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8章,全部閹割

淞滬,劉晉再次來到這裡,站在一棟高樓俯瞰這個淞滬,黃浦江兩岸高樓林立,港口碼頭這裡繁忙無比,一條條寬敞的水泥馬路將這片平整的大地分割的方方正正。

工業區這裡整齊排列的一座座工廠,高高佇立的煙囪冒着白煙,延伸到視野盡頭的馬路上,一輛輛滿載貨物的四輪馬車來去匆忙。

繁華的商業街區這裡,車水馬龍,人流密集,大明最時尚的元素全部相匯於此,北方的極簡風柔和着江南特有的小資情調。

傳統的長衫長袖之中又融合了現在越來越流行的緊衣緊褲;長髮披肩、高高豎起的冠冕之中又能夠看到大量留着板寸頭的年輕人。

黃浦江碼頭這裡冒着滾滾白煙時不時響起一聲聲汽笛的蒸汽輪船和一艘艘懸掛風帆的傳統大海船並排停靠。

“變化可真大啊!”

劉晉發出自己的感嘆。

依稀記得自己上一次來淞滬還是當初準備帥軍去遠征南洋的時候在淞滬這裡停留,當時的淞滬還僅僅只是一個非常小的普通縣城,黃浦江兩岸還連綿的稻田。

然而,滄海桑田,轉眼間這裡就變成了一座繁華的大都市。

真不愧是匯聚了九州半壁氣運的地方,長江就是它的氣脈,再加上正好處在南北海運的中線上,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它的崛起與發展是必然的。

“劉晉,京城這邊傳來消息,彈劾你我的奏疏都快將陛下的乾清宮都給淹沒了。”

王守仁拿着幾封從京城這邊加急送過來的信說道。

“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沒人彈劾你我才奇怪了呢。”

劉晉沒有絲毫在意,反正也不是一次兩次被人彈劾了,早就已經習慣了。

反正只要臉皮足夠厚,不用去理會他們就行了。

“經過這些人在江南各地進行徹查,我們在江南各地的工廠之中,總共搜查出超過20萬奴隸,其實有五萬左右的白奴,十五萬左右的黑奴,並且還查處了總部位於淞滬的奴隸商行,專門從事將奴隸販賣到本土工廠之中的奴隸商人。”

王守仁也沒有再繼續糾結有沒有被彈劾的事情,正如劉晉所說,被彈劾是再正常不過了。

這一次在江南這邊,幾乎將江南官場給掃了一遍,大大小小關押到牢房裡面的官員足足有上百個,在加上被查抄的士紳、大商人、大地主、大家族之類的,他們連帶起在大明官場還不知道有多少人。

這些人不僅僅彈劾劉晉和王守仁,同樣也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向劉晉這邊傳達了意思,請求劉晉高擡貴手,放人一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再去深究南京幾十萬工人暴動一事了。

很顯然,劉晉是不會如此輕易罷休的,好不容易待着機會好好的整一整江南士紳,打擊大明最強大的頑固守舊派勢力,推動大明向資本主義、殖民主義深度發展的機會,劉晉怎麼可能就這樣收手了。

更何況,這是屬於政治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殘酷現實下,劉晉都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被這些人想盡辦法往死裡整,現在自然是要報答回去的。

從大明的整體大局來說,江南的守舊派勢力就必須要得到沉重的打擊,最好是徹底的瓦解掉,這樣纔對大明的未來更有幫助。

否則的話,這大明的半壁江山,因爲這些守舊派遲遲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還總是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阻擾大明的前進。

傳統守舊派勢力和新興資本主義勢力之間,如果長期的對峙下去,到時候必然會爆發出轟轟烈烈的資產大革命,最終傷害的自然還是大明的力量。

所以現在有機會,自然要好好的打擊傳統守舊派,削弱他們的力量,增長新興資本主義的力量,再進而逐漸的徹底打敗傳統的守舊派。

在江南,還要繼續搞事。

“20萬奴隸?”

劉晉聽完,眉毛微微一揚,沒想到數量竟然如此之多,而且還是有十五萬崑崙奴。

資本都是逐利的,使用奴隸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資本自然而然就會使用奴隸,特別是崑崙奴,價格最低,最便宜,用來降低成本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些奴隸該怎麼辦?”

王守仁點點頭請示道。

“所有奴隸全部進行閹割處理~”

“然後全部販賣到南洋去。”

“奴隸商行予以查封,奴隸商人進行審判,並且告訴所有從事奴隸買賣的商行和商人,在大明本土只允許販賣女奴過來,其它奴隸一律不準。”

想了想,劉晉也是下令道。

全部殺了,自然是不可能的,好歹也是二十萬勞動力啊,送到南洋去,一個奴隸隨便也能夠賣個十幾、二十兩銀子,算下來,這可是幾百萬兩銀子的鉅額財富。

不過來自後世的劉晉也是深知奴隸的危害,奴隸這個東西,如果一開始不採取措施的話,到了後面,等到奴隸解放之後,極有可能就會鳩佔鵲巢,最終毀掉祖輩們積攢下來的龐大祖業和大好局面。

所以在這方面還是要跟中東的阿拉伯人學習,自古以來中東的阿拉伯人就喜歡使用奴隸,不管是來自非洲的黑奴還是歐洲的白奴,中東的那些貴族、酋長都很喜歡使用。

但是無一例外,對所有的男奴隸都進行閹割處理,很好的保護自己的血脈。

“是!”

