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

中華帝國,聖京皇宮內,太平聖殿。

作爲大朝會才啓用的太平聖殿,不但高大雄偉,而且富麗堂皇。倒不是馮雲山耗費巨資奢侈地大興土木,而是這個太平聖殿就是原來太平天國洪天王就造好的天王府中最大最豪華的宮殿——金龍殿。

此刻,大殿之中,兩邊朝堂之下,朝中百官身穿中華帝國統式官員制服——上衣全是清一色藏青色的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雲山裝,頗爲壯觀地全部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事實上,無論什麼服裝,只要上百人統一起來,都顯得很精神,何況這種由皇帝馮雲山親自設計,然後請各地頂級的裁縫一道研製出來的這種雲山裝!這種服裝適於衛生,便於動作,易於經濟,壯於觀瞻,如今已經成爲中華帝國全國上下蔚然成風的統式服裝,民間女子婚配人家第一開口問的便是男方家中是否置辦了幾套雲山裝?若回答沒有或是隻有一套,自然是告吹。

至於前清滿族男子最常用的長袍馬褂,已經完全銷聲匿絕了。

馮雲山也是一聲雲山裝,也只有他明白,自己這個所謂的雲山裝,其實不過是後世中山裝的變種而已,反正這世上還沒有那個人,他便直接命名爲雲山裝,哪怕有人進言冒犯他的名諱,也不改名。

民間百姓倒是非常喜歡這個叫法,他們不覺得這是冒犯皇帝,而是尊敬感覺皇帝的一種方式。甚至有愚昧者,還將這雲山裝當成驅鬼辟邪祈福求財的寶物,以爲身穿雲山裝便可以萬病不侵,災禍自除。

不過,除了民間百姓外,朝中和各地官員都還是稱呼爲華服,以避諱皇帝名字。

今日是大朝會之日,正好,又是皇帝馮雲山的生日,朝中百官便在庶務部部長王闓運的組織下,向皇帝馮雲山,呈遞各種“如意”,行大朝禮。

不過,馮雲山不大喜興這些,只是爲了不辜負羣臣的好意,勉強受着,但也只是走個過場,對於所謂的前朝的這些所謂各種天降祥瑞之類的,一概拒收,說這萬般如意不如百姓過得如意,這樣幾年下來,王闓運明白皇帝的心思,便讓大家都只是做個示意而已了,將政績和功勞當成如意,獻給皇帝馮雲山。

這樣的安排,馮雲山很是喜歡。作爲皇帝,就得有皇帝的覺悟,治下的臣子們,肯定會揣摩自己的心思來迎合討好自己,這個毋庸置疑。關鍵的是,自己如何引導他們,做一些對百姓、對國家有用的事情。

而自己就明確表示喜歡紮實的基礎政績,從基礎水利設施的修建、市鎮集貿的興起、工廠礦產的興辦、道路交通的建築、鄉村學校和城鎮技校的開辦、醫院診所的興起、特色農業和經濟作物的推廣等等,只要能發展一方地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就是他需要的實實在在的政績,就可以獲得自己的垂青和吏部的提拔。

這樣,即便是那些想要通過迎合自己或是上級的喜好,也必須勤懇務政,搞好政績才行。而且,這還不能是表面的政績,馮雲山特別讓督察部、內務部聯合其他各部官員,成立了官員政務風聞核察司,專司每隔三年對一方主官的政績考察,去莠任賢。

當然,對於適當的歌舞昇平,節慶祝賀,馮雲山也不是太過抗拒。對於這些,其實馮雲山也是不在意的。他甚至拒絕了庶務部進言的謁拜太廟之類的活動,但無論如何,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又是大朝會的日子,也算難得,因此,對於今天朝堂上的百官跪地山呼萬歲,又搞大明滿清前朝的那種進呈賀表、行禮慶賀,他也沒有過多的阻止——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隨自己心意任意所爲,傷了臣子的心。

待響徹大殿的山呼萬歲的繞樑餘音散去,馮雲山才揉揉自己被震得耳膜發癢的耳朵,卻聽見殿下外務部部長吳如孝奏道:“陛下,微臣有事啓奏。夏威夷國王卡美哈梅哈三世崩天,繼任新國王卡美哈梅哈四世自覺才疏學淺,又仰我中華帝國聖天威名,不遠萬里遣使從太平洋來聖京上書皇帝陛下,請併入中華帝國,成爲帝國一省,請陛下聖裁!”

