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收刀

那公子哥錦衣華服白馬紅槍,陣前殺人後仍是談笑自若,看得六百青州重騎俱是心顫。

要知那名被刺於馬下的將軍可是襄樊戰力前三甲的猛士,卻不料一照面便被一槍斃命,況且他身前馬匹上坐着的是堂堂靖安王,六大藩王中僅排在燕敕廣陵兩王身後,這位北涼世子不管家世煊赫,終究是小輩,更不在北涼地盤上,怎麼就敢如此放肆?當面拂逆被襄樊百姓視作神明的靖安王?

一時間這嫡系六百甲羣情激憤,只需身穿蟒袍的主子一聲令下就要衝殺碾壓過去,莫說你是北涼世子,便是北涼王在此又如何?真當天下騎兵都是繡花枕頭不成?!北涼號稱三十萬鐵騎甲天下,青州第一個不服!

靖安王身穿一件江牙海水五爪坐龍黃蟒袍,顏色尊貴,比較藍白雙色都要高出一籌,蟒水更是位列一等,僅就蟒袍而言,確是比廣陵王都要高出半級品秩,可見皇帝陛下對於這個當年一同參與奪嫡的兄弟十分優待,甚至有些破格了。靖安王此番出場,終於沒有手掛念珠,與那越年老越肥胖以至於穿上蟒袍略顯臃腫的廣陵王不同,趙衡身穿這一襲蟒袍,十分熨帖合身。

他緩緩擡手向後一揮,六百重騎瞬間整齊後撤,陣型毫無凝滯,分明戰陣熟諳,等重騎撤出五十步,趙衡輕夾胯下一匹產自西域汗血寶馬的馬腹,慢慢前行,無視那具屍體與一杆才染血的紅槍,平靜道:“八十輕騎不管如何驍勇善戰,都擋不下六百青州鐵騎。”

“確實擋不下,但八十騎換兩百條命還是做得到。”徐鳳年不以爲意道,眯眼盯着這位處心積慮要自己下黃泉的靖安王叔。

襄樊城內,相互試探,可以談笑風生,到了這裡已是撕破臉皮,徐鳳年身陷絕境,戾氣十足,尤其是驟然消化大量大黃庭後,原本可以壓抑住的戾氣被擴大無數倍,這纔有了提起剎那槍殺死青州將軍的狠辣。

但徐鳳年對兵事並非一竅不通,更不會狂妄無知到以爲八十騎死戰就可勝了青州六百甲,只不過輸人不輸陣,再者今日蘆葦蕩外一戰,軍旅甲冑只是錦上添花,註定無非影響大局,所以靖安王率兵而來,等於用上一份讓他收買輕騎人心的大禮,徐鳳年樂得接受,他早就與魚幼薇說過要得人心,施予小恩小惠根本不濟事,因此便是在江上被吳六鼎一竿翻船後救人,徐鳳年都沒有真的以爲就成功擄獲了大戟寧峨眉等一百騎的忠心。

北涼號稱三十萬鐵騎,自然不是三十萬兵馬皆是馬上控弦之士,真正騎兵才三分之一,精銳鐵騎又只佔三分之一,鳳字營八百白馬義從無疑是佼佼者,甲士越是武力出衆,則越是難以被平庸將領馴服,徐驍“大逆不道”撥出一百騎給兒子隨行,除了明白上的排場與護駕,其中未必沒有考校的意味,若是這一百騎都駕馭不住,日後如何去面對三十萬新老悍卒?不止是徐驍,只要是一個枝繁葉茂的大家族,對於家中那些個繼承人都有持久不斷的審視權衡,更不要說生於皇宮的天潢貴胄們,便是有朝一日終於當上了儲君太子也不是就一勞永逸了。

趙衡輕輕一笑,不置可否,臉上沒了故作親近的和顏悅色,這位藩王的上位者氣勢終於一覽無餘。

皇室宗親,本就更多擔負天下氣運,世人智者所謂的一遇風雲便成龍,並非空玄妄言,儒家重養氣,道門真人有尋龍望氣本領,只是得先天龍脈龍氣者未必都能乘風雲而起,大多被後天種種際遇所禁錮,導致昏聵晦暗。成事在天謀事在人,這便是說天道與人道兩途的妙義,至於先賢的人定勝天一說,往往被人曲解,其實本意該是人衆勝天纔對。

陣前,趙衡平淡問道:“王明寅死了?”

