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

接下來的幾日,李玄都跟隨陸夫人遊覽了整座太平山,然後就回到天水閣中,開始參詳太平宗部分的“太平青領經”,將其與清平宗的“玄微真術”相互對照印證,果然有許多相通互補之處,南鬥主生,北斗主死,二法相合,證生死輪轉之理。只是時間太過緊迫,李玄都只能算是初步瞭解一二,遠遠談不上將兩者熔於一爐之中。想要重現當年太平道的“太平青領經”,少說也要一年半載的時間。

第六日的時候,距離升座大典還有一天的時間,李玄都仍舊沉溺於“太平青領經”中難以自拔,兩耳不聞窗外事,廢寢忘食,直到張海石來到天水閣,這纔回過神來。

天水閣本就是一位太平宗祖師的居處,分內外兩廳、偏廳、書房、臥房,只是少了庭院,李玄都這幾日一直都在書房中,從書房出來就是內廳,他與張海石在內廳分而落座,只是天水閣中並無僕役之流,只有李玄都一人,自然也是無茶待客了。

好在兄弟二人感情深厚,張海石也不在意這些小節,直接開口道:“紫府好運道,短短半年時間,就從清微宗棄徒搖身一變成了太平宗的代宗主,世事之無常,可見一斑。”

李玄都感慨道:“我也是沒有料到,不過是走一步看一步罷了。”

張海石道:“一個人能否成事,本事還在其次,很多時候都是時勢使然,可話又說回來,若是沒有本事,僅僅是時勢使然,那也不成。”

李玄都道:“師兄這話卻是和沒說一樣。”

張海石笑了笑,正色道:“說正事,我從齊州動身之前,見了秦姑娘和李師姑,你讓秦姑娘帶給我的信,我看了。沒想到你除了出任太平宗的代宗主之外,還不聲不響地做了這麼多謀劃佈局,實在了不起,爲兄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是萬萬做不成的。由此看來,你離開清微宗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李玄都問道:“不知師兄是否有意加入其中?”

張海石顯然早有思量,並未猶豫,直接回答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待到天下太平之後,太平客棧向宗門轉型是必然之事,你也好,李師姑也罷,還有如是,都已經離開清微宗,可我還是清微宗中人,不好隨意離開,所以那個太平客棧,我便不參與了。”

李玄都點頭道;“我也是如此想的,師兄留在清微宗中,對於我的幫助反而更大。”

說到這兒,他稍稍猶豫了一下,輕聲道:“說不定我還能幫師兄坐上清微宗的宗主之位,咱們兄弟二人聯起手來,把李元嬰趕下臺。”

張海石並不驚訝,只是長眉微挑:“此語言之尚早。”

李玄都輕聲道:“不過未雨綢繆,也該早作準備了。”

張海石沒有說話,似是默許。

李玄都同樣沒有繼續深談下去,誠如張海石所說,此時說這個還言之尚早,關鍵在於提前準備,只待機會一到,便可水到渠成。

張海石話鋒一轉:“不過那個清平會,有點意思,我想參與其中。”

李玄都自然不會拒絕,立時把清平會的規矩大致說了一遍,請張海石選一個詞牌名。

張海石聽完之後,沉吟片刻,道:“本朝有人做了首詞,其中有一句,叫做‘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此句最得我心,所以我便取這首詞的詞牌名罷,就叫‘臨江仙’。”

李玄都笑道:“好,我回頭就通知云何。”

然後他問道:“最近家裡還有什麼事情?”

張海石淡然道:“沒什麼大事,就是老爺子讓李如師敲打了下三夫人,畢竟嫁入了我們清微宗,不管以前是誰家的人,要明白現在是誰家的人,得分出個親疏裡外。”

李玄都點點頭,又問道:“關於我出任太平宗代宗主一事,老爺子是什麼態度?”

張海石搖頭道:“什麼也沒說,李如師雖然反對,但我可以斷定不是出自老爺子的授意,無論是明的還是暗的,否則以李如師的脾氣,在青領宮議事的時候早就扯虎皮做大旗了。”

張海石微微一頓,稍稍偏題道:“當年我也是萬沒想到,李師姑竟然會嫁給這樣一個男子,真是可惜了。”

江湖中沒有那麼規矩森嚴,不至於爲尊者諱到不敢提及半點的地步,李玄都玩笑道:“我沒見過師孃,卻聽說過師孃的脾性,溫婉賢淑,大家閨秀,姑姑我是見過的,而且也算是瞭解,她和師孃雖然是姐妹,但脾性截然不同。以姑姑的脾氣,也就李如師能忍受得了,換成老爺子,或是師兄,怕是早就拔劍相向了。”

