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7章 鐵路建設

“根據要求,全國的原內地18省的一半以上的州府,都設立水泥廠、五金廠、磷肥廠、麪粉廠、印刷廠、中藥廠、火柴廠、肥皂廠、製糖廠、油料廠、服裝廠、酒廠、造紙廠、木柴傢俱廠、煤磚廠等關係生產和生活的民生工廠,這還只是財稅部撥款讓地方官府設立的,經過審批有些地方鄉紳和商賈也開始效仿,紛紛興辦工廠,有些州府甚至還不止一兩家。尤其是服裝廠,火柴廠,五金廠之類的日常用量大的廠子,比如蘇州府就有十餘家。而沿海一帶興起了數十上百家茶磚廠、繅絲廠,還有一些雜貨行、貿易行等,興廠經商的氛圍已經濃厚了起來。同時,各地省、府乃至縣的醫藥局、郵政局和供銷社都建立了起來,而發展最早的湖廣、兩廣和江南等地,甚至連電報局也基本都興建了起來。”

曾觀瀾一邊稟報,一邊翻起了手中的資料來,各部報的數據太多,他哪裡還記得住,只能挑些重點稟報。

馮雲山對此也有了解,他前次出行,在廣州府和福州府各處已經看到了各地情形,的確大變了樣。對於這些關係民生的工廠,他倒不怕發展不起來,只要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政策推動,加上百姓有這方面的需求,自然會順其自然發展下去。這中間,第一點是百姓能有餘錢,在吃飽飯的同時纔能有其他的消遣,有這個能力花錢去嘗試其他的生活需求,否則,像前些年一年,大部分的百姓都是窮哈哈的,總不可能餓着肚子去添置好衣服、買報紙、買酒喝吧?而這第二點,便是有資本去投資這個工廠,並能盈利。

朝廷已經連續出臺了幾年的政策,比如興辦實業工廠的,就以廠房和機器作爲抵押,官辦的那幾家銀行提供低息貸款,官府爲了鼓勵衆商賈開辦工廠,還鋪路搭橋幫助聯繫貨源和出貨銷路,甚至直接提供補貼來支持。因此,沒幾年功夫,各地開始大規模出現興辦工廠的熱潮,尤其是南方一帶,因爲財富較多,從土地開始轉化爲資本。尤其是中華帝國原先出臺的土地政策,讓很多大戶地主鄉紳紛紛拋售土地,交給地方官府收納,再由地方官府出租給無地少地的百姓,不但讓部分無地的百姓都有土地種,還讓一些人從鄉下的大戶地主變成城鎮裡的商賈和工廠主。經過幾個典型的樹立,其他的地主們看見開工廠比種地更能賺錢,而且更能討好地方官府,獲得名聲和榮譽,便紛紛有樣學樣,開設工廠,於是乎,地方的一些小廠紛紛建立起來。甚至在某些地方,如蘇州府,絲絹廠、紡織廠、肥皂廠、大米廠等這些初級加工小廠和作坊數不勝數,竟然有點氾濫成災的趨勢。幸好江蘇巡撫李鴻章及時動用官府的力量干預,將三分之一的工廠遷移到鄰近的常州府、鎮江府等地,又開始從嚴審批,才遏制工廠氾濫的勢頭。

曾觀瀾繼續介紹:“陛下,鐵路和官道的交通方面,微臣恐怕講得不清楚,還請讓程大人來稟報。”

馮雲山知道這是曾觀瀾讓新任交通部副部長的程恆生有機會站出來,便欣然點頭同意下來。他也知道曾觀瀾倒不是說假話,新成立的交通部下轄鐵道司、官道司、水運司和電報郵驛司,遠比後世的交通部管得更多,不是專業人士,還真的難以講解。何況馮雲山對交通也高度重視,很想知道如今發展得如何了。

