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宗室諸王

赤羊翁當先離去,然後是趙良庚和丁策,殿內就只剩下謝雉、晉王、柳逸。

謝雉又重新坐了下來,似乎有些疲累,身子歪着,用手支着額頭。

不多時後,司禮監掌印楊呂、燕王、天寶帝到了。

楊呂不必多說,如今宗室,以晉王和燕王爲首,所以兩人並不居住在封地,而是長居帝京,參與政事。晉王正值壯年,頗爲英武。可燕王如今已經是古稀之年,不僅歲數比晉王大了一倍,而且輩分也高出一輩,是宗室諸王中最爲年長之人,而且燕王當年與齊王關係密切。當年徐無鬼能將謝雉送入宮中,燕王功不可沒。

至於天寶帝,已經是個青年人。大魏武德十一年,穆宗皇帝駕崩於西苑的煙波殿中,當時他年僅十歲,如今是天寶八載,他已經十八歲了。

歷代皇帝,大多在十八歲之前就要成婚生子,早的十三歲,晚的也就十七歲。皇后年齡也大致如此,故而有皇后做了十一年的皇后,難產而死的時候卻只有二十二歲。如今世道就是早娶早嫁,就算皇帝年事已高,納妃也是按照這個年齡,正因爲這等緣故,天寶帝謝雉的年齡其實相差不大。

如李玄都這種年近三十歲還未成婚之人,在當今的世道卻是顯得有些特立獨行了。不過再一細想,越是修爲精深,壽命也就會越長,那麼就越不急於過早成婚生子。如李玄都、秦清等人,人間百年,何苦二十歲不到的年齡就去成婚生子?可普通人七十古來稀,大多數人的一生也就是五十年左右,自然要早些生子。

認真說起來,李玄都十歲入江湖,天寶帝十歲登基,都是十歲成人,李玄都在十八歲的時候已經開始在二師兄張海石的支持下參與到宗門爭鬥之中,天寶帝在十八歲的時候同樣開始在朝堂上有了自己的聲音。只是這個聲音還很微弱,距離只有一個聲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人向謝雉行禮,天寶帝不必多說,身爲帝王,自然有座位,坐在謝雉下首的東邊。燕王作爲宗室中最年長之人,坐在謝雉下首的西邊。楊呂則是與柳逸一左一右站在謝雉身旁。

謝雉環視一週,“如今在座的都是自家人了。”

無論是天家皇室,還是世家豪族,許多家奴的身份還在家族成員之上,如各類管家,是可以參與家族大事的。在皇室之中,司禮監的大宦官們也是家奴,可這個家奴要勝過許多沒有實權的親王郡王,所以謝雉說都是自家人,並沒有錯。

聽到這話,無論是司禮監的掌印大太監楊呂,還是司禮監的首席秉筆柳逸,都矮了下身子,而坐着的天寶帝、燕王、晉王則是直了下身子。

謝雉感嘆道:“咱們自家的事情,還是要靠家裡人擔當起來。”

說話時,四名宮女進到殿中,每人都端着一個托盤,上頭放着開片粉青的瓷碗,薄得像紙,乍看一片青色,細看從青裡又透出淡淡的粉紅,堪稱神品。碗中湯匙也是極品,外釉通體素白,從裡面卻透出淡淡的暈黃。反倒是碗裡盛之物不怎麼稀奇了,只是普通的蓮子羹而已。

總共四碗,太后謝雉、天寶帝、燕王、晉王每人一碗。

謝雉端着碗,舀了一湯匙送到嘴邊,輕輕吹了一口氣,方纔送進去,卻含在嘴裡,慢慢含了好一陣子才嚥了下去,對天寶帝說道:“當年老天師張靜修來帝京,對先帝說:‘養生無過玉液。’按照老天師的說法,口中唾液就是‘金丹玉液’中的‘玉液’,又叫‘長生酒’。把唾液引出來,再嚥下去,這叫‘舌下生液,倒咽玉液長生酒’。”

天寶帝只得也效仿謝雉的樣子,將蓮子羹含在嘴裡,過了好一陣才嚥下去,便說不得話。

只是晉王從來不信這些,已經開口說道:“一個李玄都,還能把堂堂大魏朝廷鬧翻了天?赤羊翁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了?”

