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

“陛下,大捷,大捷啊~”

小黃門氣喘吁吁的走來,手裡面拿着剛剛纔從天津這邊送過來的捷報。

弘治皇帝身邊的蕭敬不敢怠慢,連忙過去接過來,恭敬的遞到弘治皇帝的手上。

弘治皇帝拿起捷報一目十行,快速的看了起來,很快臉上就洋溢出笑容。

“哈哈,好,張懋和劉晉在南洋這邊做的好啊。”

弘治皇帝太高興了,這份捷報是張懋、劉晉、王守仁、楊雲四人聯名上奏的捷報,詳細的將清楚了明軍在南洋麻六甲、暹羅的戰事。

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輕輕鬆鬆的答應了麻六甲和暹羅,逼迫他們割地賠款,麻六甲賠償大明一千七百萬兩白銀,暹羅賠償大明五千萬兩白銀,如果算上利息的話,總共賠償上億兩白銀。

再加上割讓的土地,讓大明在馬來半島,在南洋的咽喉之地擁有了一個土地,有了這塊土地,大明上可轄制暹羅、緬甸、柬埔寨,下可威震金洲、爪哇、渤泥,東邊還可以與南洋行省這邊遙相呼應,整個南洋也都徹底落入大明的掌控之中。

“還是劉晉做事讓人舒服,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彙報,有了怎麼多銀子,海軍的軍費都不用發愁了。”

弘治皇帝的心裡面真的了開了花,還是劉晉會賺銀子。

不僅僅會做生意,這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以往那都是虧本的買賣,叫窮兵黷武,到了劉晉這裡就不一樣了。

每一次的戰爭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割地賠款,每一次都讓弘治皇帝的腰包瞬間變的鼓鼓的。

這下子又該爲內帑的銀子發愁了,這銀子太多了,也都不知道該怎麼花了。

不過弘治皇帝現在有一個笨辦法,那就是存進大明第一銀行裡面,僅僅只是簡單的吃利息,弘治皇帝都覺得很滿意了。

“大家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看完也是將捷報拿給蕭敬,示意他傳給諸位大臣都看看。

內閣首輔劉健第一個看,同樣也是一目十行的看完,整個人也是忍不住微微的張大了嘴巴。

“這個劉晉,還真是雁過拔毛ꓹ 只要他去過的地方,縱然是蚊子腿ꓹ 他也要刮出一絲肉來,麻六甲這邊的小國,竟然硬是逼着它簽訂了這樣的協議ꓹ 向大明這邊賠償一千七百萬兩白銀。”

“怎麼小的國家會有怎麼多的銀子?”

“斯文掃地,大明經營百年的形象也是蕩然無存。”

“不過ꓹ 這對於我們大明來說,倒也確實是好處多多ꓹ 有了銀子好辦事ꓹ 麻六甲這個地方又是戰略要地,得到了麻六甲,我大明就控制住了這個咽喉之地。”

劉晉的心裡面忍不住感嘆,這樣的協議也只有劉晉能夠想的出來,要是他們這些人去的話,多半也就是訓斥一番,然後讓他們向大明這邊口頭上賠禮道歉就差不多了。

畢竟對於他們這些傳統的儒家人來說ꓹ 面子大於一切,大明的面子那更是如此ꓹ 至於其它的就並不重要了。

衆人一一輪着將捷報給看完ꓹ 頓時一個個也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恭喜陛下ꓹ 賀喜陛下~”

接着衆人很快又是齊聲的向弘治皇帝道賀。

不管如何ꓹ 這都是打了勝仗,大勝仗ꓹ 不僅僅狠狠的教訓了麻六甲和暹羅ꓹ 更是又新得到了一片土地。

當然更重要是獲得了鉅額的戰爭賠款。

連本帶息ꓹ 算下來上億兩銀子的戰爭賠款,這是什麼概念?

這意味着大明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夠從這一次的戰爭當中獲得差不多一兩銀子的賠償ꓹ 如此龐大的一筆財富,可以說讓大明是一夜暴富。

要知道在以前的時候,大明國庫一年的稅銀也不過纔不到四百萬兩白銀,現在一下子就獲得如此鉅額的賠償,上億兩白雲,雖然是分成了很多年來付清,但也足以讓大明源源不斷持續的獲得鉅額的財富。

除了土地和金銀之外,大明這一次在南洋的行動也是極大的震撼了南洋諸國。

連東南半島最強大的暹羅都在明軍的攻擊之下潰不成軍,麻六甲這樣的小國那更是在一通炮火之下直接投降。

安南和占城直接被大明給滅國,成爲了大明的交趾、象林兩省,面對如此強大的大明,整個南洋地區的南洋諸國也是終於感到了雷霆之怒的可怕。

大明的強大這才真正的讓南洋諸國感受到,最近這幾個月來,原先對大明商船徵收重稅的諸國都紛紛收斂起來,生怕因爲徵稅的問題遭來明軍的攻擊。

至於南洋地區的那些海盜、賊寇等等那更是銷聲匿跡,不知所蹤,更不敢在這個時候碰到明軍的刀劍上面。

“哈哈~”

弘治皇帝聽到衆人的道賀,也是忍不住高興的大笑起來。

嗯,還是劉晉說的對,拋開了所謂的臉面,對外方面之講利益,這做起事情來就舒舒服服了。

要是還像以前一樣,你對他們講什麼宗主國和藩屬國的情分,他們卻是將你當成冤大頭,還以爲你大明雖大,卻是虛有其表,外強中乾呢。

現在好了,那些虛的東西頭拋掉,只講利益,只講實際的利益,一切就很舒服了。

這賠償的銀子它不香嗎?

