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

殭屍強大與否,除去後天的養屍地和煉製手段之外,影響最大的還是生前的體魄,除此之外,神魂、氣機都不是那麼重要。太陰屍生前是天人造化境的木勾真人,但是死後神智盡失,各種法術已盡數無用,生前的實力發揮不出半數。反觀唐秦,雖然走的是神仙一途,但還是武夫,又以麒麟血和妖丹強化體魄,體魄強橫,化作“帝釋天”之後,能以體魄硬抗秦清之刀。

宋政以雷霆凝集的長劍,固然有一定的剋制作用,卻不能與方纔精心準備的符陣相比,對於“帝釋天”的傷害相當有限。

“帝釋天”緩緩上前,胸口位置露出一個拳頭大小的傷口,其中凝聚着無數紫色雷霆並且向外延伸,仍舊維持着長劍的輪廓,只是這一劍並未能透體而過,所以看上去就像一把短劍或者殘劍。傷口邊緣位置則不斷生出肉芽,想要癒合傷口,而傷口中的雷電則是將這些肉芽悉數滅去,同時不斷向外撕扯傷口,兩者僵持不下。

“帝釋天”伸手握住刺在胸口上的雷電,將其從自己的體魄中直接拔出。隨着帝釋天的拔劍,這把看似只剩下一半的雷電長劍又恢復原狀,就好似江湖騙子用來表演吞劍的伸縮長劍,十分玄妙。

不曾起身的宋政變化指訣。一瞬間,“帝釋天”手中的雷霆長劍化作一條雷蛇,沿着他的手腕蜿蜒而上,直往“帝釋天”的頭顱而去。

“帝釋天”伸手抓住這條雷蛇,一手捏頭,一手扯尾,雙臂用力,將其從中徹底斷開。

宋政勉強起身,他畢竟不是澹臺雲、李玄都之流,連續受挫已經讓他受創不輕,如果再捱上幾拳,他未必會死,可這具體魄恐怕就保不住了。如此境地之下,宋政要麼奪舍他人,要麼轉世再來,要麼就是找個資質上佳的傳人,以神魂寄生其身上。然後培養傳人,希望傳人能夠強大起來,幫自己重塑身體或者報仇。當然,如果這個傳人不那麼合乎心意,還可以中途直接吃掉,就像一顆人形丹藥,整個過程也的確像是煉丹。

鬼仙的優勢便在於此,戰力要低於地仙和人仙,但是保命手段衆多,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另一邊,李玄都已經遠離了戰場,來到萬法宗壇的廢墟之中,在張嶽山的屍體不遠處盤膝而坐,開始入定。李非煙則是抱起石無月,直接離開此地,只剩下寧憶爲李玄都護法。

李玄都進入物我兩忘的入定狀態之後,不見天地,不聞風雷,只聽得大江大河的聲音,只見得一輪曜日。不過李玄都很清楚,所謂的江河之聲,其實是他體內氣血奔流的聲音,雖然比不得長生境人仙如潮起潮落那般浩大,但也似如江河奔流,不容小覷。至於一輪曜日,則是“長生石”的具現化。

便在這時,李玄都有了片刻的失神。恍恍惚惚之間,李玄都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彷彿煢煢孑立蒼茫渾淪之中,只剩下他自己,茫然四顧,不見天地萬物,不見芸芸衆生。忽然之間,李玄都又彷彿劈開渾淪,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天清地明,記起了許多往事,許多舊人,在腦海中來來去去如走馬觀花。

就在李玄都想要從入定中醒來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自己無法回神,仍是立於此方天地之間,不知身軀何處,不知立足何處,彷彿意識要與此方天地徹底相融在一起。

不過李玄都並不驚慌,這是頗爲常見的走火入魔,若是不慎,便會誤入歧途,不知歸路,故而除了坐死關之外,江湖高手每逢閉關時,都會請同門好友爲自己護法,既是防備外敵,也是預防出現走火入魔而難以自拔的情形,以期通過外力將自己喚醒。

對於李玄都來說,這種情況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早年的時候,因爲“走”得太快,貪功冒進,時常陷入此等境地之中,所以不算陌生。

李玄都緊守心神,不失靈臺清明。

驟然有“風”起,在他的面前逐漸凝聚成人形。

道門素有“赤子”之說,即返璞歸真,通過修煉達到清淨無爲之境猶如嬰兒,故而又有“修煉神魂,顯化嬰兒”之說。抵達長生境之後,又被稱作金丹大道,金丹本是無形無質,不過如果主動顯化,就會脫離丹室,化做一顆瑩瑩靈丹,上衝中宮位置,尋本性而煉化神魂,謂之“明心”。神魂煉化純圓,飛騰而上於腦中,謂之“見性”。

兩者聚結合體在上丹田紫府之內,霞光滿室,遍體生白。繼而又迴歸於腹內氣海處,合化爲命胎。疊起蓮臺,虛養命胎,進而胎化神魂,默默溫養,直待紫氣虛來時節,嬰兒養育健全,冉冉而出天門,旋而又回,介於有形和無形之間,此謂之“元嬰”,成就元嬰之後,不是鬼仙也可以神魂出竅,神遊物外,不過多與自身實際年齡不符,似如嬰孩。此等境界,已經是駐世不朽,謂之“長生久視”。

