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

京城火車站,隨着年假開始,潮水一般的人流就不斷的涌入到火車站這裡,將這裡變成了人山人海。

劉晉、佀鍾、王守仁等人朝中大臣再次來到這裡,準備看看火車站這邊情況。

火車站因爲人流量特別大,又關係到大家回家過年的重要大事,故而每到節假日的時候, 天子和朝廷這邊就會特別的關注。

只見人山人海的火車站這裡,拱衛京師的大明帝國皇家近衛軍都調動過來了,在現場維持秩序。

一隊隊大明軍人,全副武裝,身穿軍服,頭戴羊毛軍帽, 腳穿帶絨的牛皮靴子,站立的筆直、筆直,一排又一排, 讓火車站這裡始終保持着良好的秩序,無論是買票還排隊進站,始終都有條不紊。

同時還有京城順天府府衙的捕快、差役在巡邏,專門盯着小偷小摸之類的,倒賣火車票的黃牛之類的。

這大過年的,很多人都是帶着辛辛苦苦一年賺到的銀子回家,火車站這裡的小偷小摸最多,特別是這個時候。

每年都有人說自己的銀子被掉了,辛辛苦苦幹了一年,結果卻是便宜了小偷小摸的,連哭的地方都沒有了。

對此,劉晉是相當的重視,提前就進行了佈局,大量的捕快、衙役,有明、有暗,專門針對這些小偷小摸,見到一個就嚴厲的懲處一個。

發配凜冬城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仁慈了, 不嚴厲懲處一番,只是像後世一般關幾天的話,他們出來之後還會繼續幹小偷小摸的事情。

所以必須嚴懲,直接流放到寒冷的凜冬城去,讓你在冰天雪地裡面慢慢的偷,又或者是乾脆流放到澳洲的無人區去。

除了小偷小摸,乞丐、小攤小販、表演雜技,人販子之類的,也是需要特別的注意,丟錢都還不是最重要的,每次都會有人丟掉自己的孩子。

有些只是走失在火車站,還是能夠找回來,有些則是被人販子趁着人多眼雜的時候,直接將小孩子給拐走。

對於這樣的人,劉晉的原則一向也是嚴懲不貸,抓到一個就直接流放一個,凜冬城、蔥嶺、澳洲、外興安嶺都是不錯的地方,非常適合這些人。

在如此嚴厲的措施之下, 火車站的秩序算算越來越好了,小偷小摸越來越少, 人販子更是逐漸的死絕了, 也是讓過年準備回家的人能夠安安心心的回家過一個好年。

劉晉非常隨意的行走在車站外,看着拍着長龍的售票隊伍,進站檢票口,人們大包小包的,手抱着孩子,或者是死死的拉着自己的孩子,時不時還摸一摸藏錢的重要地方。

後世的火車站一到過年的時候也差不多如此,幾百萬的人要在短短的幾天的時間內乘坐火車回到自己的家鄉。

京城這邊的情況相對還是要更好一些的。

因爲京城這邊務工的人基本上都是北直隸的人,離京津地區都是很近的,很多人直接騎自行車、坐四輪馬車就可以回去了。

需要坐火車回家的都是比較遠一些的山西、河南、山東、南直隸的人,這些地方的人總數並不算很多,加起來也就是百萬左右,稍微錯開一下,幾天的時間,每天要用火車送出去幾十萬人。

放在後世來說,當然是不值一提,但這個時代,一天要發車將幾十萬人給發出去,這依然是非常艱鉅的任務。

這一列火車可以乘坐上千人,這一天要發出去幾百列的火車,工作任務都非常的大,給火車站運營這裡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所以還是說要均衡發展啊!”

“不能僅僅只是富裕和發展一個地方,不然單單是這過年的時候就很累,很容易出問題。”

劉晉思緒萬千,想想後世,幾乎都是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一到過年的時候,那火車站的人流量實在是大,整個春運期間,要運輸幾億人次,可想而知其負荷有多大了。

也就是後來隨着私家車逐漸的普及之後,過年的時候,火車站纔不會那麼的擁堵和緊張了,但是高速路上就變的無比擁堵了,隨隨便便都要堵上一兩個小時,運氣差的時候,說不定還要堵車好幾個小時。

說到底還是因爲發展不夠均衡,都集中到東部沿海地區去務工和工作了,自然而然就會催生出這樣的一幕。

後來伴隨着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和崛起,情況相對就要好一些了,人們沒必要再一窩蜂的擁擠到東部地區去工作了。

在自己家鄉也能夠找到工作的情況,自然就不會再出去了。

成都、武漢、河南、西安、長沙等地不斷的發展起來,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劉晉對大明的佈局方面也是如此,多城市中心、多區域核心、均衡發展,促進大明的均衡發展,不至於像後世一樣東部比發達國家還要發達,西部就堪比非洲。

“來2張去河南開封的火車票~”

“4張山東濟南的火車票。”

“快點、快點,火車還有十五分鐘就要發車了,我們這連站都還沒有進去,等下趕不上火車的話,我們可就要在這京城過年了。”

“抱着孩子,可千萬不能丟了孩子。”

“累死啊,每次坐火車都跟什麼一樣急,這連上個廁所的事情都沒有。”

“......”

