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

神獸多是生來便有大神通,就像人生來就是萬靈之長。兩者有一個同樣的缺點,便是無法完全控制自身,就拿人來說,可以控制四肢,卻無法自如控制五臟六腑、血液、肌膚、骨骼,有些類似於自古以來的皇權不下鄉,朝廷只能掌控到府縣,再往下便力有不逮。於是便有了挖掘人體秘藏的人仙道路。達到人仙大圓滿之後,將全身上下的十二萬穴竅全部凝練完畢,遍佈全身上下的每一個角落,就好似皇權下鄉,無一處不在掌握之中,尤其是那些細微穴竅中的身神,比不得一千二百大穴竅中的“主神”,但勝在細緻入微,讓竅穴自成一方小世界,若是出拳發力,對於力道的掌控之深,已經到了不會絲毫逸散浪費的程度,呼吸之間更不會有絲毫的氣血逸散,故而又被稱作無缺不漏,媲美天仙。

地仙雖然不挖掘自身秘藏,相比人仙凝練每個穴竅,不夠精微,但勝在更加宏大,極致便是天仙,又經過了一次脫胎換骨,故而同樣能掌控自身,收放自如。收的時候就如同凡人一般,放的時候則好似神靈現世。

其實不僅僅是丁策,其他天人境大宗師也察覺到了些許異常,只是因爲丁策首當其衝,所以受到的衝擊最大。

到了此時,丁策動彈不得,自然不能移動視線,而來人與他並肩而立,只是面朝方向不同,丁策面朝李元嬰、陳眠、柳逸等人,來人背對李元嬰等人,反而是面朝陸雁冰等人。

在這等情況下,反而是陸雁冰先看清了來人的面容,既驚且喜,“師兄!”

衆人皆知,這位清微宗的五先生有四位師兄,大師兄司徒玄策、二師兄張海石、三師兄李元嬰、四師兄李玄都,不過大先生司徒玄策已經身故多年,三先生李元嬰就在面前,再聯想到最近帝京城內的傳言,那麼來人的身份已經不言而喻。

清平先生,李玄都。

一瞬間,針落可聞。

無論是社稷學宮大祭酒黃石元、金陵書院齊佛言,還是司禮監首席秉筆柳逸,甚至是一衆僞仙們,都是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畢竟清平先生的威名,太盛。

都說人的名樹的影,“名震天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其難,凡是能走到這一步之人,幾乎不存在什麼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換而言之,李玄都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讓“清平先生”的名號響徹廟堂和江湖,經歷了無數考驗,從“玄都紫府”的亂戰到玉虛鬥劍,再到大真人府之變、太白山上迎戰澹臺雲,天底下有數的長生地仙,只有李道虛和秦清不曾與李道虛交手,再看李玄都的戰績,除了在地師徐無鬼手中吃過大虧,其餘幾戰皆是以勝出而告終。

¤Tтka n ¤C 〇

宋政和澹臺雲都沒能奈何得李玄都,他們又能怎麼樣?

焉能不怕?

李玄都在丁策的肩膀上輕輕拍了拍,轉過身來。

原本還如臨大敵的上官莞和蘭玄霜立時放鬆下來,臉上甚至有了笑意,一起行禮道:“見過先生。”

寧憶的表情雖然沒有什麼變化,但還是與李玄都點頭示意。

李玄都並不倨傲,向三人抱拳一次,道了一聲“辛苦”。

這一幕落在陳眠的眼中,他神色微微變化,對身旁的納蘭絮說道:“這位清平先生……與陸吾神很不一樣。”

納蘭絮輕輕點頭。

便在這時,柳逸微笑着開口道:“沒想到是清平先生大駕光臨。”

“閣下就是柳公公吧。”李玄都看了他一眼,雖然他從未見過柳逸,但從客棧的情報中已經知道了柳逸的大概相貌特徵,再加上柳逸穿着大紅公服,所以立時判斷出了柳逸的身份。

柳逸微微欠身,“柳逸見過清平先生。”

李玄都淡笑道:“柳公公,久聞其名,未曾謀面,今日終於是見面了。我聽說皁閣宗的前任宗主藏老人與柳公公交好,不知可有此事?”

柳逸臉上笑意不變,說道:“確實有些交情,不過談不上深交,只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李玄都道,“那麼江南市舶司和織造局的庫銀是怎麼回事?我聽說在北邙山中搜尋出許多官銀?蘭夫人,你是皁閣宗的新任宗主,可有此事?”

