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

鬧出這麼大的風波,包括店老闆在內,都已經逃走,而且這裡的事情很快也傳遍了整個鎮子,只是沒人敢在這個時候過來一探究竟,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殃及池魚。

不過也有個好處,沒過多久,顏飛卿與南柯子便趕到了此地。

兩人都是風塵僕僕的樣子,顯然在這段時間裡,他們也沒有閒着。

互相見禮之後,就在這間無名小店中分而落座,由顏飛卿和蘇雲媗分別講述了各自的經過,如此一來,皁閣宗的圖謀便有了個大概的輪廓。

皁閣宗的謀劃可以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在北芒縣城,用滿城人性命來祭煉邪術,養育爐鼎孕育“鬼胎”,另外一部分是在北邙山中的大墓,藉助太陰屍的屍氣造就了一方養屍地,意圖培育護法神“夜叉”。

在座之人都不是傻子,自然很容易就能推斷出皁閣宗的根本目的是什麼,一尊只是相當於歸真境的“夜叉”不算什麼,一個“鬼胎”也不算什麼,兩者雖然難得,但並不難對付,可如果把兩者同時放在一起,那麼結果就殊爲難料了。

如此一來,北邙山的那座大墓,是不闖也得闖了,可現在又面臨着一個問題,那便是陰陽宗已經有了要出手的跡象,僅憑顏飛卿召集的這些正道弟子,未必就是陰陽宗和皁閣宗的對手,甚至不用那位地氣宗師親自出手。

幾人盡皆沉默不語,各自打着各自的算盤,過了許久之後,顏飛卿方纔道:“貧道已經給家師去信,他老人家會以天師的身份去見那位地師。”

衆人盡皆一驚,唯有悟真雙手合十道:“既然大天師肯去見地師,多半能將一場干戈化作無形,善莫大焉。”

“不打?那就放任皁閣宗行此妖法?”南柯子搖頭道:“而且北邙山已經由少祖山變爲老祖山,這其中牽扯的種種,恐怕不僅僅是一個皁閣宗那麼簡單,也不是一個藏老人就能解釋的。”

此言一出,原本一直靜默不語的陸夫人臉色驟變,一反常態地急聲問道:“北邙山已經少祖山變爲老祖山?此事當真?”

南柯子一怔,誤以爲陸夫人質疑他望氣的本事,心中暗道太平宗雖是這方面的行家,但也不能如此小覷旁人,於是便有些怫然不悅道:“千真萬確,老道雖然尋龍望氣的本事只能算是半桶水,但是簡單的少祖山和老祖山還是能分辨出來。”

陸夫人臉色微白,平日裡一個七竅玲瓏的人竟是沒聽出南柯子語氣中的不悅,喃喃道:“原來如此,難怪他說北邙山這邊地氣有變,執意讓我過來看看。”

李玄都知道陸夫人口中的這個“他”,說的就是太平客棧的掌櫃,真正的太平宗高人。如此看來,陸夫人來到龍門府就不是什麼巧合,而是必然。

南柯子也看出不對了,不由問道:“地氣有變?難道太平宗中的沈先生推算出了什麼?”

陸夫人稍稍定了定心神,苦笑道:“《青囊經》有言:‘山老無生氣,山嫩則生氣勃勃。’隨着時勢演變,越是靠近西方的萬山之祖崑崙,靠西而誕的王朝越是無法應時而生。雖說秦、中古帝王州,但自前朝始,國都便不在此二州中,由可見一斑。而如今紮根西北的又是誰?如此一來,答案如何,已經不難猜。”

南柯子猛地怔住:“如今在西北的正是僞周朝廷,越是靠西,越是無法獲取龍脈氣運,也就註定難以長久,如今地氣有變,也就是說有人要爲僞周朝廷逆天改命。”

聽到南柯子和陸夫人的話語之後,衆人心中已經有了幾分明悟。

此事怕是牽扯到了那位藏身於皁閣宗身後的地師,此人已經不是邪道巨擘那麼簡單,作爲西北大周的國師、“聖君”澹臺雲的授業之師、陰陽宗的宗主、皁閣宗的幕後“東家”、牝女宗宗主的道侶,稱之爲邪道魁首也不爲過。放眼整個天下,唯有正道盟主、大天師張靜修方纔能與他相提並論,換而言之,若真是牽扯到了徐無鬼,以及天下大勢,那便不是他們可以插手的。

南柯子愈發感覺事關重大,先前的那點不悅都一掃而空,從自己的須彌寶物中取出一個布袋,裡頭裝的是他從北邙山中挖來的泥土,將其遞到陸夫人的面前。

陸夫人接過這袋泥土,伸手抓了一小撮,先是用兩指捏了捏,又用鼻子嗅了嗅,然後便是皺起眉頭,略微猶豫之後,陸夫人還是小心翼翼地將這一小撮泥土放入嘴中嚐了嚐,眉頭皺得越深,緩緩道:“沒錯,是老祖山的味道。”

南柯子輕聲嘆息道:“能讓一座少祖山變爲老祖山,可見幕後之人的通天手腕。”

陸夫人放下手中的泥土,仍是皺着眉頭:“還有一點我沒有想明白,幕後之人既然是要逆天改命,那也應該讓老祖山變爲少祖山纔是,他將少祖山變爲老祖山,是何用意?”

