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

當下,馮雲山又定下新朝的年號爲太聖,意爲紀念太平聖國之意,將當時的西元1854年定爲太聖元年。接着,馮雲山又宣佈大赦天下,所有漢苗族人,除了殺頭大罪外,其餘的一律降低一級從輕發落。

不過,司法部部長黃玉昆卻明白,說是大赦天下,其實原本的聖國之中,幾乎沒有什麼多少罪犯,除了一些被討虜軍將士俘虜抓獲的各地土豪劣紳和一些清兵及地方官僚,而這些官僚,犯罪嚴重的,已經殺了一批,而不嚴重的,卻是本來就想要放掉的一批,不殺養着豈不是白白浪費糧食,不如早些放了的好,而藉此次登基的機會,宣佈大赦,還能收買點人心。

馮雲山接着宣示:“此次登基,事出從急,原聖國的衆多舊部都未及參與,實乃遺憾。朕想,等平定各地,再與全部衆愛卿一道,辦個建國大典,普通同慶。”

衆人紛紛齊聲稱道:“萬歲英明!”

見大家都同意下來,馮雲山卻朗聲道:“朕所建立的新朝,國號爲中華帝國,與過去的太平聖國有所不一樣了,因此也算新建一國。原本聖國的一些,都是臨時設置,不甚完善,如今因還有諸多戰事,無法顧及,但等建國大典之前,朕卻是想都完善起來。這些,都還需衆愛卿等一齊努力。”

衆人忙連稱遵旨。

馮雲山又想起建立新朝,必要的一些凝聚民心的東西還是要的。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國家的概念和民族的概念!

他準備安排遠在廣州的“南方日報”進行專題報道,對自己的新朝進行宣傳,並敦促那些地方滿清官員將領儘早歸順中華帝國。

“衆愛卿可知,當今這個時代,世界上已經是強國林立。那些西洋諸國,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是很多,但國力強盛。比如英吉利帝國,本土的面積也就比廣東一省稍稍大一點點,人口亦相差不大,但其佔據世界五分之一的陸地,乃是世界上第一號強國!單單其派三萬兵力,便統治着超過二億人口的印度。由此可見,其軍隊的強悍。十多年前的那次戰事,英國只派了一萬餘名水陸士兵,便從廣州一路肆虐,一直攻克鎮江,雖說滿清兵戰力低下,武備鬆弛,但也能看出洋人軍隊的實力。”

“這些,便是因爲洋人的國力發展所致。這,正是本王想要做的。引進西洋諸學,開辦教育,增強民智,發展工業,提升國力。爲此,本王決意,效仿西洋諸國,實行獨特的君主制。朕會組織人等,編寫一部宏大的《中華帝國法典》,由朕批准之後進行頒佈。此法典確定帝國所有百姓的權利和義務,作爲所有百姓的行爲準則。並且,在這法典之中,朕要規定,帝國的國體政體,規定國都、國旗、國歌、國徽等等,這些代表一國的事務,朕都要以法典形式確定下來。”

馮雲山其實是以自己開頭,結束傳統的舊式封建王朝國體,而選擇採用過渡性質的“二元君主制”。

國家雖然也制定了憲法,也就是帝國法典,也會設立了議會,但他作爲君主,仍然保持封建專制時代的權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軍事大權於一身,是權力中心和最高的實際統治者。

而這部《中華帝國法典》,也是自己欽定的,但日後又不能隨意的胡亂更改,必須作爲既定的準則。

日後,帝國也會成立議會,但議會只是皇帝的幕僚機構,並無實際的立法權,自己這個帝國皇帝不僅擁有否決議會立法的權力,而且還通過任命或指定議員控制議會。

並且,馮雲山準備成立內閣,將自己從繁重的政務之中解脫出來,所有內閣成員自然是權利的核心,但都依賴於自己的任命來決定。

之所以選擇這種政體,馮雲山也是考慮到如今的國人民智未開,的確不適合民主,而且,自己和討虜軍將士費力打下的江山,傻愣纔會搞什麼共和民主,那樣只會讓這個泱泱大國四分五裂,鬧得不可開交。但馮雲山又知道歷史發展進程,若是自己仍舊選擇舊時封建王朝的形式,只怕要不了幾十年,還是會被世界的風潮給吞噬,因此,他選擇綜合二者之間的二元君主制。

日後的德意志帝國和日本,便依照這種體制,見國力迅速提高,並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而馮雲山的想法便是,提前催生出中華民族這個產物,自然,是以漢人爲主體的華族。

