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

維多利亞收拾了一下沮喪的心情,她緊握了一下拳頭,給自己打氣:你是維多利亞,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女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的君主,怎麼能被眼前的困難打到?要振作起來,相信自己,相信有三千萬大英帝國的子民作爲自己的後盾,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和經濟實力作爲倚靠,必定能戰勝一切困難,平定叛亂,重新回到日不落帝國的無上榮光!

想到這裡,維多利亞頓覺自己又有了些力量。她正準備返回後殿,郵政大臣羅蘭*希爾匆匆從人羣中擠了過來,手中拿着一份電報揮舞着,氣喘吁吁地大喊:“女王陛下,出大事了!”

對於這位發明黑便士郵票,大英帝國的郵政改革家和郵票創始人,維多利亞還是很尊敬的,甚至將愛爾蘭那邊的最新電報業務也讓他一併管轄。她停下腳步,回頭看着羅蘭*希爾。

“女王陛下,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有危險了!剛纔,愛爾蘭島北部的貝爾法斯特港那邊傳來緊急電報,說是三天前,愛爾蘭的一個叫芬尼亞社的叛亂組織,領着一大羣愛爾蘭叛亂分子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發動了暴亂,都柏林的警察局和市政廳已經被叛黨攻佔,叛亂分子飛速發展壯大,都柏林和周圍地區的叛黨已經達到數萬人,其中有七千餘名愛爾蘭籍退伍士兵和千餘在役軍人,而忠於聯合王國的上萬都柏林軍隊和警察們已經被叛軍包圍在都柏林城內的軍營裡,在苦苦支撐等待愛爾蘭島其他地方的駐軍和大不列顛方面派軍隊前去救援。”

“什麼!?”維多利亞剛剛平復的心情,瞬間跌入谷底,她剛剛恢復的一點力量,一下就渙散消失了,全身都虛脫了一般,嘴脣顫抖着道:“都柏林也被攻佔了?連愛爾蘭都亂了起來了麼?這,這可如何是好?”

此時的維多利亞,嘴脣一下便蒼白了起來,雙眼雖然望着面前的羅蘭*希爾和羅斯等人,眼神卻有些遊離起來。這到底是怎麼了?莫非,上帝要讓自己的漢諾威王朝結束印度與愛爾蘭的統治?維多利亞本就因爲丈夫生病的事情,困頓不已,被印度和愛爾蘭兩地叛亂的事情一激,頓覺天旋地轉,腳下一個趔趄,便一頭往地面歪去。

還是德比伯爵,他距離維多利亞女王不遠,與女王關係也非常的親密,當即一把扶住維多利亞,急切地道:“維多利亞,你怎麼啦?”說完,朝身後大聲喊道:“快,快叫宮廷醫生過來!”

首相羅素沒想到郵電大臣會突然帶來這麼個驚人的消息,他也是被震住了,直到看見德比伯爵扶住快要暈倒的維多利亞女王,這才反應過來,狠狠地瞪了一眼羅蘭*希爾,便連忙也跟着上前攙扶住女王另一側。

維多利亞其實只是精力憔悴,心神不寧之下突然被印度叛亂和愛爾蘭暴亂的消息一刺激,這才雙眼發黑一下暈倒,這時已經緩過勁來,睜開眼睛,在德比伯爵的攙扶下站了起來,伸手拉住德比,虛弱地道:“伯爵,我沒事的。突聞如此驚駭的消息,一時間有些失神。羅素首相,還有各位大臣,這次是我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次重大危機,請速速通知,趕緊召開議會緊急會議,我也會出席,商議一下如何應對這次聯合王國的危機!”

衆人心中一陣凜然,連忙分頭準備。

而與此同時,印度爆發大規模叛亂,錫克人、土邦叛軍、緬甸人、孟加拉本土軍團的叛軍等四處反叛,德里、孟買以及孟加拉管區的多個城鎮被叛軍佔領,聯合王國駐印軍隊接連敗退,困守加爾各答等城的消息,在倫敦一帶傳播開來。並且,隨之而傳的還有愛爾蘭人也開始反叛的消息。這一切,都讓倫敦城裡的英國人驚慌失措,人心惶惶。街頭巷尾,甚至有傳言說女王聽到印度叛亂和愛爾蘭暴動的消息後,當即暈倒,和她的親王丈夫一道等到醫生的救治等等,說得活靈活現,甚至有好事者說得好像他親眼所見一樣,即便再鎮靜的人,也將信將疑起來,至少都知道,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這回是真的出大事了。

