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湯

一時間,氣氛變得有些尷尬。最終還是老人開口打破了沉默,“秦小友病得很重嗎?”

“還好,算不得沉痾重病。”李玄都咳了一聲。

老人頗有感觸地說道:“一時的勝負算不得真正的輸贏,大多數時候,誰能笑到最後纔是真正的贏家。四個讀書人,同朝爲臣,各執己見。幾十年後,還剩下一人立於朝堂之上,其餘三人已經魂歸九泉,那麼無論最後一人的主張是對是錯,他都是贏家。”

“也不盡然。”李玄都並不認同。

老人兒子見眼前之人一再反駁自己父親,早就想要開口,不過每次都被老人打斷,此時的臉色便不大好看,反觀老人,不知該說胸懷寬廣,還是城府深沉,總之看不出半點惱怒,心平氣和地問道:“何以見得?”

李玄都道:“老先生說的是一時之爭和一世之爭,而我說的一世和身後千秋萬世。雖然已死之人不能開口說話,也無法反駁那些加諸在他身上的罪名,但是煌煌史冊自有後人言之,所以誰勝誰負,言之尚早。”

老人兩眼虛了,望着山外的縹緲雲霧,良久從腹腔裡發出了幽深的聲音,“‘天下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大江滾滾流。’就算贏了,於死者而言,又有何益?就像這天下興亡,最終也不過是盡付東流水罷了。”

李玄都道:“下可以告慰亡者在天之靈,上可以讓天下蒼生知道,這個世道還是有那麼一些人願意站出來做些事情,這個世道終是有希望可言的,算是激勵後來人。而且他們雖然死了,但也不是隨流而去。”

老人望向李玄都,“既然這些人不曾隨流而去,那麼他們在哪兒?”

李玄都沉聲道:“在史冊裡,在人心裡。”

老人的兒子被鎮住了,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孫子雖然不太明白,但也隱隱感覺到了特別的氣氛,緊緊地抓住父親的衣袖。

老人聞言後沉默不語,良久之後方纔長嘆道:“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李玄都忽然捂着嘴劇烈地咳嗽起來,秦素趕忙來到李玄都身旁,輕撫着他的後背。李玄都擡手擺了擺,示意自己沒事。

老人道:“激勵後來人,這句話倒是不錯,若是張肅卿不死,那麼他的學生,那位清平先生,還會走到今日這般地步嗎?”

李玄都遲疑了一下,說道:“也許會,也許不會,李玄都能走到今天,不是他自己的能耐如何,也不僅僅是某個老師的教導如何。”

小孩子仰起頭望着父親,好奇問道:“爹爹,清平先生是誰啊?”

老人的兒子耐心回答道:“就是紫府劍仙。”

小孩子愈發疑惑,又扯了扯爺爺的袖子,問道:“爺爺,紫府劍仙的師父不是東海的劍仙嗎,怎麼又成了江、江陵相公的弟子?”

老人笑着解釋道:“人生一世,不會只有一個老師,就拿爺爺來說,小時候有蒙師,就是啓蒙的老師。長大了讀書,親自指教講讀的爲受業師。或出外就傅,或請先生來家館課,或到書院肄業,或向著名學者‘問業’,據此,受業師又細分爲業師、課師、問業師、肄業師、書院肄業師等等。後來科舉,有受知師,又叫座師,其實是本科主考官或總裁官,還有房師,是舉人、進士對薦舉本人試卷的同考官的尊稱。因鄉試、會試中分房閱卷,應考者試卷須經某一房同考官選出,加批語後推薦給主考官或總裁,方能取中,因有此稱。最後是保舉師,大臣向朝廷推薦人才,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多指大臣薦舉下屬,對下屬有保薦之恩的被稱之爲保舉師。你數數,這是多少個老師?”

小孩子滿臉驚訝,“原來這麼多老師呀。”

老人輕聲道:“所以紫府劍仙也是如此,不僅僅是一個老師,大劍仙是他的老師,江陵相公也是他的老師。”

小孩子點了點頭,高聲道:“爺爺,我懂了。”

此時秦素已經將帷帽垂下的白紗向兩邊撩起,偷偷看了李玄都一眼,李玄都仍舊是臉色青白的模樣,讓人看不出心中所想。

老人似乎談興頗濃,在向自己的小孫子解釋了一衆老師的稱呼之後,又向李玄都問道:“秦小友,依你看來,當今聖上如何?”

李玄都面無表情道:“長於深宮婦人之手,若是太后肯輔佐幼主,那還有些說道之處,如果太后不願輔佐幼主,而是一意抓權,形成了帝后之爭,那麼我看這位小皇帝未必能有什麼作爲。以天下大勢而論,大魏的氣數不是某個明君賢主就能輕易扭轉的,這個天下也等不了一個小皇帝慢慢成熟。”

老人的兒子只覺得這個年輕人的口氣比天還大,指點江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老父是不是真老了的緣故,竟是與這等人聊得這般投機。

老人不氣也不惱,淡淡說道:“太后在位,悍臣滿朝。內有各地督撫坐大,外有西北僞周和草原金帳,聖上最難。”