劉晉聽着火車站這裡衆人的着急的聲音,人們都很趕,也很急,因爲這裡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進站口這裡拍着長龍。

再看看火車站這裡的工作人員,拿着鐵皮喇叭的人嗓子都喊啞了,從早喊到晚的,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旅客要帶好東西來,謹防小偷小摸,同時注意自己的乘坐火車的發車時間,進站時間等等。

火車站這邊逛了一圈,一切都政策,秩序井然,就是總有一些人找不到東南西北,不認識字,又不知道看提示,不聽喇叭的聲音,總是迷迷糊糊的。

當然,這樣的人,自古都有,縱然是在後世,這樣的人也有很多,坐火車的時候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之類的。

“老王啊,我大明啊,還是要大力發展汽車產業啊,將汽車做的人人都可以買得起才行,不然這鐵路的壓力就很大啊。”

找到王守仁,劉晉也是感嘆起來。

“人人買得起汽車,這恐怕還是需要時間的。”

王守仁想了想說道:“依我看啊,倒是可以先大力的發展客車,這樣也是可以分掉一部分的人流。”

“客車?”

“對啊,走,去長途汽車站這邊看看。”

說到客車,劉晉一下子就想起了長途汽車站,也是趕緊坐車前往長途汽車站這裡。

火車能夠抵達的地方是有火車站的地方,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抵達的。

汽車在後世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是承擔着客運的重要使命。

甚至於在很多地方,汽車比起火車來還要便捷很多,可以直接抵達自己的家鄉。

但是汽車出現的問題也是很多,比如乘坐客車的時候,總是會被帶到強制消費的地方去,你不消費的話就別想出門。

還有專門的攔路搶劫汽車的劫匪,專門趁着過年的時候搶劫返鄉的民工,這些問題都是伴隨着客車流行而出現的。

當然,後來也是伴隨着小汽車的逐漸普及,輝煌的客車運輸也是逐漸的落幕下來。

很快,劉晉就抵達了長途客車站這裡。

隨着大明長途汽車商行在前年的時候創辦,開辦了京津之間的第一條長途汽車線路,它就迅猛的發展起來。

如今,在京城這邊,已經可以乘坐客車抵達山西、河南、山東、遼東等下面的州府之地,開通了專門通往這些地方的汽車。

這一到過年的時候,前來這裡購買車票、搭乘客車回家的人也是非常多。

相比起火車來,汽車的速度也不慢,關鍵是汽車基本上都可以直達自己家鄉的縣城,可以免去很多的路。

當然,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自己購買汽車似乎好像是不現實的,但花上一張汽車票的錢就能夠體驗一回乘坐汽車的感覺,似乎好像也是很划算的買賣。

汽車站這裡的人流量同樣非常大,時不時一輛輛滿載旅客的汽車也是開了出去,滿載着一車的旅客前往一個個地方。

看看這些客車上滿噴塗的字也就可以知道它會經過的地方,當然很多來務工的人根本不認識字,故而也是隻能夠緊跟着自己的老鄉、同村人、同鄉人來走。

“火車、客車~”

“再加上小汽車、自行車~”

“大明的運輸也總算是有點樣子了,不然光靠走路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形成返鄉的浪潮,大家還是會選擇在京城這邊過年的。”

劉晉看着秩序井然的汽車站,也是想起了很多的事情。

現在的大明發展的很快、很快,這纔多久的時間,竟然有種後世九十年代的感覺了,或許如果點燈之類的研究出來的話,估計着就真的跟後世的九十年代差不多了。

當然,大明肯定是要比那個時候富裕的多。

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602章,納妾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8章,雪鹽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2069章,青黴素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242章,啓航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1021章,威尼斯商人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327章,船上的新年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174章,我明白了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629章,熱議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710章,幾封信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1423章,根本就回不去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75章,張氏兄弟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2104章,正德朝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85章,規矩真多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2129章,留聲機賣脫銷了第233章,還有大魚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
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602章,納妾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8章,雪鹽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2069章,青黴素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242章,啓航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1021章,威尼斯商人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327章,船上的新年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174章,我明白了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629章,熱議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710章,幾封信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1423章,根本就回不去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75章,張氏兄弟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2104章,正德朝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85章,規矩真多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2129章,留聲機賣脫銷了第233章,還有大魚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