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章 內閣垮臺

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這個廣場是爲了紀念50多年前的那個特拉法加角海戰而修建的。廣場雖然不大,但地處輪對最繁華的地段,人羣如潮。廣場的北鄰,是著名的國家畫廊;廣場的東北角著名的馬丁教堂。廣場的中央,有個高大的圓柱紀念碑,便是爲紀念在那次著名海戰中英勇犧牲的大不列顛著名海軍統帥、海軍上將兼民族英雄霍雷肖.納爾遜而修建的。

可如今,在特拉法加廣場中間,就在這座圓柱紀念碑前,數以千計的人羣,高舉拳頭和橫幅,神情激動地在吶喊示威着。

這些人羣,年齡大的有七八十歲,而年齡小的只有幾歲,都跟隨着人羣中的領頭者持續高喊着“不要戰爭,要和平”或者“還我親人,內閣下臺”之類的口號,聲勢浩大,將整個廣場甚至幾個街區都轟動起來,吸引更多的人羣前來觀看。而廣場兩側,數百名軍警小心謹慎地呆在一旁,與人羣保持着距離與剋制。

當報紙將對華遠征軍慘敗的消息披露出來之後,倫敦的民意便暗流涌動,終於,在今天猛地爆發了出來。而集合在這特拉法加廣場遊行示威的,便是參與對華戰爭的遠征軍士兵的家眷。

也不知道是誰傳出來的消息,說是當初內閣成員不顧前首相和多數議員的反對,悍然發動對華遠征,在武器裝備和兵餉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貿然進攻陷入敵軍的陷阱,導致大敗。並且,如今在遠征軍全軍覆沒、將士死傷數萬的情況下,內閣竟然準備挪用戰死的將士的撫卹金用以軍費,籌劃準備再一次的對華遠征。並且,有超過一萬名的英國士兵被敵軍俘虜,大英帝國竟然還沒采取措施,將小夥子們贖回。想必是內閣政府這幫官僚們對戰死以及被俘虜的遠征士兵們毫不在乎,視如草芥。

於是乎,在某些有心人的組織下,倫敦地區數千遠征軍士兵的家屬,便有組織地來到特拉法加廣場,進行了遊行示威。

剛開始是早上,只是一些士兵家屬在喊着口號,隨着數百軍警的到來,遊行示威的家屬們聲勢慢慢小了起來。不過,隨着消息的擴散傳開,上千名退伍多年如今已是中年人的各行各業的工人、小生意者,來到廣場,聲援軍屬,讓聲勢更大。

“我們要麪包!”

“萬能的主啊,請救救可憐的死難遠征軍將士的家人吧,他們要被英國政府給餓死!”

“還我的兄弟!”

口號聲此起彼伏。

到下午,整個廣場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廣場四周的幾個街區,都癱瘓起來。

而這時,威斯特敏斯特寺的議會中,被示威的百姓反覆唸叨着的內閣大臣們,此刻正在議會面臨着着指責。

下議院的議員們,有些就如同先知一般發言聲稱自己早就反對對華發動戰爭,但被內閣特別是首相巴麥尊請女王演講,煽動了自己投了贊成票。而另外一些卻是指責內閣大臣任命的那些遠征軍指揮官根本就不懂打仗,竟然讓強大的英國遠征軍這麼短時間內遭遇不可饒恕的慘敗。

自由黨議員託尼.本代表議員們直接提議對巴麥尊內閣進行不信任投票,準備行使議會的權利。

他直接開門見山地在議會上喊道:“對華進行戰爭的行動本身就是愚蠢的。巴麥尊內閣辜負了議員們賦予他們的權利。他們只想發動戰爭,從中牟利,而不知道發生戰爭的嚴重後果。一旦戰勝,也是要承擔毀了廣州、上海等東方城市的嚴重後果,導致中英貿易的停止,還會殺了好多無辜的人,爲此而新增的稅,都會加到百姓的頭上。而一旦戰敗,則是更加要承受大英帝國被羞辱的後果,還有慘重的人員傷亡和戰爭損失。如今遠征軍的慘敗,全部責任都必須由內閣成員承擔。我提議,對內閣成員進行不信任投票。”

而巴麥尊所在的輝格黨議員則回覆道:“當初雖然是巴麥尊提議對華開戰,但那是爲了大英帝國的榮譽而戰,而且,那中華帝國咄咄逼人,連續發動戰爭侵略周邊國家,將大英帝國在遠東及東印度羣島等地的領地進一步壓縮,只怕遲早有天會將觸角伸至印度,必須實施戰爭打擊進行遏制。並且,發動戰爭本就是議會投票集體通過的決定!”

巴麥尊擺擺手,阻止輝格黨議員們的幫忙,直接道:“諸位,不必多講了。作爲內閣首相,我承認此次對華的遠征戰爭慘敗,責任在內閣,更在我本人!因此,我向諸位議員們,並通過你們向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子民們鄭重道歉!更向一向支持內閣和我的維多利亞女王道歉!”

說到這裡,巴麥尊掃視了一眼全場的議員們,眼神炙熱,看得工黨議員託尼.本一陣心悸,低下頭來不敢對視。

巴麥尊看向反對黨的議席,接着說出了讓衆議員吃驚的話:“你們不用進行不信任投票程序了。我正式提出辭去首相一職,由議會進行重新選舉產生新的內閣。”

說到這裡,巴麥尊稍微頓了頓,伸出充滿老筋的有力的手臂揮了揮手,讓產生騷亂的議會稍稍安靜下來,繼續說道:“但,我想說的是,此次發動對華戰事這個決定沒錯,錯的是發動得太晚了,對華遠征軍規模太小、準備得太不充分了!”