蘇雲媗聞言後,輕聲道:“會不會是移花接木之法,將北邙山的地氣轉移至某座西北名山之中,如此一來,使得北邙山的地氣枯竭,纔會從少祖山變爲老祖山。”

陸夫人點頭道:“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不過現在還不能下斷言,想要印證,就必須去西北境內親自走上一遭才行。若是真在西北境內出現了一座嶄新的少祖山,那麼便能坐實了此事。”

顏飛卿緩緩說道:“家師他老人家曾經說過,長生境的真人自行凝聚氣運,雖然有長生久視的大造化和大神通,但也有天地規矩束縛,不能輕易干涉俗世,若真有人敢於如此行事,無異於主動斷絕了自身的長生大道,這是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不要了。若真是有人故意爲之,他是爲了什麼?爲了從龍之功?”

蘇雲媗搖頭道:“這就不是我們能知曉的了,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先解決皁閣宗之事,這件有關地氣龍脈的事情,大可等到事後稟報大天師和大劍仙,請他們二位泰山北斗定奪。”

顏飛卿點頭贊同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從始至終,李玄都沒有插言說話。他雖是出身道家,但興許是接觸儒家多了,子不語怪力亂神,便對於渺渺難測的氣運一事不太上心,他曾遍覽史冊,當年的龍門府神都以及秦州的西京,之所以會變爲廢都,根本原因是極度缺水之故,常常掘地七八丈而不見半滴水,土地也十分貧瘠,糧食產量連年下降,已經無法維持百萬人的生活起居,後世王朝自然要另行遷都他處,與什麼龍脈氣運並無直接干係。

雖說他不敢把話說絕,但在他看來,若是修改幾處所謂的龍脈山形,就能改變天下大勢的走向,也太過匪夷所思,與其想這些冥冥之中的氣運,倒不如多施行幾樁善政,籠聚民心,更能有利於自身爭奪天下。若西北僞週一味重鬼神氣運而輕視百姓人心,那麼就算有氣運加身,也不過是亞聖所言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正因爲如此,李玄都也同意蘇雲媗的提議,先解決眼前的皁閣宗之事,關於龍脈地氣的事情,擱置再議,於是說道:“靄筠說的是正理,關於北邙山的事情,現在還只是推測,西北境內又是邪道五宗的地盤,想要求證也十分困難,所以此事還是交由老天師他們處置爲好。”

見李玄都、蘇雲媗、顏飛卿三人都提議如此,其他人自然也只能點頭同意。

然後顏飛卿從自己的“乾坤袋”中取出一面令旗。朱爲正色,故而旗面是正紅色,以正黑玄色滾邊,綴有明黃色絲絛,在旗面上以正黃絲線繡有“正一”二字,既是代表正一宗,也是代表正道十二宗。

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一百五十六章 煉魂鬼域第八十六章 保駕護航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一百七十九章 晉州晉陽第一百零二章 西城第六章 賢內助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七十九章 物歸原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十七章 豪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五十章 鬥劍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部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明六巫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舟而至第二十七章 開口吞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山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三十四章 天下三玄第二百五十三章 說人心道天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二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一百二十章 緣是故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聞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終章(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排名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四章 燕清第十九章 朋黨之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十章 勒合蔑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海怪人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九十一章 玄門正道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番外三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六十章 唐周第二十四章 符望閣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七十六章 唐夫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一百九十四章 魔刀第一六十三章 來客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一百六十章 傳國璽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鏡中花第二百零九章 欽天監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八十章 初步構想第十九章 激鬥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二百五十章 貴人
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清雨第五十二章 飛昇離世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第一百五十二章 師兄師妹第一百五十六章 煉魂鬼域第八十六章 保駕護航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一百七十九章 晉州晉陽第一百零二章 西城第六章 賢內助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七十九章 物歸原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講學議政第十七章 豪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五十章 鬥劍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部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上老友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明六巫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舟而至第二十七章 開口吞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院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山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十二章 周阿牛第三十四章 天下三玄第二百五十三章 說人心道天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二百三十九章 見面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第四十五章 生意第一百二十章 緣是故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聞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州上清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第二百零一章 未竟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四十九章 影之術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終章(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排名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門開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四章 燕清第十九章 朋黨之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六十一章 木劍敕鬼第二十九章 一波未平第十章 勒合蔑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劍退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海怪人第二百零六章 血嬰啼哭第三十章 清平會第九十一章 玄門正道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番外三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六十章 唐周第二十四章 符望閣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七十六章 唐夫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一百九十四章 魔刀第一六十三章 來客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一百六十章 傳國璽第一百零一十五章 兩位明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四十三章 觀其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鏡中花第二百零九章 欽天監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八十章 初步構想第十九章 激鬥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二百五十章 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