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一人破陣

清微宗和太平宗俱是出自當年的太平道,兩者各自繼承太平道的部分道統,側重各有不同,籠統來說,清微宗是北斗主死,太平宗是南鬥主生,故而清微宗以殺伐劍道爲主,而太平宗的手段則以奇門遁甲爲主。不過這不意味着兩者互不相通,清微宗有“玄微真術”這類奇門手段和各種劍陣,太平宗也有“七玄絕劍”、“萬化繞指劍”等劍道功法,關鍵在於主從不同,到底是以劍道爲主,還是以奇門遁甲爲主。

“七曜星羅陣”雖然是太平宗的陣法,但對應的並非是南斗六星,而是北斗七星。李玄都身爲清微宗中人,很快就看出了其中關鍵所在。七人中爲首之人位居天樞,與天璇位、天璣位、天權位組成斗魁,玉衡位、開陽位、搖光位組成斗柄。在北斗七星之中,以天權光度最暗,卻是居於魁柄相接之處,最是要衝,因而必須有修爲最高之人擔任,斗柄中以玉衡爲主,則由修爲次高之人承當。

七人以陣法聯手迎敵時,等同一人,正面首當其衝者猶如一人身兼數人功力,威不可當。若是陷入陣法之中,除非將七人中打倒一人,否則決然無法逃出,陣中七人以靜制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腰則首尾皆應,牢牢將敵人困於陣中。

不過此陣也有一個致命缺陷,若能深諳此陣奧妙,便能以主驅奴,製得七人縛手縛腳,不得自由施展。

李玄都想明白其中關鍵之後,初時裝作不識得此陣奧妙,只守不攻,似是疲於防守卻無破敵之法,令七人放鬆警惕,然後突然出手,看似是擊向空處,實則是攻向境界修爲最低的搖光位之人,迫使七人顯出身形。

七人立時一驚,修爲最高的天權位之人立時呼嘯一聲,帶動陣法向李玄都攻來,七人如同一柄利劍刺向李玄都。只是李玄都早有防備,只是稍稍變化方位,便躲過這一劍,使得七人攻他不到,反而讓七人都是門戶洞開,處於李玄都的攻勢之下。七人見一擊無功,陣勢立時變化,斗魁四人向後,斗柄三人轉向李玄都,以修爲次高的玉衡位之人對上李玄都。

李玄都已經佔據主動,進可攻退可守,此時卻想要從正面領教下這七人的修爲,於是不閃不避,運轉自己所學功法中最爲勢大力沉的“大寶瓶印”,一掌拍出。

李玄都生平所學,堪稱是包羅萬象,只是有一個不大不小的缺點,那就是機巧有餘,而樸拙欠缺,李玄都無論劍法也好,還是拳掌也罷,都是走變化靈巧一道,缺少那種大巧若拙的直來直去手段,金剛宗的“大寶瓶印”剛好彌補了這一點,使李玄都也能以力破巧。

面對李玄都的一掌,七人同時一聲呼喝,變作一線,其後六人同時右手長劍負後,伸出左手按在前一人的後背上,最終七人之力悉數匯聚於最前方的玉衡位之人身上。

此人以七人之力對上李玄都的雙掌,只覺得一股排山倒海的磅礴巨力襲來,好似滾滾大潮,綿綿不絕,一浪接着一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那玉衡位之人乃是七人中修爲次強之人,平日裡也曾與宗內的天人境前輩有過切磋,可萬沒有見過這等天人境界,僅以氣機多寡而言,幾乎是尋常天人境大宗師的數倍,若非不能搬運天地元氣化爲己用,已是不遜於天人無量境。

這便是李玄都身負五大玄功的神妙所在了,五行齊聚,生生不息。長生地仙的五氣朝元境界就是在體內自成一方五行小天地,周流不息,是爲金丹大道。李玄都是李道虛教出的弟子,雖然對於長生境界的玄妙不知其所以然,但卻能知其然,由此悟出的假丹之道,固然比不上真正的金丹大道,卻能有些許異曲同工之妙。

這幾人僅僅是歸真境,豈能盡知天人境乃至是長生境的玄妙?此時對上李玄都,只覺得驚駭欲絕,甚至生出幾分不可匹敵之感。

八人如此相持片刻之後,竟是拼了個不分上下,甚至李玄都還猶有餘力。平心而論,李玄都的長處在於靈活多變,各種手段層出比窮,並不擅長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拳的呆仗,此時無異於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卻能不分勝負,換而言之,他只要稍用手段,就能盡敗七人。

那七人身爲歸真境宗師,見識不淺,雖然不知道什麼是假丹,但也知道江湖上從來只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取錯的外號,李玄都未必能飛昇玄都紫府,可紫府劍仙既然被讚譽爲劍仙,一身本事必定都在三尺青鋒上面,此時還未出劍,就逼得他們七人如此狼狽,若是出劍,他們七人豈有勝算?

