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出鐵水

曾玉珩暗自揣摩着,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是心中對這譚廷襄的鑽營政績有了幾分不喜。不過,也僅此而已,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做法和想法,他無法干涉別人的政績觀念,唯有做好自己,爲朝廷盡力便成。

對於譚廷襄這樣想盡辦法博取朝廷和皇帝的歡心的行爲,曾玉珩也並無太多的鄙夷,其實隱隱心中還有一些體諒和同情,畢竟譚廷襄不像他曾玉珩,是曾經與陛下一道拼搏過的廣西太平天國老兄弟出身,陛下一直將他曾玉珩看成心腹之人,否則,當初也不會讓他一個沒多少功勞的文人掌控重要的工務部了。但譚廷襄不一樣,他是滿清降臣,沒任何根基,從他對自己的態度便能看出來,即便是兩人官職的級別一樣,卻對自己畢恭畢敬,爲何,不過是因爲自己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心腹而已。

因此,曾玉珩也不說破,當做沒注意到這點。譚廷襄此人雖然不可深交,但他能揣摩上面的意圖,把握機會發展政績,倒也不算怎麼個壞人,只是有些過度鑽研而已,不過就算是喜歡鑽營,在如今朝廷要發展工業和經濟,帶動百姓致富,以達到最終的增強國力的大趨勢之下,鑽營也不是什麼壞事,總比尸位素餐的官員來得好。關鍵一點,就是朝廷把控大局,不要讓對方搞出太過極端的舉動便成。

不過,曾玉珩總體來說,自然還是喜出望外。北方礦產衆多,但因爲交通不便,難以開採,加上從未發展過什麼工業,無法就地消化,因此,十分難以利用。如今在這靠近沿海的直隸永平府灤州境內,能發現如此大的鐵礦,建立直隸鐵廠,實在是彌補了北方工業的大片空白。

只有曾玉珩清楚,各府、州縣自行開設的那些鐵礦、鋼鐵廠,與如今中華帝國的真正鋼鐵產業的目標和需求比較起來,根本不能算是什麼產業,最多算是一些鄉下土作坊和土鐵窯而已。大多數的所謂鋼鐵廠,就連當初還是太平聖國的時候,在湘南地區建造的那個正和鋼鐵廠的規模都沒有,根本在如今的中華帝國鋼鐵產業鏈中無法排上位置。而且,這樣的府縣開辦的鋼鐵廠,還主要是在南方居多,在這北方一帶,連這樣的小型作坊都不是每個縣府都有的。因此,這樣的背景之下,這直隸境內,突然能出現這麼一個儲量數億噸,年場鐵礦超30萬噸的大型露天鐵礦,又就近建造了這座大型鐵廠,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因此,曾玉珩開始謀劃起來,他作爲帝國工務部部長,站的角度和高度都不是一個直隸省這一侷限一個地區,他想將這些鐵礦還有這個直隸鐵廠豎立爲典型,激勵北方省份發展鋼鐵工業!

敏感的曾玉珩仔細盤問起來,他了解到這處司家營鐵礦是露天鐵礦,便叫來參與勘察的直隸工務廳的官吏,聽其說起剛開始勘察時因爲不熟悉山路,在山裡面迷路了幾次,連指南針等都失去作用的事情,頓時興奮起來,這說明什麼,說明至少整座山體全部是鐵礦!甚至,不排除幾座山頭,方圓數裡十數裡的地方,都是鐵礦。按照曾玉珩的經驗,北方的鐵礦大多是磁鐵礦和赤鐵礦混生礦,而且以磁鐵礦佔比居多,因此,越是範圍大的鐵礦,受其蘊藏的磁鐵礦的影響和干擾,羅盤或是指南針便會在那裡失效。

但這是傳說中的巨大礦脈纔會如此。沒想到這個司家營鐵礦便出現這個情況了,不這正好說明,這處鐵礦蘊藏了十分地驚人。曾玉珩有種預感,這個司家營鐵礦不僅僅只有勘探出來的3.5億噸的儲量,而是遠超過這個規模。而從瞭解到的採礦模式,除了幾臺蒸汽機帶動的採掘機和破碎機之外,其餘的採集幾乎都是最爲原始的人工開挖採集,採礦效率十分低下,但就以這樣的條件,竟然還能日常上千噸的精選鐵礦,從這個角度,也說明這個鐵礦的驚人規模。

因此,曾玉珩打定主意,要將司家營鐵礦從直隸省手中接收過來,以工務部爲主將其變成朝廷直接控制開採的鐵礦,而這個直隸鐵廠,也由朝廷直接出資建設,將其建成不單單隻能冶煉鐵水的鐵廠,還要變成多種途徑鍊鋼軋鋼的大型綜合鋼鐵公司!當然,即便是這樣,也少不了直隸省的功勞。但此事還是回聖京之後,直接同內閣提起。

“曾大人,要出鐵水了!您來帶領大家拉開出鐵爐門吧!”譚廷襄在曾玉珩耳邊輕聲地催促着,讓曾玉珩回過神來,他忙點點頭,當仁不讓地接過一根鐵鏈,大聲喝道:“大家一起來,一,二,三,拉!”

隨着一聲令下,衆人同時使勁,其實更多的自然是那些鍊鐵的工匠們使勁,將高爐的出鐵水的爐門拉開,頓時,鐵花綻放,熾熱耀眼的第一爐鐵水從出鐵口噴涌而出。

現場熱浪滾滾,鐵花飛濺。高達1500℃的鐵水從1號高爐出鐵口噴出,像一條火龍沿着出鐵場大溝蜿蜒流動,最終匯入爐臺下容量達50噸的鐵水魚雷罐中,看看份額,大概有將近35噸左右的鐵水量。

曾玉珩還算精通,知道第一爐因爲是燃料充分燃燒的過程,出鐵水所需要的時間很久,要兩天左右的時間,而後面就連續生產,每次出爐的時間也就節省了很多,而具體的出爐時間是看鐵水轉化程度,取決於爐內的溫度控制和鐵礦石的受熱反應程度,這些最終其實是高爐的保溫程度和爐內焦炭的燃燒升溫情況。

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平均來說,每天大概最多能出爐3次,當然,這是理論上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設計產量。實際生產情況,還要看具體操作了,若是將爐內溫度提升得快,讓鐵礦石快速融化反應變成鐵水,差不多五至六個小時便能出爐,這樣的話,一天便能出鐵水四次,產量就不止100噸鐵水,而是140噸了。

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607章 登基第632 章 賊吃賊856章 援兵趕到第329章 滄州屠城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1313章 歐戰爆發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155章 招標(下)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752章 電報總局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866章 胡亞雷斯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951章 各取所需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202章 公審柏貴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1204章 新佔國土的移民問題(再次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1282章 慚愧的李鴻章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878章 馬路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928章 南山防線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813章 巴達維亞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
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607章 登基第632 章 賊吃賊856章 援兵趕到第329章 滄州屠城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1313章 歐戰爆發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155章 招標(下)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752章 電報總局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1068章 鐵血首相的誕生(求看盜版的兄弟來起點訂閱)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866章 胡亞雷斯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951章 各取所需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202章 公審柏貴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1204章 新佔國土的移民問題(再次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1282章 慚愧的李鴻章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878章 馬路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928章 南山防線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813章 巴達維亞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