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章 蘭芳共和國

當然,還有一句話他沒說出口,但衆人也都明白,那便是順勢將整個沙撈越全部佔領。

果然,最先明白過來的卻還是曾國荃,他直接道:“譚大人,莫非陛下的意思是讓我們這次趁機將這傻佬越給佔領了,作爲中華帝國的第一個海外省?”

“不錯!陛下的密令便是這樣!但爲了不傳出去,引來不必要的麻煩,譚某特意將衆位將軍召集在這。此次出征,陛下希望殺出威風來,讓南洋的華人同胞都知道,中華帝國是他們的靠山,讓那些西洋列強也知道,華人也不是那麼好任意踐踏和欺凌的。另外,陛下還特意交代,對於沙撈越的土著們,不必手軟,不聽話的全部擊殺,順便將這個沙撈越、甚至整個婆羅洲島嶼都佔據下來,陛下說了,這個地方多年前就已經有我們漢人居住生活,自然應當歸屬我們漢人。”譚體元一臉崇敬,轉達着皇帝的諭旨,雖然是口頭上的,雖然是遠離本土數千裡的大海之上,但那神態,毋庸置疑,必須遵照執行。

施利芬心中一凜,他已經明白皇帝的想法,先是一驚,繼而恍然。他從普魯士而來,以前雖然沒有多少接觸海洋,但畢竟身處歐洲,眼光還是開放性的,他清楚這婆羅洲主要分爲三股勢力,最大的一股自然是荷蘭,婆羅洲的大半都是他們所謂的荷屬東印度的組成部分之一,佔據婆羅洲的除北部以外的大半地區。而荷蘭人向來以商業聞名,何況此時剛從法國的統治下獨立出來,而且比利時從荷蘭獨立出去,荷蘭的整體國力已經衰落下來,能佔東印度羣島,完全是因爲1824年的和英國達成的協議,雙方互相交換的結果。而如今荷蘭自身的軍事力量根本就不足爲懼。而此時的婆羅洲的北部,英國參與控制得並不深,沙撈越只是扶持了一名英國人建立了布洛克王朝來控制,而東北部的沙巴目前還未開發,都是一些土著部落,北部中間是文萊王國,目前也並沒有完全受英國控制,只是成爲它的保護國而已。也就是說,目前的婆羅洲北部地區,雖然名義上是英國的勢力範圍,但實際上並沒有被英國真正的控制。那這樣一來,英國在婆羅洲的利益並不是很深。施利芬終於明白,爲何皇帝敢悍然出兵佔領婆羅洲了。

這簡直是自己剛學會的那個什麼諺語來着,對了,火中取栗,這個諺語形容這位皇帝的舉動最是恰當不過了。施利芬甚至可以想象,那位皇帝得知同族的數千同胞在婆羅洲被屠殺,是多麼的迫不及待出兵的模樣。這簡直是一個最爲完美的藉口:保護被屠殺的子民,懲處兇徒,正義地出兵保護僑居的子民,然後趕跑了兇徒,剩下的荒蕪之地作爲賠償給慘死者的家屬,順便定居下來。

聽說荷蘭人此次也參與屠殺那些華人礦工,皇帝陛下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出兵的藉口,直接將整個婆羅洲都佔領。然後趁着英國人在印度叛亂沒解決之前,自顧不暇,無力顧及東印度羣島的大好時機,趁機深入,而這時荷蘭依靠不上英國人,以他們的海上力量和軍隊,根本就擋不住中華帝國的南洋艦隊和一個步兵師的進攻。這樣的話,說不定以很小的代價,便能將整個東印度羣島全部佔據下來。這可是一大塊肥肉啊。可以想象,以中華帝國雄厚的國力和衆多的人口,一旦真的將東印度羣島佔據下來,並且站穩腳跟,不出數年,中華帝國的國力必定能更上一個臺階,不單單僅限於目前的東亞強國,而是可以與歐洲並肩而立的列強了。

不過,這還得有個前提,便是英國真的不插手才行。

施利芬搖搖頭,感覺若只是佔領婆羅洲,很可能英國還會忍住不插手,若是將整個東印度羣島都佔領了,哪怕那時英國還沒平定印度的叛亂,也會竭盡全力阻止中華帝國。站在這個世界最強帝國的立場,自然不願意看見一個大國崛起,這必定會危及它的利益。東印度羣島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而且物產也很是豐富,英國願意將之交給荷蘭這種歐洲弱國,但絕不會願意交給一個近在咫尺的強國,特別是這個差點還成爲他的殖民地的古老東方強國。

就看皇帝怎麼交代那個譚司令官的了。

衆人齊聲點頭稱是。

譚體元接着便直接安排起來:“丁將軍率領第二分艦隊,外加步兵第三十八師的二個主戰步兵團,前往東北面的汶萊海灣。根據情報,那汶萊16世紀的時候雖然強大,號稱一國,然而其如今已經衰敗下來,加上那沙撈越地區被那布洛克王朝奪取後,其國力更微弱不堪,總兵力不足二千人,其中還有近十分之一的華族同胞可以招降。你們有一艘一千五百噸級的護衛艦和三艘炮艦應該能直接開進汶萊內河,攻打汶萊王宮的防守壁壘,掩護運兵船登陸直接佔領汶萊。對於汶萊蘇丹,陛下交代,其以前乃是浡泥國,一直進貢我中華天朝,自大宋開始,至明代,每代國王均會上貢中華。直至明嘉靖還是萬曆年間,浡泥國發生內亂,王族盡死,他族纂位這纔不復進貢天朝。因此,這汶萊蘇丹如若投降也就罷了,如若不然,則必須俘虜押解進京,當面由陛下親自審問,再交外務部和司法部聯合審決,懲處其罪行才行。”

