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

而正當討虜軍駕千餘艘船出征高州雷州等府時,遠在二千里外的安慶城外,長江水面,則是另一幅景象。

只見寬闊的長江水面,太平軍的兩萬餘船隻密密麻麻排開,帆幔蔽江,銜尾數十里,帆疊如雪,疊在江面,望不見江水。而長江兩岸,十數萬太平軍,頭裹紅巾,沿着江水岸邊行軍,成爲兩條十餘里的紅色巨龍,往東流去。

前日,太平軍在先鋒大將秦日綱和胡以晄的率領下,抵達安幑省城安慶,猛攻二日。安慶城薄兵單,清兵勇們龜縮城內,不敢出戰。秦日綱率太平軍在城下架設大炮轟擊城牆,一時間炮火漲天,紛如雨雹,城內清兵大恐。

等安幑巡撫蔣文慶想起要親自督兵死戰時,西南城門已經被胡以晄手下一名叫李以文的卒長用大炮轟塌,李以文率先領着數百太平兵衝進城內,破了安慶城。

蔣文慶逃回巡撫衙署,見無路可走,吞金自盡。

待洪秀全、楊秀清隨後趕到安慶城,歇息一日,便下令大軍繼續開拔,棄安慶城不守,繼續順長江而下,直指南京城!

半個月時間,便從武昌攻克九江、安慶,楊秀清要的就是兵貴神速,在滿清來不及調兵防守下,便要一舉攻克南京城。

此刻,在衆多的船隻中間,有一艘遍體明黃綢緞裝飾的寬大龍舟上,楊秀清站在二樓甲板上,望着遠處密密麻麻不見盡頭的船帆,意氣風發道:“衆將雖本王此去沿江東下,攻克金陵城,建立地上人間天國!”

他身後十數人,卻是攻克安慶的有功之人,秦日綱、胡以晄、吉文元、朱錫琨、黃文金等人,還有一名滿臉英氣的青年小將,卻是第一個攻入安慶城的卒長李以文,也被楊秀清破格召見,親自勉勵。

“屬下願永世追隨天王、東王,殺滅清妖,建立地上人間天國!”衆人齊聲應道。

“很好!你叫李以文?”楊秀清威嚴的臉上,破天荒地帶着淡淡的笑意,輕聲道:“我跟以晄兄弟說過了,以後你便到我中軍帳下,做旅帥吧。好好殺清妖!”

衆人都羨慕地望着那名叫李以文的的青年卒長,小小卒長便能得東王親自召見,並如此器重,日後發展不可限量。

“以文拜謝東王!”李以文跪謝。

“以文?這名字不妥,不夠硬氣!”楊秀清皺皺眉,偏頭想了下,心中一動,笑道:“本王便給你新取個名字,取本王中間的‘秀’字,再加天國必定成功殺盡清妖的‘成’字。便叫李秀成,如何?”

“李秀成?好名字!東王取的好名字啊!”衆人紛紛議論。

“秀成謝過東王賜名大恩!”李以文趕緊再次拜伏在地,磕頭謝恩。

見這英氣逼人的將領自稱秀成,楊秀清欣慰開懷。

遣散衆人之後,楊秀清命人拿來地圖,察看着五六百里外的南京城,心中豪情萬丈。

興奮之下,一擡手,卻將一杯茶水打翻,將地圖邊角打溼大半。細看之下,卻正是兩廣之地。楊秀清腦中一下跳出一張普通忠厚的書生臉,瞬間興奮全無,滿臉陰霾。

“居然中途偷偷領人故意脫離天國主力,自創勢力!南王,你這是不甘心被我踩在腳下,想自己發展地盤了?聽說你還找到失散已久的兒子,哼哼……”

………

這日,長沙城內。日漸清瘦的曾國藩,正在案前奮筆疾書,門子來報:“大人,巡撫衙門轉來一份緊急公文,說是巡撫大人讓大人您代爲處理!”

門子口中的巡撫大人,乃是因收復長沙城有功,重新復任的糊南巡撫駱秉章,原巡撫張亮基月前已調任汕東巡撫。

曾國藩取來一看,卻是一封瀏陽的縣令寫的告急文書。說是瀏陽境內一名叫周國虞的會黨,組建了徵義堂,原本太平軍敗退長沙至嶽州後,徵義堂平靜了不少。眼下卻又死灰復燃起來,在瀏陽城外的山林裡活動猖獗,縣團對付不了,請省團派人前去鎮壓。

他讓李續賓、曾國葆、彭毓橘三人,喬裝成普通百姓,親自到瀏陽去,對周國虞和徵義堂作一番秘密查訪。

三人經過幾日查訪,報與曾國藩,得知事情原委。

這周國虞乃瀏陽寶塔山下一方大戶人家,其先祖是南明遺臣。明亡後,周家先祖隱居瀏陽,告誡後代子孫恪遵反清復明的祖訓。

周國虞及兄弟國材、國賢從小讀書習武,廣交朋黨,圖謀大事。

有一次,外出做生意到湘一帶的周國虞,結識了天地會首領何賤苟,何賤苟便領着周氏兄弟加入了天地會,回到家鄉後,便在瀏陽縣辦起了天地會的分支---徵義堂,明裡布仁施義,廣結良緣,背地裡發展會衆,鼓吹反清復明,會衆很快發展到數千人,聲勢浩大。