謝雉淡淡道:“是否言過其實,儒門自己知道。據說在玉虛峰上,儒門已經是精銳盡出,最後還是鎩羽而歸,甚至還賠上了一位隱士的性命。”

燕王因爲老邁的緣故,坐在椅上,眯着眼,昏昏欲睡,此時擡了擡眼皮,說道:“李玄都鬧出的動靜不小了,就連我這個足不出戶的老頭子都聽了好些關於他的說法,說什麼他要重回帝京,爲張肅卿報仇。以前我只當個笑話,可如今看來,卻是不能小覷了,就算他震動不了朝廷,如果他打定主意要摘去哪個人的頭顱,還是不難。也許李道虛和澹臺雲會爲了大局來制約李玄都,不讓他鬧個天翻地覆,可在這種事情上,難道李道虛和澹臺雲會做哪個人的護衛嗎?”

便在這時,殿外又傳來一個聲音,“殺人?不僅他會殺人,我們也會殺人,他要是在外面惹是生非也就罷了,我們管不了,可如果他敢到帝京城來,還不知道誰殺誰呢!”

話音落下,一名身着親王服飾的年輕人走了進來,正是姍姍來遲的唐王,他要比晉王年輕一些,不過也年過三十,是宗室諸王中的第三號人物,放在整個宗室之中,也是僅次於太后、天寶帝、晉王、燕王的第五號人物。

柳逸輕聲道:“殿下說的是,如今儒門高手悉數雲集帝京,在這件事上,李道虛不會支持李玄都,如果李玄都敢來,我們索性順勢設個局,把李玄都和他的死黨,一起趕盡殺絕。”

“且不說能不能殺了李玄都,就算能殺掉李玄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楊呂悠悠道,“諸位王爺應該知道上個月十五發生在大真人府的事情了,大天師張靜沉也是這種想法,想要設局除掉李玄都,可結果呢?大天師還沒等到朝廷的真人封號,就被李玄都打死在自家的大真人府中,還被李玄都這個外人廢黜了大天師的稱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最後李玄都又扶持了一個新的大天師,這大真人府儼然成了李玄都的大真人府。”

唐王坐在晉王的對面座椅上,問道:“楊公公是什麼意思?區區一個大真人府豈能與偌大的帝京城相提並論?”

“殿下所言極是,大真人自然不能與帝京城相提並論。張靜沉做不到的事情,我們未必做不到。”楊呂先是微微欠身,然後話鋒一轉,“關鍵是殺掉一個李玄都要死多少人?如果他在臨死前大開殺戒,要拉人墊背,只怕是……”

燕王開口道:“楊公公這是老成持重之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實乃再無其他辦法的下策。”

唐王望向燕王,“四叔,您老有什麼上策、中策?不妨說來聽聽。”

“這不是正在商議嗎?”燕王人老成精,打了個哈哈,“若是有了對策,那我們也不必在這裡議了嘛。”

唐王輕輕哼了一聲,撇過頭去。

便在這時,謝雉開口了,“議事就議事,不要置氣。”

所有人都微微低頭,以示恭敬。

過了片刻之後,謝雉又說道:“不過他七叔說的也沒錯,從金帳到西北,再到遼東,要造反,總是要鎮壓的,既然是鎮壓,哪有不死人的。”

燕王道:“可現在的問題是,打仗要花錢,平叛要銀子,手裡沒把米連雞都哄不住,國庫虧空,這就是朝廷最大的實情。”

唐王道:“遼東有錢,李玄都也有錢,還有那麼多的宗門世家,都有錢。”

謝雉猛地擡高了嗓音,“唐王,夠了!”

