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覆滅

問題是,實力對比並非如此。?

打到十一點四十分左右,傑利科發現了掉隊的四艘戰列艦,隨即命令第四戰列艦分隊重點打擊那四艘德艦。?

顯然,這是傑利科在這場戰鬥中犯的另外一個錯誤。?

當時,落後的四艘德艦不是因爲遭到重創才與主力編隊拉開了距離,而是動力系統已經超負荷運轉了數十個小時,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故障。如果在戰鬥中出現故障,那就只能等着被敵艦擊沉了。爲此,在徵得了希佩爾的准許之後,第四戰列艦分隊的指揮官下令把航速降低了兩節。?

事實上,這四艘主力艦的狀況都還不錯。?

傑利科這個誤判,產生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結果,即用六艘戰列艦去對付公海艦隊的四艘戰列艦。?

雖然傑利科派出的是大艦隊裡戰鬥力最差的六艘戰列艦,但是他對付的,也是公海艦隊裡戰鬥力最差的四艘戰列艦。?

結果就是,在主力隊列中,傑利科只剩下了十七艘戰列艦,而希佩爾有十三艘。?

不可否認,優勢依然在傑利科手裡,只是沒有那麼明顯了。?

接下來,發生了一件完全超出傑利科預料的事情: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在遭到沉重打擊之後,自行撤出戰鬥。?

顯然。這肯定是雷德爾的功勞。?

希佩爾與傑利科打起來後,雷德爾首先按照既定戰術撤出戰鬥。只是,他沒有走遠,因爲他得盯住仍然在附近徘徊的貝蒂。當然,這也是帝國海軍的既定戰術之一。即在主力艦隊交戰的時候,戰列巡洋艦分隊得負責清理戰場周邊的敵艦。阻止敵人的戰列巡洋艦對己方主力艦隊構成威脅。?

最初的時候,馮承乾反對建造戰列巡洋艦。?

他的理由很直接,戰列巡洋艦是英國皇家海軍制海思想下的產物。而帝國海軍的海權觀與英國皇家海軍有很大的區別。因此適合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不見得適合帝國海軍,也就沒有必要跟風。?

有趣的是,拉開戰列巡洋艦建造熱潮的,正是馮承乾。?

別忘了,正是在設計“腓特烈大帝”號,即“皇太子”號的時候,馮承乾把速度放在了首要位置上,才影響了費希爾。讓英國皇家海軍開始跟風,設計建造了“無敵”級等多個級別的戰列巡洋艦。?

隨着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大規模建造戰列巡洋艦,馮承乾才主導了“布呂歇爾”號戰列巡洋艦的設計與建造工作。在馮承乾離開帝國海軍部之後,提爾皮茨本着“你有我也有”的思想,批准了“馮-德-坦恩”號、“毛奇”級、“德塞利茨”號與“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書。?

問題是,對帝國海軍來說,戰列巡洋艦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顯然,帝國海軍沒有漫長的海上航線需要保護,即便有,在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僅靠幾艘戰列巡洋艦也無法保護。?

帝國海軍必須得爲花大價錢建造的戰列巡洋艦找到一個適當的用途。?

當然,還得更帝國海軍的總體戰略吻合。?

如此一來,在帝國海軍中,戰列巡洋艦的主要價值就是協助主力艦隊作戰,在艦隊決戰中掩護主力艦隊。?

雷德爾執行的,正是這個主要使命。?

事實上,這個時候,貝蒂也在考慮該如何幫助傑利科。?

顯然,貝蒂不會撤走。原因很簡單,他也有同樣的顧慮,即在沒人牽制的情況下,雷德爾肯定會去對付傑利科。雖然傑利科擁有戰艦上的數量優勢,即便希佩爾與雷德爾加在一起也只與傑利科相當,但是雷德爾擁有速度上的優勢,因此只要雷德爾參與戰鬥,平衡就會被打破。?

