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 章 施策

張之洞抵達上海城就任縣長已經十餘天了。

這十來天時間,他按照父親的教導,先去府城拜會了松江知府劉坤一,然後,便是將整個上海城裡裡外外跑了一遍,對於整個上海城內外,尤其是城北的法國租界和英國租界、美國租界,都跑了一趟,將情況基本都摸清楚,雖不至於瞭如指掌,但也熟悉了很多。

不過,這上海的工廠要興辦,如何着手,張之洞卻是有些一籌莫展。

原本上海有衆多的茶葉和生絲的中間商,從各地將茶葉生絲收購起來運來上海,賣給洋行,充當洋行的買辦。可沒想到,經過小刀會義軍起義之後,這些買辦們不是被搶,便是逃走,等討虜軍將士殺入上海,連僅剩的幾十個買辦商賈也躲入租界內,不肯出來了。

後來,討虜軍佔領整個租界,衆多洋人都紛紛逃離上海,前往港島和襖門,準備中轉回國。而那些買辦們,都跟隨洋人逃往各地。不過,前幾月,討虜軍統一了整個江南,並出兵北伐,佔領北京城的消息一傳開,一些洋人又從港島和澳門回來了。他們驚奇地發現,討虜軍並沒有查封他們的店鋪和工廠,只是宣佈收回租界,解除租約。

於是乎,儘管沒有往常的那麼繁榮,但整個黃浦江邊的原本租界區內,又開始熱鬧起來,洋人和買辦們又開始活躍,做起生意來。

張之洞對於上海城外的三十多個知名的買辦一一進行了拜訪,結果,根本就沒人願意開設工廠,紛紛搖頭拒絕,讓張之洞很是灰心。

這天,他正在考慮,是不是寫信問父親湊點銀兩,讓堂兄來上海開辦一家工廠,門外,他的老師兼幕僚何養源匆匆推門進來。

“大人,大喜事啊!”何養源眉飛色舞地來到張之洞身前,手中拿着一疊厚厚的令諭,急切地道:“前日,朝廷商務部下達了一份《中華帝國商律》,對帝國境內的各類經營工商、買賣、興辦廠礦等諸事進行了明確規定,而且,《中華帝國商律》中包含了諸多的分律,如《商人通例》、《商會簡明章程》、《公司律》等,還在商務部下屬設立了設立商標局、工商局、工礦局、郵政局、高等實業學堂,讓何某眼花繚亂,如今還沒弄清楚這些律法,不過,總之有一點,以後,有了這些律法,從根本上保障了商賈買辦和街頭商販等人的利益和地位。”

張之洞接過令諭,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總綱《中華帝國商律》。

他飛快地翻看着,越看越是讓他心驚不已,越來越激動,半響之後,囫圇吞棗地看完,嘆道:“這,這朝廷的商務部的大人真是奇才啊。這等發展工商業的妙計,都能想出來。若真能按此施行,我敢斷定,不出三年五載,帝國必然商事繁茂,就會有新的‘商紳’階層出現,不但不弱於如今的‘士紳’,還很有可能在未來的不久,將‘士紳’階層全部取代。”

何養源不禁驚奇道:“什麼?之洞你竟然對這些商賈走販如此看重?”

張之洞嘆道:“先生,你知道,學生在來上海之前,曾被陛下召見,曾見他對這些商賈的看重,比士紳看重得多。陛下曾經說過,日後的世界,便是這些‘商紳’的世界,如今的士農工商四大階層的排序,日後,將會實際變成士商工農,甚至商士工農。”

何養源這才恍然大悟。

張之洞連忙命縣衙裡的書吏,趕緊將這《中華帝國商律》和相應的分律,抄寫數份,蓋上縣衙的印章,派人將之張貼在縣城和城外各處。

很快,整個上嗨城內外便都得知了帝國鼓勵發展工商業,重視商賈的消息。

“張掌櫃,這下好了,你不是想辦一間生鐵鋪嗎?官府出了告示,凡是現在作坊,只要在官府進行備案,便可以獲得官府的減稅補貼,投入百兩銀子,便可享受二十兩銀子的補貼,在日後的三年內,便可少交二十兩銀子的稅。這可是大好事啊!”

