爲時過早。

馮承乾留在柏林,就是要協助提爾皮茨解決這個問題。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斯佩伯爵在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南大西洋之後,卻在馬爾維納斯羣島、即福克蘭羣島被英國艦隊逮住,最終“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逃脫,“沙恩霍斯特”號與“格耐森瑙”號裝甲巡洋艦等多艘戰艦戰沉,到最後,“德累斯頓”號也沒能回到本土。

雖然斯佩艦隊對英德海軍實力對比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讓斯佩回到本土,肯定有助於提高士氣,更能打擊英國皇家海軍的囂張氣焰。更重要的是,如果斯佩艦隊能夠回到北大西洋,說不定能夠創造一次決戰機會。

要知道,死咬着不肯放的不是帝國海軍,而是英國皇家海軍。

在設得蘭海戰之後,英國皇家海軍急於挽回顏面,肯定會對斯佩窮追不捨,甚至把幹掉斯佩艦隊看當成扭轉戰局的行動。相反,在帝國海軍這邊,提爾皮茨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斯佩艦隊回到本土。

那麼,如何讓斯佩艦隊回到本土呢?

馮承乾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動用仍然在非洲附近海域活動、還沒有被英國皇家海軍消滅掉的船隻,爲斯佩艦隊運送煤炭等補給品;二是避開福克蘭羣島,避免在這裡與英國艦隊遭遇;三是儘快在北海發起一次行動,牽制住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隊,並且吸引英國佬的注意力。

當時,馮承乾能做的,就是在北海挑戰大艦隊。

與提爾皮茨商量好之後,馮承乾就準備返回威廉港。

十月四日,在他離開柏林的前一天,東線傳來消息,俄軍攻佔了萊姆堡,近四十萬奧軍被殲,殘餘的二十多萬奧軍退守喀爾巴阡山。魯登道夫已經採取行動,把東普魯士的兩個軍團向南調動,預計在十天之內發動進攻。魯登道夫的目的很明確,趁俄軍在西里西亞立足未穩,打一場反擊戰。

這一情況,並沒超出馮承乾的預料。

因爲魯登道夫早有準備,第九軍團與第十軍團也完成了備戰工作,所以馮承乾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魯登道夫能夠再次創造輝煌。

關鍵,依然在西線。

馬恩河戰役已經打響,馬肯森在堅守了數日之後,不得不撤退,而德馬維茲也被迫跟着後撤。

這是開戰之後,德軍第一次在西線進行戰役級別的撤退。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施利芬計劃已經破產了,準確的說,是經小毛奇大幅度修改之後的施利芬計劃破產了。

雖然到最後,小毛奇都不肯承認,是他葬送了德軍的大好前程,但是隨着德軍在馬恩河一線開始後撤,小毛奇的位置肯定保不住了。

十月七日,小毛奇被德皇撤職。

只是,德皇沒有任命興登堡爲總參謀長,而是讓陸軍戰爭大臣法金漢擔任總參謀長,興登堡仍然留在東線。

德皇的這一安排不是沒有道理,因爲東線的戰鬥即將打響。雖然總體作戰由魯登道夫與霍夫曼負責,但是興登堡德高望重,能夠爲魯登道夫與霍夫曼提供很好的支持。按照德皇的意思,在打敗了俄軍之後,再讓興登堡去西線擔任總司令。如果能夠幹出一些成績來,再提拔他爲總參謀長。

由法金漢出任總參謀長,不見得是壞事,至少他不像小毛奇那麼高傲。

十月十日,馮承乾收到了希佩爾發來的好消息。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伏爾鏗造船廠修好了受損不算嚴重的“德塞利茨”號戰列巡洋艦,而且在維修中,爲這艘戰艦換上了九門五十二倍徑的三百毫米主炮,還對鍋爐、蒸汽輪機等設備進行了全面檢修,使戰艦的性能達到最佳狀態。在修復後的第一次海式中,“德塞利茨”號跑出了二十七點二節的最高航速,比設計航速高了兩節多。

“德塞利茨”號順利歸隊,絕對是一件好事。

只是,“毛奇”號與“馮-德-坦恩”號的狀況極爲糟糕,“毛奇”號最快能在十二月初修復,而“馮-德-坦恩”號要到十二月底才能修復。也就是說,要到一九一五年初,這兩艘戰列巡洋艦才能歸隊。

只不過,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因爲要維修三艘戰列巡洋艦,三艘“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工作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德夫林格”號的服役時間由一九一五年一月推遲到了三月,後兩艘更是推遲到了下半年。

戰列艦方面,被寄予厚望的四艘“拜仁”級戰列艦都不可能在一九一五年建成。

可以說,大戰爆發後,帝國海軍不但沒有受益,反而受到了負面影響。別的不說,在戰爭期間,肯定得優先保證陸軍供應,因此原本計劃用在海軍上的資源被大幅度減少,戰艦的建造速度放慢也就不足爲奇了。

可以說,擺在馮承乾面前的是一盤難度很高的棋。

在這盤棋中,他要想獲勝,除了得想方設法的消耗對手的棋子,還得盡一切努力保全自己的棋子。

那麼,如何才能下好這盤棋呢?

