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一

不一會兒,神殿武士帶着十餘名戴着鐐銬的“祭品”登上了法臺。

這些人臉上同樣戴着面具,不過與祭司們的面具不同,“祭品”面具上的表情更顯卑微。

武士們將這些“祭品”帶到法臺中央,迫使他們跪下,然後祭司們開始圍繞着這些“祭品”轉圈、舞蹈、吟唱、祈禱。

周圍隨之響起古老樂器的聲音。

再有片刻,觀看的數以千計的人,也同聲祈禱。

顏飛卿可以感受到,那些“祭品”的魂魄其實處於一種十分茫然的狀態之中,渾渾噩噩,失魂落魄,並不知道自己正處於一個什麼樣的處境當中。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祭司們儀式完畢,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長刀,動作極爲熟練地剖腹剜心。

整個過程中,“祭品”們沒有任何反抗,就如待宰的牛羊,甚至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反倒是觀看的人羣歡呼起來。

顏飛卿見此情景,面沉如水。

他能看到許多普通人看不到的景象。

一個個虛幻的靈魂正在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吞噬,流淌的鮮血也迅速喪失了所有的靈性和活力,變成污血。

這讓他想起了當初的五魔教主張祿旭,同樣需求生魂。只是張祿旭位於中原,處於三教的眼皮子底下,只能通過見不得人的手段來收集生魂,而這些古仙們在遠離中原的情況下,直接光明正大地奪取生魂,還要冠以祭祀的名頭。

顏飛卿沒有出手救人的意思,且不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就算他想救,僅憑他一個人也沒這個本事。

接着顏飛卿又將目光轉移到了那些神殿祭司的身上,他們身上同樣有着神力的涌動,多半是來自於古仙們的賜予,只是並不算多,看來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顏飛卿沒有等到整個血祭儀式結束,提前轉身離開。

……

在這座蠻荒神殿內部深處有一座祭壇,一尊高大的女子雕像站立在祭壇中央,面南背北,女子手中持有一根骨杖,杖身上盤踞着一條吐着長信的黑蛇。

一個祭祀正在神像前虔跪拜。

忽然,祭壇上的神像活了過來,無數古老晦澀的聲音彷彿穿過時光長河降臨到此地,好似是無數人的吶喊,又似是在齊聲吟唱。

在神像的背後,隱約可見一座黑沉沉的大山,山上又有許多影子。

黑色的霧氣隨之瀰漫開來,使得神殿之中格外詭異。

正在跪拜的祭司驚喜無比,更爲虔誠地讚美神靈,五體投地,等候神靈的旨意。

片刻後,一個幽沉的聲音響起:“一個魔頭出現在城中,他將帶來災禍,你們要找到他,想辦法驅逐他,殺死他,使他不能侵害城池。”

“謹遵旨意。”祭司的雙手掌心朝上,額頭仍舊緊貼地面,恭敬地回答道。

神殿中的聲音漸漸退去,再有片刻,瀰漫的黑霧也消失不見,神像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祭司這才站起身來,轉身向外走去。

與此同時,其他幾座神殿之中,也陸續降下了類似的神諭。

各大神殿中的武士們在祭司的帶領下,四下出擊,開始盤查城中的可疑之人。

若論單打獨鬥,七名僞仙中無一人是顏飛卿的對手,可就像當初開明六巫聯手抵抗陸吾神一般,人數上的優勢可以彌補境界修爲上的不足。

七人也如開明六巫那般在城中設下了陣法,所以當顏飛卿進入城中的時候,他們便察覺到了顏飛卿的存在,只是他們無法準確找到顏飛卿的具體位置,只能用這種辦法逼迫顏飛卿現身,普通的武士和祭司無法威脅到顏飛卿一絲一毫,可如果顏飛卿選擇出手,那麼他們就能立刻鎖定顏飛卿的準確位置。

