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

“萬華神劍掌”只是中成之法,清微宗中凡是登堂入室的弟子都能學得。

此掌法的名稱中有“神劍”二字,自然是從劍術中得來,出掌凌厲如劍,招數繁複奇幻。虛招可爲誘敵擾敵,但到臨陣之時,虛招亦可變爲實招。或五虛一實,或八虛一實,真如花叢中狂風忽起,萬花齊落一般,故而又得“萬華”二字。

這也算是清微宗中爲數不多的掌法,只是的確算不得高明,不能與“施無畏印”相比,誰也沒想到兩人竟然會用此法來一決高下。

只是到了兩人這般境界修爲,便是中成之法,也能發揮出不遜於大成之法的威力。所謂的虛實變化更是隨心所欲,只在一線之間。

兩人各自上前,鬥在一處,只見得掌影紛亂,當真是萬花齊落,絢爛繽紛,讓人眼花繚亂,不過這些所謂的掌影其實只是虛招,真正的實招是掌中蘊藏的劍氣。

李玄都的劍氣可謂是千變萬化,有“北斗三十六劍訣”的“元一初始劍氣”,有“太陰十三劍”的“玄陰劍氣”和“太陰劍氣”,也有“慈航普度劍典”的“無字卷”之劍氣,更有“逆天劫”劍氣,常常是一招之間變化兩三種劍氣,若是旁人遇到,一種劍氣未曾破去,就要面對第二種劍氣,頃刻間便要落敗。

可李道虛被譽爲“大劍仙”,在劍氣一途卻是返璞歸真,任憑你千變萬化,我只一路去,便是“北斗三十六劍訣”的“元一初始劍氣”。

師徒兩人,道路各有不同,李玄都是博覽衆家之長,自繁而簡,以千機化虛無。李道虛是自創一家,由簡入繁,以一元化萬象。

只是李玄都懷有千機,卻未能歸於虛無,李道虛倒是已經一元化作萬象,故而兩人境界修爲分出高下,任憑李玄都的掌中劍氣如何變化,始終奈何不得李道虛的一路劍氣。

李玄都自己也是心知肚明,想要以劍道堂堂正正勝過授業恩師,實在是千難萬難,非要出奇制勝不可。

於是李玄都不再用劍氣,用出了地師絕學“逍遙六虛劫”,同時在六劫之中還暗藏與之對應的六咒,威力奇大。

只可惜那日在“玄都紫府”之中,李道虛已經在徐無鬼的手中見識過此法,故而也有防備。

兩人雙掌一交,李道虛立時感覺六劫之力涌入體內,卻毫不慌亂。

李玄都催運六劫之力進入李道虛的體內,欲要同化李道虛體內氣機,使其六氣紊亂,自相殘殺,以彼之力攻伐彼身。只是六劫之力進入李道虛體內之後,卻發現李道虛體內空空如也,一身氣機不知去向。

李玄都這一驚非同小可,對方修爲精深,氣機凝聚,六劫之力無功而返,那不稀奇,當初他對上青鶴居士的“浩然氣”便是如此情況,但沒有氣機,或是找不到氣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若是六劫之力無功,其中的六咒也難以發揮作用,畢竟六咒是出了名的“欺軟怕硬”,修爲不如對手,便威力大減。

正當李玄都驚疑不定的時候,李道虛體內突然涌出一股浩蕩劍氣,直衝李玄都的六劫之力。

這一衝當真是非同小可,李玄都的六劫之力頓時潰不成軍。

李玄都立時明白其中根由,卻是自己棋差一招。

先前白繡裳送了李玄都“慈航普度劍典”中的“無字卷”,其中關鍵便是將自己一身氣機轉化爲劍氣,使二者可以自如轉化,不可謂不精妙。李道虛是爲天下劍道之大成者,如何不懂此類手段?故而在六劫之力入體之後,立刻將自己的一身氣機化作劍氣,潛藏一處,讓李玄都尋覓不到,然後在李玄都進退不定之際,一身劍氣反衝而出,憑藉修爲高出一籌,又佔據自己體內的地利優勢,硬是破去李玄都的六劫之力。