而與此同時,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召集各內閣大臣,直接在議會上現身,親自向廣大議員們提出要對英國採取緊急措施,發佈王國對內鎮壓叛軍的戰爭總動員。

“各位議員先生們,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遭遇到了自我就任女王以來的最大危機,諸位都已經知道,如今不但印度發生比前年更大規模的叛亂,連愛爾蘭也發生了暴亂。王國必須立刻行動起來。本王宣佈,從今天,從此刻開始,聯合王國進入緊急戰時狀態,全員動員,所有休假全部取消,同時緊急調兵前往印度和愛爾蘭島,平息叛亂。”維多利亞直接宣佈道。

頓時,議會席位上的那些議員們紛紛議論起來。不過,因爲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二十來年的威望,並沒有議員公開反對,最終,議會以少數人棄權,絕大多數議員贊成的大比例支持率,通過了由女王直接幫內閣提議的平息兩地叛亂的用兵計劃,整個聯合王國進入戰時緊急狀態。

對兩地用兵的計劃在議會通過,只是維多利亞女的第一步,她早已料到,最關鍵的還是如何快速平定叛亂。離開議會之後,維多利亞直接來到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將內閣成員都召集在一起,討論出兵計劃。

事實上,從上幾任首相開始,他們都沒有再住在這座十分破舊的首相官邸,只是將其當成白天辦公的場所。但此刻的維多利亞,看着破舊的唐寧街10號,便是心中一陣不快,如此破舊的首相官邸,莫非寓示着大英帝國的落魄?

她來不及細想,面對衆位內閣成員,直接示意讓首相羅斯主持會議後,便坐在旁邊,發話道:“事關重大,今天你們內閣商議出兵平叛,我直接在這旁聽,也好放心一些。開始吧。”

羅斯站了起來,先向維多利亞微一行禮,看向衆人道:“議會都已經通過了對印度和愛爾蘭出兵,平定叛亂的決議。西德尼*赫伯特和潘默爾*拉姆齊,你們二人爲女王陛下和衆位內閣成員們介紹下情況!”

海軍軍務大臣西德尼*赫伯特首先說道:“我們皇家海軍雖然是世界第一,海軍艦船總噸位爲52萬噸,各類主力軍艦共二百餘艘,但因爲前段時間的徵華遠征艦隊全軍覆沒,皇家海軍遭受巨大損失,如今的海軍總兵力僅僅只有8萬餘人。當然,徵兵動員令一頒佈,那些往年退役的海軍士兵,應該能召回數萬人,若是再增加徵募力度,短期內讓皇家海軍兵力達到15萬人,應該沒有問題。”

“不過,大西洋艦隊和地中海艦隊等歐洲海域是王國的核心利益所在,不容有失,只能部分抽調海軍兵力,而其他的各地海外貿易海域,必須也要有一定海軍的威懾。因此,皇家海軍只能調動2萬多兵力,短期內3萬兵力已經是極限了。當然,還得以護衛運送陸軍的運兵艦隊爲主。”

平定兩地的叛亂,本來就是以陸軍爲主,首相羅斯倒沒說什麼,對於海軍的兵力,他是清楚的。不過,他想起印度的緬甸人出兵了,而緬甸是東方那個帝國的附屬國,一旦開戰,對方的海軍會不會前來助戰或是干涉,於是,他開口道:“皇家海軍的海外艦隊,以最快速度調往印度沿岸,一來幫助運送陸軍前往印度平定叛軍,二來,保護印度沿岸港口不被外敵入侵,收復孟買,保護加爾各答等沿海港口。”

西德尼*赫伯特記了下來,扭頭看向陸軍大臣潘默爾*拉姆齊。

拉姆齊知道輪到自己了,他作爲陸軍大臣,平定叛亂自然是以他們陸軍爲主,便連忙介紹道:“陸軍方面,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陸軍,原本在經歷克里米亞戰爭之後得到一定的補充,本土兵力達到16萬。可經過徵華遠征軍慘敗之後,損失了2萬餘兵力,如今只有14萬人。跟皇家海軍一樣,因爲女王陛下和首相閣下已經發布了戰爭動員令,不用多久,就能迅速徵召大量的退役士兵和其他參戰平民,初步預計在三個月內能達到25萬兵力,半年內能達到50萬兵力甚至60萬兵力,但會有一半的初步訓練的新兵,戰力並不會提高太多。同時,軍餉方面的開支會非常巨大,尤其當前的聯合王國形勢之下,經濟發展相比前幾年有所倒退,會給聯合王國的財政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維多利亞插話道:“拉姆齊爵士,財政方面你先不用考慮,大不了從我王室拿些珍寶出售充當軍費,也要平定叛亂。你先說說能派出多少兵力平叛吧。”

