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

身爲皇帝,身爲九五至尊,表明上享受着這個世間最尊榮的一切,不過弘治皇帝此時卻對朱厚照的話深有感觸。

他這個皇帝真的是很窮,想要做點什麼事情基本上都是被大臣們一句沒錢給懟的沒有任何的下文,至於說拿出自己的內帑來做事,大臣們當然是喜聞樂見了,但是這內帑可是弘治皇帝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攢下來的一點家當。

他的便宜老爹明憲宗可是將老祖宗留下來的家當敗的七七八八,剛剛接手的時候,這內帑都可以餓死老鼠。

所以對於自己好不容易攢下來的一點內帑,弘治皇帝也是看得很重,根本就不捨得隨便花掉。

這邊國庫沒錢,另外一邊內帑也沒多少錢,所以弘治皇帝想要做什麼事情最直接的受到的掣肘就是錢財,窮,窮到他這個當皇帝都只能夠佛系,也還好他只有一個老婆,要是後宮三妻四妾什麼的,這內帑也肯定是會所剩無幾的。

現在聽到朱厚照的話,聽到他的層層分析,聽到了這背後之人想要靠錢財來控制皇權,他也是感同身受,這沒錢的滋味不好受啊。

自然而然的他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兒子身上,現在朱厚照僅僅只是弄點賺錢的買賣,這些人就已經盯上了,藉着國難來佈局,意圖將自己的兒子也和自己一樣,牢牢的被他們所掌控,受到他們的掣肘。

這絕對是他不能夠接受的。

同時在他的心中也是莫名的升起了一股怒火,龍有逆鱗,朱厚照就是弘治皇帝的逆鱗,這是他唯一的一個兒子,也是大明江山的繼承者。

這些人爲了掌控皇權,竟然處處算計,朱厚照現在還僅僅只是一個孩子,僅僅只是和人做點賺錢的買賣,竟然有人算計,以至於他一個小小的孩子都在思考着怎麼應對,還想出了上中下三計策。

不過弘治皇帝從小又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內心之中對於文臣是更加親近,非常信任文臣,腦海中仔細的一想又覺得朱厚照是不是想太多,將這個事情胡亂想的太深。

可是一邊是感同身受,自己在錢財上一直受到掣肘,心中的很多偉大抱負無法實現,另外一邊是長期以來對文臣的信任,兩者之間不斷,讓他也是猶豫躊躇,不知道該如何去決斷。

“這會不會是你想的太多了呢?”

“這也許就是一些奸商藉機發國難財,並不至於說上升到控制皇權的地步吧?”

弘治皇帝真的是一個好人,很多時候他都不喜歡將事情往壞地方去想,即便是現在他內心之中覺得朱厚照說的沒錯,但一向老好人的毛病又犯了。

“發國難財?”

“這些奸商的背後要是沒人的話,他們敢在這個時候搬空官倉?”

朱厚照對自己的老爹也是無語了,立刻反問道。

“這…”

弘治皇帝無話可說。

“父皇,你信不信很快就會有人像我所說的向你上奏疏,要求國庫花錢買糧賑災,接着戶部這邊肯定會說國庫空虛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然後必然會要你用內帑來採購糧食。”

“可是現在糧食價格極其的昂貴,一斤糧食都已經五十文,一兩銀子也不過只能夠買三十斤,內帑那點銀子肯定很快就會被這些人吸乾。”

“內帑沒有銀子了,他們肯定又會盯上我手中的銀子和產業,到時候必然會有人上奏收歸國庫等等。”

“父皇,你就等着看吧,這事情絕對和我所說的一模一樣。”

朱厚照歪着個小腦袋,一副運籌帷幄,看破一切、預知未來的樣子。

“如果真的和你所說的一樣,那朕會讓他們明白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弘治皇帝點點頭,接着沉思良久之後緩緩的開口說道。

他的話也是讓一旁的蕭敬忍不住打個寒顫,眼睛之中閃過了一絲絲的寒意,他跟着弘治皇帝很多年了,他太清楚這個老好人皇帝了的性格了,一旦讓這個老好人真正怒氣來,絕對比什麼都要可怕。

第二天早朝。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蕭敬剛剛喊出了這句話,朝堂之上立刻就有幾位大臣站立出來說道:“臣有事啓奏。”

站出來的幾個大臣互相看了一眼,這職位品級低的自然是識趣的先站回去,讓上面的大佬先說。

“臣陳鞏啓奏陛下,今北直隸、山東、山西三省春糧絕收,饑荒蔓延、餓殍滿地,臣請陛下儘快下令各地開糧賑災,救蒼生於水火之間。”

和往常一樣,這一次幾乎也是沒有任何的例外,一個御史站立出來,講現在北方三省發生饑荒,請皇帝儘快拿出確實有效的應對方案出來。

“劉愛卿,你將昨日德州倉和臨清倉的事情說給大家聽聽吧。”

弘治皇帝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接着對着劉健說道。

劉健站立出來,將昨天下午纔剛剛收到的德州倉和臨清倉這邊的奏報向滿朝文武大臣說了一遍。

“臣請陛下徹查此事,如此國難當頭之際,竟然有宵小之輩盜竊糧食,實在是可恨,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臣附議,必須徹查此事,尋回糧食用來賑濟災民。”

“簡直膽大包天,臣請下旨,火速清查此案。”

聽到劉健說官倉裡面沒有糧食了,頓時整個朝堂之上都猶如炸開了鍋一般,一個個大臣都紛紛站立出來,一個個義憤填膺,恨不能生吃了那些盜竊糧食的國賊,一個個都彷彿和這些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般。

弘治皇帝靜靜的看着,腦海中卻是在思索着昨天朱厚照的話,多了一個心,多加的注意觀察朝廷之上大臣們的表現。

要是以前,他對於朝廷之上的這些大臣那都是無比信任的,因爲一直以來都號稱是荒野無賢者,朝野遍賢能,衆正盈朝,從小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弘治皇帝對朝中的文臣是無比信任的。

但是昨天朱厚照的一番話,也是讓他的這份信任受到了動搖,有了裂痕,所以現在他多了一個心,在靜靜的看着朝中諸位大臣的表現。

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639章,囂張抗稅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758章,莫斯科之戰第2198章,梁贊府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27章,弊病叢生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843章,你該頤養天年了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265章,萬人空巷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431章,人頭滾滾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43章,日進萬金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8章,密謀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434章,軍制改革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571章,天竺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45章,三閣老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第750章,驅逐出去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321章,金田、銀田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318章,黑煤礦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602章,納妾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114章,張家第582章,建州女真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558章,孩子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
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639章,囂張抗稅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758章,莫斯科之戰第2198章,梁贊府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27章,弊病叢生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843章,你該頤養天年了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265章,萬人空巷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431章,人頭滾滾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43章,日進萬金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8章,密謀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434章,軍制改革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571章,天竺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45章,三閣老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第750章,驅逐出去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321章,金田、銀田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318章,黑煤礦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602章,納妾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114章,張家第582章,建州女真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558章,孩子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