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

黃沙河一戰,清軍敗退得太快。

從廣西一路追擊的劉長清一部,一接到黃沙河與長毛賊軍交戰的消息,便加快行軍速度,想加入戰場從後面夾擊太平軍,無奈,離黃沙河還有三十餘里的時候,便已得知清軍倉惶敗退的信息,劉長清嚇得連忙命部下停止追擊,並再往後撤退十里,這才安心紮營。

當天,天王東王一道宣佈慶祝天國大捷,全軍在黃沙河圩紮營休整,並將清軍營帳中繳獲的肉米等食物分發各營,喜慶勝利。

傍晚,馮雲山命親衛取了些吃食,在盧七的帶領下,來到親衛營,看望關押的劉長佑、江忠濬、江忠淑、江忠義四人。

江忠濬等三兄弟倒還好,畢竟年輕又習武。劉長佑才被俘虜關押兩天時間,馮雲山再見到時幾乎認不出來了。

馮雲山見他雙眼眼圈發黑,佈滿血絲深深凹進,自己進來江氏三兄弟都看向自己,唯獨劉長佑眼睛平視,不曾看過自己一眼。

一旁的牌刀手告訴馮雲山,這個劉長佑是個硬骨頭,絕食2天了,怎麼勸都不肯吃飯,很難對付。

馮雲山看看這個牌刀手,他認出來了,是叫譚體元的那個小夥,也是童子軍裡面調過來給自己當親衛的。

馮雲山笑笑,不無嘲諷地看看劉長佑,道:“譚體元,你說他要絕食求死,我不這麼看。真的求死,咬斷舌頭或者自己撞死在地上都可以,何必折磨自己捱餓絕食而死?”

“說吧,劉長佑,你這麼做,無非是想引起我注意,是殺了你成全你的名聲,還是別的企圖?反正不是真的想死,對嗎?”馮雲山面含譏諷地微笑着。

“你!?你這逆賊,上反叛君父,下戕害百姓,妄爲讀書人!”劉長佑張張乾裂的嘴脣,喉嚨沙啞地罵道。

“大膽!居然敢辱罵南王!南王,讓小人砍了他的狗頭!”一旁的譚體元怒喝道。

馮雲山擺擺手,制止譚體元,又對劉長佑道:“而今,滿清佔漢,天災不斷,稅收混亂,貪官污吏欺壓百姓,民不聊生。我馮雲山正因讀了點書,才欲救天下百姓。驅逐滿清,復我漢人江山,共創大中華之天國盛世,讓所有的漢人都有飽飯吃,有暖衣穿,是馮某之理想,馮某哪怕舍卻此身皮囊,也在所不惜!”

“倒是你,妄爲讀書人!你劉長佑,妄讀孔孟聖賢書,白學程朱大家理!身爲漢人,甘做滿清奴隸,維其統治,魚肉百姓,助紂爲虐,爲身前一時名利,空留臭名于丹青。”

馮雲山想起後世中華被各國列強欺凌侮辱,不由更加痛恨滿清。一身正氣充斥胸間,斥責劉長佑倒也是理直氣壯。

劉長佑爲馮雲山氣勢所壓,一時語塞,滿臉通紅,強辯道:“你這逆賊胡言亂語,強詞奪理!你等長毛逆賊,不事生產,四處燒殺虜掠,縱兵爲禍,竟然妄談救民於水火?我身爲讀書人,忠君愛國,替君父朝廷分憂,對你等亂民賊子,恨不能盡誅爲快!”

馮雲山想想太平軍現在做的,確實不事生產,靠搶奪豪強財物生存。不由有些泄氣,他知道劉長佑還是那種傳統的讀書人,用言辭是無法招用的。不過,自己有的是耐心,就讓親衛營慢慢關押着,就算不能招降殺掉,也決不能放回滿清那邊。

劉長佑是硬骨頭,但江忠淑、江忠義兩人不是。馮雲山纔將目光轉向一同關押的江氏兄弟三人,江忠義就喊起來:“南王,忠義身爲漢人,必定身向天國!何況小人已帶李大人尋獲數擔火藥,爲天國立下大功啊。請南王放了小人,允許投效!”

