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謹風

李道虛當先離去,只剩下李玄都一個人佇立海邊。

細雨紛紛,李玄都不曾撐傘,負手而立,任由雨絲落在自己的身上。雨幕下的大海潮起潮落,潮水來時,腳下的沙灘會被潮水向後推動,人若站在沙中,便會隨着移動。潮水退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李玄都的身形就這樣隨着腳下的沙灘前前後後移動着,他始終沒有挪動腳步,目光虛虛地望着大海。他的心思並不在眼前的大海上面,而是在李道虛所說的那番話上面,拋開分歧和爭議,只談道門,不得不說,這個條件並不過分,可是李玄都並不甘心,暫且拋開分歧不意味着分歧就不存在了,總有一日會爆發出來,到那時候,重歸一統的道門就會有兩個結果,一個結果是兩敗俱傷之後,再次四分五裂。另一個結果殺得血流成河,殺得只剩下一個聲音,然後纔是真正歸於一統。

兩種後果,無論是哪一種後果,都是李玄都不願意看到的,可李玄都又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於是便陷入到兩難之中。

世上之事,總是兩難不能兩顧,非要做出取捨和抉擇不可。

陸雁冰和秦素撐着油紙傘遊覽蓬萊島,去了好些風景秀麗的名勝之地,而且在雨天中又別有一番意味,所以兩人也算是盡興,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這片海灘,看到了正站在沙灘上怔怔望海的李玄都。

秦素和陸雁冰對視一眼,都有些驚詫,不明白李玄都一個人在這裡做什麼,總不是在這裡面海思過。最後還是秦素輕輕喊了一聲,“紫府。”

李玄都聽到秦素的聲音,終於是回過神來,轉頭望去,就見兩女撐着傘站在不遠處。他低頭看了眼自己腳上已經溼透的鞋履,終於將雙腳拔出沙灘,向兩人走去。

待到李玄都走到兩人面前,秦素已經從自己的錦囊中取出一把油紙傘,與她手中的那把傘是一對,一把在傘面上寫着“斜風細雨不須歸”,一把寫着“樂在風波不用仙”,都是秦素親手所書。

李玄都撐開傘,不等兩人詢問,已經是主動說道:“老爺子給我出了一個難題。”

秦素問道:“什麼難題?”

李玄都看了秦素一眼,言簡意賅道:“回去再說。”

李玄都回清微宗很方便,尤其是安排住處,李道虛已經讓人將李玄都以前住的地方收拾出來,其他客人也各有居處,都在李道虛的八景別院之中。

八景別院名爲別院,實則極大,與江湖上的許多山莊相差無多,休說是十幾個客人,就是舉辦一場江湖盛事,也是綽綽有餘。只是李道虛喜靜,別院中這才冷清下來,別院的絕大部分區域都處於封閉的狀態之中。如今李道虛已經將整個八景別院開啓,用以招待客人,李玄都所說的回去,也就是回到八景別院。

秦素聽李玄都如此說,知道事情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於是便點頭道:“好。”她又看了陸雁冰一眼,“冰雁一起來吧,我們也是許久未見了。”

陸雁冰也無不可,隨着李玄都一道走去。

八景別院,顧名思義,整座別院是按照八卦方位所建,共有八門,因爲別院佔地巨大,所以往來之人可以就近擇門而入,不必沿着圍牆跑上半天。

李玄都三人剛到坤門,就見在這裡聚攏了不少人,多是清微宗中的堂主和島主,這些人見李玄都過來,齊齊恭敬行禮道:“見過四先生。”

李玄都這些年來也經歷了許多事情,閱歷增長,立時察覺到不對,淡淡開口道:“這裡沒有什麼四先生,只有李玄都。”

一個老人排衆而出,只見他鬚髮皆白,沒有一絲雜色,一雙白眉極長,下垂到嘴角位置,身上穿着一塵不染的白衣,仙風道骨,任誰見了,都要稱讚一聲“老神仙”。此老口氣很大,說道:“玄都,你說沒有什麼四先生,這是兒子不認父親?還是徒弟不認師父?”

平輩相交,互相稱呼表字,表示尊重。直呼名姓,等同罵人。自稱則要自稱名,是爲謙遜,若是自稱表字,則是狂妄。古時兩軍對壘,就不能謙遜了,罵陣也是尋常,故而常有大將自稱表字,如吾乃燕人張翼德,便是表示蔑視敵人之意。

在這些稱呼之中,也有例外,長輩稱呼晚輩,可不用表字,不稱姓,只稱名,比如李道虛就可以稱呼李玄都爲“玄都”,而不是“紫府”,若是更親暱一些,稱呼“玄兒”、“都兒”,也無不可。至於李玄都稱呼秦素爲“素素”,秦素稱呼他爲“玄兒”,則是親近到極點的做法,就如許多損友之間,說上一兩句罵人的話,甚至取個綽號,也當不得真。

李玄都認得此人,也姓李,名叫李謹風。如今大天師張靜修也好,地師徐無鬼也罷,都要給李玄都三分薄面,稱呼表字“紫府”,而不是稱名,這便是同輩相交,平等視之。可此老硬要稱呼一聲“玄都”,倒也不是不行。

各家輩分範字都是取用一段話,依次排列,早有定數,後人只要遵循祖宗之法就可以了,李家的輩分就是取自“謹道如法,長有天命”一句,李道虛便是“道”字輩,李玄都等人雖然沒用範字,但卻是“如”字輩,下一輩就是“法”字輩,而在李道虛的上一輩則是“謹”字輩。

