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化身

李玄都話音落下,李如碃彷彿是懼極生怒,猛地大喝一聲,不再畏畏縮縮,挺直了腰桿,伸手指向站在白龍樓船的李玄都。

李玄都無動於衷。

李如碃的手指卻微微顫抖,不知是驚懼未消,還是怒不可遏,遲遲沒有說話。

李玄都伸手扶住欄杆,明知故問道:“道友,你因我而生,爲何怕我?”

這一刻,李如碃腦中的許多記憶碎片逐漸拼接在一起,其中大多數記憶都是來自於李玄都,這也是三尸化而爲鬼後還有生前記憶的緣故,以至於讓世人誤以爲鬼是人的魂魄。

不過這些記憶大多不怎麼完整,通常是各種執念聚合一處,匯聚各種負面情緒,故而鬼少有善鬼,多是厲鬼。

李如碃是李玄都的中屍三蟲,也難逃這個窠臼。

化身是什麼?不是另一個“我”,也不能說就是“我”。這便是“是我又不是我”,或者應該說化身是一個不完整的“我”。

其實每個人都是如此,在上司面前低聲下氣,在下屬面前頤指氣使,在江湖上殺人不眨眼,在家中又是孝順兒子,這都是一個人。

李玄都在外人眼中是手段不俗的清平先生,在秦素眼中是不正經的玄哥哥,在陸雁冰眼中是喜歡說教的師兄,各有不同。

尋常人只有一個身體,所有的“我”只能不分彼此。可到了李玄都這般境界修爲,就能以大神通“斬”出其他的身體,這便是化身。

本尊是化身,化身卻不是本尊。

道門五仙大道,地仙的天人合一、人仙的氣血穴竅、鬼仙的神魂念頭、神仙的香火願力,都有跡可循,唯有天仙大道到底如何精進修爲,語焉不詳,也無人深究,畢竟天仙已經不在人間,人間沒有天仙大道的修煉方式也在情理之中。

地仙離開人間之後成爲天仙,天仙再也不能重返人間。不過天仙若是還有什麼塵緣未了,亦或是什麼執念未消,還想要重回人間,便只有一個辦法,便是斬出化身,重回人間。

不過此法有極大限制,有四個難點。

一是天仙本身要心有所執,足夠執着的念頭才能突破兩界限制,否則便需要太上道祖那般境界修爲。如果天仙心無所執,便不能斬出化身,返回人間。

二是需要相當數量的香火願力打通兩界,形成一條暫時的通道,這條通道十分脆弱,天仙法身、地仙體魄都無法通行,不過強大的神念可以勉強通過。香火願力因人而生,正應了聖賢口中的人定勝天。

三是需要一個容器,一般會選擇還未形成魂魄的腹中胎兒,不造罪業,不過想要契合天仙本人,能夠承載、容納天仙的念頭,需要耗費人力仔細挑選。

四是天仙降臨之後,會有胎中之迷,也就是全然不記得當初之事,若是沒有人點化,或是其他機緣,一輩子都記不起前因後果,渾渾噩噩度過一生,等同是白來世間走一遭,所以需要有專人引導。

這四點分別對應了其他四仙,想要解決這四點難題,則離不開“道統”二字。也就是說天仙要靠留在人間的弟子去積蓄香火願力、尋找容器、點化開竅,這也是許多地仙在世之時爲了道統爭鬥不休的緣故。

如果四點難題解決,天仙化身便可在人間正常行走,或是了斷塵緣,或是斬斷執念。不過天仙化身沒有一絲一毫的境界修爲,需要從頭再來,只是有天仙的感悟經驗,進境遠勝常人,這便是許多天才人物被稱作“謫仙人”的緣故。

不過就算修爲有成,也不是萬事大吉。天仙化身是來了斷塵緣的,若是這尊化身沾染的因果太多,還是無法迴歸本尊。比如天仙本身已有道侶,結果化身下界又招惹了無數情債,糾纏不斷,擾亂心神,這些因果已經影響到本尊,權衡利弊之後,弊大於利,本尊便只能斬去這尊化身。

從這一點上來說,化身是天仙本尊,天仙本尊卻不是化身。也就是本尊可以操縱化身,化身無法控制本尊。

排除萬難之後,化身能夠二次飛昇,迴歸本尊,天仙的境界修爲就能更上一層樓。

這條修行之路,比之其他四仙更爲艱難,故而道門典籍中常常用“內功圓滿而外功有缺”來形容。

天地二仙並無本質區別,天仙可以如此,地仙自然也可以如此。

不過兩者略微有些不同,地仙的念頭較弱,要以三尸爲替代,地仙本尊就在人間,不需要容器,也不需要香火願力,更沒有胎中之迷,這便是“斬三尸拔九蟲”之法。

當年地師徐無鬼能突破至元嬰妙境,此法也算是功不可沒。

李如碃這段時間以來,得了“渾天太元經”、“魔刀”、“人仙煉竅法”,從敵不過謝恆到壓制寧憶,比起剛剛來到西北的時候可謂是大有增益。

如果李如碃迴歸李玄都本尊,李玄都不僅能尋回自己損失的三成性命元氣,而且還能在境界修爲上更進一步。

這是李玄都能夠在短時間內突破元嬰妙境的唯一捷徑。

所以李玄都不可能放任李如碃和那位紫府劍仙不管。

李如碃深吸一口氣,平復自己的心境,然後緩緩說道:“我是你,你不是我,你只是你自己,做主的是你,只有你死了,我才能自由,所以我不想回去。”

