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白衣送行

(書評區也是春秋亂戰,很精彩。)

世子殿下騎白馬佩雙刀出城,身後便是一位魁梧武將領軍的百餘輕騎,只是當頭一駕馬車卻平淡無奇,馬伕是個清秀女子,連世子殿下都策馬而行,想必應該沒誰有資格坐於車廂。

出城十幾里路後,一百鳳字營騎弩兵便刻意拉開距離,遠遠吊着,那名武典將軍獨自策馬來到徐鳳年身邊,即便面對的是一位最近十年鋒芒最盛的北涼四牙之一,忠心毋庸置疑,呂錢塘舒羞楊青風三名大柱國膝下走狗仍然小心戒備,隨時準備出手,可見三人委實是懼怕徐大柱國怕到了骨子裡,生怕一點風吹草動傷着了世子殿下,他們就得趁早以死謝罪。

徐鳳年正在向九鬥米老道士魏叔陽請教那《兩儀參同契》精髓何在,看到呂錢塘三人的緊張作態,也不出聲,等到持戟將軍在馬上彎腰請示後,這才笑道:“寧將軍,讓你麾下兵馬跟在後頭,只是本世子不願吃灰塵,沒別的意思,別緊張,拉開一個半里路距離,真有險情,只是一個衝刺的事情,寧將軍還信不過鳳字營?這可是本世子的親衛營,每人都是從北涼各軍中百裡挑一出來的悍勇精銳,加上有寧將軍坐鎮指揮,萬無一失。”

這持大戟的武典將軍有個詩意名字,寧峨眉,卻生得五大三粗,一身橫肉,鳳字營清一色佩刀持弩的輕騎,唯獨他鐵騎重甲,手持一枝惹人注意的卜字鐵戟,更背有一個大囊,插滿了短戟十數枝,一看便知是個萬人敵類型的衝陣武將。

徐鳳年出城以前拿到手一份關於寧峨眉的戰功梗概,不得不去敬重驚歎幾分,寧峨眉是個戰場上的遺孤,被扛蠹的大將王翦撿到,撫養成人,王巨靈陣亡後,便繼承了義父的衣鉢,只要給他一戟在手,僅是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的壯舉便做了數次,每次事後都要被大柱國以大功抵小罪,要不然他也不會成爲北涼四牙中武階最低的一個,只不過寧峨眉只要能上陣能殺人,別讓他龜縮在陣後做搖旗吶喊的事情,對這些並不上心。

古往今來,敢用戟做趁手兵器的,莫不是一幫殺人如拾草芥的虎狼猛漢。

沙場上是殺神,寧峨眉下了戰場,卻不是那種動輒鞭撻士卒的蠻將,相反,十分溫良恭儉,說話嗓門因爲中氣十足,難免顯得震天響,語氣卻總像是出自江南女子的櫻桃小嘴,實在是一件彆扭至極的奇事。此時聽到世子殿下的解釋,寧峨眉斜持大戟,戟尖朝地,靦腆笑道:“這趟出行,大柱國命屬下一概聽從世子殿下吩咐,殿下說如何便如何。”

徐鳳年瞥了眼寧峨眉手中大鐵戟,好奇問道:“寧將軍,這卜字戟該有七八十斤重?”

寧峨眉詫異道:“世子殿下認得這戟是卜字戟?”

徐鳳年啞然失笑道:“偶然聽我二姐說起過。不至於認作是那做花哨禮器的矟戟。”

寧峨眉沒有察覺身邊氣氛有些凝滯,自顧自說道:“世子殿下猜測無誤,這戟重七十五斤,尋常人提拿不起。”

腰間佩雙刀的徐鳳年哈哈大笑道:“有機會要見識一下寧將軍的飛戟,聽徐驍說你短戟能夠一戟一人墜馬,例無虛發。”

寧峨眉有些赧顏,只是笑了笑。最終請辭,縱馬拖戟而返。

容顏嬌媚心腸不知如何的舒羞拉住繮繩,冷眼旁觀,嘴角勾起,掛滿了不屑,這名大柱國心腹的北涼驍將實在是不諳官場世情,既然世子殿下都識破了兵器,甭管是識貨,還是瞎貓撞上死耗子,就不知順水推舟馬屁吹捧幾句?還當着佩刀殿下的面說什麼提不起大戟,你這是嘲諷世子殿下手無縛雞之力嗎?你這不開竅的莽夫,世子殿下即使不是用刀高手,可那兩柄絕世好刀寒意森森,隨便一瞧便是血水裡浸泡出來的殺人刀,“尋常人”駕馭得住?

