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

另外一邊,玉清寧和李玄都來到一座偏廳,分而落座。

在路上,李玄都已經與玉清寧大致說了自己勸諫的經過和結果,不過許多涉及到清微宗機密的地方,他都通通略過,沒有透露分毫。

玉清寧輕嘆道:“紫府,不至於如此決絕吧?以你的身份,完全可以用更爲柔和的辦法勸諫,何必撕破臉皮,以至於被逐出師門。”

李玄都亦是輕嘆一聲:“你也覺得我是在高談闊論而無實質內容?”

玉清寧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宗門並非朝廷,朝廷有牧守天下之責,可宗門沒有,所以這天下大義不應強加於宗門的頭上。你以天下大義勸諫於老劍神,恐怕難以服衆,怕是不得人心。”

李玄都倒是半點也不介意,說道:“自然不能強加,我也是勸諫而已。可說一句難聽的話,豈不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時至今日,內憂外患,天下蒼生苦之久矣,豈能只講利害而不講道義?豈能只講自家之利害而不講天下人之利害?”

玉清寧道:“道理是如此道理,可道理不能用來做事,還要講究變通,講究機變,你若以此道理生搬硬套,一味強求,眛於人情事理,不懂得因勢利導,只會適得其反。”

“有理。”李玄都點頭道:“關鍵在於‘因勢利導’四字,我將其理解爲時勢造英雄,也是英雄造時勢,兩者互相成就。大勢就如滾滾江河,你只能根據地勢以堤壩去引導它,使其改變方向,而不能阻斷或是使其逆流而行,可此時我在清微宗中,已無勢可借,手中更無利去引導他人。”

玉清寧的臉上露出幾分疑惑神色,問道:“此話怎講?”

李玄都道:“當初二師兄舉薦我成爲天罡堂堂主,此乃上三堂之列,位高權重,若是老宗主同意,那就意味着我在宗內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是老宗主拒絕了,只許了一個天微堂堂主的位子。這個位置當然不算低,但遠遠談不上改變清微宗,甚至連議事列席的資格都沒有。按照二師兄的意思,我可以在這個位置上苦熬些年頭,可是我已經等不了那麼久,說我急功近利也好,說我目光短淺也罷,從天寶二年到天寶七載,國事一誤再誤,還有幾個五年可以熬?還有幾個五年可以等?所以我在清微宗中已是無路可走,故而在萬般無奈之下,我才向師父如此諫言,可看作是最後破釜沉舟的手段。這也是我爲何說,就算沒有你們的請求,我也會勸諫老宗主的緣故。”

玉清寧沉默了,過了片刻,她才緩緩說道:“諫言有很多種方式,直諫,諷諫,假諫,比比皆是。史書上很多直臣一味慷慨激昂,最後是身死而國亡空留下一個忠名。其實我有時候很不理解,諫言到底是爲了自己說得痛快而求名,還是爲了讓聽的人聽得進去?這個本末經常被倒置。不知紫府爲何選擇了一個如此決絕的方式來上諫,又是老劍神最難接受的話。”

李玄都笑了笑:“你不瞭解我師父,我與你們相交,如何相交,說了哪些話,做了哪些事,他知道得一清二楚。這樣一個人,你覺得他會不懂那些道理嗎?說天下大義也好,說清微宗的人心也罷,根本在於罷戰談和,與我師父的想法是完完全全背道而馳的,是沒有太多可商量餘地的。這不是請客吃飯,不是談玄論道,不是家長裡短,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只有一個非此即彼的結果,豈是換個方式就能有所改變的?難道我用個巧妙的辦法,用些婉轉的言辭,我師父就同意罷戰談和了?更遑論我師父還在身前豎了一面大盾,那就是我的師兄李元嬰,而李元嬰又在他的身前找了個遮擋,那就是三夫人谷玉笙,這樣一層層遮擋下來,我若不簡單直白,單刀直入,如何越過李元嬰而直指我師父?我若彎彎繞繞,那才合了我師父的心意,他會將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李元嬰的身上,然後讓我們兩個打官司,那他便是判案的父母官。這就成了一個笑話:‘堂下所跪何人,爲何狀告本官?’這場官司還能贏嗎?”

玉清寧嘆道:“就算你單刀直入,可終究還是失敗了。”

李玄都道:“許多事情,明知道失敗還是要做。若是人人都是聰明人,知道會失敗便不做了,那這件事便永遠也做不成了。”

玉清寧笑了笑:“紫府,你的許多想法實在有些……”

“天真?幼稚?”李玄都一笑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此爲人生三重境界。少年時,滿腔熱血,一往無前,認爲有志者事竟成。中年時,多了許多心思算計,學會了取巧,總會對少年人的熱血不以爲意,覺得幼稚可笑。可最後再回頭去看,支撐我們這個神州大地歷經數千年而不倒的是什麼?僅僅是各種權謀算計嗎?回顧史書,歷朝歷代的昏招也不在少數,由此導致的種種災禍更是數不勝數,多少次異族入侵,多少次亡國滅種,可我們又多少次地站了起來,憑藉的是什麼?難道不是那股從嬰孩時就一直就有的精氣神嗎?”

