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正一張氏

白愁秋以土遁之術,穿牆過屋,最終來到主幹大街上才停下腳步,臉色晦暗。

剛纔不是他敵不過李玄都,真要生死之戰,以他臨近先天境的修爲,就算他是不擅廝殺的方士,也不懼什麼,可在他看來,沒必要多此一舉,畢竟在他身後還有青鸞衛大隊人馬,何必要將自己置於險境之中。

只是想要盯住此人,恐怕也不是一件簡單事情。先前他從那柄雷剛劍的劍柄上截取來的一絲氣機現在已經完全潰散,想要繼續以尋氣之術追蹤此人已是不能,難道真要動用那門極爲損耗自身壽數的手段?

想到這兒,白愁秋的心情愈發晦暗,可又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寄希望於青鸞衛的援軍能夠儘快趕到此地。

另外一邊,只剩下李玄都和張璉山、馬素珍三人。

在馬素珍的推拿之下,張璉山這才緩過一口氣來,上身可以勉強活動,但想要繼續動手還是力有不逮。再者說了,就算他能動手,也自知不是李玄都的對手。

李玄都沒有繼續出手的意思,只是對身後招了招手。

一直躲藏在門洞裡的周淑寧這才小心翼翼地跑出來,來到李玄都的身後,然後探出半個腦袋。

方纔白愁秋不是沒有動過用周淑寧要挾李玄都的心思,只是李玄都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始終把注意力都放在周淑寧的身上,若有人想要對周淑寧出手,必然要被李玄都的雙掌拍成重傷。

白愁秋早已經過了意氣用事的年紀,正所謂江湖越老,膽子越小。混了這麼多年的江湖,他已經不敢再去貿然拼命,換而言之,有機會,他會抓住,就像這次在意料之外的出手,可沒有機會,他便不會像年少時那般甘冒着生命之險去創造那個機會。

雖然他有土遁之術,但他還是沒有選擇去冒着被李玄都打成重傷的危險,去擒住那個很有可能是李玄都軟肋的小姑娘。

如果說白愁秋有力卻無心,那麼張璉山和馬素珍卻是連這個力也沒有了,哪怕這個小姑娘距離他們近在咫尺,可他們有自知之明,哪怕拼出性命,怕是也碰不到這個小姑娘的一根毫毛。

李玄都任由小丫頭抓住自己的袖口,對二人說道:“好一個正道十二宗,可這個世道,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你們說自己是正就是正了?”

“當然,也不能說你們不正,最起碼跟邪道十宗比起來,你們還是當得起一個‘正’字,只是有那麼點名不符實而已。”

拽着李玄都衣袖的周淑寧畢竟還是少不經事,這些話聽得似懂非懂,只是看着那男女,看着他們臉上的表情變化,先是那種被人戳中痛腳的惱羞成怒,然後是敢怒不敢言的悲憤。

李玄都繼續說道:“正道十二宗,邪道十宗,共是二十二個宗門,共分這偌大江湖。如今邪道十宗已經在西北起事,劃去半壁江山,可我們正道十二宗卻還在當年帝京一戰的泥潭裡兜兜轉轉,你說可笑不可笑?”

說到這裡,李玄都一揮袖,他的出手太快,張璉山和馬素珍都沒能反應過來,只見一道氣機已經落在張璉山的身上,幫張璉山徹底化去方纔仙鶴指的餘韻。

“還有一些人,既不屬於正道十二宗,也不屬於邪道十宗,被稱之爲散仙人物。或是遊戲人間,或是隱居清修,不問世事,至於這人間如何,蒼生百姓如何,他們從來不在乎。”

“且不去說這些人,也不去說邪道十宗,反正他們已經自認爲魔道,只說我們正道十二宗,這些年來打着正道的名號,享受世間尊崇,又做了幾件正事?是不是太過道貌岸然了些?”

聽到這裡,馬素珍忍不住出聲譏諷道:“那你這位英雄好漢又做了什麼?與我們爲難?”

李玄都忍不住笑出聲來,“我做了什麼?是了,做了卻沒有做成,與沒做又有何異?”

李玄都擡起手臂做了個握劍的動作,“我不懂如何主政一方,更不懂得牧守天下,但我始終覺得張肅卿會是個合適人選,最起碼要比當今的謝太后要合適一些。”

張璉山知曉幾分當年秘事,臉上頓時流露出凝重之色,輕聲問道:“閣下曾經參與過當年的帝京一戰?”