施利芬心中暗道,皇帝好算計,竟然能從中華歷史上找到這汶萊國朝貢的典故,這下出師有名,直接以興師問罪的名義征討其不進貢的罪責,或是打着爲之前的汶萊王族復仇的藉口,便是英國人明知道是胡亂找個藉口,也不大好說什麼,陛下真是絕了。

丁汝昌和曾國荃當即接令。

丁汝昌臉色通紅,神情激動。

曾國荃更是摩拳擦掌,恨不能親自帶兵前往汶萊,這可是千古留名光宗耀祖的大事啊,但他雖說是步兵師長,可譚體元纔是自此出征南洋的指揮官,他只能乾着急。

只聽譚體元接着說道:“尤將軍便率領第三分艦隊,外加步兵第三十八師的一個主戰步兵團和特種兵營一起,徑直攻向沙撈越的重城古晉,一舉將那所謂的布洛克王朝和他的僱傭兵全部剿滅,同時看看還能不能救下些倖存的華族同胞。尤將軍主意靠近砂越河口時候看看有沒有敵方的軍艦,聽說那布洛克王朝當初是從星家坡英軍殖民地和一家去年剛剛成立的名爲‘慕娘公司’的英資公司各借了兩三艘武裝蒸汽船,帶領數百名武裝隊員沿砂越河而上屠殺那些客家同胞的,說不定他們還留在砂越河內,因此,我這第一分艦隊的那艘三百噸級的炮艦也劃給你統領。千萬小心,最好讓那些特種兵們沿河兩岸先行偵查,如今正是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以最小的代價消滅那些畜生們,兄弟們的命寶貴,不能跟那些畜生交換了。

至於曾將軍,便率領其餘的三十八師弟兄們,和本司令一道,直接前往婆羅洲最西端的一個叫三口洋的小鎮,聽說那裡有上千的廣東福建客家人在那挖礦謀生,不知有沒有遭受那些畜生的毒手。正好在那打聽一下最近的消息,本司令便率領艦隊在海上游弋,護衛運兵船,等消息查探清楚,曾將軍便可率領將士前往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坤甸,蘭芳共和國的老巢。”

說到這裡,譚體元頓了頓,講特務司報送的經過彙總的情報掏了出來,交給曾國荃。並且,譚體元簡單解釋了這個坤甸纔是此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地。陛下派他出兵之時,特意交代過,這個坤甸是一個名爲蘭芳共和國亦或是蘭芳公司的華人團體的首都或總部,當地都是廣東福建一帶遷居過來的華人,當初的成立之初其首領便向滿清朝廷上表過國書,向清朝稱臣,並派員前往北京朝貢,雖然沒有被滿清接納爲藩國,但也讓旁邊佔領東印度羣島的荷蘭殖民當局不敢輕舉妄動。不過,如今蘭芳已經日益勢微,而首領也已經換了10任,不知道如今的首領還願不願歸順中華帝國。

根據陛下的猜測,特務司探聽到的這個叫劉阿生的蘭芳第十一任大總制,極有可能沒有向中華帝國稱臣之心,否則按照蘭芳公司地位的處境,早就應該聽說滿清被中華帝國推翻,前來投靠了。

而且,蘭芳公司所在的地區,已經不是屬於沙撈越,而是西婆羅洲一帶,算是荷蘭人的勢力範圍。很有可能,荷蘭人會出兵干涉,所以,做好大戰一場的準備。

譚體元不得不慎重起見,畢竟他所知道的一些消息,並不是很多,而且是特務司的特務轉了幾次手的情報,不但嚴重滯後,而且很有可能已經極不準確了。因此,對於蘭芳這個華人團體組織,並不能確定就一定百分之百是盟友。因此,他纔要在那處距離坤甸不遠也不是太近的三口洋小鎮,打探坤甸以及整個蘭芳共和國的詳細情報,再決定如何應對。

曾國荃聽完,興致高昂起來,他怕的是沒仗可打,更何況相比於打那些汶萊等,歐洲強國荷蘭更讓他興奮。

下達完命令,除了曾國荃仍舊留在旗艦“南洋一號”上之外,丁汝昌和尤浪漫紛紛搭乘小划艇離開旗艦,回到各自分艦隊旗艦上指揮起來。

第二分艦隊和三十艘運兵船往東離開,尤浪漫率領的第三分艦隊和二十來艘運兵船仍舊跟隨着主力,繼續往南的海岸方向靠近。

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423章 進軍江南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1218章 戲弄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魯士了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683章 盛京形勢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1284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來人了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810章 與荷蘭開戰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433章 夜襲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839章 歐洲局勢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800章 蘭芳共和國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93章 洪秀全的恐慌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680章 排洪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807章 坤甸要塞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280章 小鎮調研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397 章 天父下凡了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1060章 對印政策908章 芬尼亞社
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857章 阿古柏之死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423章 進軍江南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1218章 戲弄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魯士了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683章 盛京形勢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1284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來人了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810章 與荷蘭開戰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433章 夜襲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839章 歐洲局勢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800章 蘭芳共和國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93章 洪秀全的恐慌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680章 排洪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807章 坤甸要塞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280章 小鎮調研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397 章 天父下凡了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1060章 對印政策908章 芬尼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