想到這兒,七人不由一陣泄氣,心知憑藉他們七人多半是攔不住這位紫府劍仙了。

江湖上於“恩仇”二字,看得最重,有時結下深仇大恨,報仇時卻要說前來報恩,比如說道:“在下天寶二年承閣下廢了一身修爲,此恩此德,豈敢一日或忘?今日特來酬答大恩。”而所謂有事相求,往往也不懷好意,比如說最爲有名的“借你項上人頭一用”。

此時七人出迎,說是迎客之禮,實則是下馬威,若是李玄都丟了顏面,進了太平宮之後,自然要矮上一頭,哪怕做了宗主,也底氣不足。可如果李玄都攜大勝之威進入太平宮中,那就形勢顛倒過來。

所以七人雖然已無鬥志,卻也不敢輕言認輸,居中的天樞位之人大喝一聲,七人再度變陣,斗柄斗魁互易其位,陣勢也已從東南轉到西北。陣勢一成,立時有七道凜冽劍光激射向李玄都。

李玄都對於這七人境界修爲已經心中有數,不欲再糾纏下去,一揮大袖,用出“風捲殘雲掃”,將七道劍光悉數裹挾其中。

自從諸子百家覆滅於儒家之手後,衆多“餘孽”分散各宗之中,成了一筆糊塗賬,清微宗與太平宗融匯了部分墨家道統,遼東的補天宗又與清微宗共分墨家遊俠派的道統,太平宗還與陰陽宗共分陰陽家的道統,太平宗的占驗之道便是從陰陽家傳承而來,對於傳承自陰陽家的“太陰十三劍”,太平宗也有部分涉獵,自有應對之法。

只是李玄都這一招乃是虛招,待到七人轉變劍勢要破開陰風裹挾時,李玄都忽然變招爲清微宗的“北斗三十六劍訣”,徒手掃出一道浩蕩劍氣,又化作七道劍氣,一人出劍,等同對七人出劍。

七人變招不及,只能各自爲戰,立時被這道劍氣擊破陣勢。只見七道人影四散而落,修爲高者如天權位、玉衡位之人,還能勉強立定,可修爲稍弱的幾人卻是直接跌倒在地。

李玄都是來做宗主的,不是來踢館砸場子的,自然不去追擊,負手而立,盡顯淵渟嶽峙的宗師風範,淡然道:“還有何等待客之禮,不妨儘早用出。”

爲首之人神色變化,對身旁同伴用了個眼色。他們自認七人不能勝過紫府劍仙,只是想要落他臉面,若是不成,他們也有辦法,那就是在廣場四周還埋伏着四十二名先天境高手,可以組成六個“七曜星羅陣”,再加上他們七人,共是七個“七曜星羅陣”,便可再組成一個“七曜星羅大陣”,威力更強。

片刻之後,又有四十二名太平宗高手顯出身形,隱隱結成陣勢,分佈於廣場的四面八方。李玄都環顧一週,道:“勞煩白宗主帶長生先行離開此地,免得誤傷。”

白繡裳微微點頭,伸手抓住沈長生的肩膀,向後飄出廣場。

如此一來,整個廣場就剩下五十人,李玄都以一人對陣四十九人。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追逃第二百零六章 太初化身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一百三十六章 雷霆之威第二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九十一章 廣妙姬第一百一十二章 吾之幸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頭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開筋正骨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師奇謀第二百零七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望明月第十六章 客棧激戰第五十一章 利動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二章 驚鴻一瞥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錢玉樓第一百八十章 分火見劍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三十章 另有古怪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六十七章 長生久視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慮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影成三人(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洞中二人第三十五章 裴家公子第一五十四章 九九重陽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百零一章 陸時貞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六十二章 宋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算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三十二章 殺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章 藏書樓第九十八章 此劍無悔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一百六十四章 素王一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三十六章 國之蟲賊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第五十五章 一拳斃敵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海堂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二百一十九章漁翁在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四十三章 煉屍陣第二十一章 山下山上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六章 斬殺傀儡第六章 賢內助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一十三章 樓船之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主僕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劍當空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算偷襲第二百一十章 雙刀寧憶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八十二章 谷玉笙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一百九十六章 巷中殺人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追逃第二百零六章 太初化身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一百三十六章 雷霆之威第二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七十七章 太多太少第九十一章 廣妙姬第一百一十二章 吾之幸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頭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開筋正骨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師奇謀第二百零七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望明月第十六章 客棧激戰第五十一章 利動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二章 驚鴻一瞥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二百一十六章 七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錢玉樓第一百八十章 分火見劍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三十章 另有古怪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六十七章 長生久視第七十七章 狐族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慮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九十四章 一劍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對影成三人(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洞中二人第三十五章 裴家公子第一五十四章 九九重陽第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百零一章 陸時貞第二百一十五章 釋經第六十二章 宋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算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域激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三十二章 殺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章 藏書樓第九十八章 此劍無悔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三十二章 撥雲見月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一百六十四章 素王一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搭手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三十六章 國之蟲賊第一百二十九章 紈絝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第五十五章 一拳斃敵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海堂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二百一十九章漁翁在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四十二章 神境通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一百零一章 雨落磅礴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四十三章 煉屍陣第二十一章 山下山上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六章 斬殺傀儡第六章 賢內助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二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一十三章 樓船之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主僕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劍當空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算偷襲第二百一十章 雙刀寧憶第二十八章 發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二百零七章 三分絕劍第一百九十九章 過去第八十二章 谷玉笙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一百一十四章 說六扇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一百九十六章 巷中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