李玄都被李道虛破了“逍遙六虛劫”,攻勢頓緩,李道虛趁此時機反守爲攻,一掌拍來,無儔勁氣撲面而至。李玄都翻掌一擋,兩人掌力相交,李道虛陡佔上風,李玄都悶哼一聲,只覺得體內氣血翻騰,五臟俱震,只得向後退去。

不過李玄都的心態始終平和,並未心浮氣躁,這倒是出乎李道虛的意料之外。

李道虛可以不在意此戰得失,是因爲他年老之後心思逐漸不在人間,這大概是他在人間的最後一戰,勝了固然好,就算輸了,也不至於萬劫不復。可李玄都還很年輕,在人間的路還很長遠,這一戰的勝負直接關係到他的所謀所求,如何能不在意?

既然在意,又如何能心境平和?

李道虛倒是覺得這個弟子有些陌生了。也許是這些年來,自己與這位弟子的確是太過疏遠,能知其心中所想,又不能盡知。

李玄都之所以心境平和,是因爲他所圖者甚大,所謀者甚遠,才能不過分在意此一戰之得失,就算此戰敗了,李玄都也不覺得就是滿盤皆輸,正如他自己所說,大勢在我。李道虛縱然是天下第一人,又如何忤逆大勢所趨?一人之力,如何抗拒千萬人的民心所向?

李玄都輕聲道:“天下之人不直大魏朝廷久矣。”

話音未落,李玄都所用的各種功法驟然一收,改爲儒門的“正氣歌訣”。

當初寧奇夜見李玄都,便送了他一部上成之法“正氣歌訣”,此法乃是前朝最後一位大丞相所留,與亞聖的“浩然氣”合稱爲“浩然正氣”。那位大丞相也是修爲通天,可惜死在了金帳衆多高手圍攻之下。

李玄都從來都是博採衆家之長,自然來者不拒,也潛心修煉此法。只是此法初時不見成效,不管李玄都如何修煉,也養不出浩然之氣,李玄都便暫且擱置一旁。直到李玄都來到這象徵江山社稷的社稷壇中,纔在一朝之間有感而成,可謂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

儒釋道三家各有所長。佛門長於神道,許下各種大宏願,收集香火願力鑄就佛國金身;道門長於天道,追求天人合一之道,駕馭天下萬物爲己用;儒門長於人道,所以注重入世出仕,講究教化萬民,治理天下,儒門之氣運與人道氣運息息相關。

人道昌隆,儒門便聖賢輩出,如前朝和本朝氣運鼎盛時,便先後有理學聖人和心學聖人出世,橫壓當世。只是天下大亂時,儒門便青黃不接,正如眼下此時。這也是儒門自心學聖人之後便盛極而衰的緣故,時至今日,只剩下龍老人一個長生之人獨力支撐,大祭酒們也個個鬚髮皆白,垂垂老矣,倒像是儒門懸着的最後一口氣。

李玄都棄自己精通的各種功法不用,改用儒門功法,實在是有些出乎李道虛的意料之外,只是李道虛也一直用“玄微真術”這門上成之法,倒也不曾小覷了李玄都。

改用“正氣歌訣”的李玄都氣態渾然一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香火願力終有消亡衰敗之時,可天地萬世不滅,人道長存。

人道有興衰。

於儒門而言,人道衰落。可是放眼天下,關外遼東卻是“勃勃生機”,何嘗不是另外一種興盛?