李玄都沒有正面回答,說道:“我之所以與你說這些話語,是因爲我認識你的兄長張鸞山,有些交情,他是個有見地的人,只是命途多舛,無緣正一宗的掌教大位,讓人惋惜。”

張氏一族,乃是正一宗的嫡系一族,正一宗的半數掌教都是出自張氏一族,到了李玄都這代人,剛好是山字輩,同輩之中,年輕者如張青山,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年長者便如張鸞山,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

說到張鸞山,可謂是大名鼎鼎,往前推移二十幾年,此人也是少玄榜上之人,眼看着前途一片大好,再加上他張氏子弟的身份,將來接任正一宗的掌教大位也不過是理所當然之事。

可求道之艱辛,修真之艱難,往往就在於出人意料四字。從先天境到歸真境的門檻,也是從登堂入室三境到出神入化三境的門檻,想要邁過這道門檻,殊爲不易。當年的李玄都是在被無數仇家追殺的過程中,於生死一線之間悟道,方能五氣歸一,踏足歸真之境,所以李玄都的門檻是“生死”二字,而顏飛卿的門檻則是一個“情”字,所以這位正一宗掌教纔會滅情絕性,以純陽入道,至於他與蘇雲媗要結成道侶之事,則是涉及到兩大宗門的結盟,與“情”之一字並無太多瓜葛。

情關一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無非三策。上策忘情,中策極情,下策滅情。能真正做到忘情之人,無一不是能證道飛昇的祖師人物,心如明鏡,不惹塵埃,揮慧劍斬情絲;能做到中策的,則多是世人口中的癡情種子,海枯石爛,可歌可泣;至於下策,則非大毅力不可,壯士斷腕,心如磐石,便是顏飛卿這等人物。

更多的人,卻是陷於其中,滿身泥濘,掙脫不開,超脫不去。

張鸞山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他堪稱驚才絕豔的資質,本該比顏飛卿更早躋身出神入化三境的歸真境纔對。

一旦躋身歸真境,跨過這道天塹一般的門檻,就算是天人境,也極有可能是張鸞山的囊中之物。

到那時候,太玄榜上有其名,又是正一宗掌教大真人,這是何等的煊赫身份?

需知如今太玄榜上第一人,也不過剛剛踏足天人境二十年而已。

可偏偏張鸞山這位被無數宗門長輩寄予厚望的英才,如何也邁不過這道情關門檻。

人生最苦處,只是此心沾泥帶水,明是知得,不能斷割耳。

張鸞山年齡漸長之後,少玄榜無其名,太玄榜上亦無其名,終究是泯然衆人矣。

如今世上,誰人不知顏飛卿?又還有誰記得當年的張鸞山?

聽到李玄都如此說,張璉山不禁悲從中來,雙手拱手作揖,嗓音竟是有幾分哽咽,“還望尊駕留下名號,貧道回山之後,定向家兄稟明此間詳情。”

李玄都說道:“我姓李,雙名玄都。”

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二百零五章 沾泥帶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墳敬酒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八十六章 萬篤門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四十五章 新成員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六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二十二章 青陽五鹿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四十四章 館陶城第二百五十章 歐帝三拳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避暑行宮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一百一十六章 欠下酒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裴娘子第二百零七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一百六十章 地牢之內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報恩寺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二十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訴衷腸第一百六十四章 事後殘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第二十二章 奇正相合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九十章 高出三寸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一百四十八章 松竹館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一百二十章 湯泉別院第五十四章 親政番外一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事有我第四十章 見者有份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一百二十八章 水不過膝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二百二十八章 弘農縣
第二十章 一個好人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四十五章 宋政之謎第二百零五章 沾泥帶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墳敬酒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八十六章 萬篤門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第四十五章 新成員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行地域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六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二十二章 青陽五鹿第三十一章 天子六璽第十八章 子雪別汗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二百四十八章 遼東五仙第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四十四章 館陶城第二百五十章 歐帝三拳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迴響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一百九十八章 箭潑如雨第二十八章 人心似水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陰劍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胡說八道第六十五章 如此江湖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避暑行宮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幾時休第一百一十六章 欠下酒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裴娘子第二百零七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一百三十七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一百六十章 地牢之內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報恩寺第九十七章 男女二人第二十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三章 邀月洞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離散復聚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訴衷腸第一百六十四章 事後殘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第二十二章 奇正相合第二十三章 衆家之長第一百九十章 高出三寸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一百四十八章 松竹館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一百二十章 湯泉別院第五十四章 親政番外一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三十一章 地氣回溯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事有我第四十章 見者有份第八十七章 傷勢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一百二十八章 水不過膝第一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七十三章 太上丹經第二百二十八章 弘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