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章 馬路

“陛下,微臣倒覺得最大的收穫,除了建設了這麼條鐵路通車外,更爲重要的是,不但鍛煉出一大批修建鐵路的隊伍,還掌握修建鐵路、橋樑的技術和能力,甚至刺激了水泥、鋼鐵、木材、機器設備行業的高速發展。”

馮雲山聽到這裡,想起自己曾經交代的要在鐵路司下組建中華帝國鐵路建設兵團,後來倒是聽說建起來了,不禁細問起來:“程愛卿,如今你們鐵路司下面的鐵路建設兵團如何了?”

聽到皇帝主動開口垂問,程恆生連忙回道:“回陛下,當初接到陛下的聖旨,微臣立即將當初還在工務部下面的建設工程公司進行了改建,又從美國中部鐵路公司和普魯士僱請了大批鐵路工人和技師人員,在太聖四年的時候便成立了中華帝國鐵路建設兵團,下轄三個師,共三萬人馬,實行軍事化管理,除此之外,還有近五萬的勞工,規模空前。這幾年來之所以五年計劃中的四大鐵路能順利修建完成,就是靠他們的艱苦拼搏。陛下,微臣可以驕傲地說,我中華帝國的這支鐵路建設兵團,是世界上最大規模,也是實力最爲強勁的鐵路建設隊伍。”

“除此之外,國內還有幾家大型商團商會,比如徽州商會、廣州商會、山西的喬家、常家、曹家和湖南的蔣家等紛紛自行興辦中小型鐵路建設公司,通過自行融資或是承包來幫助地方官府或是私人煤鐵礦來修建貨運鐵路,也都發展得很不錯。因爲陛下交代過,朝廷沒有對其打壓限制反而有所鼓勵,因此,這些地方財閥和大商賈開設的鐵路建設公司已經隱然成了幾分氣候。最近山西太原府的喬家和常家名下喬氏鐵路建築公司和常氏鐵路建築公司聯合起來,說是準備修建一條從山西太原府城經過他們老家榆次縣、祁縣、到直隸順德府城的的客貨兩用鐵路。微臣以爲,這條鐵路既然要修,直接連接到順德府作用沒那麼大,若是再往南修至盛產煤炭的潞安府,再經林縣至河南的彰德府,與粵直鐵路連接上,這樣便可將山西的太原府和潞安府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通過粵直鐵路,運至南北。”

馮雲山點點頭,勉勵道:“程愛卿此言有理!不過,對於這些私人商賈,雖然朝廷應當鼓勵他們興辦工廠,甚至修築鐵路,但你們鐵路司作爲朝廷主官鐵路的衙門,也還是要加強管理,鐵路作爲國家重要的交通運輸設施,必須完全掌控在朝廷的手中,不能任意放縱民間對鐵路隨意投資,即便放開一些小型貨運鐵路的投資建設,也要對其進行嚴格審覈。朕說的這些,主要不是禁止那些商賈和私人投資鐵路,相反還要鼓勵他們投資,但要合理規劃。畢竟鐵路投資耗費巨大,要將大量的財富投進去,必須要投在最需要的地方、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纔行。”

程恆生聽到馮雲山的旨意,連忙答應下來,見皇帝望着自己,知道是讓自己繼續說下去,忙道:“官道方面,這幾年下來比鐵路發展的成就更大。鐵路的里程,如今修建完成通車的一共也就八千二百里,還有三千五百里年底通車,全部加起來也就一萬二千里不到。可新修築的官道,到去年爲止,已經超過二十萬裡。而且今年因爲很多鐵路的開通,方便運輸水泥和開山機器,新型官道的修築更加迅速,預計今年又會新增七萬里程的新型官道。而且,新修的主要官道側重內陸一帶,不但方便挑夫行走,還很適合馬車趕路。如今各地官府都各自開設了長途馬車公司,在投入使用的各段官道進行商客、貨物的運送,獲利頗豐。”

“長途馬車公司?”馮雲山一聽樂了,沒想到,還沒等自己提醒,手下便能想起這些個營生,果然還是有了新官道這個基礎,便會催生客貨運輸的產業啊。

不過,這新型官道造價昂貴,猶如後世的高速公路一般,若是那些私人貨運公司運輸重型貨物,很容易損毀官道,還是得如同後世一樣,加強管理才行。並且,要養護這些新型官道,也要經費,必須從這些經營的運輸公司收取一些費用才行。想到這裡,馮雲山開口了:“你們交通部要制定長期合理的章程來,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新型官道。唉,這個叫法不妥,既然這新修的官道方便馬車通行,以後索性就跟舊官道區分,便叫馬路吧!你們要制訂章程,既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馬路,又要加強對馬路的規劃和管理以及後期的養護維修。並且,針對各地的長途馬車公司,要制訂一些管理章程和行業標準,哦,就是運人運貨的收費標準。比如每公里運送一噸貨物該收多少聖元,每百公里一個成人該收多少聖元,都有個統一的定數。當然,這些各地可以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修築和保養馬路的成本來衡量。”

