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佛渡有緣人

秦素護送着高家一行人進了江州境內,便在這時,藏身暗處的秦素忽然顯出身形,望着高家一行人順着官道漸漸遠去,然後轉身望向一名突兀出現在不遠處的老僧。

這老僧的裝扮異於中原人,頭戴雞冠狀僧帽,身穿八褶僧袍,前三後三左右各二,僧帶在外,袈裟自左肩披起,右肩在外,露出一條胳膊。胸前掛有一百零八骨珠,珠圓玉潤猶若玉石瑪瑙。這是真言宗獨有的人骨念珠,真言宗的僧人死後有天葬習俗,任由自己的屍體被老鷹啄食,以達到佛祖割股喂鷹的境界,剩下的骨頭便拿來做法器。其每一枚骨珠,都取自一位高僧的眉心骨,所以眼前這一串念珠都需等足一百零八名有一定修爲境界的高僧圓寂後方能練就,其中威力不遜於徐無鬼手中的佛祖舍利,使得秦素心頭一凜。

只見這老僧的面龐上隱隱有寶光流動,只是緩緩走來,卻像一座雄偉山嶽壓下,讓人喘不過氣來。

玉虛鬥劍,佛門中人缺席,三教無非是儒道兩家相爭罷了,秦素萬萬沒想到佛門之中竟然還有不世出的高人,修爲不在白繡裳之下。

秦素定了定心神,輕聲問道:“不知大師上下?”

老僧雙手合十,誦了一聲佛號,“貧僧法號上法下空。”

秦素心中瞭然,這老僧定是真言宗之人。

老僧看了秦素一眼,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語,“女施主乃是有大慧根之人。”

秦素不以爲然,並非她自誇,她從“坐忘禪功”中得了“宿命通”,又習得“紫微斗數”,自然是有慧根之人,只是比不得李玄都這等“大運氣之人”罷了。

可接下來老僧的一句話卻是讓秦素吃了一驚,只聽老僧說道:“貧僧見施主與我佛有緣,不知施主可願棄道從佛,還了本來面目?”

秦素皺起眉頭,冷然道:“我自幼便是道門中人,如今又已經與人定下親事,只怕與佛無緣。”

老僧搖頭笑道:“貧僧並非中土禪宗之人,豈不聞大歡喜禪?亦有明王明妃同修之道。”

秦素冷哼一聲,不欲多言,便要拂袖而去。

她是道門弟子,若是皈依了佛門,那便是欺師滅祖,又要離家遁入空門,等同是棄家不顧,如果秦清在此,直接打殺了這老僧,佛門中人也說不出什麼不是。若非秦素自問未必能穩勝這老僧,只怕已經親手教訓這僧人。

“女施主且慢。”老僧人的聲音彷彿洪鐘大呂,一字一句都彷彿敲擊在心頭上,聲浪滾滾襲來,猶若實質一般。

秦素的身形一晃,轉身望向老僧,已經取出“三寶如意”,冷然道:“大師從西域不辭辛勞地來到江南,難道只是爲了點化我這外道女子嗎?”

老僧微微一笑,轉動人骨佛珠,口誦佛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話音落下,就見天幕上氤氳出七彩之光,隱約之間,響起陣陣禪唱誦經之聲。

然後一道光柱從空中落下,只見這道光柱聲勢浩大,其中卻不蘊含一絲一毫的殺意,好似暗室之中射入了一道天光,照亮暗室,可見光束中漂浮的灰塵,沒有任何威力可言。

秦素被這道光柱罩住,心神竟是有了片刻的恍惚,然後她便明白過來,這正是佛門神通“度世佛光”,只要佛光一照,對手便要當場跪地悔悟,也就是佛門所說的立地成佛,這種悔悟的時間最長可達幾十年。其中根本原理就是以佛光將對手的本我徹底壓制束縛,然後再塑造一個對立的“心魔”,與“太陰十三劍”不同的是,“太陰十三劍”的心魔爲惡,佛門塑造的“心魔”爲善,只是兩者殊途同歸,都是將人變成另外一個人罷了。

隨着佛門凋零,已經無人修成此等佛光神通。唯有白繡裳懷有“六字光明咒劍”,可以藉助這件半仙物用出“度世佛光”。那日在玉虛峰上,饒是王天笑這等高手,也沒能逃脫出去。

秦素不過是天人無量境,如何能與王天笑相提並論。她萬萬沒有想到,這老僧竟是要以“度世佛光”強行將她度化。

秦素只覺得在這一瞬間,自己已經置身於一個佛國之中,金光重重,無數蓮臺上端坐着佛陀、菩薩、明王、金剛、羅漢,由內到外都散發着慈悲光明之意,讓人生出安寧祥和之感,周圍是數不清的比丘尼,頂禮膜拜,口誦經文,宏大的誦經之聲響徹天地,讓她的念頭轉動漸漸凝滯,繼而生出睏倦之意,想要昏昏睡去。

此爲金剛胎藏曼陀羅之界,引一切有情衆生本具菩提心顯現起,證得涅磐,最終一切皆迴歸如來,終歸大寂滅之胎藏曼陀羅,並於寂滅之中蘊養新生。

秦素心中明白,若是就此睡去,只怕再醒來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個秦素了。可她沒有太好的抵禦之法,若是她手中的“三寶如意”還是完整狀態,如意上的諸多寶珠自然能護得秦素周全,可崑崙洞天之中的一場激鬥,已經使得六顆寶珠全部黯淡,要等到百年之後才能恢復如初。

