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

石達開對於崇恩,仍舊是不大相信,他堅持要去黃河沿岸親眼看看。於是,留下魏源帶領一些人堅守在最爲關鍵的決口處到東明縣境內河段,石達開率領千餘討虜軍將士騎馬,在崇恩的引領下,沿着洪水流經的預定路線,一路東行。

經過曹州府的濮州境內之後,石達開便發現滾滾而來的洪水便分爲二股水流,其中有六七成水量還是沿着稍事開挖的黃河故道,從舊城,經過黑虎廟,最後進入陶城,而另一股水流,大概佔到三四成水量,經濮州的城不遠便被引流匯入一條有些寬闊但很淺的魏河,一路向東,經範縣、壽張,抵達東阿的魚山鎮,又與黃河故道以合而爲一。

從魚山鎮開始,石達開看見,江邊洪水滔滔,雖然肆略,但因兩邊江岸埋設了無數的木樁,用石塊混和着黃泥麥稈等壘成了一米多高的堤壩,竟然將洶涌的洪水牢牢把守在江內。偶然有幾處微弱決口的,馬上又數百上千民夫上前封堵,而且,一直有人來回巡邏,一片如臨大敵的模樣,讓石達開暗暗點頭,他臉色稍稍好看了些:這個崇恩,雖然是滿旗人,但還是個辦實事的官,將地方的勞力民夫組織得有聲有色,防洪治堤很有一套。

過了一天,再往東,便抵達了濟南府境內,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崇恩向石達開稟報說:“義王殿下,進入濟南府後,宋代以前的黃河故道便與如今的大清河完全重疊。因此,能容納更多的洪水通過。卑職也讓山東各州府的地方官員率領百姓和民夫疏通了下大清河,但時間緊迫,沒來得及徹底疏通,而且,因爲本身大清河有較大的水流,難以徹底清理,因此,只得在大清河沿岸堤壩進行了稍事加高加固。不知能否起到作用。”

石達開點點頭,道:“崇恩大人有心了!爲臣子,盡人事,對得起百姓和自己的良心便成。”

繼續往前,來過齊河境內,眼前的一幕讓衆人驚呆了。只見齊河縣境內,一片汪洋,前方道路全部被洪水沖毀,成羣結隊的百姓哭哭啼啼地往西逃難。

崇恩大吃一驚!他自信佈置得仔細,發動了無數民夫上河岸加固堤壩,怎麼還會如此?而且,還是山東濟南府,省治所在地。

他連忙找來督工加固河岸的地方官齊河縣令前來,才得知原來是齊河境內的大清河地勢較低,原本就有些淤積,加上有南北沙河、玉符河三流支流匯入,大清河沿岸的堤壩雖然加固加高,但三條支流卻給忽視了,洪水猛漲之際,竟然倒灌進入三條支流的上游,從三條支流上方漫出,淹沒了整個齊河縣境,竟然,將一片平坦的濟南府等地也整個淹沒。

石達開聽完情況,眉頭緊鎖,他擔憂的是黃河自此從濟南府再次改道,不通過以前的黃河故道,直接另闢河道,那便會損失大了。

幸而,崇恩還是有些作爲,他在魏源的提醒下,早早安排民夫在濟南府的東南面人口密集的鄒平、長山、新城等縣境內修築了一段長約二十里的引流渠,這是最惡劣的情形,一旦整個濟南府被淹,通過引流渠,將洪水引入小清河,直流入海。

而濟南府的北面,與大清河、也就是黃河故道平行的,有一條中等河流:徒駭河。將淹沒的濟南府洪水全部收集起來,也是直接東流入海。

不過,饒是如此,濟南府一半和武定州的小半還是被淹。幸好,黃河故道一帶的百姓原本就都被地方官府和討虜軍將士強行遷走,只有遠離黃河故道的一些百姓沒遷走而被波及。

石達開也知道這的確怪不得崇恩。他已經做得很好。

崇恩也知道自己必須在這位義王面前表現一下,他連忙召集一些地方官開設粥鋪,收留引導災民前往高處安頓下來。

……

十餘天后,開封府蘭陽縣黃河決口處的銅瓦廂。

馮雲山在劉勝邦的陪伴下,來到了這決口處。他最終還是忍不住來了。

東面有關黃河和災民的各種消息不斷傳來,馮雲山原本緊鎖的眉頭,也慢慢舒緩了。

原本只有十餘丈寬的決口處,雖然經過不斷的加固,但在猛烈的洪峰衝擊下,還是不斷擴大,最終變成了一百多丈的口子,黃河全河之水,奔騰不息,浩浩蕩蕩往北而去,衝向七八百年前的黃河故道。而原本的去東南面的黃河,在經過減小水量、倒流後,慢慢平衡下來。馮雲山讓人往東南面的儀封廳察看後,發現原本的黃河在其境內已經基本停滯,黃河河道變成一潭死水,猶如不流動的運河。

馮雲山知道,這便標誌着黃河改道正式完成。

這比歷史上的黃河改道,要快速很多。馮雲山清楚,這是因爲自己提前讓人開挖了黃河故道,將水一下便引走,省卻了黃河自行改道的探索、沖刷河道的時間,直接將黃河河水引入大清河入海,因此便能在短短一個來月的時間內便完成改道。

根據不斷稟報而來的信息,馮雲山知道,此次自己僥倖地完成了自登基以來的一次大考。面對黃河決口改道的這次曠世大災,自己的國家,基本上算是有驚無險平安地度過了。雖然還是有數十萬百姓受災,有數千百姓被洪水淹死、吞沒,但也算在受控的範圍內,比自己所知的那個歷史上的近千萬百姓受災,數十萬百姓被洪水奪取生命,已經算是一場抗災的勝利。

雖然數據沒有完全統計出來,但根據魏源和他自己的估算,馮雲山得出結論,此次黃河決口,整個黃河中下游流域,菏南、直隸和山東一帶,主要是山東,可謂是出盡了全力!