李謹風既然名字中有一個“謹”字,那就說明他輩分極高,比李道虛還要高出一輩,今年已經九十歲的高齡,放眼整個李家,沒有一個不是他的晚輩、後輩,只是他境界不高,修爲尋常,所以這些年來只是榮養,並不干涉實務。更何況李道虛是何等性情,容不得徒弟威脅自己,難道還會容許自己頭上再多出一個長輩?李謹風也是知進退之人,這些年來裝聾作啞,從不摻合清微宗之事,更不倚老賣老地對李道虛指手劃腳。所以李道虛也對他頗爲尊敬,給了他一個堂主的名頭,實事都交給副堂主去做。

從李家的輩分上來說,李謹風是李玄都的祖父一輩,託大稱呼李玄都的名,並無不可,李玄都也不會小肚雞腸地因此動怒,他只是嗅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平日裡不過問宗內之事的老祖宗忽然突然跳了出來,還擺出一副倚老賣老的架勢,開口就是誅心之言,這是衝他來了,看來儒門和李元嬰他們,終於按捺不住,要動手了。

李玄都臉上半分不顯,行了一禮,說道:“不敢當老祖如此指責,我已經不在清微宗中,自然不應當以清微宗的舊稱繼續稱呼。”

李謹風輕撫白鬚,淡淡道:“說到底,還是出息了,發達了,不認清微宗了,不認我們李家了。也罷,我該如何稱呼你?是稱呼你李宗主呢?還是稱呼你清平先生呢?”

秦素也察覺出不對,剛想開口說話,卻被李玄都扯了下衣袖,然後就聽李玄都說道:“老爺子最重規矩,所以事事都要依照規矩。若僅是清微宗的弟子而非李家子弟,稱呼我‘李宗主’或是‘清平先生’,都可以。若是李家子弟,按照家譜,可以稱呼我二公子,畢竟如今的李家家主還是老爺子。”

見李玄都搬出了李道虛,衆人的氣焰都明顯弱了幾分,李謹風的臉上也有了幾分不自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更何況是最重規矩的李道虛。李道虛是家主,輩分雖然比李謹風低了一輩,但是家中大事,還是以家主爲尊,別說李謹風並非李道虛的正經長輩,就是李非煙、李卿雲的父親,李道虛的師父復生,那也是位居其下。

李玄都此時已經想明白了,經過金陵府大報恩寺一戰,儒門中人知道強攻是萬不可行的,尤其是有一位長生地仙親自坐鎮的情況下,更是不可能,虎禪師便是一個慘痛教訓。可想要偷襲刺殺,那也是癡人說夢。歷史經常會重演,第一次的時候是悲劇,第二次就成爲鬧劇了。刺殺一事,第一次以司徒玄策身死而告終,是一場無可置疑的悲劇,可第二次再想對已經有了防備的李玄都出手,那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上官莞的經歷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於是儒門想出了新的辦法,也是他們過去多年之中玩得最多、最熟的把戲,那就是誅心。既然無法從正面擊敗敵人,那麼就從私德上攻擊他,然後站在道德的高處批判他,只要證明這個人德行有虧,就能混淆概念,得出一個壞人只能做壞事的結果。換而言之,德行有虧的人,所做的事情自然也全都是錯的,從否定一個人來否定整件事。就如當年的張肅卿推行新政,新政本身無可反駁,那就從四大臣身上着手,找出四大臣不清廉的證據,來證明四大臣也有貪念私心,然後再從這一點來否定新政。

李玄都要與儒門爲敵,如何能不瞭解儒門,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此時心中無數個念頭閃過,警惕大作。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十章 百花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二百七十四章 變數第二百零八章 秦大小姐第一百八十七章 花魁盛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五魔教主第一百九十章 遊俠書生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魔立誓第五十八章 找出他第七章 藏書樓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二章 枯羊鎮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四十四章 洪成仇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二百三十三章 月印萬川第一百九十章 付之一炬第九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五十章 不速惡客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五十七章 方丈島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員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一百四十七章 齊王府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十八章 種魔之法第一百六十章 夫妻重逢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十九章 夜探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六十九章 魔刀第四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清微規矩第一百零九章 脅迫第十四章 冒乞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二百八十七章 擒拿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一五十二章 崑崙來客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一百九十五章 結伴同行第七十六章 條件第二十五章 化身歸一第二百零九章 儘管去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是你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海堂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二百一十五章 取勝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江陵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見故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七十九章 正一掌教第二十九章 井水如血第九十二章 相顧言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九十二章 血祭大陣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玄第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十章 百花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景堂主第六十一章 長聯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二百七十四章 變數第二百零八章 秦大小姐第一百八十七章 花魁盛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五魔教主第一百九十章 遊俠書生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魔立誓第五十八章 找出他第七章 藏書樓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二章 枯羊鎮第一百五十九章 閣皁高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公將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四十四章 洪成仇第二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二百三十三章 月印萬川第一百九十章 付之一炬第九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五十章 不速惡客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一百三十二章 崑崙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五十七章 方丈島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員第三十八章 煙霧嫋嫋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一百四十七章 齊王府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十八章 種魔之法第一百六十章 夫妻重逢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十九章 夜探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歸一第六十九章 魔刀第四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清微規矩第一百零九章 脅迫第十四章 冒乞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二百八十七章 擒拿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一五十二章 崑崙來客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一百九十五章 結伴同行第七十六章 條件第二十五章 化身歸一第二百零九章 儘管去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是你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海堂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二百一十五章 取勝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江陵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見故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七十九章 正一掌教第二十九章 井水如血第九十二章 相顧言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