王守仁連忙點頭,想了想又問道:“那些使用奴隸的工廠主呢?”

“象徵性的對他們進行罰款處理就可以了。”

劉晉想到了陸大全,這個工廠主是一個很不錯的資本家,很會計算,也善於控制成本,其它各個方面都還好,沒必要做太重的處罰,而且已經沒收了他的奴隸,等於是讓他損失了一大筆的財富了。

“嗯~”

王守仁對此也是表示贊同,大明還是很需要陸大全這樣的資本家,江南本土的大商人、士紳、家族這次遭到重創,也需要一些陸大全這樣資本家來支撐起來。

畢竟大明的江山,它不僅僅是北方,南方同樣非常的重要,而且自古以來江南之地都是繁華富庶之地,也是人傑地靈的地方。

劉晉並不是要毀掉這江南,相反劉晉更希望江南這邊能夠發展起來,變的更加的繁榮富庶起來,這樣大明才能夠變的更加繁榮昌盛。

“這一次南京的事情,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在源頭上給予解決。”

“現在我大明的工廠、作坊、甚至於商行等等,很多都是給工人都一年結算一次工錢,好一點的是一個季度或者半年結算一次工錢。”

“雖然說大家重視信譽,很少出現到了年底不結算工錢的事情,這次南京的事情也是他們故意而爲之的。”

“但這總歸不是辦法,現在是行情好,大大小小的工廠、作坊、商行等等生意好,都能夠賺到錢,所以這工錢不會出現發不出來的事情。”

“但月有陰晴圓缺,行情總不可能一直都很好,也總歸有差的時候,就像現在的蔗糖產業。”

“南洋種甘蔗的人太多了,連我們大明本土的兩廣、福建都有大量的種植,蔗糖的產量一年比一年多,價格持續下跌,蔗糖工廠、商行的效益在不斷的下跌,有些商行已經難以給種植園結算甘蔗的錢,給工人結算工錢。”

“我覺得朝廷應該要出臺一部新的法律,以此來保護工人的權益,比如這工錢方面,必須做到月月結清、發放給工人,這樣纔不至於再次出現南京這樣的事情。”

王守仁看着眼前繁忙是淞滬,仔細的沉思一番說道。

“你說的很有道理,回頭詳細的寫一份奏疏給陛下,到時候在會在朝會上讓人提出來,不過我估計到時候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

劉晉對這事情太清楚不過了。

劉晉自己麾下都有大量的產業,有上百萬人在給劉晉打工,這每年發出去的工錢都是一筆極其龐大的數字。

但劉晉一直以來都堅持給自己麾下產業的工人月結工資,一個月一發,年中、年底獎金之類的一樣少不了。

其他人就未必會這樣了,大部分的工廠、作坊都是包吃包住的,工人在裡面做事的時候基本上都不需要什麼開支,連衣服什麼都有發。

所以工廠主們就喜歡一年一次的給工人發工錢,這樣以來手中就可以握着大量的流動資金,而且這筆錢即便是存到銀行裡面也還可以有利息。

現在要是月月發工錢的話,到時候手中的流動資金就少了,又少一筆利息的收入,肯定有很多人會不願意的。

可是王守仁說的也是很有道理的,必須從根本上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不能讓工人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到頭來一文錢都拿不到的話,到時候就很容易出事。

要知道投資是有風險的,很多時候,資本的盲目擴張極其容易產生危機,而一年發一次工錢的模式下,危機就很容易出現,而且在有經濟危機的時候也很容易出現大量故意拖欠工錢不發的人。

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976章,懟上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758章,莫斯科之戰第392章,第二批船第49章,其心可誅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593章,農部第1718章,弘治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羅的海去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1306章,氣壞的酸臭腐儒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798章,過年回家1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295章,再次啓程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122章,機會來了第856章,一路往西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582章,背叛者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459章,鄙視鏈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630章,一團糟第74章,和我有緣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102章,唱大戲第340章,殿試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285章,電與磁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2152章,電話第135章,玻璃鏡子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169章,董小山第2048章,大旱2第2083章,糧食控制世界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91章,水泥馬路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
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976章,懟上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758章,莫斯科之戰第392章,第二批船第49章,其心可誅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593章,農部第1718章,弘治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羅的海去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1306章,氣壞的酸臭腐儒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798章,過年回家1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295章,再次啓程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525章,打破壟斷氏買賣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122章,機會來了第856章,一路往西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582章,背叛者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459章,鄙視鏈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630章,一團糟第74章,和我有緣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102章,唱大戲第340章,殿試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285章,電與磁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2152章,電話第135章,玻璃鏡子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169章,董小山第2048章,大旱2第2083章,糧食控制世界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91章,水泥馬路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