一共徵調了六十七萬民夫,而帝國前前後後出動了十萬討虜軍將士,開挖河道和引流渠,疏通大清河,加固黃河故道的沿岸河堤,前後近三個月,工程量不可爲不浩大!

而因爲馮雲山這個皇帝的重視,加上在魏源、崇恩等人的督促下,各級地方官還算盡力,特別是因爲出動了討虜軍將士,強行將可能存在水患之處的百姓全部提前遷移,集中收治,前後一共遷移了近二百萬的百姓,雖然耗費巨大,可馮雲山還是覺得值得。

哪怕即使很多州縣因爲開挖了黃河故道,洪水並沒有氾濫淹沒到這些州縣,興師動衆地遷移讓這些百姓甚是埋怨,但最終這一切,馮雲山都覺得甚是欣慰。只要能保住這些百姓,不至於被洪水吞沒,不至於像歷史上那樣天下生靈塗炭,一切,都是最好的結果。

要知道,歷史上的這次黃河決堤,當時正值滿清忙於鎮壓太平軍起義,兵餉尚且不足,根本無力賑災與救治,加上害怕百姓聚集造反,根本不敢徵調民夫修築河道,也無力堵塞已決口河堤,遂造成黃河永久性地北徙改道,奪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可當時無人理會,無錢賑災,造成無數百姓被洪水淹死,無數民宅被沖毀、農田被淹沒,數百萬計的災民流離失所,將山東整個陷入巨大的災難,此後的十餘年,人口都沒能恢復過來。

但這個最好的結果,卻是馮雲山以巨大的代價換來的。單是徵調的民夫的工錢和吃食開銷,便花費二百多萬兩銀子。而遷移數百萬百姓,派遣十餘萬討虜軍將士出征救災,以及安頓和救濟災民,更是花費了近三百萬兩銀子和七百萬石糧食。

馮雲山雖覺心疼,但看見洋溢着笑容幫忙加固河堤的民夫,便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馮雲山還沒意識到,他的這番黃河賑濟災民,讓他收穫了巨大的聲望!

河南山東一帶的百姓,紛紛將他掛在嘴上,感念於心。而這幫百姓中的大小鄉紳,也因爲受了新官府的庇護,避免遭受洪災,擺脫家破人亡的厄運,身爲感激,原本不信任官府的情況,如今變成了中華帝國的堅定擁護者。加上在已經滅亡的孔家儒學弟子的歌頌下,馮雲山儼然猶如三皇五帝禹帝般的聖世明君,在山東等地,猶如神明,受到讀書人和百姓的景仰!

不但如此,隨着時間慢慢流逝,中華帝國的皇帝馮雲山親臨黃河決口處,賑濟災民的消息很快便傳開了。不單是菏南山東,整個中原大地,乃至整個北方和整個華夏,士紳之間,平民百姓中,都在盛傳皇帝的仁政愛民,一時間,馮雲山的聲勢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天下民心盡歸雲山。

ps:感謝159297785、乖女熙茹平安健康、週五不喝酒人生路白走、釜中碩鼠四位大大的打賞!

這段劇情沒寫好,寫不下去了,早點換劇情,快點結束這段水文算了。

812章 請求停戰第1203章 前所未有的時代 (謝無敵大燈泡賞)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1236章 法蘭西帝國的圖謀888章 天皇駕崩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251章 出鐵水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第1205章 ****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434章 俘虜佩裡893章 屈辱的高杉晉作(爲諸神打賞加更,哈,好吧,其實是限免爆肝)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143章 程嶺南下嶺南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572章 佔領天津850章 石達開請纓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433章 夜襲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378章 建立駐美領事館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1243章 求助普魯士(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1340章 歐洲的後續消息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第691 章 問策(二)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340章 歐洲的後續消息922章 各打算盤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607章 登基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877章 鐵路建設第一百章 尤浪漫參軍(下)求支持!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163章 人才問題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六十三章 抵達桂陽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384章 佔據荊州
812章 請求停戰第1203章 前所未有的時代 (謝無敵大燈泡賞)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1236章 法蘭西帝國的圖謀888章 天皇駕崩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251章 出鐵水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第1205章 ****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434章 俘虜佩裡893章 屈辱的高杉晉作(爲諸神打賞加更,哈,好吧,其實是限免爆肝)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143章 程嶺南下嶺南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572章 佔領天津850章 石達開請纓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433章 夜襲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378章 建立駐美領事館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1243章 求助普魯士(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1340章 歐洲的後續消息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第691 章 問策(二)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340章 歐洲的後續消息922章 各打算盤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607章 登基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877章 鐵路建設第一百章 尤浪漫參軍(下)求支持!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163章 人才問題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六十三章 抵達桂陽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384章 佔據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