還是說這賠償的土地它不肥沃嗎?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陛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縱然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遠不及陛下……”

有大臣站出來對着弘治皇帝的馬屁就一頓亂拍,以至於弘治皇帝的老臉都忍不住微微泛紅,不過卻是很享受這種感覺。

人嘛,其實都一樣,縱然是皇帝,他也免不了如此。

當皇帝的也都希望自己能夠和歷史上的千古一帝比一比,現在有大臣將弘治皇帝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來相比,這讓他也是很享受。

當然了,這雖然有拍馬屁的成分在裡面,單單是從大明現在的版圖來說,弘治皇帝的功績似乎好像真的不會比這些帝王差太多。

至少來說,現在的大明,它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明瞭,它已經走出了原先的軌跡,向着一個嶄新的時代去發展,版圖不斷的擴大,統轄的區域也是越來越大。

現在的明軍和歷史上的強軍相比也絲毫不差,這幾年的連年征戰,每次都是大勝,自身損失微乎其微,卻總是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

所以這馬屁拍的也不算太過分。

“哈哈,這都是祖宗庇佑,我大明君臣同心,上下臣民齊心協力之果,朕不敢居功至偉,這份功勞是屬於我們所有臣民的。”

弘治皇帝老臉微紅,非常謙虛的說道。

這都是老說詞了,有什麼功勞,那都是祖宗庇佑,臣子們努力,再加上大明百姓的辛苦付出纔有的,他這個當皇帝並沒有功勞,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如此,這是謙虛話。

“傳朕旨意,將此大捷以袛報的形式發往大明各地,我大明上下當舉國歡慶。”

“是~”

羣臣一聽,頓時連忙點頭。

“陛下,這馬來半島上新獲之地,劉晉建議說單獨設立一個新的行省,另外也是建議說在麻六甲這裡再修一座城池~”

“這官吏方面可能又不夠了,還請陛下再此下旨給各地舉人,將這些舉人發往南洋各省爲官,鞏固我大明之邊疆。”

吏部尚書王鏊忍不住頭痛了,自己這邊纔剛剛商量完象林和交趾的事情,你這裡倒好,又給我弄出一個新的行省出來,這下好了,又來活了。

“這事就交給王愛卿你去辦吧。”

弘治皇帝點點頭同意下來,他現在心情是真的非常不錯。

開疆拓土就算了,關鍵是這銀子都還花不完,源源不斷的銀子流入到大明來,從安南到占城,再到麻六甲和暹羅,明軍的損失幾乎忽略不計,卻是獲得了巨大的戰爭果實。

這讓他真正的嚐到了甜頭。

“世界很大啊,這僅僅只是南洋諸國,劉晉和張懋這一時半會肯定不會回來,還有一些南洋國家沒有收拾,到時候將這些南洋諸國狠狠得梳理一遍,這銀子隨隨便便也可以拉個幾千萬銀子回來。”

“關鍵是以後每年都還有賠款回大明,這軍費開支都不用發什麼愁了。”

“嗯,必須要繼續擴大海軍,繼續擴大軍隊,世界怎麼大,國家怎麼多,以後還會怕沒有銀子?”

想到這裡,弘治皇帝就開心不已,這不用爲銀子的事情發愁,這日子真爽。

想一想以前,自己過得叫什麼日子啊,憋屈的很。

省吃儉用,皇宮都不捨得修葺,想要辦點事情,大臣一句沒有銀子就立即將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給懟回來了。

“打完南洋諸國,接下來就是收拾西域諸國了。”

很快,弘治皇帝將自己的目光看向巨大的世界地圖,目光也是看向了西域之地。

“打西域並不難,關鍵還是以後如何治理西域的問題。”

“人口太少了,又都不願意往外面遷移,這是一個大問題,沒有人就沒有辦法穩固的統治這些地方,需要移民的地方太多了。”

第518章,殺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5章,煮鹽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842章 ,鮑魚吃到吐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12章,有話要說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741章,漁翁得利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531章,招工難第191章,水泥馬路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315章,賺錢的買賣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51章,天津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667章,封殺晉商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325章,被發現了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74章,和我有緣第1257章,大西安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704章,西班牙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865章,賺錢利器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288章,少女懷春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413章,都瘋了第738章,科提王國第325章,被發現了第550章,勸說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2198章,梁贊府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306章,開爐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380章,遭遇倭寇
第518章,殺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5章,煮鹽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842章 ,鮑魚吃到吐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12章,有話要說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741章,漁翁得利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531章,招工難第191章,水泥馬路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315章,賺錢的買賣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51章,天津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667章,封殺晉商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325章,被發現了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74章,和我有緣第1257章,大西安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704章,西班牙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865章,賺錢利器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288章,少女懷春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413章,都瘋了第738章,科提王國第325章,被發現了第550章,勸說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2198章,梁贊府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306章,開爐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380章,遭遇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