馮雲山此時腦海中想到的是後世一個詞:可持續發展。若是新修的馬路不收費,全靠朝廷開支,肯定無法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到後續更多的新馬路的建設上去,畢竟朝廷的財力要投入到各個地方,也是有限的。何況朝廷不像那些經營運輸的公司收取費用,他們也不會降低運輸價格,還不如既收取他們的費用,又規定好運輸的收費標準,這樣也可以促進貨物流通,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而程恆生和其他大臣聽到皇帝說的馬路這個稱呼,還有制定收費標準的旨意,均是眼前一亮,不由暗自讚歎皇帝的真知灼見。

“陛下,而水運方面,除了最早成立的兩廣遠洋公司外,朝廷後來陸續組建了南方水運公司、北方水運公司,細分還有長江水運公司、珠江水運公司、浙江水運公司、閩江水運公司、漢江水運公司、黃河水運公司、黑龍江水運公司、遼河水運公司、伊犁河水運公司、紅河水運公司、湄公河水運公司等等,主營貨運,但也有部分客運,對百姓和商販的出行流動很有幫助。而兩廣遠洋公司因爲帝國國土版圖的擴大,已經改爲中華遠洋公司,所經營的運輸業務範圍從原本近海擴展數倍,不但發展到南洋一帶,還擴展爲整個太平洋甚至那個叫澳洲的地方。如今彭大人率領遠征軍爲帝國擴張了新墨西哥省,中華遠洋公司的業務便可擴展到美洲去。”

“這還僅僅是朝廷創辦的水運公司,民間的商賈,特別是那些地方財團,也紛紛創辦中小型水運公司,在本地區開創江河運輸業務。水運司對其進行審覈管理,用來活躍地方商業,倒也不錯。目前來說,水運是全國運輸的大頭,南方的糧食運送到北方,北方的煤炭運輸到上海、廣州等地,都暢通無阻。”

“最後是電報郵驛方面,雖然發展得有些晚,但因爲陛下的重視,突飛猛進。如今,敷設電報電纜近三萬裡,所有鐵路沿線、南北和東西主要馬路沿線基本都已經敷設了電纜,並且在馬路和鐵路經過的府治以上的大城都開設了電報局,其中超過一半已經投入使用,到今年底便可全部投入使用。而且,隨着帝國疆土的擴展,電報郵驛司準備在修築的馬路沿線全部配套敷設上電報電纜,讓這個能將消息瞬間通往萬里之外的電報在各地都投入使用,我中華帝國必將江山穩如泰山。陛下,如今除了哈薩克自治區、新疆、西藏、蒙古、青海、黑龍江和吉林之外,其餘各省的省治大城都已經通上電報。最遲明年,如今帝國的疆域各省都能通上電報。至於郵驛,也進行了改變,沿新修的鐵路和馬路設置了各地的郵局,以後在外地的百姓要郵寄家書,便不用一兩個月才送到,而是十來天甚至幾天便抵達。當然,若是以後開通了電報業務,那便能瞬間到達。”

聽到程恆生的話,馮雲山笑了。他明白程恆生的意思,這是拐着彎在建議自己,是不是允許民間百姓也能使用電報進行通訊呢。當初自己興建電報,主要的自然是用於軍事和政務用途,但反正電報空閒着,順帶進行一些民間業務,也未嘗不可。於是,馮雲山點點頭答應下來。

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743章 聲東擊西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126章 佔領全城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888章 天皇駕崩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334章 巴黎公社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337章 佔領琉球764章 南洋戰略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734 章 緬甸戰略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908章 芬尼亞社第541章 醫護兵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999章 華盛頓淪陷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1265章 未雨綢繆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812章 請求停戰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433章 夜襲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925章 激戰第601章 紛紛出逃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866章 胡亞雷斯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
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743章 聲東擊西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126章 佔領全城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888章 天皇駕崩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334章 巴黎公社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337章 佔領琉球764章 南洋戰略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734 章 緬甸戰略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405 章 準備出兵江南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908章 芬尼亞社第541章 醫護兵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999章 華盛頓淪陷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1265章 未雨綢繆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812章 請求停戰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433章 夜襲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925章 激戰第601章 紛紛出逃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866章 胡亞雷斯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