“是啊是啊!李掌櫃,我也聽人說起這個消息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怎麼會不是真的呢?城北大門外都貼出告示了,上面還蓋有縣衙縣令老爺的大紅印章呢!”

“是嗎?那我得趕緊看看去!哎,李掌櫃,這樣的話,你那個生絲鋪,每年要交稅上千兩銀子,那不是可以省下數百兩了?”

“是啊!託張掌櫃您的洪福,李某的生絲鋪,也能減免一半的雜稅,每年可以省下七八百兩銀子。哎,不多說了,我得趕緊去縣衙一趟,將我的生絲鋪登記備案,申請減稅。”

“好好,這都是託陛下的洪福啊!我也趕緊走了。”

這樣的議論,在各地發生着。

……

張之洞滿臉喜色地看着何養源,驚喜道:“先生,您說的是真的?就這兩天功夫,便有數十家店鋪和作坊來申報備案?”

“大人,千真萬確!自從將朝廷傳來的《華商辦理農工商實業章程》等貼出後,前來縣衙辦理工商登記的商賈便絡繹不絕。”何養源回道:“照這樣下去,很快便能上百家。總算有了點起色了,不過,大多是商鋪,還有幾家卻都是小作坊,小工場,超過千兩本錢的工廠卻還是沒出現。”

張之洞聽到這,卻道:“可惜沒有大的工廠。當初面聖時,陛下曾說過,上海是洋人的集中地,除廣州外,是整個華夏最好的商貿港口,最利於興辦大型工廠這種實業。前幾天我去租界調查發現,城外的租界,靠近黃埔江邊,有數家洋人開辦的船舶修理廠。其中有兩家是英國人開辦的,因爲討虜軍和英國艦隊發生摩擦交火,那兩家船舶修理廠的老闆逃跑,聽說回了西洋,委託其他的英國商人幫忙出售這修理廠。若是能找到漢人商賈,將這兩家船舶修理廠接手下來,就好了。”

“大人說的是叫祥生和耶鬆的兩家船舶修理廠?這兩家可都是大廠,聽說要上萬兩的白銀,普通商賈,哪有那麼雄厚的財力?何況,也沒人懂這些船舶修理,如何承接生意?”何養源嘆息一聲,他跟隨張之洞,也清楚情況。

不過,轉念一想,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道:“大人,何不試試讓數個或是數十個商賈一道聯合起來,像《商會簡明章程》裡說的那樣,成立個上嗨商會,由商會名義出面,衆多商賈一起集資,湊出銀子買下這船舶修理廠。然後再僱請原來的洋僱工,或是從其他修理廠中招募僱工,再同時派華人僱工進行學習技術,再規定日後華人的船隻都必須在這修理廠進行維修,帶點生意,這樣的話,必然會有人願意接手。”

張之洞大喜,大笑道:“先生大才,此策大善!就這麼辦!”

於是,三天後,經過張之洞的四下游說,數十人齊聚上嗨縣衙,上海商會成立了。

緊接着,兩家上海最大的洋資船舶修理廠被上嗨商會買了下來,並且合併爲一家修理廠:江南船舶修理總廠。

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916章 憋屈的何伯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728 章 英法插手948章 俄軍大敗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第279章 至韶州府883章 學堂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927章 威遠炮臺900章 做噯爾蘭的文章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434章 俘虜佩裡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435章 逼降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464章 芸南有變909章 條件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870章 燃燒彈756章 貪官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856章 援兵趕到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1284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來人了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202章 公審柏貴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897章 明治的釣魚宿命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728 章 英法插手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126章 佔領全城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
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916章 憋屈的何伯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728 章 英法插手948章 俄軍大敗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第279章 至韶州府883章 學堂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927章 威遠炮臺900章 做噯爾蘭的文章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434章 俘虜佩裡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435章 逼降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464章 芸南有變909章 條件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870章 燃燒彈756章 貪官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856章 援兵趕到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1284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來人了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202章 公審柏貴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897章 明治的釣魚宿命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728 章 英法插手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126章 佔領全城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