徐鳳年點了點頭,笑道:“這位天下第十一名不虛傳,幸好小侄身邊有兩袖青蛇的李淳罡。”

暗中提醒這位藩王八十北涼輕騎是擋不下,可還有一位不可以常理揣度的老劍神。

趙衡對此似乎並不意外,王明寅本就是死士,哪怕成功逃脫,趙衡都不允許他脫局而出,王明寅答應趕來襄樊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他了的命運。這也是江湖高人尋常不願涉足廟堂爭鬥的根源所在,終歸是敵不過軍隊的劍戟大網,百人敵千人敵又如何?西蜀那名皇叔被譽作當世劍聖,也不過是在北涼鐵蹄下劍斷人亡,被不計其數的兵馬硬生生耗死,屍體被馬匹踐踏而過,一灘肉泥,連死法都如此不堪。與其被當作一條走狗提着腦袋搏富貴,還不如在江湖逍遙做一尾游魚來得逍遙自在,

徐鳳年笑道:“王明寅來襄樊不奇怪,倒是一名騎大貓的小姑娘,讓小侄很驚喜啊,他鄉遇故知,倒要感謝王叔的千兩黃金大手筆了。若非王叔一擲千金,小侄哪能見識到她的廬山真面目?呵呵。”

情不自禁學那少女殺手呵呵一笑。

趙衡聽聞此語,終於悄悄嘆息,只是不見臉色陰霾,反而豁然開朗般,他趙衡若是輸不起的人,如何能活到今日?再說這回輸了蘆葦蕩一戰,廟堂那邊暗戰卻是不輸反勝了,世上就准許眼前這後輩一人韜晦了?趙衡灑然笑道:“鳳年,是否從此便記恨下了王叔?”

徐鳳年不曾想到趙衡會這般袒露問話,一時間沉默不語,眼前馬背上的人物是徐驍那一輩的翹楚,可與當今陛下爭奪天下輸在前,雖說春秋國戰中被徐驍壓了一頭輸在後,可論心機,徐鳳年沒有自負到可以與其並肩,若非這樣,徐鳳年也不至於當日在瘦羊湖畔客棧一席談話便溼透衣襟後背,今日趙衡一環接一環毒辣計謀迭出,尤其是連愛妻王妃都可拋棄的魄力,簡直就是可怕!徐鳳年不說話,趙衡也不計較,一副雲淡風輕的姿態,徐鳳年半真半假,哈哈輕聲笑道:“如果王叔再無臨別贈禮,小侄自不敢記恨長輩,就當是得了千金難買的教訓,以後再不敢小覷北涼以外的英雄好漢。”

抓住繮繩的趙衡下意識拇指食指摩挲捏轉,淡然道:“不湊巧,本王還真有兩件小贈禮。”

心頭一跳的徐鳳年狹長丹鳳眸子中戾氣爆起,冷笑道:“既然王叔要送,小侄沒有不接的道理!”

好大的口氣!

趙衡忍不住一嘆,不知爲何想起了自家的嫡長子趙珣,若韜略才智與心思縝密,兩名年齡相差不多的世子並無明顯的高下,只是氣魄膽識而言,趙珣卻要差了太多,不過這怨不得珣兒,他自小長在靖安王府,受困於條框繁瑣的藩王法例,沒有多少真正歷練的機會,而自己這二十幾年蝸在襄樊一城,許多道理言傳不如身教,因此珣兒只繼承了陰柔一面,戰場殺伐帶來的陽剛猛冽卻差了火候,這等梟雄胸襟,確不是殺幾個僕役就能養育出來的。這徐鳳年,長得半點不似徐瘸子,但手腕心性卻十得八九了,換作別人的孩子,誰敢堂而皇之陣前殺人?趙衡清楚察覺到徐鳳年不惜玉石俱焚的濃烈殺機,一笑置之,彎腰從馬背上解下一隻長條錦繡包裹,入手微涼,寒意刺破肌膚,趙衡微笑道:“這隻劍匣裡頭有半截古劍與一本刀譜,都是本王從武帝城求來的,鳳年你練刀,刀譜用得上,至於古劍,不妨直說,本意是爲你送行後,贈予李老劍神的。”

徐鳳年震驚問道:“半柄木馬牛?”

靖安王仰天笑道:“不錯。”

趙衡繼而直直望向徐鳳年,第一次不掩飾他的殺意,冷聲道:“你信不信本王是當今世上唯一請得動那位陸地神仙離開武帝城的人?”

