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這樣一分析,馮雲山結合自己前世僅有的一點可憐的政治知識,他突然發現自己在建立帝國這麼些年,居然還沒有建立或是團結融合出一個能佔據全國的利益集團出來,的確是自己的失敗。

按照羅澤南這樣的說法,自己根本就是有一個嚴重而錯誤的心結而已,而如今以中華帝國的強大,儼然已是世界上實力最爲強勁、最爲強大的國家,根本沒有必要去效仿西洋國家的政治體制,並且,東西雙方的文化差異和觀念的不同,也會讓西方的內閣選舉制度說不定就難以在華夏大地有好的作爲。

最關鍵的是,馮雲山覺得羅澤南說到了點子上,那就是採用君主立憲制的話,勢必會難以避免各地發展的不均,最終造成中央不能集權,從而產生分裂的局面。馮雲山仔細想想,還真有這種可能!

他可不想將原本統一的中華帝國變成四分五裂的好幾個國家。馮雲山忽然想起似乎自己還有一種可能,只是如今這個世界還沒有正式確定這種政體而已。但實際上已經有了萌芽,那便是未來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這種君主立憲制,但與英國的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不同,他們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世襲的君主爲國家元首,但不僅僅是表面的元首,而是擁有實權。雖然國家也有內閣成員,但都由君主任命,內閣成員組成的政府不是對議會負責,而是對君主負責,內閣按君主的意志行事,議會雖然能行使立法權,但君主有否決權。

這樣,表面上存在君主與議會兩個權力中心,好像是君主的權力在形式上受到議會與憲法的限制,但實際上君主仍掌握着國家的最高權力。而且,這種政體的最大好處便是,君主的權力其實完全是這個君主的聰慧程度所決定的。

這種政體,絕大多數的政務還是內閣首相牽頭的內閣處理的,正好可以讓馮雲山這種偷懶的皇帝脫離勤政的苦海,而且一旦想要理政,皇帝又可以隨時通過內閣首相將權力收歸回來。

若是這個君主的能力強大,他有內閣首相的幫助,必定能治理好這個國家;若是這個君主昏庸無能,那他便安心地做他的昏君傀儡就好,不去插手內閣政府的事情,將自己當成擺設便成。

想到這裡,馮雲山眼前一亮!

困擾他的問題,竟然一下便解決了。雖然他還沒有徹底決定日後要如何,但他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答案:自己何必糾結這種問題,正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自己如今還不到五十歲,至少還有十多年以上的皇帝生涯,等十多年之後自己年紀大了,再慢慢安排後事與繼任的事情不遲。何況,他已經有了計較,那就是隻要中華帝國繼續強大,就要繼續推行他的君主獨裁統治,等他兒子接任的時候,再行這種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也不遲。子孫後代能力強,便繼續推行君主獨裁製,子孫後代能力不濟,便被內閣首相架空成傀儡也成,這些都是他們的事情,正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馮雲山灑然一笑,自己何必過於操心呢?

“羅愛卿不愧是大儒,思想深度已經深入研究到國體層面。朕受教了!辛虧羅愛卿的啓發與勸諫,否則朕倒還差一點真的弄出烏龍來。”馮雲山正色道:“衆位愛卿,此事不必再議,朕已經自有打算了!如今擺在我們面前的,便是如何將帝國的強大繼續往前發揮,讓中華帝國變得更加強盛!

鑑於中華帝國之所以能迅速擊敗滿腔,統一全國,重要的原因便是我們的武器比滿清要先進得多。同樣的,中華帝國能接二連三地擊敗歐洲列強,其中重要的原因也有這一條,便是我們的武器比歐洲列強更先進!帝國的克虜伯大炮,已經發展到了後裝線膛炮,而歐洲的強國,最先進的,不過是前裝線膛炮的水平,甚至像沙俄這樣大部分還停留在老式的滑膛炮爲主,連英國也較多老式的滑膛火炮。步槍方面,他們更是落後。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火藥的配方,我們的黃色火藥、TNT火藥,跟歐洲普遍還在使用的黑火藥已經不是一個層次了。也正因爲這些方面的優越性,才讓我們中華帝國有今天的輝煌!而這些,歸根到底總結起來,就是一個詞語:先進的技術!”

說到這裡,馮雲山看向伍崇耀道:“伍愛卿應該最清楚這個過程!當初還是太平聖國的時候,我們的武器跟滿清一樣低劣,根本無法同英國軍隊對抗,完全是靠將士們用人命奪取一次次的勝利。別說同樣的兵力對抗,即便是以數倍的兵力,也不一定能擊敗英軍。而當時還要讓伍愛卿四處張羅購買洋人的武器。而後來在加爾各答郊外的遭遇戰中,帝國的野戰兵同二倍於己的英軍交火,最終以少量代價重創英軍,爲何,便是因爲帝國有自己的更爲先進的武器。這便是技術的力量!

因此,朕前段時間決定,設立皇家科學院,作爲帝國的技術權威機構,用以催動和促進帝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進而,研發出更強大先進的武器,創造出更先進的生產機器,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增強帝國的綜合國力!

如今,朕忙碌了近三月,終於將這個皇家科學院基本搭立起來了。”

李鴻章抓住機會上前插話道:“陛下爲帝國勞心勞力,還是要保重龍體啊!”對於剛纔羅澤南的獲得皇帝誇讚,李鴻章隱隱感覺到一種危機。

其他內閣成員也紛紛跟着感嘆皇帝的辛苦。馮雲山卻擺擺手,笑道:“朕可不是向衆愛卿訴苦求讚揚的。而是徵求衆位愛卿的意見,看看這皇家科學院還有什麼要完善改進之處,有不妥當的地方可以直接指出來。接下來,內閣便要全力支持皇家科學院的運作,從各方面予以支持,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朕的皇家給予支持。

徐愛卿,你給衆位內閣委員們大致介紹下咱們建起的皇家科學院吧。”

PS:感謝紅樓望月、墜落地獄的惡魔兩位大大打賞!

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155章 招標(下)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878章 馬路812章 請求停戰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1325章 世界金融中心的失去(月底瘋狂)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592章 談判(上)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五章 圍困全州958章 孟買完了770章征討朝鮮(五)第1245章 掌控奧斯曼帝國銀行784章 移民政策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428章 失去上嗨,朕只能吃鹹菜了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976章 休斯頓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261章 傅善祥讀報紙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596章 清軍入甕803章 繳獲與追擊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747章 傑索爾村戰鬥(下)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831章 港島迴歸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777章 日本風雲(五)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101章 形勢急變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155章 招標(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677章 開挖河道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856章 援兵趕到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601章 紛紛出逃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915章 檳城襲擾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
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155章 招標(下)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878章 馬路812章 請求停戰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1325章 世界金融中心的失去(月底瘋狂)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592章 談判(上)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五章 圍困全州958章 孟買完了770章征討朝鮮(五)第1245章 掌控奧斯曼帝國銀行784章 移民政策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428章 失去上嗨,朕只能吃鹹菜了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976章 休斯頓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261章 傅善祥讀報紙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596章 清軍入甕803章 繳獲與追擊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747章 傑索爾村戰鬥(下)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831章 港島迴歸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777章 日本風雲(五)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101章 形勢急變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155章 招標(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677章 開挖河道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856章 援兵趕到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601章 紛紛出逃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915章 檳城襲擾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