馮雲山登基後的第二天上午,馮雲山睡眼濛濛地被劉勝邦喚醒,睜眼一看,已經是巳時時分,知道劉勝邦喚醒自己,肯定是有要緊之事。

昨晚,馮雲山第一次睡在紫禁城中的養心殿後殿,雖然安德海等太監已經將龍榻上的墊子被褥都全換了新的,但馮雲山總覺得還是有些彆扭,尤其是龍榻其實也就是不知名的金貴材質的木板牀,睡得他腰痠背疼,他開始想念廣州聖王府中自己特意讓工匠加工的不軟不硬的席夢思了。

“萬歲,有喜事!”劉勝邦稟報。馮雲山的隨身書吏王闓運沒在,劉勝邦便成了傳話之人。

“房山知縣高驤雲和良鄉知縣謝偉勳兩人派人送來奏摺,率領房山和良鄉兩縣的鄉紳和衙役等,歸降新朝,說是已經俘獲了逃竄到兩縣的滿旗逃兵三百餘人。準備押解進京,向萬歲您獻俘。”劉勝邦從懷中掏出一份奏報,遞給馮雲山。

馮雲山一愣,想不到,自己剛剛登基的第二天,便有滿清官員前來歸附了,的確算是個大喜事。不過,爲防止刺殺或是其他變故,什麼進京獻俘就不必要了,就原地看押,等待討虜軍將士前去接收俘虜。

如今北京城已經攻克,數萬討虜軍將士全部耗在京城內也不合適。馮雲山可是清楚滿清的兵力,此次幾乎被一鍋端了,想要再重整旗鼓,收復北京城,幾乎沒了可能。

“命陸順德率領甲十師的二個陸戰團前去兩縣接收駐防吧。”馮雲山下令道。

他想得不僅僅是這兩個地方,還有整個順天府,甚至,整個直隸地區。這個時候,他才感覺,自己手頭上的兵力太少了。在交通極不發達的這個時代,精兵政策要實行的難度很大,必要數量的兵力,還是需要的。

也不知道,其他幾路討虜軍進軍情況怎麼樣了。他最後一次收到的消息,還是在抵達上嗨吳淞口接應陳天仕的甲八師將士的時候,當時得知的消息是中路討虜軍數萬兵力,已經圍攻武昌城,而東路的京杭大運河上,乙三師和乙六師以及石家兄弟率領的義一師數萬兵力已經攻克丹陽和鎮江,正攻打揚州府城。

馮雲山正想着,太監安德海奏道:“萬歲,左副總參謀長覲見。”

馮雲山領着劉勝邦,在數名王府衛士的陪同下,走出後殿,便看見左宗棠跪在門前高呼:“微臣左宗棠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馮雲山忙上前扶起左宗棠,眉頭一皺道:“季高,朕這真的還有些不習慣啊。以後沒在朝堂之上,不必要這麼正式的大張旗鼓,有事直接稟報便成了,不要搞那麼多虛禮。日後拜多了,指不定心裡有多罵朕了,而且,朕擔心日後連話都聽不到了。”

馮雲山的一席話,讓旁邊的小太監安德海一愣,這中華帝國的皇上,和原來的滿清皇上咸豐,還真的大不一樣啊。

左宗棠也是心中一動,馮雲山即便登基做了皇帝,對待自己也是宛如從前般的親信,不禁爲之感動。不過,先將好消息稟報給萬歲:“萬歲,特務司範汝增派人送來密報,南方戰事大捷!”

ps:感謝backup59大大的打賞!

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223章 福鍵遇襲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948章 俄軍大敗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741章 起義爆發(下)第357章 蔣家家族會第715章 割據安南982章 就職典禮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201章 過年,1852年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502章 向榮歸天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135章 陛下,法蘭西也無法戰勝中華帝國813章 巴達維亞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1243章 求助普魯士(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補償才行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916章 憋屈的何伯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802章 佔領古晉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154章 招標(中)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1205章 ****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1204章 新佔國土的移民問題(再次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858章 全殲第1226章 公交馬車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878章 馬路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1236章 法蘭西帝國的圖謀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742章 緬甸出事了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
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223章 福鍵遇襲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948章 俄軍大敗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741章 起義爆發(下)第357章 蔣家家族會第715章 割據安南982章 就職典禮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201章 過年,1852年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502章 向榮歸天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135章 陛下,法蘭西也無法戰勝中華帝國813章 巴達維亞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1243章 求助普魯士(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補償才行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916章 憋屈的何伯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802章 佔領古晉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154章 招標(中)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1205章 ****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1204章 新佔國土的移民問題(再次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858章 全殲第1226章 公交馬車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878章 馬路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1236章 法蘭西帝國的圖謀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742章 緬甸出事了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