“遙遠的東方帝國已經強勢崛起。諸位議員們,不要還以爲這是20年前的那個落後的被韃靼人統治的東方古國,幾艘軍艦和幾千士兵便能攻陷他們的所有港口甚至他們的國都。如今,你們也已經看到,他們已經有了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不但陸軍強大,甚至海軍也不弱,短短時間組建了4支海軍艦隊,更是一舉將此次我大英帝國派遣的遠征軍,有5萬將士、100來艘戰艦的強大遠征軍,一舉擊敗。而這,我們的遠征軍甚至僅僅是佔領原本就是我們佔領的香港島,連廣州城都沒能佔據便慘敗。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的實力已經超出我們以往的想象!”

“而且,這幾天我搜集了一些資料,這才瞭解到,這個東方帝國,他們的工業、國內的各行各業,都是蓬勃發展,其發展的速度,甚至超過我大不列顛。他們自制的火炮,比我們最先進的火炮還要精良;他們自產的棉布,正在將我大英帝國的棉布市場驅逐出東方世界,迅速佔領那裡的市場;而他們開採的那種原油,正是一把火燒掉遠征艦隊的那種黑油,已經囤積了不知多少,數量龐大到難以想象的地步,而這種原油,我們甚至纔剛剛開始探索,完全沒能掌握一處完整的礦區。”

“因此,我要承認自己的錯誤。那便是忽略了這個國家,我們內閣對這個東方帝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如今的局面。”巴麥尊聲音由低沉變得高昂起來,道:“在此,我懇求諸位,要充分警惕這個東方帝國,不能再任由其發展下去了。在本任內閣解散之後,希望下任內閣和諸位議員,能吸取本次教訓,儘快發動下一次新的對華遠征,並且,新的遠征軍要更爲龐大,準備更爲充分!”

巴麥尊說的話,讓整個議會全場譁然,但衆議員們卻不由不深思,不少議員甚至覺得極爲有理,有必要再次發動一次遠征。

議員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羣情激昂起來。

不過,自由黨議員託尼.本卻還是嗤笑道:“爵士有自知之明,主動辭職,難能可貴。不過,再次發動對華遠征,遠征軍要更爲龐大?您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不等回答,託尼.本便接着說道:“這需要龐大的戰爭經費,這便需要向我們所代表的下層百姓加重收取稅收,最終還是損害英國百姓的利益!特拉法加廣場的遊行示威還沒散去,我不知道爵士的辭職,能不能稍稍平息下他們的怒火,但我知道,他們在遙遠東方戰死的親人,那些大英帝國的戰死的將士們的撫卹金,是必須要發放的。還有那些俘虜的小夥子們,也是必須要儘快接回英國。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經費。先把這些事情解決了再組建您那所謂的更爲龐大的遠征軍吧。”

託尼.本的一句話,將議會中原本轟動起來的議員的心又沉入谷底。是啊,廣場的那幫死難的遠征軍士兵家屬還在示威,討要撫卹金呢。還有那麼多的俘虜,不知道那東方帝國要不要贖金或是戰爭賠償,畢竟這次戰事是自己這方挑起的,攻至廣州城邊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印度剛剛稍微平息叛亂,還不算徹底平定,若是那個東方國家因爲此次戰爭,中斷和大英帝國的貿易,雖然不至於真的中斷,但至少會受到嚴重影響,只怕來年的貿易收入和財政稅收都會降低。又從哪裡找來鉅額經費,組織起更爲龐大的遠征艦隊?

躲在角落裡的財政大臣已經是臉色蒼白,不過,反正內閣解散都是要辭職了,他也不想多說什麼,留給後任吧。

此次英國議會上討論的細節,並沒有過多的披露出去。但巴麥尊因爲遠征軍慘敗而道歉辭職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英國和歐洲各地,各國的政要紛紛訝然。

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英國的對華遠征戰爭,竟然是這麼個結果,強勢的英國遠征,是如此收場。

而這次遠征軍慘敗造成的影響,仍舊在持續中。

但不管怎麼樣,整個西方世界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戰無不勝的世界第一強國——大英帝國,慘敗在東方那個叫中華帝國的手裡,這也標誌着東方世界,已經崛起了一座名列世界的強大國家。

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433章 夜襲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第1133章 你這是親華投降派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1202章 討價還價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第435章 逼降第542章 佔領鎮江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799章 南洋艦隊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第475章 江上巧遇829章 聚謀墨西哥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155章 招標(下)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649章 叛徒張大光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428章 失去上嗨,朕只能吃鹹菜了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1300章 擊敗巴西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812章 請求停戰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573章 一路西進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867章 兩個總統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948章 俄軍大敗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354章 鑄幣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541章 醫護兵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
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433章 夜襲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第1133章 你這是親華投降派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1202章 討價還價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第435章 逼降第542章 佔領鎮江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799章 南洋艦隊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第475章 江上巧遇829章 聚謀墨西哥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155章 招標(下)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649章 叛徒張大光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428章 失去上嗨,朕只能吃鹹菜了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1300章 擊敗巴西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812章 請求停戰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573章 一路西進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867章 兩個總統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948章 俄軍大敗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354章 鑄幣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541章 醫護兵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