身形不輸寧峨眉的魁梧劍客呂錢塘只是凝神閉目,拇指扣住從武庫裡挑得的巨劍赤霞劍柄。

楊青風籠罩於一襲寬敞黑袍中,襯托得那雙如雪白手愈發刺眼。

徐鳳年繼續前行,輕聲感慨道:“當年西楚自稱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人,可那十幾萬所向披靡的大戟士不一樣敗給了徐驍的鐵騎,看來天底下這矛,還是數北涼鐵騎最鋒利。”

老道魏叔陽撫須輕聲笑道:“老道早年有幸見過北涼數千鐵騎奔雷成一線的奇景,猶如廣陵江上的大潮,翻江倒海山可摧,心馳神往啊。”

徐鳳年眨眼道:“魏爺爺,這我可是見多了。”

老道士愕然良久,終於恍然,一臉欣慰笑意。這讓矇在鼓裡的舒羞百思不得其解。舒羞三人在王府上做大柱國豢養鷹犬的日子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最長的楊青風才七八年,那時候世子殿下便已經是狼藉聲名在外的北涼頭一號無藥可救大紈絝。

江湖上沒有魔門邪教這類說法,哪有不知死活的宗門幫派給自己戴上“邪魔”的帽子,便是一些行事狠毒的宗派一旦跟這兩個字沾親帶故了,多半都要跑到熱鬧地方哭爹喊娘叫苦喊冤,尤其是被北涼鐵騎碾壓過的江湖,更沒人有膽子走這種註定短命的偏鋒,大約一甲子前的江湖魚龍混雜,一如中原春秋九國那樣諸侯割據,倒是有個讓大半座江湖仰視的門派自稱魔門,下場如何?

龍虎山輕輕鬆鬆出世了一位百年難遇的仙人齊玄幀,發貼天下,約戰於蓮花頂上的斬魔臺,齊大真人獨自一人便屠光了六位自命不凡的魔道高手,從此一蹶不振,已經淡出視野五十年,天曉得被當年的孫子輩門派騎在脖子上撒尿多少回了。

舒羞出自一支西楚國的旁門左派,鑽研一些被正道打壓很狠的巫蠱術,不成氣候,她雖是門派裡不多見的巫女,有望繼承宗主位置,可舒羞自有野心,瞧不上眼不到百人幫派的小家子氣,逃了出去獨自逍遙快活,憑着上佳皮囊和下乘媚術,偶然間從崆峒山一位懷璧不知的中年道人那裡得了殘本的上流心法,修習以後功力暴漲,一發不可收拾,得知那僅是三分之一的《白帝抱朴訣》後,便順藤摸瓜摸到了聽潮亭武庫,不死已是萬幸,只進了王府,還沒瞧見聽潮亭的影子,就被府上隱匿的高手打得半死,以後拿幾次成功刺殺換得了活命的機會,這次拿到手《抱朴訣》,當然萬分珍惜。

別以爲北涼王府只有被刺殺的份,哪一次來了一撥,北涼不是立馬出去一撥給予鐵血報復?哪一次不斬草除根?