就在此時,有個聲音驟然響起,“太上道祖雲:‘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又云:‘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雖然這個聲音不大,但是響起之時,整個金剛胎藏曼陀羅之界轟然作響,搖搖晃晃,其中的諸多佛陀、菩薩、金剛、伽藍、羅漢都變得扭曲不定,彷彿鏡中之花水中之月,一切威嚴浩大氣息隨之散去,同時也驚醒了昏昏沉沉的秦素,使得秦素重新恢復清明。

老僧猛地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目光驟然亮了起來,就像太陽。

佛光也越來越盛,幾乎要照亮整個天地。

可不管老僧如何催動佛光,一道人影還是緩緩走來,不僅佛光對他沒有半點作用,他所過之處,一切佛光爲之寂滅,就像一片黑暗大潮涌了過來,吞沒了光明。

老僧極目望去,只見來人不住掩嘴咳嗽,可身上的黑衣上卻有無數黑影遊走,好似域外天魔,不時黑影有脫離衣袍,從佛光中撕扯下一塊“光明”,大口吞食,心滿意足之後才重新迴歸衣袍。

老僧的臉色頓時變得極爲凝重,然後就聽來人說道:“若是有緣,心中自有佛祖,若是無緣,便是身在沙門也要謗佛。大師何必強求?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大師身爲沙門得道高僧,早應是了世間一切相的痕跡,此舉可對得起本心?”

老僧雙手合十,沉聲道:“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來人聲音微冷,“佛門講因果,大師今日種下惡因,就不怕得來日衆比丘遭血刃截割之厄的惡果?”

老僧沉默不語。

來人正是李玄都,他沒有料到,竟然有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打秦素的主意,着實是膽大包天。

在李玄都看來,這老僧之所以能用出“度世佛光”,不是因爲他已經得證長生境,而是因爲他胸前那串佛珠的緣故,而且老僧的一身修爲也頗爲奇怪,不似是苦修得來,倒像是通過外力得來,這一點上與李玄都十分相似。

李玄都想起真言宗中有一門灌頂之法,真言宗向來與中原道門甚至於佛門都迥然不同,所謂灌頂,就是將自己的一身修爲灌輸至後來人的身上,後來人帶着前輩的一身修爲修行一世,再傳後來人。這樣便可以不斷累積,使得有些高僧可以身懷九世修爲。

在中原佛門中,有“金剛神力”、“移山大力”等神通,在西域佛門中,也有一門“龍象真力”的神通。這門功法共分十三層,第一層十分淺易,縱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傳授,一兩年即能練就。第二層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時三四年。第三層又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時七八年。如此成倍遞增,越往後越難進展。這功夫循序漸進,本來絕無不能練成之理,若有人得享數千歲高齡,最終必臻第十三層境界擁有十三龍和十三象之力,只是人壽有限,練到第七層、第八層便非得躁進不可,這一來,往往陷入了欲速不達的困境之中。可如果以灌頂之法修煉,身懷九世修爲,這門神功便能輕鬆練成了。

依靠這門灌頂神通,真言宗不僅在千年來都沒有傳承斷絕之危,而且底蘊深厚,可以稱雄於西域。

眼前這老僧就是身懷前人修爲之人,一身修爲通天徹地,秦素不是對手也在情理之中。

至於真言宗出手的意圖,李玄都已經有了一個不好的猜測,那日未曾出現在玉虛峰上的宗門,只怕已經在暗中聯起手來,要抗拒道門一統,畢竟都是一方豪強霸主,哪裡肯讓自己頭頂多出一位大掌教!

李玄都本想在帝京之事結束之後再來處置這些道門內務,如今看來,卻是要先安於內了。

下一刻,李玄都的身形出現在老僧面前,一掌平平推出。

如撞響天鍾。

老僧全身一顫,整個胸口都凹陷進去,身周金光盡褪,修煉多年的佛家金身被李玄都一掌摧破。

第二百章 造化無常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四十六章 例會第一六十五章 名利第二十八章 藥木忽汗番外十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二十二章 青陽五鹿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九十七章 東西二城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一百二十九章 開筋正骨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六十一章 夜探荒島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大家臣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七十一章 身份第五十七章 異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一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三十九章 道祖顯聖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番外十三第五十三章 玄都的劍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二百零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百零三章 大阿修羅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四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一百八十八章 長生泉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江湖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九十六章 話本小說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二百一十四章 溫師姐第九章 兩大地仙第二十章 事了藏名第九章 城頭故人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斷流第一百三十八章 風波暫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點評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一百八十三章 湖上簫聲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六十三章 三十六劍第一百零二章 張家之人
第二百章 造化無常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四十六章 例會第一六十五章 名利第二十八章 藥木忽汗番外十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二十二章 青陽五鹿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二十三章 過往雲煙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九十七章 東西二城第十五章 十二飛仙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一百二十九章 開筋正骨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雪將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六十一章 夜探荒島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大家臣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七十一章 身份第五十七章 異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一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三十九章 道祖顯聖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番外十三第五十三章 玄都的劍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十五章 月離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二百零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百零三章 大阿修羅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四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一百八十八章 長生泉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江湖第九十七章 羅夫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故事第九十六章 話本小說第八十四章 結陣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二百一十四章 溫師姐第九章 兩大地仙第二十章 事了藏名第九章 城頭故人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二百一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八章 互換傷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江斷流第一百三十八章 風波暫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點評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八十二章 人選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九十三章 聖人之言第一百八十三章 湖上簫聲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國大義第一百零四章 八門第一百五十章 古今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百零二章 荒宅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二十七章 都督僉事第六十三章 三十六劍第一百零二章 張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