見女王直接開口,拉姆齊連忙道:“好的,女王陛下!印度總督坎寧的求援電報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認爲和愛爾蘭想必,印度更爲緊急一些。但愛爾蘭近在大不列顛本土眼前,一旦大規模暴亂,愛爾蘭人的團結與護短,必定會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將整個愛爾蘭都引向叛亂的深淵。因此,必須雙管齊下,印度和愛爾蘭同時派兵平叛!”

“但這樣一來,兵力便會有些不足!如今的形勢,我們可是必須要立即出兵,來不及再慢慢徵募兵力了。”首相羅素在一旁皺眉道。

前前任首相、如今的外交的大臣德比伯爵,他年輕最大威望很高,也深受維多利亞女王和議會議員們的信賴,見此情形直接對拉姆齊道:“拉姆齊,你還是直接回答女王陛下的問題,準備具體派多少兵力平叛吧。”

拉姆齊臉色微微一變,忙道:“抱歉。我只是提醒女王陛下和內閣,必須同時出兵,而兵力有限,就會造成大不列顛本土的兵力薄弱一些。不過,這也不致於對王國造成太多的影響!諸位,陸軍部準備按照聯合王國遭遇外敵入侵的標準,執行戰爭動員令,不但在大不列顛本土範圍內徵兵,還在愛爾蘭、印度殖民地、北美和新南威爾士等各海外領地進行徵兵,以及在北歐和西歐等盟國徵募僱傭兵,最快最大範圍地將兵力提升上去。這樣的話,我們陸軍部便可以立即直接從本土派出第一批的6萬陸軍,加上海軍部的3萬皇家海軍,再加上從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兩地的駐軍近萬人,加起來能勉強湊成十萬兵力,去印度平叛,應該能迅速平定叛亂!非但如此,在半年到8個月內,陸軍部會協調海軍方面,再從北美和和新南威爾士等地增派5萬海外兵力抵達印度,先將那些土邦和孟加拉叛軍全部擊潰,最後一舉將錫克和緬甸全部擊敗,將其變爲大不列顛的另外兩處領地。”

“至於愛爾蘭,因爲距離大不列顛很近,則直接從威爾士和蘇格蘭出兵2萬,再加上愛爾蘭島上的2萬名英格蘭士兵,應當能很快將都柏林等地的叛亂平息掉。只是兵力這樣一調動,段時間內,大不列顛本土上的大英軍隊只有四五萬人,有些過於薄弱了。當然,這也是暫時的,三個月內便會補充到近15萬人。應該沒什麼問題!”

聽完拉姆齊的陸軍兵力調動安排,維多利亞和首相羅素均點點頭,表示認可。維多利亞嘆口氣道:“想不到王國的兵力竟然如此的短缺!唉,羅素首相,還有財政大臣,今年的軍費開支,要多列很多才行,至於超預算部分的列支,我會向議員們解釋清楚。”她已經決定,明年要大規模增加軍費開支,即便是因此而增加稅收,造成英國百姓的動盪,也顧不得了。

PS:感謝一葉知秋大大的打賞!

928章 南山防線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692 章 問策(三)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658章 封爵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573章 一路西進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734 章 緬甸戰略第454章 蟬變黃雀743章 聲東擊西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第493章 洪秀全的恐慌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694 章 思策(五)第1221章 馮李對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227章 鄉紳土人的叛亂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811章 坤甸海戰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386章 樂極生悲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858章 全殲
928章 南山防線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692 章 問策(三)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658章 封爵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573章 一路西進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734 章 緬甸戰略第454章 蟬變黃雀743章 聲東擊西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第493章 洪秀全的恐慌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694 章 思策(五)第1221章 馮李對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227章 鄉紳土人的叛亂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811章 坤甸海戰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386章 樂極生悲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858章 全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