後來張亮基派人鎮壓,周國虞和徵義堂的兄弟們退到城外野人山中。

太平軍攻佔長沙城後,洪秀全與楊秀清均對天地會不甚重視,雖然派人邀請過徵義堂一次,但周國虞等人不願拜那勞什子上帝,便沒有加入太平軍中。

前幾天,徵義堂中一兄弟的妻子,被橫行霸道的瀏陽縣團練總張義山給搶了去,周國虞得到消息,便率領會衆冒險下山,結果沒抓到張義山,便一把火燒了縣團練所,瀏陽的縣令饒豐平嚇得惶惶不安,遂火急上報巡撫衙門。

曾國藩想了個計謀。他買通了徵義堂一個小頭目,讓小頭目帶着李續賓、曾國葆等人進入了人跡罕至的野人山,探知到徵義堂的總部所在。

而後,曾國藩讓羅澤南的門生王錱,帶着八百湘鄉團勇,從湘鄉趕到瀏陽。王錱、李續賓率領湘鄉團勇將瀏陽團總張義山抓獲,並將瀏陽的團勇一併編入隊伍。

而後,曾國藩命人將徵義堂中各小頭目的家眷全部請來,與張義山一道,押送到野人山中。

趁夜,團勇們將徵義堂團團包圍,曾國藩又命人來回跑動,造成團勇衆多的假象。

然後,點燃火把,在徵義堂衆人的面前,王錱宣佈張義山魚肉百姓的罪惡,並當場將這個瀏陽團總一刀砍死。然後命徵義堂各小頭目的家眷勸降,鼓動徵義堂的人放下武器,下山投降湘鄉團勇。否則,等天亮後,湘鄉團勇攻破徵義堂,全部殺滅。

曾國藩這套軟硬兼施的做法取得了效果,徵義堂的各個小頭目紛紛帶人下山投降。周國虞兄弟幾人不得不帶着八百親信弟兄,奮力殺出野人山,折損三百人手,只餘四百多人。

三千餘人的徵義堂,反倒被一千人不到的湘鄉團勇剿滅。

李續賓建議從徵義堂中挑選了幾百身強力壯的會衆,充入湘鄉團勇,曾國藩哈哈一笑,表示同意。王錱卻說賊人出身,不大可靠。曾國藩只是笑笑不語。

曾國藩命人將一千多名身體稍微柔弱的會衆充當佃戶,連同家眷一道押回湘鄉,罰做苦力三年,才歸自由身。

其餘五百名身體強壯的會衆,全部請到瀏陽團練所,命人大擺筵席,說是歡迎衆位兄弟加入團練。

帶衆人酒醉飯飽,曾國藩一板臉,命衆湘鄉團勇將一干醉酒的五百身強力壯的徵義堂會衆全部綁了,連夜押送到長沙城內。

次日正午,曾國藩當衆宣佈五百賊匪罪狀,在校場將五百賊匪全部斬首!

見衆人驚異,曾國藩冷笑一聲:“本官招收的鄉勇,都要身世清白的農人子弟,這種做過山間反賊的強人,斷是不能要!先時假意答應,只不過是麻痹他們的計謀而已!”

李續賓這才知道,曾國藩答應他的建議是假,讓衆人不反抗,束手就擒是真。而王錱也才知道,曾國藩從一開始便沒想過要招納賊人出身的會衆。

但衆人不知道怎麼的,均是心頭一陣寒意。曾大人太心狠手辣了!

聽見曾國藩在校場喝道:“此等人,便是做賊人造反的下場!”圍觀的百姓也心頭大震,

一名看熱鬧的農婦道:“阿彌陀佛,造孽呀,造孽,一下子砍掉五百多個腦殼,這殺人就跟剃頭一樣。”

另一個老頭也氣憤地說:“麼子曾大人,曾剃頭!這些都是瀏陽一帶的子弟,聽說都已經投降了,可惜了啊。”

於是,這名老頭無意中給曾國藩起的一個外號,隨着這五百人被砍頭的事情一道迅速傳開了,從這天起,“曾剃頭”一詞,便成爲曾國藩一生的綽號。

……

而帶領着四百多名兄弟的周國虞,此刻卻已經經過醴陵,前往郴州的路上了。

他本來以爲跟隨團勇下山,投靠官府的衆兄弟是一時糊塗,還想找個機會,想辦法去勸回被招降的衆兄弟。沒想到,才一天功夫,五百名最孔武有力的兄弟皆被斬首的消息傳回瀏陽,周國虞憤怒了!

當即他便想率剩餘的兄弟去長沙找曾剃頭拼命,但兩個兄弟勸阻了他。

等他冷靜下來,自知憑自己是無法報仇的周國虞,忽然想到了曾經的老大哥,何賤苟。年前,何賤苟託人給他送了一封信,說他在道州,已經加入了太平聖軍,邀他率手下兄弟,一起投靠。

他以爲跟那個太平軍一樣,便沒當回事。如今,左右無路,只能去投靠老大哥了。

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256章 人口紅利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第230章 平息叛亂800章 蘭芳共和國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447章 準備擴軍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200章 作戰計劃
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256章 人口紅利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第230章 平息叛亂800章 蘭芳共和國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193章 要贖戰俘,拿銀子來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447章 準備擴軍934章 邪惡的東方人太瘋狂了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1266章 兩種社會制度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200章 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