世人都逃不過生老病死之苦,正因此法,可免去種種苦楚,纔會有人求長生之途,千百年來,絡繹不絕,前赴後繼。

李道虛有六個弟子,三個是外姓之人,三個收爲養子,也可以視作兒子。當年他給長子取名“元嬰”,寓意便是得證金丹大道的長生境,給次子取名“玄都”,指代“玄都紫府”,其實也是與長生大有干係,可見李道虛對於兩人寄予的厚望,在這一點上,倒是沒有太多的高下之分。至於三子,期望就更高了,只是其未來到底如何,尚且不得而知。

李玄都初入長生境,也就是剛剛成就金丹大道,就連脫胎換骨成就地仙之體都未能完成,更遑論是凝聚靈丹明心見性、疊起蓮臺虛養命胎、成就元嬰神遊物外了。張靜修和徐無鬼兩人也是在躋身長生境多年之後纔有瞭如此境界,類似於一劫鬼仙和二劫鬼仙的區別。

此時李玄都連續大損元氣之後,落入半是走火入魔的狀態之中,看似是劫數,其實也暗藏着機緣。長生一途,從來都是福禍雙至,是機緣還是劫數,常常就在一念之間,通常都是劫數在前,機緣在後。

就拿李玄都的兩次大機緣來說,其實都是大劫數。第一次的時候,李玄都被地師徐無鬼取走了心魔,一身修爲付諸東流,整個人變成廢人,這本就是劫數,如果李玄都不曾修爲一空,也無法與“長生石”融爲一體。第二次的時候,在五行洞天之中,李玄都被徐無鬼斷絕生機,也是劫數,先死後生,不破不立。這兩大劫數稍有不慎,便會讓李玄都直接身死道消,也就沒有後來的機緣了。就好似公門修行,不做不錯,原地不動,想要往上走,必然要做出些成績,若是做對了,就能青雲而上,可如果做錯了,不但不能青雲而上,可能連現在的位置都保不住。簡而言之,倒是風險與機遇並存了。

以前李玄都沒有長生境修爲,不識此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切不由己,看不分明。如今抵達長生境,就好似登臨絕頂,雖然還是在此山之中,但已經可以遍覽山勢走向,識得真面目了。

所以李玄都明知走火入魔極爲兇險,卻不驚不慌,只是緊守靈臺,反而窺見了元嬰的雛形。

當然,並非是說李玄都可以趁此時機成就元嬰,而是說李玄都看到了前路。

此時這個凝聚的模糊人形便是李玄都,只是李玄都的視角並非常人的視角,而是好似天神觀天地,可以從外在各個角度觀察自己,十分玄妙了。

李玄都嘗試着迴歸到這個模糊人形之中,然後他發現自己的視野驟然開闊,好似神遊物外,見自己,見天地,見衆生。

李玄都看到了正在大真人府外大坪上激斗的“帝釋天”和宋政,又看到了顏飛卿、張鸞山、張岱山三人已經召集正一宗弟子,壓服反對聲音,張岱山以老天師張靜修和張氏一族列祖列宗的名義,廢黜張靜沉的大天師尊位,又派人將重傷的東玄道人拿下,顏飛卿重新恢復宗主身份,聲明先前依附張靜沉的正一宗弟子,只要誠心悔悟,從此既往不咎,衆弟子各司其職,準備抵禦進犯之敵。

接着,李玄都看到了一衆女子們,蘇雲媗、玉清寧、陸雁冰,受了重傷的周淑寧和秦素,以及剛剛趕來的李非煙和石無月。

當正一宗弟子們看到李非煙身後所負的“青雲”時,立時明白大勢已去,張靜沉已死,支持張靜沉的正一宗弟子們紛紛放棄抵抗,跪倒在地。

李玄都又看到了鎮魔臺上,此時鎮魔臺上的兩根巨大刑柱已經黯淡無光,雖說鎮魔臺的陣法獨立於“太上三清龍虎大陣”之外,但畢竟是在雲錦山上,李玄都打破“太上三清龍虎大陣”的舉動,還是波及了鎮魔臺。

在鎮魔臺外,許多陰陽宗弟子正在與守衛此地的正一宗弟子交戰,雖然正一宗弟子有鎮魔臺的地利優勢,但是因爲沒有高手坐鎮的緣故,還是節節敗退。

最後,李玄都的視線越來越高,雲錦山不過是一個黑點,也感受到了其他長生地仙們投來的“目光”。

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一百零一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一百九十八章 龍老人第一百零六章 女子劍仙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八十八章 月下殺人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疆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零一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十九章 代宗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八十九章 百蠻王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雪時節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世興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十章 三人同行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升座第一百四十章 願賭服輸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三十三章 荊楚總督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番外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一百零九章 脅迫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月落人間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九十三章 無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六十章 偷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一百二十章 家事國事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三十四章 天下三玄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一百零三章 撤離
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一百零一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一百九十八章 龍老人第一百零六章 女子劍仙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八十八章 月下殺人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疆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載元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零一十六章 合兵一處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十九章 代宗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五十三章 西京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八十九章 百蠻王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雪時節第一百零五章 慧玄師太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世興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十章 三人同行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二十二章 比武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微四老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升座第一百四十章 願賭服輸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十六章 二三事(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三十三章 荊楚總督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五十一章 閒棋冷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兌子番外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調寄太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願爲德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一百零九章 脅迫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月落人間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九十三章 無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六十章 偷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一百二十章 家事國事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三十四章 天下三玄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一百零三章 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