貝蒂能做的,就是拖住雷德爾。?

問題是,貝蒂手裡只有三艘戰列巡洋艦。雖然在之前的戰鬥中,雷德爾遭到重創,六艘戰列巡洋艦都有所損傷,但是貝蒂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他手裡的三艘戰列巡洋艦同樣傷痕累累。?

更要命的是,受“獅”號拖累,貝蒂艦隊的速度明顯低於雷德爾艦隊。?

可以說,貝蒂不顧一切的去牽制雷德爾,就是在去送死。?

當然,雷德爾也非常清楚這一點。貝蒂只是在儘量爲傑利科爭取時間,而他與貝蒂的戰鬥持續得越久,對希佩爾就越不利,因此他必須儘快幹掉貝蒂,才能協助希佩爾,擊敗傑利科。?

這次,雷德爾打得非常積極主動。?

撤出戰鬥後,他首先調整了隊列,讓受損較重的“皇太子”號暫時撤離,並且安排了一艘輕巡洋艦掩護“皇太子”號。隨後,雷德爾就選擇了最簡單的辦法:直接衝向速度比他慢的貝蒂。?

貝蒂有選擇的餘地嗎??

可以說,當時貝蒂根本就沒辦法選擇。他要麼撤走,要麼與雷德爾決戰。如果貝蒂選擇撤退,雷德爾肯定不會緊咬着不放,會在把貝蒂趕走之後迅速返回戰場,協助希佩爾擊敗傑利科。?

貝蒂沒有撤,而是選擇了與雷德爾死拼。?

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貝蒂就知道,他的結局不會好到哪裡去。也許,傑利科能夠幸運的返回母港,可是他肯定沒有這個機會,因爲他與雷德爾的兵力差距更大,取勝的希望也就更加渺茫。?

這場戰列巡洋艦之間拼刺刀似的決戰在十一點十五分打響,前後僅用了不到一個小時。?

不可否認,貝蒂的奮勇戰鬥,幾乎改變了這場戰鬥的結局。?

在這一個小時的戰鬥中,“獅”號、“瑪麗女王”號與“不屈”號都堅持到了最後,“不屈”號在沉沒的時候,仍然在用兩門尚未損失的副炮向逼近的德艦開火,而且這三艘戰列巡洋艦上,沒有一名官兵提前逃生。?

殘酷的戰鬥證明,戰列巡洋艦根本不適合執行艦隊決戰任務。?

在高強度炮戰中,嚴重缺乏防護的戰列巡洋艦很容易被擊毀,也很容易在中彈之後爆炸沉沒。?

“獅”號與“瑪麗女王”號都是因爲彈藥庫爆炸而沉沒。?

雖然“不屈”號的彈藥庫沒有爆炸,但是被數十枚大口徑穿甲彈直接命中之後,也沉入了大海。?

當然,雷德爾也遭受了巨大損失。?

因爲急於求得勝利,所以雷德爾把戰列巡洋艦當成了戰列艦。雖然他僅用不到一個小時就擊沉了三艘英艦,但是在戰鬥結束的時候,雷德爾手裡的六艘戰列巡洋艦中,“奧古斯塔皇后”號與“威廉皇儲”號也快要沉沒了,“卡爾親王”號與“威廉大帝”號僅剩下了最後一座炮塔,“德塞利茨”號則左傾近十度,反而是沒有在第一時間參戰的“皇太子”號的狀況稍微好一點。?

可以說,這隻才一次慘痛的勝利。?

雖然“奧古斯塔皇后”號與“威廉皇儲”號都僥倖返回了威廉港,但是這兩艘戰艦在船塢裡躺了一年多,才返回公海艦隊。?

貝蒂艦隊全軍覆沒,讓傑利科喪失了取勝的最後一線希望。?