李玄都還是不認可,“錦衣玉食的皇帝不難,衣冠禽獸的百官不難,綾羅綢緞的富賈不難,良田萬頃的豪族不難。難的是那些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卻要納天下之稅的小民百姓。有些百姓,一年的收成也就勉強餬口,卻還有那麼多賦稅勞役和各種名目的加稅。皇帝難嗎?沒有大權,仍舊可以坐在皇宮之中,還是俯瞰天下的九五之尊。百官難嗎?大不了辭官回家,守着老婆孩子過日子,畢竟家中有錢也有田。他們都有退路,都不難。真正沒有退路的還是那些小民百姓,他們能退到哪裡去呢?舍了田地不要,成爲流民,要麼餓死在路邊城外,要麼就被亂軍裹挾。這樣的退路能稱之爲退路嗎?他們有別的選擇嗎?這已經不能稱之爲‘難’,而應稱之爲‘苦’,故而有詩云:‘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人道:“天底下的事情,關鍵不在於發現弊端,而在於如何解決弊端。這樣的話,在萬象學宮中,天天都有儒生說,可辦法呢?卻是一字無有,只是一味指責肉食者鄙,自己也是未能遠謀,沒有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就算把朝廷拆了,這世道也只會變得更壞,而不會變得更好。”

這一次,李玄都終於是認可了,“老先生這是老成謀國之言。”

老人笑道:“能被小友認可一次,着實不易。”

說罷,一行人離了玄武殿,繼續前行。

大概是因爲廟會的緣故,在太和山上竟然還有小販,從這一點上來說,神霄宗倒是很接地氣,最起碼要比正一宗的大真人府要好上許多。有人在賣餛飩,餛飩這種吃食,皮和餡,都在其次,關鍵是湯底,許多老字號都有一鍋老湯,熬了幾輩人,不斷加料,味道香醇無比。

李玄都等一行人來到攤子前,老人指着那鍋老湯,問自己的兒子:“這是什麼?”

老人的兒子一怔,回答道:“湯。”

老人又問店家,“店家,這湯裡都有什麼?”

若是尋常人來問,店家萬不肯如實相告,可他見一行人衣着華貴,氣態不俗,一看就是士紳人家,便沒了那麼多講究,這等人家還會跟自家搶生意不成?不過是好奇罷了。於是店家笑着回答道:“回老爺的話,這湯是我太爺爺那輩傳下來的,除了尋常的底料之外,我太爺爺加了鴨的口條,我爺爺加了一條狗尾,我爹又加了豬骨髓,傳到我這一輩,我就想着,我也得加點什麼,老爺您猜,我加了什麼?”

老人淡笑道:“加了什麼?”

“我加了一個羊頭。”店家稍稍拔高了嗓音,“所以說這鍋湯,不一般,真是不一般。”

“又加了一個羊頭。”老人望向自己的孫子,“聽到羊頭,會想起哪句話?”

小孩子想了想,高聲道:“掛羊頭賣狗肉!”

老人又問道:“聽到湯,會想起哪句話?”

小孩子道:“換湯不換藥!”

“對嘍。”老人臉上露出笑意,“這鍋湯熬了這麼多年,加了各種各樣的佐料,可說到底,換湯不換藥。現在又加進去一個羊頭,可湯還是那個湯,沒什麼改變。”

說到這兒,老人望向李玄都,問道:“秦小友,不知老夫這番話,你認不認可?”

這一次,李玄都臉色凝重,沒有言語。

老人當然不是在說這鍋老湯,而是借物喻事。因爲老人沒有李玄都這般“大膽”,所以說的十分含蓄隱晦。

不過李玄都聽懂了,老人的兒子也聽懂了,已經是變了臉色。只有小孩子不明所以,滿臉疑惑。

過了片刻,李玄都緩緩說道:“這鍋湯熬了這麼多年,想要靠一個羊頭去改變湯的味道,已經是不可能之事。想要換一個口味,那麼就要先把這鍋湯全部倒掉,然後丟掉鍋底,把鍋好好洗上一洗,最後再放入新的佐料和清水,只要這樣,才能換湯又換藥。”

第一百零七章 合力伏魔第一百九十章 遊俠書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四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九章 兩大地仙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九十八章 蜀中唐家第二十章 女侍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九十九章 三位東家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五章 黑雲壓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由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書中世界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二十五章 山村鬼症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五十九章 家書萬金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二百零六章 擔憂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二章 六部十二人第四十七章 大典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八十二章 父子之間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尸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六十六章 何苦來哉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九十六章 龍氏哮雲第一六十八章 坦蕩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寶九載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一百四十四章 鑰匙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二十六章 招魂見鬼第一百七十八章 劍秀山中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九十五章 吳振嶽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九十二章 七殺弒神第三十四章 道可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裴娘子第二百零五章 訪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一百零九章 山搖地動第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五十二章 豈能抗衡哉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二百二十八章 玉青園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魔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三十六章 國之蟲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五十章 鬥劍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第一百八十五章 沈元舟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一百七十九章 誤會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
第一百零七章 合力伏魔第一百九十章 遊俠書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七十二章 走火入魔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四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九章 兩大地仙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九十八章 蜀中唐家第二十章 女侍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九十九章 三位東家第八十九章 風雷第五章 黑雲壓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由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書中世界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二十五章 山村鬼症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四十六章 爲官一任第五十九章 家書萬金第二百九十七章 四方激戰第三十章 嶺南馮氏第二百章 九重樓第二百零六章 擔憂第三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二章 六部十二人第四十七章 大典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八十二章 父子之間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尸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六十六章 何苦來哉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九十六章 龍氏哮雲第一六十八章 坦蕩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寶九載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一百四十四章 鑰匙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五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二十六章 招魂見鬼第一百七十八章 劍秀山中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第八十九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九十五章 吳振嶽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二十六章 結盟第九十二章 七殺弒神第三十四章 道可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裴娘子第二百零五章 訪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八十四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一百零九章 山搖地動第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五十二章 豈能抗衡哉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二百二十八章 玉青園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魔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三十六章 國之蟲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道封鎮第五十章 鬥劍第三百零九章 一場夢第一百八十五章 沈元舟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一百七十章 棋盤棄子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九十九章 銅甲屍第一百七十九章 誤會第二百零五章 考校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價還錢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第六章 簫聲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