李玄都支持遼東取代大魏,不是因爲他與遼東之間有親誼,不是因爲他娶了秦家的女兒。他曾經親自去過遼東,將三州之地大致走了一遍,從屯田到馬場,再到山林漁獵、作坊、海貿,都完整看了個遍,也與普通百姓交談過。

同時,他也走遍了關內中原江南西北等地,看過了那裡的風土民生。

李玄都不像地師思慮深遠,要從術上求突破,要讓天下之土地能養得起天下之人;也不似司空道玄、白鹿先生等人,在人心、國運上不停打轉。

他想得未必周到,卻看得明白,中原大地,流民遍地,餓殍遍野,赤地千里,乃至於西北等地,易子而食,人相食。可遼東卻能做到衣食足,無凍餓之虞,居者有其房,耕者有其田,孰高孰下,孰優孰劣,又何必去辯?

於是他來到帝京,他要日月換新天,求天下太平。

儒門丟了的人道大勢,李玄都替儒門撿起來。

儒門此時是運去英雄不自由,李玄都如今卻是時來天地皆同力。

李玄都一掌平平推出,“正氣歌訣”生出磅礴巨力。

這股巨力並非來自於李玄都本人,而是來自於人道大勢,就如佛門駕馭香火願力,神仙駕馭神力,皆是外力之故,只要外力足夠,神仙也可抗衡天仙。

李玄都運轉“正氣歌訣”,掌中蘊含的不再是劍氣,而是儒門的“浩然正氣”,比起諸位隱士和大祭酒的“浩然氣”多了一個“正”字。

“正氣歌訣”本就脫胎於“浩然氣”,修煉到最後也是“浩然正氣”,所不同的是,“浩然正氣”並非養成,而是自人道大勢得來,近乎於佛道兩家的神道之法,只是並非假託鬼神佛陀,而是人心可用。

李道虛對上這一掌,渾身巨震,竟是向後倒滑出去,麪皮上涌起一抹潮紅之色,七竅血流。

誰也不曾想到,自徐無鬼飛昇之後便是天下第一人的李道虛,竟然被李玄都從正面一掌擊退。

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八十四章 客棧之禍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十二章 陰陽歸一訣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七十一章 一招敗退第一百八十一章 攔路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二十七章 冷美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行有常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乾上乾下第四章 醜琴師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八十三章 俱傷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二百一十九章漁翁在後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盜女娼第八十章 長生石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六十九章 出掌離合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枯石爛第二百二十八章 弘農縣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魂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第六十四章 另有所圖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大雨第一百零一十八章 九月初三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九十七章 彼此彼此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章 牡丹花會第八十七章 伏擊刺殺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藏書樓故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章 宮官設局第一百章 見面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橫波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勢不可逆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五十三章 說人心道天下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一百四十一章 夢醒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七章 夫人姓秦第九十四章 陰陽逆轉番外十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道多助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九十八章 戰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八十三章 俱傷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網第十章 百花會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四十八章 正一宗主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手第一百章 墳前質問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
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八十四章 客棧之禍第九章 浮雲飛燕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攻第十二章 陰陽歸一訣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七十一章 一招敗退第一百八十一章 攔路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二十章 變化無窮第二百七十三章 魔道中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巷別院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四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二十七章 冷美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行有常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第六章 軍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乾上乾下第四章 醜琴師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兒酒紅第八十三章 俱傷第二十二章 玄女六經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二百一十九章漁翁在後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男盜女娼第八十章 長生石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六十九章 出掌離合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枯石爛第二百二十八章 弘農縣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魂第一百八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第六十四章 另有所圖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大雨第一百零一十八章 九月初三第八十八章 攔路比劍第九十七章 彼此彼此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章 牡丹花會第八十七章 伏擊刺殺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八方雲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藏書樓故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章 宮官設局第一百章 見面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橫波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六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別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勢不可逆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五十三章 說人心道天下第十三章 以一敵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澄清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一百四十一章 夢醒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七章 夫人姓秦第九十四章 陰陽逆轉番外十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道多助第一百八十二章 紛至沓來第九十八章 戰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八十三章 俱傷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網第十章 百花會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四十八章 正一宗主第四十四章 重回北邙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別第二百一十九章 血裳絕仙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分爲二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手第一百章 墳前質問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