七人的真身並不在城中,不過他們可以通過城內的七座神殿降臨此地,這是神仙特有的手段,需要香火願力,卻是其他長生之人不能比擬的。

顏飛卿十分謹慎,他通過籙牒進入了天星觀躲避。

這份籙牒是祖庭那邊親自僞造,天衣無縫,沒有任何破綻可言。

雖然天星觀無力掌握整個城池,但它卻是大玄朝廷和道門的象徵,其餘神殿之人還不敢貿然闖入天星觀當中,那無異於殺官造反,會引來大玄朝廷和道門的報復。

不過顏飛卿也沒有在道觀中表露真實身份,更不曾召來此地道觀主事詢問城中情況,只是如一個普通遊方道人一般,在道觀內掛單歇息。

顏飛卿來此之前,就對此地做了大量的研究,朝廷派出的二十餘名青鸞衛,還有道門先後派出的十餘名弟子,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已經很說明問題。這座天星觀能夠在城中立足,恐怕是少不了“和光同塵”四個字。

不過世上的事情,從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古仙們不斷滲透道門,道門自然也會滲透古仙,而且道門開出的價碼足以讓古仙們動心,畢竟道門已經代替儒門成爲天下正統,有足夠的底氣許諾。

這正是顏飛卿此行的主要目的。

顏飛卿在城中觀察了大概三天的時間,待到城中風聲過去之後,悄無聲息地離開天星觀,進入到一座以月亮爲標誌的神殿之中。

按照西域人的說法,這是月神的神殿,不過對於中原人來說,月神又有另外的名字。

太陰真君。

神殿中的武士和祭司沒有任何察覺,顏飛卿以“太陰匿形符”暢通無阻地來到神殿的核心位置。

此處只有一尊女子雕塑,面如滿月,寶相莊嚴,是個中年婦人的模樣。

顏飛卿向雕像行禮道:“晚輩顏飛卿見過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

太陰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在道門中的全稱是:“上清月府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皇君”或“太陰元君孝道明王靈寶淨明黃素天尊”,故而顏飛卿有此稱呼。

話音落下,一道清冷月輝憑空落下,化作一道門戶。

顏飛卿沒有猶豫,徑直走入門戶之中。

轉眼之間,顏飛卿已經置身於一片宮殿之中,此處宮殿渾然不似人間宮殿,晶瑩剔透,好似水晶築成,色澤略顯暗沉,又閃爍着淡淡熒光。玉橋之下是星河流淌,宮殿之間有桂樹成林。腳下非雲非霧非水,好似星光凝結成冰,又好似琉璃玻璃鋪地,讓人難以分辨,可倒映人影。頭頂是一片浩瀚星空,星辰不知其數,太陽遙遙,不見太陰。

正中主殿懸掛豎匾,以銘文上書“廣寒”二字。

廣寒宮。

與此同時,顏飛卿身上的僞裝也被月輝剝落,顯露出真容,在道門衆多男子之中,顏飛卿可稱得上姿容第一,真正的美男子。

一個由月輝形成身影自廣寒宮中緩緩走出,開門見山道:“大真人此來,不怕羊落虎口嗎?”

顏飛卿微微一笑:“諸位前輩所求,我素有所知,不過是飛昇離世,這才大肆攫取香火願力。與我道門爲敵,也只是因爲道門不許諸位隨意立教稱神。我們之間並無化解不開的仇怨,也無不可調和的矛盾,還是可以談一談的。”

太陰真君沉默了片刻,說道:“那就請大真人說明來意吧。”

顏飛卿道:“我奉大掌教的諭旨,全權處置此事,我也可以代表大掌教許諾,只要真君願意重歸道門,那麼我們可以幫助真君飛昇離世。”

漫天月光輕微閃爍了一下,顯示出太陰真君的心情並不平靜。

太陰真君輕聲問道:“爲什麼是我?”

