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

“這鯨魚不僅僅體型龐大,更重要的是它全身都是寶貝!”

劉晉一邊說也是一邊在身後的黑板上面畫出了一隻鯨魚。

“鯨魚的皮和普通的海魚皮是不一樣的,鯨魚沒有魚鱗,鯨魚皮質地非常的柔軟,表面有絨毛,皮上還有美麗的花紋,是最爲優質的皮革。”

“鯨魚的肉和牛肉差不多,非常有營養,也非常的美味,大家都知道,這一頭牛別看體型龐大,但其實肉並不多,而且牛是不能隨意宰殺的。”

“這鯨魚肉和牛肉差不多,但這一頭鯨魚,隨隨便便也能夠有幾萬斤的肉,這就相當於是幾百頭牛。”

說到這裡的時候,劉晉也是微微停頓一下,給點時間讓這些人去消化一下。

“幾百頭牛?”

在場的衆人一聽,頓時一個個再次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牛在這個時代是極爲寶貴的資源,大明朝廷是禁止殺牛的,牛甚至於和人一樣都是有黃冊的,每一頭牛在官方這邊都是有登記的。

這牛如果老死了或者病死了,主人是需要向官方這邊進行報備,只有報備過後纔可以將牛給分割了吃了,除此之外,殺牛是犯法的。

從這裡就知道牛的珍貴了。

後世電視劇裡面動不動就去店裡面要兩斤牛肉的橋段在這個時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當然估計這也是爲了襯托牛肉的金貴了。

現在劉晉將鯨魚肉和牛肉畫上了等號,告訴大家,這一頭鯨魚的肉可以相當於幾百頭牛,頓時大家就知道這鯨魚的價值了。

“這怎麼可能?”

周經忍不住小聲的和身邊的李東陽說道。

“我也難以相信,但是以此子一貫的作風來看,這恐怕多半是真的。”

李東陽想了想回道。

“這鯨魚除了肉非常多,而且這肉質像牛肉一樣有營養之外,它還有大量的油。”

劉晉這邊繼續講道。

“這一頭鯨魚的當中含有的鯨油佔到了鯨魚體重的三成左右,一頭鯨魚可以輕易的熬製出上萬斤的鯨油出來,這一頭鯨魚上面能夠熬出來的油相當於數千頭肥豬身上取下的豬油。”

劉晉語不驚人死不休,講到鯨油的時候,再次將大家日常當中最常見的豬拿來作對比。

豬在這個時代也是極爲寶貴的財富,因爲糧食產量有限,所以家裡面能夠養得起豬的都算是小康之家了。

至於豬肉,普通的老百姓也只有在紅白喜事、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夠吃到一點,至於說要天天見葷腥,一般的地主老財都不捨得。

現在劉晉竟然說這一頭鯨魚上面熬出來的油竟然能夠相當於數千頭肥豬熬出來的油,頓時大家的腦海中又浮現出了無數頭豬的身影,對於這鯨魚的價值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概念。

肉相當於幾百頭牛,這油相當於數千頭豬。

“數千頭肥豬….”

周經再次無語了,總覺得劉晉是在瞎幾把扯淡了,可是聽劉晉講起來,又非常期盼着能夠見一見這種鯨魚,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果這鯨魚真如此子所說的話,那我大明就更應該開海禁了。”

周經非常輕聲的和身邊的李東陽說道。

“看來這一次,我們是不要急着走了,可以在天津這邊多待幾天,我也很想看看這鯨魚到底是不是和他所說的一樣。”

李東陽點點頭,內心之中真的很想去看看這鯨魚到底長什麼樣,看看是不是和劉晉所說的一樣。

“這鯨魚油是不能吃的,但是它的油可以用來照明,鯨油燃燒沒有任何的煙塵,是最好的照明用油,而且燃燒持久,比起我們現在使用的蠟燭來要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除了用來照明之外,還可以用來染布,當潤滑油,也可以用來製造肥皂,這肥皂就是大家平常洗澡時候用的,比起豬油來,用鯨油做出來的肥皂質量還要更好,用途非常的廣泛,價值極高。”

劉晉這邊喝口水,又繼續說起來。

“這鯨魚除了肉和油之外,它的糞便都是寶貝。”

說道這裡的時候,下面就有人不信了,有人笑着說道:“劉公子,這就吹過頭了吧。”

“你不信?”

劉晉笑了笑,接着說道:“大家知道龍涎香嗎?”

“這龍涎香啊,其實就是鯨魚排泄出來的東西,起初的時候奇醜難聞,乾燥後呈琥珀色,引火能燃,火焰呈藍色,芬芳四溢,味同麝香。”

“這龍涎香價比黃金,只有真正的有錢人才能夠用得起。”

聽到龍涎香,不知道的人自然是一臉懵逼,至於李東陽、周經和張懋三人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也都用過。

“這龍涎香竟然是鯨魚排泄出來的?”

張懋覺得自己全身要起雞皮疙瘩了,他很喜歡用龍涎香,在家裡面經常都要點龍涎香來提神、醒腦,他卻是從來沒有想到,這東西竟然是鯨魚的排泄物。

“恐怕多半是如此了。”

李東陽笑了笑點點頭說道。

“當然了,這鯨魚的排泄物當中僅僅只有極其少量的龍涎香,大部分的排泄物自然不可能是龍涎香,但依然有很大的作用,曬乾之後可以用來肥田,增加糧食的產量。”

劉晉講完了,同時也是用眼角的餘光看了看李東陽、周經、張懋三人,李東陽是認識的,見過面的,這周經和張懋雖然沒有見過,但看這個樣子,能夠和李東陽站在一起,多半也是朝中的大臣。

劉晉之所以要講一講鯨魚的作用,還用幾百頭牛、數千頭豬來進行對比,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

大明要開海禁,自然是少不了朝中有人爲開海金吶喊,這些重臣如果能夠支持開海禁的話,自然就會事半功倍,這一課其實更多的是上給李東陽、周經、張懋三人的聽的。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了,想要看到鯨魚啊就儘快將這個捕鯨船給造出來,到時候讓你們改吃鯨魚肉。”

接着劉晉也是笑着和衆多說道。

“劉公子,這鯨魚肉還是魚肉啊,能不能給我們換點別的什麼。”

有人笑着和劉晉說道。

“有肉吃還挑三揀四的,我看餓死你小子是最好的。”

這人話一落下,頓時就有人忍不住罵道,這才過幾天好日子竟然開始嫌棄魚肉難吃了。

“我這不是吃魚肉吃膩了嘛。”

“這天天一日三餐,頓頓吃魚肉的,真的是要吃吐了。”

那人弱弱的說道。

“哈哈,放心吧,我保證這鯨魚肉肯定和牛肉差不多,味道比其它的海魚肉要好很多,但你肯定也會吃膩的。”

劉晉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笑着回道。

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2069章,青黴素第1228章,商討第51章,海納百川第716章,大城條約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67章,超級火爆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162章,爆倉了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383章,一個不留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715章,煤油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761章,厚照城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2198章,梁贊府第2047章,大旱1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986章,接弦戰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31章,比數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452章,琉球糖第423章,你敢拿嗎?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571章,天竺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276章,曬鹽法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20章,爭相降價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392章,第二批船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
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2069章,青黴素第1228章,商討第51章,海納百川第716章,大城條約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67章,超級火爆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162章,爆倉了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383章,一個不留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715章,煤油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761章,厚照城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2198章,梁贊府第2047章,大旱1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986章,接弦戰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31章,比數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452章,琉球糖第423章,你敢拿嗎?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571章,天竺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276章,曬鹽法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20章,爭相降價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392章,第二批船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