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

四川大涼山地區。

北起大渡河與雅安、甘孜,南至金沙江與雲南,橫斷山脈的劇烈起伏地勢,再加上大江大海的綿延,造就了這片古老的土地。

這裡的每一處地方都是絕美的封建,宛如詩畫一般的美麗。

然而這裡生活的人們卻是整個大明最窮苦的。

楊家壩就是這裡最典型的一個貧窮山村,整個村子有上千戶人全部生活在一座大山上,依山而建的房屋依然還是非常原始的茅草屋,飼養的牛羊豬與人混居在一起。

土牆草頂壘空房,屋內混居豬和羊!

這裡的交通極其的閉塞,懸崖峭壁隨處都是,幾乎是與世隔絕的狀態。

大明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浪潮始終無法吹到這裡,這裡人依然過着極其原始的生活,他們燒燬山林,在燒燬的山林上直接旱種稻谷,又或者是構築梯田,形成了極其壯觀的梯田景象。

楊大娃從昏暗、髒亂差的稻草牀上醒來,推開了進房間裡面來找吃的豬,再看看家裡面的兄弟,一個比一個睡的沉。

似乎好像只有在睡着的時候,整個人纔不會餓,夢裡面什麼都有。

默默飢餓的肚子,楊大娃去自家的米缸看了看,家裡面只剩下最後的一點米了,可是接下來還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度過才能夠迎來新一年收穫的大米。

弄點米出來,也不洗,直接放到鍋裡面,然後就放到屋內的火堆上面開始煮了起來。

對於這樣的生活,楊大娃覺得自己已經過夠了,已經十八歲的楊大娃經常在思索,這大山之外的漢人到底是過着什麼樣的生活。

他們住什麼樣的房子,吃什麼樣的飯,是否也和自己一樣睡這樣的牀呢?

十八歲了,他到現在連這大山都還沒有出去過一趟,實在是因爲即便是去最近的小鎮,都需要走一天的路,山路崎區,陡峭無比。

再加上一直以來大家都安於現狀,也沒有想着要去改變什麼或者是做一些什麼,只想着這樣一天天過下去就可以了。

看看自己的家,家徒四壁,沒有什麼傢俱、家當之類的,蓋着的輩子早已經黝黑髮光,牀都沒有,只是簡單的用木板放在地上,鋪上稻草就是一家人睡覺的牀。

家裡面唯一值錢的東西或許就是正在煮粥的鐵鍋了,這是用幾頭羊同一個漢人行腳商換來的,而且還是祖上傳下來的,已經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了。

據說還是當年楊大娃的爺爺用刀架在了對方的脖子上,對方纔勉爲其難的同意換的,實在是這裡的交通太差了,即便是有羊也很難帶出去的。

來到外面,擡眼望去是遠處的高山,雲霧繚繞、水汽、溼氣都很重,近處則是連綿的同樣的房屋,茅草、土牆,還有大量已經飢腸轆轆到處覓食的羊和豬。

早起的人也不忙着做事,而是悠閒的躺在門口,似乎好像還沒有睡醒一般,各種各樣刺鼻的味道伴隨着晨風吹了過來。

對於這一切楊大娃早已經習以爲常了,也已經習慣了,大家都這樣,人人穿的非常破爛不堪,髒的要死。

楊大娃都已經記不清楚自己上次洗澡是在什麼時候了,隨手拿起鐮刀將自己長長的頭髮給割掉一截,再死命的撓幾下,實在是太癢了,直接就鬧出了好幾個蝨子,用指甲一個個的全部都掐死。

等到粥煮好了,楊大娃喝了一碗就沒有再多喝了。

家裡面連父母還有七個兄弟姐妹在一起,總共有9個人,其中大姐已經嫁人了,嫁給了小鎮上的漢人。

之所以嫁給漢人,主要也是因爲當初家裡面實在是困難,一家人都要餓死了,姐夫家這邊因爲娶不到媳婦,沒辦法才娶非漢人的女子,給了幾百斤糧食就把楊大娃的姐姐給娶走了。

姐姐現在過的倒是很不錯,姐夫對姐姐不錯,家裡面雖然談不上多好,但比起自己家來那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至少來說吃的用的住的都要好很多了。

“今天是漢人的大年初二,也不知道姐夫、姐姐會不會過來。”

想到姐姐、姐夫,楊大娃就充滿了一些期待,他們每次過來都會給家裡面帶不少的糧食、臘肉過來。

而且這幾年來,他們帶的東西越來越多,有時候還會帶些布匹、新衣服什麼的過來,也是讓楊大娃的弟弟妹妹成爲了大家羨慕的對象,因爲只有他們家的孩子有新衣服穿。

似乎好像姐姐、姐夫過的越來越不錯了。

除了有吃的之外,姐夫每次來這裡,也會給楊大娃講講外面的世界,講講漢人們日常生活的樣子。

漢人們居住的房屋都是木頭、瓦片建造的房子,漢人們做飯都是用竈臺,還有他們吃飯都是用快子,在桌子上面吃飯等等。

對於這一切,楊大娃都充滿了好奇。

而且這些漢人一個個都穿的很不錯,人看起來又白淨的多,乾淨的很多,看起來和自己楊家壩的人都不是一個世界的一般。

“今年應該會來吧,每年都會來的。”

帶着這樣期許,楊大娃也是一直在村口這邊的懸崖上靜靜等待,這一等就差不多是一天的時間。

一直到了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兩道身影纔出現在視野之中,赫然是自己的姐姐和姐夫。