這便是大柱國徐驍的歹毒了。唯有一件件血案累積在一起,舒羞這等天不怕地不怕的左道人士纔會轉變得如此膽小如鼠。再不怕死的好漢女俠也扛不住大柱國那一百種一千種讓人生不如死的手段啊。

徐鳳年對舒羞三人並無好感,更無需去客套寒暄,只是策馬來到馬車邊上,掀起車簾子,看到魚幼薇抱着武媚娘嬉鬧,她心情不錯,花魁魚幼薇也好,西楚皇帝劍侍的孤女魚玄機也罷,現在她在哪裡都是籠中雀,可若能換個更大的籠子,從王府騰挪到整個江湖,那麼她的心情總是會更好一些。

姜泥縮在角落,不是坐着而是蹲着閱讀一本秘笈,眉頭微皺,做什麼都認真十分努力十分的模樣。

至於那羊皮裘老頭兒,佔據了車廂大半位置,脫去了靴子,在那裡用手扣臭腳丫,扣完了便放在鼻子前聞聞。

徐鳳年放下簾子,無奈道:“難爲魚幼薇和小泥人了。”

世子殿下自言自語:“是不是再換一輛?算了,在一輛馬車上,出了狀況,這古怪老頭兒好歹會出手,否則連我出事都未必能讓他勞駕,更別說爲兩個女子出手。”

徐鳳年從懷中抽出新繪地圖《禹工地理志》,離陽王朝一統中原後,本來六州擴爲現在的十九州,可見春秋亂戰離陽王朝是何等的蛇吞象,徐驍爲何成爲王朝唯一一位大柱國便在情理之中。北涼是泛稱,囊括了整個涼州和半個陵州,他們一行人現在纔出城沒多時,城池本就在北涼最南部,距離雍州北邊境還有一日行程,徐鳳年走的官道便是四年前走過的,這段路程當初走得也輕巧,馬馬虎虎算得上是鮮衣怒馬,進入雍州腹地以後纔開始一路淒涼起來。

興許是受不了車內鬥雞眼老頭,魚幼薇捧着白貓探出頭,眼中有些乞求地望向徐鳳年。

徐鳳年打了個響指,楊青風猛然睜眼,只聽他一聲口哨,一匹無人騎乘只是乖巧跟在他身後的棗紅駿馬小跑向世子殿下。

楊青風據說連野鬼山魁都能飼養,馭馬不在話下。

騎術尚可的魚幼薇剛坐上馬背,小心翼翼安撫着武媚娘。

一時間整條官道後邊只見塵土漫天,

馬蹄陣陣,大地顫動,顯然不是一百輕騎能夠製造出來的陣勢。

徐鳳年掉轉馬頭,眯眼望向那邊。

馬車也停下,生平第一次離開王府的姜泥都探出頭。

徐鳳年笑了笑,對面有懼色的魚幼薇招手道:“換馬,來我這邊坐着。”

整個北涼有這氣魄和手腕的角色,就兩人而已。

老爹徐驍可不敢搶世子殿下的風頭。

那剩下那位便水落石出了。

傳言那個北涼十萬鐵騎都對他言聽計從的小人屠嘛。

徐鳳年會認不得?

魚幼薇沒這臉皮,但看到徐鳳年眯起了長眸,只得下馬再上馬,坐入他懷中。

加上大戟寧峨眉,北涼四牙一股腦出現了三位。

徐鳳年嘖嘖道:“好大的大排場。”

在刀矛森森的鐵騎擁簇中,一襲白衣策馬而出。

遙想當年,這位白衣男人似乎便是如此風範地一騎絕塵出陣,將那享譽天下的名將之首葉武聖一對妻女活活刺死陣前。

風流無雙的俊雅男子在馬上微微躬身,輕輕道:“陳芝豹來爲世子殿下送行。”

在北涼三牙和最前排十數位驍將視野中,只看到了世子殿下懷裡抱着個美人,美人懷中又抱着只白貓。

一邊出身忠烈將門並且自幼便跟隨徐大柱國征戰春秋的年輕一輩最傑出人物。

一邊是那個溫柔鄉里逗貓的公子哥?