李玄都舉起右手捶打胸口三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是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貴賤,奮起於微末之間,無黃屋左纛之念,憫生靈塗炭,救天下於水火之間。”

這一次,玉清寧沉默了許久,方纔長嘆道:“話雖不錯,可是紫府,你幾經沉浮,應該明白一件事,人心可用不假,此心光明更是無錯,但是與老劍神這樣的人打交道,非要講利害不可。你與老劍神談家國大義,更多是在踐行自己的信念,而非站在宗門利益來考慮問題。這樣自然阻力極大,招致的反感幾多,失敗也就在情理之中。”

李玄都幽幽道:“能力越大,地位越高,權力越大,則責任也越大。老劍神也好,大天師也罷,他們雖然不是帝王,但卻是這個天下間有數之人,普通百姓可以逃,可以躲,他們自詡正道,就不能逃,更不能躲。”

玉清寧苦笑一聲,無奈道:“紫府,你莫要顧左右而言他。”

李玄都猶豫了一下,說道:“那好,我便與你明說吧。”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古時有人任神都守令,有長公主的奴僕白日殺人,因爲長公主的緣故,官吏皆不敢動他,長公主出行,這個奴僕竟然還鞍前馬後隨行。這位守令大人得知之後,攔住長公主的車駕,以刀畫地,大言數公主之過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公主因此向皇帝告狀,皇帝欲要殺他,可這位守令大人渾然不怕,對皇帝說:‘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人,將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須棰,請得自殺!’說罷,以頭撞柱,皇帝只好改讓他向長公主道歉,他仍是不從,皇帝最終沒有辦法,只能將他放走,由是能搏擊豪強,京師莫不震慄。當年這位皇帝還是平民時,乃是地方豪強,多有包庇犯人的舉動,官府奈何不得,現在得了天下,反而管不住手下的官吏。何解?此謂之‘天子不與白衣同’。”

“家師不是天子而勝似天子,與天子交戰必用天子之劍,要用堂堂之陣,舉正義之旗,所以說天下蒼生並非是一味空談,而是要佔據大義名分。因爲我不可能在清微宗的層面去駁倒家師,從清微宗的角度來說,家師未必是對,但也未必算錯,在最終結果出來之前,都是如此,所以我只能從更高一層的天下大義來駁倒家師,所謂“天子不與白衣同”,和天子對敵,就要在大義上站得住,否則在武力、地位、權勢、倫常皆是處於劣勢的情形下,我又憑什麼與家師‘鬥劍’?在這種時候,我與家師都是心志堅定之人,故而理念之不同,已無調和餘地,好話或是壞話,方法委婉還是剛硬,哪怕我能口吐蓮花,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所以此時再去用些權謀之道,已是沒有太大作用了,唯有秉持大義方能有一分勝算。”

“事前,我便知此事萬難成功,只是秉持着能做一分是一分之念罷了。此番師父將我逐出師門,倒也遂了我的心願,此後不必再有宗門之顧忌,一切只爲天下太平,但求問心無愧。”

玉清寧深深地望着李玄都,沒有再說話,只是輕輕嘆息一聲。

兩人誰也沒能徹底說服對方,不過玉清寧總歸是認可了李玄都的想法,正如李玄都自己所說,未必是對,也未必是錯,總之在最終結果出來之前,都是如此。

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鬥劍陣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五十三章 玄都的劍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一百零五章 南海來客第五章 無道貪狼第七十三章 大罪十二第九十五章 得失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七章 青陽教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七章 名門正派第二百二十三章 送你一程第六十六章 小死大睡第一百四十四章 鑰匙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十四章 一顆頭顱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開二度第四十八章 正一宗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五十八章 假宋政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五十九章 真極天第九十六章 醒來第三章 九品九境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第一百二十二章 掌握洞天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四十章 見者有份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道多助第八十八章 人心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終是發難第七十四章 青陽第八十四章 青丘山洞天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四十章 出拳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七章 青陽教第一百七十八章 是你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五十章 重上雲錦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第四十一章 殺與不殺第七十八章 半山客棧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二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八十三章 拔除心魔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百六十章 身外化身第九十章 暗流第二百二十一章 劍名紫螭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
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鬥劍陣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五十三章 玄都的劍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一百零五章 南海來客第五章 無道貪狼第七十三章 大罪十二第九十五章 得失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九十八章 儒道合流第一百一十四章 夫人們第十五章 又見太平第十五章 二三事(五)第七章 青陽教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骨流光第七章 名門正派第二百二十三章 送你一程第六十六章 小死大睡第一百四十四章 鑰匙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十四章 一顆頭顱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開二度第四十八章 正一宗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五十八章 假宋政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五十九章 真極天第九十六章 醒來第三章 九品九境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放之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第一百二十二章 掌握洞天第六十章 不義之財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四十章 見者有份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雙慶府第三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道多助第八十八章 人心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八十三章 大妖似仙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終是發難第七十四章 青陽第八十四章 青丘山洞天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四十章 出拳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七十八章 剖析利害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七章 青陽教第一百七十八章 是你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五十章 重上雲錦第八十五章 術士書生第四十一章 殺與不殺第七十八章 半山客棧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二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而不僵第一百七十三章 地師行蹤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六十章 觀微御劍訣第八十三章 拔除心魔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百六十章 身外化身第九十章 暗流第二百二十一章 劍名紫螭第七十二章 過去今朝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