“阿姐~”

看到自己的姐姐,楊大娃頓時就激動的喊了起來,然後飛一般的衝過去。

姐姐穿了一身碎花的衣服,看起來就很得體,穿着打扮也和漢人姑娘一樣了,身上乾乾淨淨的,看不到絲毫的髒。

肩膀上挑着一個擔子,裡面裝了各種各樣的好吃的,還有布匹和衣服,身後的姐夫人高馬大,挑着一個重擔子,沉甸甸的,肯定是糧食了。

“大娃~”

姐姐楊山花看到楊大娃頓時就開心的喊了起來。

“姐姐,我來,我來挑~”

楊大娃接過姐姐肩膀上的擔子,整個人都極其的興奮。

“姐夫~”

接着也是有禮的對着身後的姐夫熊牙子喊道。

原本楊大娃和其它彝族差不多,是不太喜歡漢人的,但姐夫對自己很不錯,每次來都會給自己帶好吃的,自己姐姐也過的很幸福,慢慢的也就覺得自己姐夫還是很不錯的。

“嗯~”

熊牙子笑着點點頭,其實整個人都已經很累了。

挑着100多斤的糧食走了一天的山路,這人都累的不行了,但好在熊牙子人高馬大,力氣足,而且馬上就要到了。

隨着熊牙子和楊山花的到來,原本還算平靜的楊家壩也是稍微熱鬧起來,不少的鄰里鄰居也是紛紛羨慕的看了過來。

“楊大娃,你們家這下可是好了,又有吃又有穿的了。”

“可不是嘛,這嫁給漢人倒也不賴。”

“漢人有什麼好的,規矩多的是,一點都不自在。”

鄰里鄰居的議論紛紛,楊大娃的家裡面,父母也是已經在準備殺頭豬了,豬其實並不大,連100斤都沒有。

但也是已經到了要殺的時候了,在這裡的豬基本上都養不大的,因爲大家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糧食來餵豬。

能夠養到大幾十斤就已經很不錯了,有些豬往往還是豬仔的時候就已經被烤了。

至於楊大娃的弟弟妹妹們早已經激動不已,纏着楊山花要糖果吃什麼的,一個個手裡面拿着剛剛纔帶過來的零食,吃的極其的開心,然後用好奇的眼睛看着楊山花和熊牙子。

晚上一家人圍聚在火堆旁邊,吃着豬肉,開心的聊着天。

不過姐姐和姐夫似乎好像並不是很有胃口,只是吃了幾口就沒有再吃了,倒是楊大娃一家人吃的津津有味,這難得吃一頓肉,自然是要吃的開開心心,心滿意足纔可以。

“過幾天我們就要去成都打工了。”

“等年底過年的時候,我給你們帶一些大城市裡面的好吃的。”

熊牙子笑着和楊大娃他們聊起新一年的規劃來。

“你成都打工?”

“好好的去成都打工幹嘛?”

楊父一聽,也是好奇的問道。

“我有個親戚,他去年去成都打工幹工地,半年不到的時間就賺了幾十兩銀子,不僅僅在家裡面起了新房子,而且還娶了婆娘。”

“我父母覺得老待在山裡面沒有什麼出息,所以就讓我們年輕人也是跟着一起出去,到時候賺到了銀子就可以在家裡面也是建起新房子了。”

熊牙子笑着說道,過年前他去自己表哥家了,多年沒有往來,自己表哥四兄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蓋的那種新房子是鋼筋混凝土的,一個個穿的人模狗樣的,和山裡人就是不一樣。

魏鐵還說在城裡面買了房子,花了300兩銀子呢。

這讓無數人羨慕,這過完年了,很多人都說要跟着他們四兄弟出去,去成都打工。

熊牙子也是已經說好了,過完年就帶着楊山花一起去成都跟着幹工地。

“姐夫,姐姐!”

“我也要去,我也跟你們去,你們帶上我怎麼樣?”

楊大娃聽完,頓時就激動的拉着自己姐夫的手說道,他對於山裡面的生活已經厭倦了,想要去大山之外的世界看看。

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194章,魯班獎第195章,鯨魚第1340章,放風箏第466章,年底盤點第371章,鹹魚產業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305章,開始鍊鋼第535章,價格飛漲第1940章,前往南非殖民地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20章,爭相降價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324章,年終清算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583章,應對方法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986章,接弦戰第301章,免費建第88章,夜課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658章,崑崙奴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384章,萬有引力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77章,慌了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041章,黑海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276章,曬鹽法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244章,倭國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300章,建乾清宮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31章,比數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420章,論功行賞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16章,回京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2211章,電影的巨大作用第1506章,慘敗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285章,電與磁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516章,馬尼拉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
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194章,魯班獎第195章,鯨魚第1340章,放風箏第466章,年底盤點第371章,鹹魚產業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305章,開始鍊鋼第535章,價格飛漲第1940章,前往南非殖民地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20章,爭相降價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324章,年終清算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583章,應對方法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986章,接弦戰第301章,免費建第88章,夜課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607章,戶部侍郎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658章,崑崙奴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384章,萬有引力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77章,慌了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041章,黑海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276章,曬鹽法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244章,倭國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300章,建乾清宮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31章,比數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420章,論功行賞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16章,回京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2211章,電影的巨大作用第1506章,慘敗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285章,電與磁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516章,馬尼拉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