張海石想了想,不由失笑道:“的確是這麼個道理。”

李玄都道:“這次清微宗之所以支持我就任太平宗的代宗主,肯來祝賀,恐怕不是看在我這個清微宗棄徒的面子上,而是看在師兄的面子上。”

張海石笑道:“咱們兄弟二人不說兩家話,你我本是一體,當年所謂的‘四先生黨’,你做面子,我做裡子。雖說如今‘四先生黨’不復當年聲勢,但清微宗中支持我們的人還是不在少數。你能做太平宗的代宗主,於爲兄而言,乃是一樁好事。若是爲兄有朝一日奪回清微宗,你坐穩太平宗,未嘗不能重新恢復太平道,與正一道、全真道鼎足而立。”

李玄都微微皺眉道:“可我只是太平宗的代宗主,該守的信義一定要守,這太平宗的宗主之位遲早要還給太平宗。”

張海石問道:“我問你,張靜修是正一宗的宗主嗎?”

李玄都一怔,隱隱猜到張海石的意思。

張海石沉聲道:“只要恢復太平道,你做不做太平宗的宗主又有什麼干係?當年太平祖師被尊爲大賢良師,道徒遍佈八州之地,浩浩蕩蕩三十六萬之衆。太平道興盛時,同樣是世道大亂,死相枕藉、易子而食之事屢見不鮮,由此祖師才提出‘致太平’之說,救世爲念,以求天下太平大同。”

“《太平青領經》有言:‘道祖者,得道之大聖,幽明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元不在。……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爲無爲,莫不畢究’。”李玄都喃喃道:“又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海石淡然道:“你想要爲這個世道做些事情,就要不斷往上爬。地位越高,能做成的事情也就越多。你做一個縣令,最多隻能救一縣之人;你做一個知府,最多隻能救一府之人;你做一州總督,最多隻能救一州之人;你若做了內閣首輔,最多也就能救數州之人。你只有做了天下共主,纔有可能救天下之人。”

李玄都心神一震。他隱隱感覺師兄的提議已經超出了他的最初謀劃,讓他略感不知所措,也不由想到師父曾經在無意中說過的一句評語,最像他的人,不是司徒玄策,不是李玄都,也不是李元嬰和李太一,而是這位二弟子張海石。

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番外九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一十六章 欠下酒錢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八章 鳳凰膽番外十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百媚娘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四十八章 清平先生第二十八章 一張大餅第三十三章 奪門第二十章 事了藏名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八十五章 援軍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一百八十四章 也先那顏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一百二十三章 易容改裝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二百一十章 斬罷衣袖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百九十六章 點評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五十八章 假宋政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六十八章 紫霞第一百零六章 辦法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二十四章 審訊第一五十章 暗中脈絡第一百一十五章 雁翎長刀第四章 盜墓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第一百四十章 大奔雷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一百一十六章 隱患甚深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二百零八章 秦大小姐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四十七章 一杯濁酒第六十章 唐周第一百一十六章 女子捕頭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儒門仙物第一百二十五章 離去第八十八章 美酒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府白絹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姑娘第二百二十一章 陳眠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玉虛峰上第九十五章 吳振嶽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
第二百九十三章 幽冥谷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番外九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六十五章 棋盤天地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一十六章 欠下酒錢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八章 鳳凰膽番外十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百媚娘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第一百零七章 一旬光陰第四十八章 清平先生第二十八章 一張大餅第三十三章 奪門第二十章 事了藏名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八十五章 援軍第十三章 墓冢疑雲第一百八十四章 也先那顏第八十六章 一拳第一百二十三章 易容改裝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二百一十章 斬罷衣袖第十二章 玄都紫府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百九十六章 點評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五十八章 假宋政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七十五章 扶靈還鄉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七十七章 少時江湖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領軍北伐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六十八章 紫霞第一百零六章 辦法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二十四章 審訊第一五十章 暗中脈絡第一百一十五章 雁翎長刀第四章 盜墓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巍巍中嶽第一百四十章 大奔雷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一百一十六章 隱患甚深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九十七章 張白晝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二百零八章 秦大小姐第二百一十八章 蚌鶴相爭第二章 一劍三寸第四十七章 一杯濁酒第六十章 唐周第一百一十六章 女子捕頭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麻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儒門仙物第一百二十五章 離去第八十八章 美酒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六十六章 玉牢之前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府白絹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姑娘第二百二十一章 陳眠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六十九章 無天於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玉虛峰上第九十五章 吳振嶽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