說着,一名身着草裙、頭戴草帽的黑胖男子跪倒在殿前,嘰裡咕嚕地說了一大通,馮雲山哪裡知道他說些什麼,只是明白此人想必是那夏威夷國王的使者。虧得這吳如孝費心安排這夏威夷部落土著前來朝拜,估計是和那太平洋艦隊一起想的主意,自己曾經說過要永久性地佔領那夏威夷羣島,沒想到,今日趁自己生日大朝會,便搞這麼一出。

想必是那夏威夷國王已被武力逼服,願意臣服了。

馮雲山便道:“夏威夷國王和百姓一片仰慕中華赤誠之心,朕心甚慰!照準!傳朕旨意,裁撤夏威夷王國,改夏威夷羣島爲檀香山羣島,同時裁撤卡美哈梅哈四世的夏威夷國王之位,冊封其爲帝國檀香山侯,享一等侯爵俸祿;原夏威夷羣島及方圓島嶼盡皆併入中華帝國版圖!自即日起,朕的中華帝國新設一省,取名檀香山省,命石鎮高爲第一任檀香山省巡撫。”

“陛下聖明!檀香山侯和檀香山數千百姓必能感受到陛下隆恩!”吳如孝連忙拉住草裙黑胖男子一齊謝恩。

末了,吳如孝又開口奏道:“陛下,微臣還有南洋一些附屬國事要啓奏。”

“吳愛卿講!”

“稟陛下,柔佛蘇丹王朝的蘇丹阿里沙,文萊蘇丹阿都姆汶、葡屬東帝汶首領格雷羅都前來使者,請求併入我中華帝國並求封賞。另外,暹羅國王拉瑪四世日前宣佈退位,將王位傳給暹羅王子朱拉隆功,朱拉隆功準備三個月後舉行登基大典,遣使求陛下降下詔書,正式冊封其爲暹羅王國拉瑪五世國王。請陛下聖裁!”

馮雲山愣住了!

這些國家搞的是哪一齣?自己並沒想將這些所謂的王國,其實還只是深山老林裡的原始部落,吞併下來。對於這些勢力,根本不是自己考慮的範圍,或者說,如今擁有四海的自己還看不大上這些。事實上,要不是夏威夷羣島所處太平洋中間的重要地理位置,自己也不大看得上那塊巴掌大的地方。更別說這些窮山僻壤的海島了。

要說國土,如今的中華帝國,堪比後世俄羅斯般廣闊無垠,卻又不是苦寒之地,遠比其富饒得多,就算以後等中華帝國再增加幾億人,也夠開發幾十年上百年的了。自己又怎麼會在意這些小地方。更何況,像這所謂的柔佛蘇丹王朝、文萊蘇丹王國之類的,其實已經算是被中華帝國佔領了,只不過是他們見機得快,早早向自己稱臣納貢,在外務部那邊算是藩屬國而已。而實際上,這些已經被洋人擠壓得沒多少生存空間的小王國,只能稱之爲本地的一個部落而已。他們統治的中心地區,已經完全被帝國領地所包圍,而且他們的幾百幾千部落士兵對於強大的中華帝國討虜軍來說,簡直沒法看,想要直接佔領這些地方,也只是自己一句話的事情。

應該說,他們是聰明的。眼看中華帝國越來越強大,爲了保住自己的富貴,主動直接請求併入中華帝國,求得一些封賞,這樣做,遠比苦熬日子成天提心吊膽地說不定哪天便被一隊軍隊突襲得家破人亡要強得多。

