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

榮維善最近碰到個大喜事,做夢都笑。只能說,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榮維善是糊南永州府東安縣獅子鋪人氏。雖然才十四歲,但作爲家中唯一的男丁,已經儼然是一家之主。

榮家原本一家五口。榮父從北邊逃荒,到了偏僻的獅子鋪後,安下家來,娶了榮母,兩人男耕女織,辛苦勞作,幾年下來也積下了一畝多水田的家產,生下榮維善和另外一對兒女,日子雖然過得清苦,倒也其樂融融。

但三年多前,榮維善十歲的時候,獅子鋪和鄰鄉永豐甸,因爲搶水,發生了嚴重的械鬥事件,榮父和三名村裡人一起被打傷,在家臥牀二個月後便去世。

家中遭遇滅頂之災。爲了給榮父抓藥,好不容易掙來的一畝水田,也變賣掉了,榮父去世後也是草草安葬。自那以後,榮家便一貧如洗。

榮母爲了拉扯大榮維善和他妹妹,不但白天租種鄰村大戶人家席老爺家的二畝水田,晚上還織布賺些零用錢,日夜操勞。

榮維善也不再上私塾,十歲便下田種地,小小肩膀便扛起家庭重擔。

但就算是如此,榮家也經常是斷糧,幸好,鄰村的席老爺家倒是好心,經常故意少收點田租,榮維善再帶着弟妹一道四處挖寫野菜充飢,倒也勉強不至於餓死。

榮維善還清楚地記得,大半年前的那段經歷,讓他畢生難忘。

大半年前,由於太過勞累,加上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織布時間太長,榮母眼睛突然看不清楚了,這下,整個榮家更是天塌了。

榮維善還記得當時,家中僅剩半抓米了,榮維善自己快兩天都只是喝些野菜湯水,但見弟弟妹妹餓得哭個不停,榮母也餓得嘴皮發青,眼睛看不見還摸着紡車織布,便硬着頭皮將半抓米混着野菜都煮了粥。

看弟弟妹妹吃得香,而他和榮母兩人餓得頭昏眼花,想到下一頓就沒着落,一家都得餓死,榮維善便心如刀絞。

第二天一早,榮維善便手持一把尖刀,準備前往鎮上搶些米糧來,尚未出村,便被村長叫住。

原來,今天有鎮公所的人下鄉來了。

“鎮公所?”從未離開過村子,沒什麼見識的榮維善當時還問道,“這是什麼東西?”

“是鎮裡的官老爺們!以前大清國叫里正,如今換了朝代,叫大聖國了。”村長看樣子也沒比榮維善好到哪裡去,都是從未出過遠門,消息閉塞。

不過,這回他倒是有些清楚:“鎮上前些日子就設了鎮公所,我們獅子鋪太過偏僻,如今鎮公所的人才來。聽說是要摸清村裡的情況,重新分田地。維善,你們家裡困難,呆會也跟鎮公所的老爺們提提,說不定會有好處。”

村長几句話,將榮維善勸回了家,將信將疑地在家等待着。

一個時辰後,村長派人來通知,每家每戶的戶主,去村裡祠堂聚會,鎮公所有大事要宣佈。

榮維善交代弟弟妹妹照看好榮母,忍住餓,來到村祠堂。卻見五十餘名身着灰色統一制服裝束的士兵將整個祠堂守住,煞是威風。

除此以外,還有頭系紅頭包巾的幾名鎮公所的人,在村長的陪同下,在同每家每戶瞭解情況。

輪到榮維善,一名面相和藹的書生模樣,據說是副鎮長的人,向村長了解他家的情況後,對他道:“小兄弟,苦了你了!放心,你家的事情,便是我們大家的事情。聖王教導我們,要關愛百姓,我們鎮公所是百姓的鎮公所。王班長,你安排人弄從我們帶來的牛車上取袋米和半袋白麪,呆會一起送到小兄弟家中。”

雖然寥寥的一句話,已經讓榮維善心中如同驚雷般。他簡直難以置信,鎮公所的人,會如此對待他。

榮維善雖然從未出過村子,但也已經懂事,心中清楚,這三年來,家中一直飢一頓餓一頓的,但除了村裡人偶爾接濟一點點,從未聽說過鎮上的誰來幫助過他們家。沒想到,這新成立的鎮公所,竟然有這般好心?

他滿腹懷疑,一步步走回家中,卻正好碰見弟弟妹妹歡欣雀躍地圍在竈房,看着兩名身着灰色統一軍服的士兵,在煮着麪糰。

“大哥,你纔回來啦?”嘴快的妹妹上前拉住榮維善的手,嘰嘰喳喳地說了起來:“這兩位恩公說是聖國的士兵,說要保護聖國的百姓,大哥,我們就是聖國的百姓嗎?”

榮維善只覺得鼻子有些發酸,眼睛有些溼潤了,他摸摸還不大懂事的妹妹頭頂,輕笑道:“嗯,我們就是聖國的百姓。”

看着竈房裡空空的米缸旁邊,放着一整袋白米,還有半袋白麪,他沒想到,這幫士兵和鎮公所的人,辦事如此之快,短短功夫便將米麪送到家中來了。

榮母從隔壁堂屋摸着門框,也來到竈房:“是老大回來了?老大,替娘好好謝謝人家,謝謝鎮公所。要記住人家的恩情吶!”