顏飛卿早有準備,說道:“第一,真君本就是道門神祇。第二,我觀真君氣象,並未沾染血色業力,可見真君未曾接受血祭。第三,大掌教與真君也是有過一段緣分的,大掌教曾通過紫霄宮神遊真君的廣寒宮。道門乃至整個中原,都無力奉養如此多的古神仙,如果非要選擇一位,爲什麼不選一個故人呢?”

太陰真君沉默了許久,方纔說道:“既然大真人以誠待我,我自然也以誠對待大真人,大真人請看。”

太陰真君伸手一指,廣寒宮的極遠處又顯現出一處所在,這是另外一位古神仙的神國所在。

顏飛卿凝目望去,卻見那方神國之中,有一座黑沉沉的大山雄立於天地之間,遮蔽了大半個天幕。

“那是……”顏飛卿有些不太確定,“靈山?”

太陰真君淡淡道:“靈山洞天已經破滅,那是巫羅在神國中重建的靈山。”

顏飛卿沒有收回視線,他看到在靈山的上空堆積着無數火雲,就像正在熊熊燃燒的烈火,連接成一片無邊無際的火海。

赤雲壓城城欲摧。

顏飛卿是第一次見到此等景象,沉聲道:“這就是佛門口中的業火嗎?”

“是。”太陰真君道,“上古巫神,本就生於荒蠻,她們最是能夠承受血祭的後果,所以如今巫羅的力量最爲強大。”

顏飛卿緩緩搖頭道:“飲鴆止渴。”

太陰真君道:“正是如此,不過腐朽的力量也是力量,大真人不可小覷。”

這讓顏飛卿想起了龍老人曾經駕馭的龍氣。

龍老人取自北龍的龍氣與大魏國運息息相關,大魏國運搖搖欲墜,這龍氣便隨之腐朽衰敗,如毒藥一般,論起陰損毒辣之處,便是“逍遙六虛劫”也不能相比。

當初李玄都硬接龍氣之後,臉上顯現灰敗之色,不得不運轉“逍遙六虛劫”勉強化解。只是這龍氣乃是天下最爲陰毒之物,只有一劫地仙的不壞金身才能勉強抵擋,“逍遙六虛劫”固然玄妙,卻也只是勉強壓制緩解,不能徹底化解。

看來巫羅的血祭卻是與龍老人的龍氣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玉良緣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山市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三十五章 宿命通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劍名紫螭第一章 玉蓉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四十八章 清平先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五章 暗子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結盟第二百一十八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八十二章 衣鉢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二百零九章 欽天監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一百三十一章 羅青青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二百一十六章 巽風鶴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一百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十五章 雲流煙散第六十五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爐鼎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鬥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七十二章 身正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八十章 長生石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三十八章 暗渡陳倉第六十六章 何苦來哉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諦寺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謹風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十七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錢家來人第一百四十章 天井激戰第四十六章 例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三十八章 人若無心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七十八章 半山客棧第四十九章 玄都紫府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七十七章 白古鎮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九十九章 新老主人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十八章 佛渡有緣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一百八十四章 重返人間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章 牡丹花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
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玉良緣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山市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三十五章 宿命通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衆議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劍名紫螭第一章 玉蓉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四十八章 清平先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江悠悠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五章 暗子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結盟第二百一十八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八十二章 衣鉢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三章 馮神通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二百零九章 欽天監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一百三十一章 羅青青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一百三十八章 餘孽餘黨第二百一十六章 巽風鶴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一百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十五章 雲流煙散第六十五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爐鼎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十五章 陽谷縣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鬥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諸葛鏨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七十二章 身正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八十章 長生石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三十八章 暗渡陳倉第六十六章 何苦來哉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諦寺第一百零六章 清水白菜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謹風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十七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錢家來人第一百四十章 天井激戰第四十六章 例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銀圓第三十八章 人若無心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七十八章 半山客棧第四十九章 玄都紫府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道無常第七十七章 白古鎮第一百零四章 年輕心性第二十四章 道家流珠第九十九章 新老主人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第一百八十六章 勇冠三軍第十八章 佛渡有緣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一百八十四章 重返人間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章 牡丹花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