等到希佩爾回來,兩人商量之後,馮承乾決定繼續拿俄國開刀,以協助魯登道夫在東線發動進攻爲名,派艦隊去芬蘭灣。

只是,這次不是佯攻,而是主攻。

十月十五日,公海艦隊離開了威廉港,經基爾運河進入波羅的海。

這次,希佩爾的艦隊裡,除了有十七艘戰列艦與六艘戰列巡洋艦之外,還有包括十八艘輕巡洋艦在內的六十多艘中小型艦艇,此外還有徵用的二十多艘商船。按照馮承乾制訂的計劃,如果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出來迎戰,就以殲滅俄艦隊爲主要目的。如果俄國艦隊仍然龜縮在港口裡面,就以封鎖港口爲目的。當然,不是派艦隊封鎖,而是讓那些徵用的商船在俄國港口外佈設水雷。

不管怎麼說,俄國波羅的海艦隊都是潛在的威脅。

如果不能消滅這支艦隊,那就只能讓其永遠留在港口裡面。

顯然,馮承乾想得太多了。

面對由二十三艘主力艦爲首的公海艦隊,僅有四艘主力艦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根本不敢出港作戰。

公海艦隊還沒到達芬蘭灣,俄國艦艇就全部撤了回去。

封鎖行動進行得非常順利,僅用了三天,公海艦隊就摧毀了俄軍的海岸炮塔,隨後讓商船佈雷。

十月二十四日,完成了佈雷任務後,公海艦隊離開了芬蘭灣。

整個行動中,公海艦隊都沒有與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交戰,反而是幾艘深入港灣的小型艦艇與俄國艦艇交過幾次火。

完成佈雷任務之後,希佩爾只留下了一支以輕巡洋艦爲主的小型艦隊。

只要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留在港口裡,就沒有必要在芬蘭灣部署太多的戰艦,更沒有必要動用主力艦。

這一天,魯登道夫策劃的馬祖裡湖戰役打響了。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後世對魯登道夫的評價非常高,甚至有很多人認爲,如果當初是由魯登道夫來實施施利芬計劃,德軍有很大的可能在一九一五年到來之前擊敗法國,最終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

必須承認,魯登道夫確實是一個天才。

如果說,坦能堡大捷,只是讓他證明了自己的才華,那麼馬祖裡湖戰役,更讓全世界認識了他。

這次,魯登道夫依然只有兩個軍團,兵力不到二十萬。

他的對手,布魯希洛夫動用了四個軍團,總兵力接近一百萬。

按照常理,魯登道夫根本沒有可能取勝。可是,他不但打贏了這場戰役,而且創造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難以相信的奇蹟,在一場會戰中,殲滅近八十萬敵軍,一舉消除了德軍在東線受到的威脅。

正是在第一次馬祖裡湖戰役之後,俄軍再也沒能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構成威脅。

;

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161章 勝利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459章 強攻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27章 奉陪到底第44章 你追我趕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103章 餘波第88章 同胞兄弟第152章 足跡第10章 海軍起航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34章 首敗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54章 下一步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443章 大裁軍第41章 如釋重負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42章 航母保鏢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419章 矛盾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93章 特殊任務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111章 突防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383章 轉折點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565章 遭遇戰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188章 復出第179章 突擊第82章 拷問訓練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38章 讓步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69章 恩仇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188章 選擇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77章 新局面第29章 驟起波瀾第285章 目的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321章 迷霧第29章 驟起波瀾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172章 警戒艦第53章 倒計時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42章 低調行事第38章 大東溝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70章 報道第73章 戰機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245章 駕駛員
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161章 勝利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459章 強攻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27章 奉陪到底第44章 你追我趕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103章 餘波第88章 同胞兄弟第152章 足跡第10章 海軍起航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34章 首敗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54章 下一步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443章 大裁軍第41章 如釋重負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42章 航母保鏢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419章 矛盾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93章 特殊任務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111章 突防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383章 轉折點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565章 遭遇戰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188章 復出第179章 突擊第82章 拷問訓練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38章 讓步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69章 恩仇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188章 選擇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77章 新局面第29章 驟起波瀾第285章 目的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321章 迷霧第29章 驟起波瀾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172章 警戒艦第53章 倒計時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42章 低調行事第38章 大東溝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70章 報道第73章 戰機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245章 駕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