幹掉貝蒂的三艘戰列巡洋艦之後,雷德爾沒有去追逐那些逃竄的中小型戰艦,只留下兩艘輕巡洋艦打掃戰場,並且安排已經喪失作戰能力的“奧古斯塔皇后”號與“威廉皇儲”號撤離戰場,隨後就率領四艘尚能繼續戰鬥的戰列巡洋艦向希佩爾靠攏,準備與希佩爾聯手對付傑利科。?

這個時候,希佩爾也看到了取勝的機會。?

收到雷德爾發來的電報,希佩爾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讓雷德爾利用速度優勢,到戰列前方佔據有利位置。?

如果雷德爾能夠佔據有利位置,哪怕只有四艘殘缺不全的戰列巡洋艦,也能對傑利科構成致命威脅。更重要的是,有雷德爾在,傑利科就別想全身而退,肯定得留下部分主力艦斷後。?

希佩爾沒有想過全殲傑利科艦隊,但是他也希望能夠收到更大的戰果。?

問題是,希佩爾忘記了一點,即雷德爾在與貝蒂苦戰之後,還有速度上的優勢嗎??

雖然雷德爾帶着四艘戰列巡洋艦趕了回來,但是這四艘戰艦的狀況都很糟糕,最高航速甚至不到二十節。此外,因爲四艘戰艦的艦體都遭到重創,所以雷德爾也不敢把速度提高到二十節以上。?

爲了減少艦體的進水量,雷德爾甚至得把航速控制在十六節以內。?

很明顯,雷德爾已經喪失了最重要的優勢。?

此時,已經是下午一點了。?

在反覆權衡之後,傑利科在一點過十分做出了撤退的決定,隨即命令伴隨主力艦隊活動的輕巡洋艦向公海艦隊發起衝擊,用魚雷攻擊擾亂公海艦隊。?

當時,雷德爾剛剛收到希佩爾的電報。?

見到傑利科準備撤退,雷德爾也是望塵莫及。?

一點四十分,希佩爾完成了阻擊英國輕巡洋艦的戰鬥,擊沉了五艘輕巡洋艦,並且迫使一艘遭到重創的輕巡洋艦自沉。只是,希佩爾也錯過了追擊傑利科的機會,因爲在這半個小時裡,傑利科不但完成了轉向,還把距離拉大到了三十公里左右。更重要的是,傑利科仍然能讓艦隊保持二十節左右的航速。?

意識到無法追上傑利科之後,希佩爾也下達了撤退命令。?

這個時候,交戰海域已經轉移到多格淺灘以北大約十五海里處。未完待續?

第562章 頑抗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71章 振作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1章 當務之急第161章 交代第19章 事在人爲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22章 赴死之地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474章 各有所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444章 減負第68章 倒計時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43章 惡仗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29章 驟起波瀾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84章 大禍臨頭第198章 回家第97章 將錯就錯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78章 不得不戰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34章 首敗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55章 虛與委蛇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5章 人生目標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84章 大選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00章 堅持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246章 核裁軍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26章 夾擊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111章 突防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66章 滅頂之災第127章 不支第623章 核試驗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14章 營救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76章 生或死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604章 援助第181章 替身第77章 伏擊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38章 進攻第78章 鬥智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413章 出征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22章 迫敵決戰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586章 服軟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21章 特工的本色
第562章 頑抗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71章 振作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1章 當務之急第161章 交代第19章 事在人爲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22章 赴死之地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474章 各有所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444章 減負第68章 倒計時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43章 惡仗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29章 驟起波瀾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84章 大禍臨頭第198章 回家第97章 將錯就錯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78章 不得不戰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34章 首敗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55章 虛與委蛇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5章 人生目標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84章 大選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00章 堅持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246章 核裁軍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26章 夾擊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111章 突防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66章 滅頂之災第127章 不支第623章 核試驗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14章 營救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76章 生或死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604章 援助第181章 替身第77章 伏擊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38章 進攻第78章 鬥智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413章 出征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22章 迫敵決戰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586章 服軟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21章 特工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