只是,爲何暹羅王國不自請併入帝國?也只有這樣稍大的王國,有四五百萬人口,才能讓自己有所期待。

不過,馮雲山也清楚,暹羅國土面積大,又沒有被帝國領地全部包圍,與緬甸交界,一旦遭受帝國的進攻還自持有所後援。而且,畢竟是傳下來的祖業,任誰都不願意隨便丟棄,何況自己並沒怎麼逼迫對方,只是一如以前那樣的稱臣納貢而已。但如今,馮雲山感覺有些不妥。即便是不發動戰爭強行吞併對方,也要有所表示才行。

馮雲山其實最想要的,還是用一種緩慢的但更純粹的手段,慢慢徹底地將暹羅人同化過來,那就是大力推行中華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文字和語言,纔是最爲有利的手段。

想到這裡,馮雲山朗聲道:“照準柔佛、文萊、東帝汶三位首領請求,將柔佛、文萊、東帝汶三地分別設立柔佛自治縣、文萊自治縣、東帝汶自治縣,分別置於馬來省和婆羅省、爪哇省管轄之下。封三位首領爲一等侯爵爵位,在原有的領地上各劃一萬畝肥地作爲兩侯封地,各賞《論語》一百本,1萬聖元。至於暹羅王子朱拉隆功,聽說其嚮往中華文化,朕也有段時間沒見他了,命其來聖京覲見,朕要親自考考他的學問。”

吳如孝頓時明白了皇帝的用意。這是試探暹羅國,試探朱拉隆功了。

老暹羅國王已經宣佈退位,朱拉隆功私下必定已經接位了,如今遣使來朝,不外乎藉着進貢和恭賀萬壽節的名義,想趁着皇帝高興之際,冊封他的王位,認可他爲暹羅國王。但他可能想不到,正好其他小王國和附屬邦會主動請求併入中華帝國,否則那朱拉隆功可能就不會如此急切地請求冊封了。

如今皇帝這一番試探,那朱拉隆功難辦了。他若是來聖京覲見,基本上有九成可能,皇帝會將其扣留在聖京不放其回去,則他這個已經登基的暹羅國王便留在聖京,暹羅國自然沒了主事之人,名存實亡;而要是他不來聖京,則是違抗聖旨,帝國就有藉口可找,甚至出兵討伐。因此,無論如何,朱拉隆功都麻煩了。吳如孝暗暗替這位見過幾次的年輕王子可憐。

“微臣遵旨!”吳如孝連忙答應一聲,退到一邊。

而內閣副總理曾觀瀾爲首,領着朝中大臣們一道出列,齊聲恭賀道:“微臣等恭喜陛下華誕,願吾皇陛下千秋鼎盛,萬歲萬歲萬萬歲!”

馮雲山擡擡手,笑道:“朕要多謝衆位愛卿。稍後退朝了,都留下,朕今日在萬民殿設宴,衆愛卿酒過三巡方可離去。”

曾觀瀾道:“多謝陛下!微臣等企盼陛下的萬壽宴已經好久了。”

“今年夏糧開收,帝國南北各地又均是大豐收,百姓農人們收成喜人。朕心歡喜,今日喜宴,不叫萬壽宴,叫萬喜宴!”馮雲山笑道:“恰逢檀香山、柔佛、文萊、東帝汶等地要求併入中華,又是四喜。”

曾觀瀾道:“全賴陛下洪福齊天,恩澤萬民,普天共喜。如今我中華帝國在陛下的帶領下,成爲東方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壯哉,我大中華帝國,美哉我大漢華族!如今萬邦來朝,我華夏大地,重現古時漢唐風采!”