“娘,我知道!”榮維善看見榮母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着笑容,心中又一酸。這個恩情,他不會忘記。

兩名軍士擺擺手,站了起來,爲首者道:“嬸子,還有大兄弟,不用謝!這是我們的責任!如今整個東安縣,已經不是清妖的地盤了。我們聖王說過,在我們聖國的治下,不會讓百姓餓死!放心,以後你們家的日子,就會一天天地好起來的!”

這是這一天內,榮維善第二次聽到“聖王”了。他不敢多問,只是心裡,深深地記住了這個偉大的大恩人!

“行,那就這樣,我們還要去別的人家。就先回去覆命了。嬸子,大兄弟,按照聖國的田畝制度和你們家的情況,你們可以分四個人的田地。按照鎮裡的標準,平均每人一畝二分中等水田的水平,你們家一共有四畝八分田可以分,每年繳糧稅需要4鬥8升,銀稅2錢4釐。稍後,等村裡的田分清楚了,便會有鎮公所的人將田契發給你們家,到時按個手印便成了。”爲首的軍士交代完,便準備離開。

“啊?這個,軍爺,這糧稅真的才這麼點嗎?”榮母驚訝地問道,滿臉震驚之色。

榮維善也是震驚不已,榮父死後,榮母租種臨鄉的席老爺家的水田,約定的田租是一畝一石三鬥。就這,還是席老爺同他死去的爹是認識的份上,好心同情他家才以這麼低價租給他們家的。

那名軍士笑道:“嬸子,卻不要這樣稱呼!我們都中華討虜軍的士兵,也都是貧苦人家出來的,聖王說了,我們是百姓的子弟兵,可不能當老爺。”

他接着又解釋起來:“至於糧稅,聖國的標準便是如此。若是大兄弟日後跟我們一樣參軍了,成爲聖王的士兵,就這個糧稅,還可以減半呢!”

另一名軍士也點頭附和道:“聖王優待我們當兵的。不但糧稅減半,還可以多分一個人的田地。若是你將來成爲討虜軍士兵,你們家就可以分五個人的水田。”

榮維善眼前一亮!

他自小洗練武術,雖然因家貧,時常捱餓,但身體卻異常地強壯。雖才十三四歲,已經與成人差不多高大了。而且,他臂力驚人,村裡人也因此不敢欺負他們榮家是外鄉人。

等自己再長大一些,便也去參軍,成爲聖王的士兵!

榮維善在心底暗暗念道。

幾天後,村長陪同鎮公所的稅師和警師來到了榮維善家。

稅師遞給榮維善一式三份的田契和糧稅文書,榮維善毫不猶豫地在上面按下手印。緊接着,稅師和村長又陪同榮維善來到村口的一塊水田,道:“你家的水田分爲兩部分,這部分爲中田,只有二畝八分。因爲你們村水田不多,鎮裡將鄰村的田分了些給你們村,若是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到鎮裡來找警師或者鎮長進行調節。”

接着,又領着榮維善來到臨村,榮維善一看,分給他家的這兩畝水田,正是他家原來租種鄰村席老爺的那塊水田。

“這田不是鄰鄉永豐甸席老爺家的麼?分給自己家,就算席老爺心腸好,他們會願意?”榮維善心中忐忑起來。

稅師彷彿看出了他心中所想,笑道:“小兄弟,不必擔心。不單你們家,你們村裡很多人家的這次分的田,原來都是永豐甸的。瞧,旁邊那塊水田,是分給你們村長家的,原本也是富戶席居正家的水田。不要怕,如今不說這永豐甸,便是整個東安,整個糊南,都是聖國的天下,這些地主老財家的田地,沒被全抄沒了已經算是好的了。”

一旁的警師也道:“小兄弟不用顧忌。要說這席居正,其實已經算是地主,不過縣長看他沒有爲富不仁,還樂於鄉學,便只是將他家超出標準的田產半價購買,分給大家。”

榮維善這才明白,這水田都是縣裡出資購買的。

要不是親耳聽見,榮維善萬難想象,還有如此爲民的縣衙。

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513章 胡雪巖的發家史(謝諸神打賞)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769章征討朝鮮(四)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435章 逼降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補償才行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329章 滄州屠城第160章 柳暗花明(上)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774章 日本風雲(二)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五章 圍困全州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493章 洪秀全的恐慌第542章 佔領鎮江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第584章 北逃熱河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592章 談判(上)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九章 商議出征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503章 蘇州攻略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
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513章 胡雪巖的發家史(謝諸神打賞)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769章征討朝鮮(四)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435章 逼降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補償才行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329章 滄州屠城第160章 柳暗花明(上)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774章 日本風雲(二)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231章 司家營鐵礦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五章 圍困全州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493章 洪秀全的恐慌第542章 佔領鎮江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第584章 北逃熱河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第592章 談判(上)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九章 商議出征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503章 蘇州攻略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