所謂官銀,是用來入庫的,也就是每個州的稅收,必須刻下官銀標誌的字樣或圖案,方便入國庫管理,民間不得私自使用官銀,此乃殺頭的大罪,又稱“庫銀”。

官銀的主要用途在於軍餉、官俸、宮用、堤壩工程、賑災等支出,在朝廷將官銀撥給各地州府以後,各地州府還要將官銀再溶化一次,煉出新的銀錠或者銀塊,這就是碎銀的主要來源,此過程又名“火耗”,指碎銀熔化重鑄爲銀錠時的折耗,或是銀錠溶化爲碎銀的折耗,火耗也是地方各級衙門貪墨的主要手段。當年四大臣新政中提出的“火耗歸公”,便是斷了絕大部分官員的財路,纔會使得新政推行倍加艱難。

至於民間百姓,使用的銀兩大多還是碎銀,大部分時候以銅錢爲主。

當初攻陷北邙山,的確有些金銀,不過並沒什麼官銀,李玄都之所以知道官銀之事,還要追溯到他和顏飛卿第一次撞破藏老人煉屍的東山之行。蘭玄霜不知此中內情,可她不是張白晝這樣的愣頭青,立時心領神會,回答道:“確有此事。”

“這就有文章了。”李玄都道,“我記得江南市舶司和江南織造局都是由柳公公負責掌管,報過幾次官銀被盜,這些官銀怎麼會出現在皁閣宗那裡?”

柳逸臉上的笑意漸漸僵住,“這……定是下面的奴婢們欺上瞞下,夥同外人把庫銀給貪了。”

李玄都問道:“柳公公,這麼大的事情,又持續這麼多年,你就一點也沒有察覺嗎?”

雖然此地不是朝堂,但有儒門中人在場,還有這麼多與朝堂有關之人,柳逸的額頭上滲出冷汗,不再是微微欠身,而是上身前傾,回答道:“咱家……我也曾查過織造局和市舶司的賬目,未能及時發現隱患,有失察之罪。”

“家師生平最重規矩法度,凡事都要講究規矩。”李玄都望着柳逸,“只是失察嗎?”

柳逸感覺自己此時好像在面對當年先帝一般,恭敬回答道:“回清平先生,自然不僅僅是失察那麼簡單,還有失職之罪。”

李玄都笑了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如今國事蜩螗如此,柳公公輔佐內相,容不得半分馬虎大意。我畢竟不是朝廷之人,無官無職,一介平民,就算公公有什麼罪過,也不是我可以置喙,公公還是向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請罪吧。”

“是是是。”柳逸被李玄都敲打一番,原本準備好的說辭再也說不出口,只能唯唯諾諾退下。

遠處樓船上,已經有人潛入水下將“千里望”打撈了上來,擦拭乾淨之後重新回到了天寶帝的手中。

天寶帝通過“千里望”第一次看到了這位大名鼎鼎的清平先生,臉色晦暗。

白鹿先生感慨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天寶帝低聲問道:“李玄都說的這些事情……先生知道嗎?”

白鹿先生回答道:“有所耳聞。”

天寶帝轉頭望着他,目光中全然沒有了平時的尊敬,透出的是孤獨和深寒,“這些事情,朕竟是一點也不知道,爲什麼你們就沒有一個人告訴朕?”

白鹿先生長嘆一聲,“此乃頑疾,且不說我們沒有真憑實據,就算我們告訴了陛下,陛下也不可能立時解決,天底下那麼多的事情,陛下如何能夠兼顧,只是徒增煩惱罷了。所以陛下的當務之急還是親政,然後任用賢臣,君臣合力,才能徹底剷除這些頑疾。”

天寶帝不置可否,轉而說道:“這些蛀蟲,國事艱難如此,就連李玄都這個外人都明白,可爲什麼他們不明白?”