徐鳳年手中那一杆剎那本來朝下的槍尖微微上提了幾分,笑道:“信!”

趙衡的殺氣轉瞬即逝,神情歸於平靜祥和,竟有幾分英雄末路的落寞,將劍匣一揮拋出,丟給徐鳳年,掉轉馬頭,不帶語氣起伏道:“刀譜是那人存世的唯一一部秘笈,秘笈無名,但那人一生摧敗頂尖劍士無數,這部刀譜的輕重可想而知。徐鳳年,以後趙珣若是有機會離開青州,不管是去北涼,還是回去那座城,希望你別忘了今日小小贈禮。我也好,徐驍也罷,到底是老人了。以後肯定要由你們上臺來翻雲覆雨,我與你父親的恩怨,到今日爲止算是了結乾淨。需知做人逆勢如飲酒,順勢卻如倒茶,對不對?”

徐鳳年伸手接過裝有半截木馬牛的劍匣,抱在懷中,沒有言語。

大黃蟒袍的靖安王一騎絕塵而去。

徐鳳年則默然調轉馬頭,提槍抱匣而返。

八十騎個個眼神炙熱,馬陣立即讓開正中一條小徑。

一騎穿過的徐鳳年輕聲道:“收刀。”

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255章 長繩懸空第19章 練刀第51章 數風流人物第12章 少江南老涼莽第124章 九刀第99章 大醮大潮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416章 天道鎮壓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08章 念來念去都是情第170章 可恨可敬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72章 無名詩第397章 手摘天雷返人間第132章 八方雷動第238章 噤若寒蟬(上)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7章 真像第122章 卸甲與獰笑第75章 大雨撐小傘,指玄對金剛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90章 逍遙遊第376章 生死之間見生死第303章 西楚霸王(五)第81章 指點江山一人少一人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283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六)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201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中)第24章 搬山第104章 舊賬第145章 驚蟄番外第七章第14章 劣馬黃酒六千里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59章 下馬第189章 離別第4章 面首三百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5章 勿念勿等第101章 入冬本該人加衣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58章 水珠對水甲第126章 一劍生佛第280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三)第173章 老卒第127章 吵聲佛聲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149章 春秋十三甲第160章 天下不平事,總有拔刀郎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88章 少俠和魔頭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72章 天人相見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16章 小試牛刀第103章 陰風陰雨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209章 我從山中來,山風翻我書第92章 坐黿觀劍(下)第31章 大黃庭第160章 貧道十年一釣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146章 古謠第116章 天亮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395章 牽馬第206章 當下又憂鬱第45章 雪中第189章 離別第66章 長短術第97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380章 北涼悲涼第139章 喝喝喝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316章 袍澤第294章 在不在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4章 面首三百第24章 搬山第320章 再見如初見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145章 從前有座山第165章 狹路相逢
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255章 長繩懸空第19章 練刀第51章 數風流人物第12章 少江南老涼莽第124章 九刀第99章 大醮大潮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416章 天道鎮壓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108章 念來念去都是情第170章 可恨可敬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72章 無名詩第397章 手摘天雷返人間第132章 八方雷動第238章 噤若寒蟬(上)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7章 真像第122章 卸甲與獰笑第75章 大雨撐小傘,指玄對金剛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90章 逍遙遊第376章 生死之間見生死第303章 西楚霸王(五)第81章 指點江山一人少一人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283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六)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48章 送炭之後齊卸甲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201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中)第24章 搬山第104章 舊賬第145章 驚蟄番外第七章第14章 劣馬黃酒六千里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59章 下馬第189章 離別第4章 面首三百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5章 勿念勿等第101章 入冬本該人加衣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102章 扶搖而上第58章 水珠對水甲第126章 一劍生佛第280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三)第173章 老卒第127章 吵聲佛聲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149章 春秋十三甲第160章 天下不平事,總有拔刀郎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88章 少俠和魔頭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72章 天人相見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16章 小試牛刀第103章 陰風陰雨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209章 我從山中來,山風翻我書第92章 坐黿觀劍(下)第31章 大黃庭第160章 貧道十年一釣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146章 古謠第116章 天亮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395章 牽馬第206章 當下又憂鬱第45章 雪中第189章 離別第66章 長短術第97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380章 北涼悲涼第139章 喝喝喝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316章 袍澤第294章 在不在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4章 面首三百第24章 搬山第320章 再見如初見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90章 坐黿觀劍(上)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145章 從前有座山第165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