殿下衆大臣也跟着紛紛稱讚,一時間朝堂之上,君臣相笑,其樂融融。

不一會,外務部的官員們將中華帝國的各大屬國使者都領到大殿之上。先是法蘭西帝國、普魯士王國、西班牙王國、葡萄牙王國、波斯國、荷蘭王國、薩丁王國、奧斯曼帝國等特別使者,紛紛獻上朝賀的賀禮,恭祝帝國皇帝華辰大喜。接着,日本江戶幕府使者、緬甸國王使者、廓爾喀國王使者、暹羅王國使者、錫克王國使者、愛烏罕汗王使者、浩罕汗國、布哈爾汗國以及大大小小五六個哈薩克汗國的這些臣服於中華帝國的附屬國使者,加上已經成爲中國帝國領地或是被帝國吞併的琉球侯、呂宋侯、蘇祿侯、棉蘭侯、不丹侯、爪哇侯以及新封的檀香山侯、柔佛侯、文萊侯、東帝汶侯等衆多的海外侯爺們紛紛獻上自己領地產出的禮物,表示衷心。

朝拜完畢之後,已經過午時。馮雲山直接下令萬喜宴正式開始。

只見萬民殿中,香菸嫋翠,熱氣騰騰,籠罩着錦帳重重。殿中最裡邊因爲光線較暗,點上了市面上熱銷的紅燭和煤油防風燈,燭影搖紅,照耀的宮花簇簇。紫檀木做成的餐桌,列着海味山珍;白玉杯中,泛着醒醍醐酃酃。

而宴席之間,庶務部請來聖京城中的雜耍戲子,遊弋其中。戲傀儡、跳魁星、舞獅蠻、耍鮑老,還有幾名洋人玩了幾個西洋魔術,惹得武官們和一般使者喝彩聲連連。而文官那邊,撥琵琶、吹笙管、撾花鼓、擊金鐃,甚至還有倒背《天工開物》之表演,讓人也是讚歎不已。

馮雲山只是稍稍舉杯,遙遙地敬了殿內衆人一杯,便將整個宴會掀向高潮,自然也是尾聲。

殿內衆人一番豪飲,酒足飯飽之後,有數十名御林親軍士兵開始在殿內的中央操練隊列,小規模閱起兵來,讓參加宴會的賓客,特別是各外國使者,紛紛目瞪口呆,尤其是看見其中還有5名洋人士兵的時候。不過,等這些士兵正步一走,數十名士兵的腳步聲如同一人,手中的步槍和槍管下閃閃發亮的刺刀,無疑不提醒着衆人,這是帝國的精兵,而一想到這個帝國如今有超過一百萬以上的士兵,更是讓人心中一凜,無不凝神謹慎,臉上的堆砌的笑容也更加多了幾分。

PS:趕緊返回國內到豬腳身上來,寫南北戰爭太久被罵死了。另外應書友要求推薦一本《冉魏大帝》,不喜勿噴。

PS:感謝寶慶漁者、擡手就是幹、清作、一葉知秋111四位大大的打賞!謝謝!另,寶慶老大莫非邵陽人士?

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642章 天京城破982章 就職典禮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863章 西疆的治理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743章 聲東擊西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757章 茶葉事件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680章 排洪788章 廣州會館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190章 縱兵三日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694 章 思策(五)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799章 南洋艦隊第695 章 施策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765章 出兵朝鮮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1187章 全殲俄軍871章 墨西哥帝國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649章 叛徒張大光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784章 移民政策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970章 林肯的情敵道格拉斯第715章 割據安南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691 章 問策(二)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
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642章 天京城破982章 就職典禮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863章 西疆的治理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743章 聲東擊西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757章 茶葉事件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680章 排洪788章 廣州會館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190章 縱兵三日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694 章 思策(五)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799章 南洋艦隊第695 章 施策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765章 出兵朝鮮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1187章 全殲俄軍871章 墨西哥帝國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649章 叛徒張大光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784章 移民政策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970章 林肯的情敵道格拉斯第715章 割據安南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691 章 問策(二)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