“他們不是不明白。”白鹿先生淡淡道,“他們比誰都明白,可他們還明白另外一件事。”

“什麼事?”天寶帝立刻問道。

白鹿先生揮袖設下禁制,輕聲道:“既然陛下如此問了,老夫便直言了,關鍵在於土地。古時王朝,君臣共治,古代的士大夫們,擁有三種身份,即是土地的主人,政事參與之人、兵事參與之人,皇帝不是主人,而是盟主,這也是古代世家可以經營一方而不必全部集中於帝京的緣故,所以這時候的世家往往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此謂之有恆產者有恆心。”

“可到了本朝和前朝,科舉完善,不再有門閥一說,大地主變成了無數箇中小地主,門閥變成了士紳,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皇權獨大,這些地主們不再是政事和兵事的參與者,不再是皇帝的盟友,而是成了皇帝的依附者,他們從朝廷的主人變成了朝廷的客人,看似居於朝廷高位,但丞相都沒有了,興衰不過在皇帝的一念之間,隨時可以被踢出局,所以他們會本能地挖朝廷的牆角,逃避稅收,隱匿人口,總而言之就是千方百計與朝廷作對,損耗朝廷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利益。這便是無恆產者無恆心。”

“老夫先前說過,他們原本有三重身份,現在他們沒了政事和兵事的身份,可還有一個身份,土地的主人,天下稅收皆是來自於土地,所以他們還是錢袋子。這種錯位導致了朝廷想要徵稅變得極爲困難,養兵更是昂貴,只是幾十萬人便要耗盡朝廷的國庫。這也導致了朝廷面對金帳時屢敗屢戰。”

“不過此舉也有好處,那便是內部穩定,再無權臣奪取皇位,再無藩鎮割據。爲何朝廷放權地方督撫之後,以遼東爲首的地方督撫可以迅速平定叛亂、鎮壓流民?甚至遼東已經是國中之國?正是因爲遼東的屯田制度,土地的主人、政事的參與者、兵事的參與者,三位一體,人人有恆產,故而人人有恆心,與金帳的千戶制度,其實是殊途同歸。”

“大逆不道!”天寶帝既驚且怒,萬萬沒想到白鹿先生會說出這麼一番話。

白鹿先生淡然道:“陛下不喜歡聽,可老夫還是要說。想要解決如今困局,要麼效仿古制,朝廷放權,使得門閥豪強坐大。要麼就徹底收權,趁着如今天下大亂之際,借流民百姓之手,掃除地方士紳,真正做到皇權下鄉,由官府的官吏代替地主鄉紳,完成最後一步,這樣可以解決兵事和財政的兩難困境。在老夫看來,秦清整頓士紳,雖然現在實行屯田制度,但大有更進一步的意思。”

過了許久,天寶帝緩緩說道:“先生這是在挖儒門和道門的根基。”

白鹿先生搖頭道:“道門早已放棄了土地,四海航路,各類商貿,哪樣不是道門經手?只有儒門還死抓着土地不放,儒門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這也許是老夫能做的最後一件大事,而恰恰是陛下做的第一件大事。”

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一百零六章 殿內死戰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五章 觀戰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番外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切磋較技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觀音百劍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二十六章 以一敵衆第七十一章 身份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五十二章 大祭酒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四十三章 九河南山第六十八章 目盲心明第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三十七章 二次和談第四十五章 出劍(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七十三章 八部神通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話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十八章 種魔之法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十六章 嚮導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五十六章 賜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下之都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一百五十六章 錢玉樓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二十八章 藥木忽汗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九十八章 蜀中唐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五十六章 玄女宗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門家丁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一百六十七章 畏威懷德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種宗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人名單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畔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
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一百零六章 殿內死戰第十章 司徒玄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九十章 入太平宮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二百六十五章 丐幫第五十三章 金風未動蟬先覺第五章 觀戰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番外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切磋較技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觀音百劍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二十六章 以一敵衆第七十一章 身份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五十二章 大祭酒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八十五章 蘇胡兩家第四十三章 九河南山第六十八章 目盲心明第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逝者已矣第三十七章 二次和談第四十五章 出劍(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七十三章 八部神通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話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十八章 種魔之法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三百一十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二百二十二章 反責衆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十六章 嚮導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五十六章 賜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下之都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一百五十六章 錢玉樓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在今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九十八章 謀定大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二十八章 藥木忽汗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三十七章 圍攻第六十三章 時光之爭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九十八章 蜀中唐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第五十六章 玄女宗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八十七章 再相逢第四十七章 出劍(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門家丁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二百六十四章 故友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一百五十九章 法難師太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一百六十七章 畏威懷德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種宗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四十三章 出劍(一)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人名單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畔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二百二十三章 舊事重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