一旁的江忠濬喝道:“住口!兄長說過,你如果投降長毛,以後就不要姓江。”

江忠義一聽,一臉絕望,悽然哭訴道:“三哥,我才17歲啊,我不想死。我還沒成家,沒後人,我家中老母也無人贍養。我只不過想活下去而已,不姓江就不姓江,我只要能不死。”

江忠濬一怔,無法反駁,不禁惘然長嘆一聲,看看旁邊的劉長佑,見他也一臉無奈,便不再言語。

江忠淑也嘴脣一動,剛想說什麼,又猶豫着,最終沒出聲。

馮雲山看看幾人反應,已瞭然於胸。他讓譚體元將江忠義放了出來,跟着譚體元他們做南王牌刀手,以便隨時盯控,其餘三人全部分開關押。

看到江忠義直接被放了,江忠淑不由急了,自己也才18歲,也不想死啊,而且江忠淑本身也是厭惡滿人,不願自稱奴才。略一遲疑,馮雲山和譚體元等人已經走了。江忠淑如釋重負般,繼續他的關押生活。

第二天一早,東王下令將清軍俘虜中的五十餘名滿人全部砍首,剩餘六百漢人兵勇交由後軍看押,充當輜重搬運苦力。

當下在黃沙河又徵集了三十條船隻,天國軍中有中型船隻一百餘艘,小型運輸船隻、漁船共三百餘艘。

曾觀瀾、盧七等人指揮後軍牌尾將黃沙河圩清軍營中大量營帳、糧米、火炮等悉數裝運上船,將大點的船都裝載得吃水極深,纔將剩餘無法帶走的營帳等物焚燬。

之所以如此着急,是昨晚太平軍營中慶祝大餐時,席間悄悄流傳一條消息,衡州府、長沙府一帶清軍兵力空虛,尤其長沙城牆破舊,極易攻下。

這條消息自然是馮雲山使人流出,目的是提供hn清軍信息,促使天國高層加快行軍速度。

途中,馮雲山暗令才十六歲的譚體元領二十餘名可靠後軍老兄弟,從黃沙河圩悄悄出發,至百餘里外的xn縣尋找那從江忠義口中問來的劉長佑家中位置,設法將江忠源及劉長佑的家眷悉數帶出,不可使之受傷,送至馮雲山身邊。

太平軍從黃沙河圩出發,開始出廣西,踏入糊南境內,順江而下朝永州府進發。

傍晚時分,馮雲山正坐船上,一邊飲茶,一邊和李開芳、謝享才閒聊聖教往事。忽聽船底咔嚓一聲,三人跑至船艙邊一看,江中水流不知何時變得湍急,湘江北急轉朝東,約半里長狹窄的轉彎江面,密密麻麻聚集着二三百船隻,後面還有一百餘艘船隻繼續順流衝下。

船底咔嚓吱吱聲仍不絕於耳。這時,幾人發現前面幾十艘中大船隻開始靠岸,原來是許多船隻由於載得太重,吃水很深,經過剛纔的急轉彎道時候被連片的暗礁撞鬆艙底木板,出現縫隙漏水。

江水開始往船艙倒灌,天國將士急忙從進水船隻上岸,一邊舀水,一邊搬運輜重物資到岸上。

不一會,有牌刀手乘小船來報,上百中型船艙底板出現縫隙漏水,開始朝下游平緩處一個叫廟頭的地方靠岸轉移。天王東王下令整個船隊停下來,天國上萬將士全力轉移人員物資。

馮雲山心中暗喜,不過他沒有表露出來,而是連忙命人將漏水船隻的人員和輜重等轉移到其他未漏水船上和岸上!他坐的船可能因沒載多少人和物資,吃水較淺,並未漏水。

直到深夜,所有漏水的船隻人員全部轉移到岸上,不過仍損失一批輜重貨物,還有十餘尊土炮,由兩艘中型運輸船載着,還未來得及擡下岸便隨船一起沉入江中。

由於損失百餘艘船隻,尤其是載貨多吃水深的船隻,完全打亂整個天國的行軍計劃。雖到半夜,天王東王仍未休息,召集天國高層商議解決對策。

天王洪秀全很是心焦。好不容易衝出廣西,本想順江北上,迅速攻佔糊南,尤其是長沙城,這可是省府大城,作爲人間小天堂最合適不過。根據從黃沙河新俘妖兵那裡得來的消息,糊南的清妖兵好多抽調至廣西,糊南本地兵力空虛,正是攻佔的大好時機。偏偏船隻損毀這麼多,將士、輜重都不能靠水運快速行軍到長沙,喪失建立小天堂機會,他怎能不窩火。

東王楊秀清見船隻損毀,甚是心痛,擔心不能快速趕到長沙,便跟天王建議立即召集天國高層商議對策。

上百盞燈籠徹底照亮了一座寬敞的雙層航船,所有船艙全部以黃綢整飾,富貴堂皇,正是此次商議的地點---天王所乘座船。

盧七率陳玉成、範汝增和幾名牌刀手駕着艘小船,在天王衛隊盤查後,護衛着馮雲山登上天王座船。

略微寒暄,天國首義六王和秦日綱、胡以晄、朱錫琨、羅大綱、曾錦謙、曾水源、黃玉昆、賴漢英等天國老人,便開始商議正事。

首先還是天王提議道:“衆兄弟,今日天國百餘大船爲礁石損壞,不但衆多輜重物資無法攜帶,連天國部衆都無法全部水路裝運。衆兄弟可有何辦法,都議議吧。”