程恆生連忙出列,略有激動地奏報:“啓奏陛下,還有衆位大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的交通發展日新月異,尤爲壯觀。最重要的自然是鐵路。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陛下敲定鐵道司出面修建四條鐵路,截止本月爲止,情況如下:第一條的南北大動脈粵直鐵路,原本在五年計劃提出前的廣東段便已修建大半,到太聖五年初,長江以北的北京至開封、開封至漢口,長江以南的韶州至桂陽、桂陽至武昌這四段鐵路全部修建完成。當初像湘江、漢江這些大江無法架設橋樑的難題,經過兩年多的嘗試,難關終於攻克了,我們鐵路司聯合美國洋專家,採用尼亞加拉大瀑布的馬路和鐵路兩用橋方案,採用鍛鐵索和加筋樑的吊橋,以及水泥鋼筋拱跨橋混合式樣的方式,用躉船和千斤頂提升就位,終於建成了上百座大小橋樑。唯一的難點在於橫跨長江的漢口至武昌段,因爲長江江面太寬,加上水量很大,一時間難以合攏。還是多虧陛下提醒,去年我們在長江上設置了由三艘巨型平底木船拼成的浮船,船上鋪設了近百米的鐵軌,讓火車能從岸上開到浮船上,將火車運過長江。如今一切試驗都已完成,正準備下個月便正式投入使用,屆時,整個粵直鐵路便可全部貫通通車,從此以後,大江變爲通途。”

“而作爲第二條鐵路的蘇直鐵路,也如同粵直鐵路一樣,南部的聖京到上海段已經通車,北部的江浦到北京也已經在太聖五年也已經通車,只剩下聖京長江大橋還在修建,導致整條蘇直鐵路南北兩段無法貫通。因爲江面過於寬闊,江水也很深,加上起重機械無法托起數千噸的橋樑,幾年內我們還真沒有好的辦法,無法建起如此跨度的橋樑。如今我們鐵道司已經放棄了建造橋樑的想法,跟武昌一樣,修建一艘巨型浮船,讓火車駛上浮船,再用船將火車運過長江。”

“第三條鐵路是上海至寧波的蘇浙鐵路,早在太聖五年下半年便已通車。第四條作爲東西方向的大動脈的贛閩鐵路以及延長段,已經完成所有鐵路的施工。並且,因爲提早完成,進一步擴建,將贛閩鐵路擴充爲鄂贛閩鐵路,如今從德興銅礦區經景德鎮,經過饒州府到南昌,可以直接抵達福州。而從南昌又延長至九江府,並且目前抓緊在修九江至武昌段鐵路,等今年底,應該可以建成,到時從武昌,不但可以通過長江水運抵達福州,還可以直接通過鐵路抵達福州城了。”

“除此四條由鐵路司直接承擔修建的主要鐵路之外,從太聖五年開始,還有多條鐵路也陸續開建。比如雲南境內的東川銅礦區至永定營、昭通銅礦區至金沙江等多條運礦鐵路已經修建完成,開始部分通車。北京至張家口、北京至天津、桂林至永州等鐵路也開始修建。另外各省今年陸續提報的一些修建鐵路計劃,這個月鐵道司便準備進行批覆。”

聽到這裡,馮雲山臉色充滿喜色。鐵路是近代工業革命的推進器,除了蒸汽機帶動紡織工業之外,鐵路便是最爲顯著的推動近代工業發展的命脈了。大力發展鐵路,對整個國家促進良多。馮雲山早就想好了,就算借債,也要優先大力建造鐵路,這也是他爲何不惜耗費巨資,多條鐵路同時開建的原因。如今看來,成績喜人,將後世滿清末期十多年都未建成的鐵路里程,在短短四五年就全部建設了。

PS:感謝一葉知秋111大大打賞!

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六十章 攻陷郴州(上)第164章 刺殺第1255章 李鴻章的激動第1319章 經濟危機768章征討朝鮮(三)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第126章 佔領全城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1127章 朕賜你斬立決第1026章 下議院竟似要與愛爾蘭妥協第683章 盛京形勢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584章 北逃熱河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728 章 英法插手909章 條件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304章 陷入絕境的石富貴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1298章 這條件我們全部接受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293章 杜邦火藥公司碰到的麻煩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311章 咸豐感覺被下面欺騙了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778章 日本風雲(六)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893章 屈辱的高杉晉作(爲諸神打賞加更,哈,好吧,其實是限免爆肝)
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六十章 攻陷郴州(上)第164章 刺殺第1255章 李鴻章的激動第1319章 經濟危機768章征討朝鮮(三)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第126章 佔領全城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1127章 朕賜你斬立決第1026章 下議院竟似要與愛爾蘭妥協第683章 盛京形勢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584章 北逃熱河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728 章 英法插手909章 條件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304章 陷入絕境的石富貴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1298章 這條件我們全部接受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293章 杜邦火藥公司碰到的麻煩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311章 咸豐感覺被下面欺騙了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778章 日本風雲(六)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893章 屈辱的高杉晉作(爲諸神打賞加更,哈,好吧,其實是限免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