唐王猛地閉口不言。

謝雉望向燕王,“您老說該怎麼辦?”

燕王稍稍坐直了身子,說道:“依老臣之見,此事還要着落在儒門的身上。”

謝雉立刻明白了,儒門提出的條件就是讓天寶帝親政。於是謝雉將目光轉向了天寶帝,此時天寶帝已經將手中的蓮子羹喝完,好似什麼事情都沒有聽到一般,十分安靜地坐在那裡。

謝雉拿起手帕掩嘴,開始輕聲啜泣。

一瞬間,天寶帝、晉王和唐王立刻從座椅上起身,接着是燕王拄着柺杖艱難起身,然後連同兩位司禮監的大太監,一起跪在地上。

謝雉哽咽說道:“這是欺負我們孤兒寡母。”

晉王直起身來,高聲道:“雖然先帝不在了,但還有滿朝文武和天下臣民,定能剷除亂黨。”

便在這時,一場秋雨落下,敲擊出沙沙聲響。殿內卻出現了死一般的沉寂,所有人都默在那裡。

謝雉輕輕拭去臉上的淚痕,“那就要拜託晉王了。”

晉王磕下頭去,“臣領旨。”

謝雉又望向唐王,“他七叔,你也要上些心,給我們娘倆一個安生日子。”

“是。”唐王挺直了身子。

謝雉看了眼楊呂和柳逸,“還不快把燕王扶起來。”

兩位大太監一左一右,攙起了顫顫巍巍的燕王。

燕王扶着柺杖,喘了口氣,“無論如何,終究是繞不開儒門。”

謝雉又擦拭了下眼角,“還要您老多費心。”

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三十五章 宮中宦官第八十七章 各自離去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八十章 恩怨情仇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將起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三十六章 調素琴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八十七章 化身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六十四章 各自邀戰第三十八章 劍逆陰陽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三十八章 暗渡陳倉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八十五章 感春悲秋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六十八章 紫霞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魔立誓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一十九章漁翁在後第七章 老湯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二百一十一章 準備入關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二百一十二章 齊州會館第六十八章 目盲心明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靈丹妙藥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大雨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一百一十章 渡劫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四十章 鬥毆第一百七十六章 深夜造訪第一章 人言可畏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十二章 舊情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六十章 看看無妨第六章 橫刀攔路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一百五十章 總督府外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四十八章 言語爭鋒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一百零五章 南海來客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二百三十六章 先後出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十二章 深夜來客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話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六十三章 嶺秀山莊第一百三十五章 宮中宦官
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八宗第一百三十五章 宮中宦官第八十七章 各自離去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雨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大婆娘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八十章 恩怨情仇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將起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三十六章 調素琴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八十七章 化身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二百一十三章 八門金鎖第六十四章 各自邀戰第三十八章 劍逆陰陽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三十八章 暗渡陳倉第七十四章 日月換新天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八十五章 感春悲秋第一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六十八章 紫霞第一百零二章 平地起高樓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魔立誓第一五十八章 書局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二李二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一十九章漁翁在後第七章 老湯第五十六章 太陰劍陣第二百一十一章 準備入關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二百一十二章 齊州會館第六十八章 目盲心明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零一章 五城十二樓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靈丹妙藥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大雨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一百一十章 渡劫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二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四十章 鬥毆第一百七十六章 深夜造訪第一章 人言可畏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十二章 舊情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二百三十章 三位堂主第六十章 看看無妨第六章 橫刀攔路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一百五十章 總督府外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四十八章 言語爭鋒第四十四章 人心似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私塾內外第八十七章 前往北邙第一百零五章 南海來客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第二百三十六章 先後出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平山上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威第十二章 深夜來客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話第七十章 埋屍地第六十三章 嶺秀山莊第一百三十五章 宮中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