西王一如既往地直爽乾脆,說出了衆人心聲:“稟天王兄,妹婿以爲天國兵分兩路,主力乘坐剩餘的船走水路,快速行軍急攻長沙,此乃天國建小天堂之大事。餘下部分輜重、牌尾等,可在一偏師護衛,躲避清妖追擊,沿江陸行北上。”

衆人一聽,均覺有理,但餘下偏師牌尾等無疑有被拋棄的嫌疑,萬一被清妖追上,無力抵抗,下場可想而知。

翼王石達開也覺心中不忍,道:“西王之策雖好,但置牌尾和天國將士親屬等人於危險之境。恐爲清妖所乘!還望天王、東王三思。”

胡以晄、黃玉昆、賴漢英等天國老人也紛紛附和,擔心偏師不能護衛牌尾等。

北王韋昌輝開口道:“貴妹夫所說很是有理,攻佔小天堂纔是天國最大之事!因此分兵勢在必行。但諸位兄弟擔心也有一定道理,不如多派些聖兵保衛輜重牌尾,待天兵主力攻佔長沙後,再迅速回頭接應,豈不皆大歡喜。”

洪秀全一聽,點點頭,緊鎖的眉間也舒緩不少。

“貴妹夫所說甚是有理。聽糊南來投的兄弟所說,而今清妖在衡州、長沙一帶兵力空虛,長沙城牆更是倒塌不堪,清妖頭還未來得及修葺,正是天父皇上帝賜予我們建立小天堂的良機。“

”天國將士必須加快進軍,儘快趕到長沙城,建立小天堂。正袍的補充也很好,解決了天王和秀清的後顧之憂。天國天兵就水陸分兵而行,水軍在前開道,陸路在後追趕,隨時接應,儘快趕到長沙。”端坐次位的東王,輕拍船艙,一句話敲定了應對之法。

“那衆兄弟再說說看,由誰擔任偏師主將,帶多少天兵,保護輜重牌尾和女營等人。”東王繼續說道。

衆人聞言,均沉默不語。任誰都知道,這偏師主將,無甚功勞,卻危險萬分。

坐在下手的胡以晄打破沉默,開口道:“若天王、東王允許,以晄願擔此任,率一千偏師護衛輜重牌尾,尾隨天國主力到長沙。”

天王洪秀全大喜,剛想誇讚胡以晄,但轉念一想,胡以晄是他在軍中能領兵,爲數不多的親信之人,且武藝高強,曾兩次救他性命,不放自己身邊,萬一有危險,自己如何抵擋?不由猶豫起來。

東王楊秀清道:“以晄兄弟不懼危險,自告奮勇,秀清甚感欣慰!但以晄兄弟平素從未接觸輜重牌尾諸事物,恐不是最合適。”

朱錫琨和曾水源頓時明白了東王言語中意思,兩人一起聯聲說道:“天王,東王,錫琨(水源)以爲偏師主將由南王擔任最爲合適!南王乃天國柱石,威德高遠,素掌天國輜重牌尾,更兼後軍主將,天國行軍,素後軍斷後,均井井有條,從未給清妖以可乘之機。”

天王洪秀全一聽不由皺皺眉頭,他雖不想南王勢大壓主,但一直以來南王都是惟他是從,助他良多。他當然不想失去南王的扶助。

東王楊秀清見心腹明白自己意思,提議南王,心中暗喜,但面上卻頗爲難道:“南王雖是最爲合適,但南王乃天國千金之軀,豈能如此行險,還是再議議吧。”

“天王兄、東王兄,雲山願爲後師主將,將諸位牌尾兄弟及輜重尾隨天國主力,順順當當帶至長沙,替天國分憂。”馮雲山見此機會,哪能不抓住?

他在過了蓑衣渡後,便苦思脫離天王東王二人的計策,暗中使曾觀瀾領十餘名細作,在天國軍中散佈長沙等處兵力空虛、城牆倒塌不齊的消息,讓天王和軍中將士渴望能急切行軍,早日建立小天堂。哪怕船沒被暗礁撞壞,馮雲山也會稱病,或另找其他藉口建議分兵,如今總算等到脫離天國主力的好機會。

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1226章 公交馬車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986章 林肯的應對822章 和談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883章 學堂925章 激戰976章 休斯頓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433章 夜襲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963章 說服麥喀士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568章 軍糧城小鎮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292章 兵工廠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788章 廣州會館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第701 章 繅絲廠開工(下)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29章 見洋人(下)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779章 尊王攘夷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436章 擋路者死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
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1226章 公交馬車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單章01 太平軍制簡單說明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986章 林肯的應對822章 和談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883章 學堂925章 激戰976章 休斯頓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433章 夜襲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963章 說服麥喀士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568章 軍糧城小鎮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292章 兵工廠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788章 廣州會館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第701 章 繅絲廠開工(下)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29章 見洋人(下)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779章 尊王攘夷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436章 擋路者死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