似乎一時間,高下立判。

徐鳳年再度掉轉馬頭,一根手指纏繞着女子青絲,緩緩道:“不送。”

第76章 覆甲婢女第167章 可憐第227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上)第44章 白衣戰黑衣,白頭殺白頭第58章 水珠對水甲第240章 噤若寒蟬(三)第68章 打劫的第121章 坐井觀天第119章 頭顱第42章 何地不心涼第52章 白馬出涼州第137章 蟒吞龍第63章 得道第147章 這世道不痛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13章 帶刀老魁,背匣老黃第48章 讀書種子第107章 揮手第103章 咫尺風雷(上)第108章 大戰在即第44章 九十年意氣咄咄逼人第45章 新狼煙舊餘暉第60章 慢刀作畫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422章 馳來北馬多驕氣第39章 赤腳第39章 新武帝(上)第341章 有人與國同齡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223章 北涼四戰(五)第104章 好鳥好世道第312章 有始有終第182章 兩國之戰,兩人之戰(上)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372章 子曰第405章 拒馬第164章 江湖飄總挨刀第130章 扛刀入北涼第248章 趙家三千甲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29章 懂不懂第210章 拔劍再說第132章 火候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80章 樹葉紅了第46章 魚龍混雜第280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三)第124章 陸地滾青雷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132章 火候第6章 新天下新江湖第19章 教你一劍第299章 西楚霸王(上)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135章 拋過河第227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上)第261章 回涼州第305章 春雨已至秋風將起第189章 離別第58章 九十之爭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163章 蟬螳螂黃雀彈弓第161章 兩敕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352章 喝綠蟻酒是要收銀子的第155章 抔土第200章 登仙?第86章 教你練字不許學第12章 湖中有老魁第49章 白日見鬼第298章 人間天上,原來如此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84章 霜殺百草(二)第一四十七章 柿子橘子第116章 北涼織造第74章 算命第37章 江湖又巍巍乎千百劍來第116章 離陽失其鹿(上)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343章 面北背南第75章 打趴下第412章 天人攔仙人第126章 收刀第116章 好地方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12章 少江南老涼莽第189章 離別第308章 野花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60章 禁中夜半,人屠披甲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25章 一劍直過十八門,西楚觀禮太安城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136章 斬龍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59章 封侯虎第127章 吵聲佛聲
第76章 覆甲婢女第167章 可憐第227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上)第44章 白衣戰黑衣,白頭殺白頭第58章 水珠對水甲第240章 噤若寒蟬(三)第68章 打劫的第121章 坐井觀天第119章 頭顱第42章 何地不心涼第52章 白馬出涼州第137章 蟒吞龍第63章 得道第147章 這世道不痛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13章 帶刀老魁,背匣老黃第48章 讀書種子第107章 揮手第103章 咫尺風雷(上)第108章 大戰在即第44章 九十年意氣咄咄逼人第45章 新狼煙舊餘暉第60章 慢刀作畫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422章 馳來北馬多驕氣第39章 赤腳第39章 新武帝(上)第341章 有人與國同齡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223章 北涼四戰(五)第104章 好鳥好世道第312章 有始有終第182章 兩國之戰,兩人之戰(上)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372章 子曰第405章 拒馬第164章 江湖飄總挨刀第130章 扛刀入北涼第248章 趙家三千甲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29章 懂不懂第210章 拔劍再說第132章 火候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80章 樹葉紅了第46章 魚龍混雜第280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三)第124章 陸地滾青雷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132章 火候第6章 新天下新江湖第19章 教你一劍第299章 西楚霸王(上)第247章 噤若寒蟬(十)第135章 拋過河第227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上)第261章 回涼州第305章 春雨已至秋風將起第189章 離別第58章 九十之爭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163章 蟬螳螂黃雀彈弓第161章 兩敕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352章 喝綠蟻酒是要收銀子的第155章 抔土第200章 登仙?第86章 教你練字不許學第12章 湖中有老魁第49章 白日見鬼第298章 人間天上,原來如此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84章 霜殺百草(二)第一四十七章 柿子橘子第116章 北涼織造第74章 算命第37章 江湖又巍巍乎千百劍來第116章 離陽失其鹿(上)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343章 面北背南第75章 打趴下第412章 天人攔仙人第126章 收刀第116章 好地方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12章 少江南老涼莽第189章 離別第308章 野花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60章 禁中夜半,人屠披甲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25章 一劍直過十八門,西楚觀禮太安城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136章 斬龍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59章 封侯虎第127章 吵聲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