李玄都道:“我想讓你回來,你不想回來,說道理是行不通的,還是要比拼手段高低。”

話音落下,白龍樓船的左右兩側各自伸出十八根炮管,共計三十六之數。

白龍樓船總共有四種形態,分別是:靜、動、攻、御。

“靜”是日常漂浮在海面上的待命狀態,沒有任何消耗,與普通船隻也沒有太大區別。

“動”是可以飛天入海,不必主人刻意切換,白龍樓船會根據周圍環境自行切換靜動之態,不會讓樓船因此墜毀。

“御”是開啓船上陣法,抵禦法術、氣機、神力等等,對於龍珠的消耗最大,只適合用來逃命。

“攻”是調動周圍的天地元氣,以類似“火炮”的形式轟擊對手,一輪炮擊,可以摧毀一個小型島嶼,而且與地利有關,若在水氣濃郁的海中或是雲氣濃郁的空中,威力更大,如果恰逢海上風暴颱風,白龍樓船的威力達到頂點,甚至可以媲美一位長生地仙。

此時李玄都便是將白龍樓船轉換爲“攻”的狀態。

因爲蛟龍親水,龍珠需要汲取水氣,若是在水氣濃郁的地方,白龍樓船就好似順風而行,消耗極小,若是在乾旱陸地,水氣稀薄,白龍樓船就好似逆風而行,消耗極大。所以李玄都纔要寧憶通過“鏡中花”將白龍樓船直接傳送到此地,以確保白龍樓船的水氣不會消耗過大,有足夠的水氣進攻。

從始至終,李玄都就沒想着自己親身上陣。

李玄都扶着欄杆,說道:“閒人退散,免得誤傷。”

說罷,李玄都轉身返回船艙之中。

道門衆人早有準備,甚至不等李玄都吩咐,就已經開始向後撤退。

儒門和無道宗就沒這麼好運了。

下一刻,白龍樓船左側的十八根炮管中凝聚起肉眼可見的冰藍水氣,沒有聲音,沒有炮彈,只有純粹的氣機。

彷彿是蛟龍的吐息,所過之處,悉數化作堅冰。有許多儒門弟子和無道宗弟子躲閃不及,立時被凍成冰雕,謝恆也被波及,袖口立時染上了一層白霜,稍微觸碰,便徹底碎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龍息。

謝恆臉色一變,他是果決之人,知道李玄都現身之後,大局已經無法扭轉,立刻帶領儒門中人向城外奔去,半點也不停留。

李玄都並不管他,大半龍息朝着李如碃而去。

李如碃想要躲閃,可論起與人交手鬥法的經驗,如何能比得過李玄都?他的所有躲閃路線全部被李玄都封鎖,只能硬抗這股浩蕩龍息。

龍息過後,以李如碃爲中心的十丈方圓,悉數化作寒冰,晶瑩剔透。其正中心的李如碃雖然沒有被徹底冰封,但身上也覆蓋了一層厚重寒霜,眉發皆白。

他掙扎着想要震碎身上的寒霜。

白龍樓船又緩緩調轉船頭,將另一側的十八根炮管指向了李如碃,炮管中同樣有冰藍色的水氣凝聚,引而不發。

李如碃自知敵不過李玄都的手段,也已知道大事不妙,艱難轉頭,不是向李玄都求饒,而是望向宮官,眼神中流露出乞憐之色。

不約而同,躲開了龍息的宮官和白龍樓船上的秦素都露出幾分不忍之色。

宮官想要上前,又止住了腳步,然後擡頭望向高高在上的白龍樓船。

白龍樓船上,秦素就站在李玄都身旁,輕聲說道:“紫府,這個少年……有些可憐。”

李玄都面無表情,說道:“婦人之仁。”

李玄都極少用這種口氣與秦素說話,秦素不由一怔。

李玄都稍稍緩和了口氣,說道:“如今是什麼時候?不是你我二人的安危那麼簡單,是關乎到整個天下大勢,這其中又牽涉到多少人的安危和興衰榮辱?走到今日這一步,寄託的不再是你我二人的心血,早已沒有回頭路可言,我們想退,龍老人和儒門會放過我們嗎?”

秦素輕嘆一聲,不再多言。

話音落下,另外的半數龍息也從天而落,將李如碃徹底化作冰雕。

李玄都重新出現在白龍樓船的船頭,一揮大袖,用出“陰陽仙衣”的“袖裡乾坤”神通,將李如碃收入袖中。

直到此時,宮官纔開口道:“李玄都。”

李玄都看了眼宮官,說道:“宮姑娘,我們的事情待會兒再說,我現在有其他事情要處理。”

巫咸身子一震,緩緩閉上了雙眼。

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地之正第七章 老湯第二十一章 山下山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出似海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一百零一章 聖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墟宮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六章 簫聲至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雨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二十章 洞天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六十二章 西北一刀第九十一章 玄門正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雙方對峙第二百三十二章 勝負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九十二章 古廟夜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十四章 冒乞第一百三十章 靜禪寺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十五章 無字卷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五十九章 喪家犬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九十一章 踏足玄元第一百零四章 大威伏魔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心中猜測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一五十四章 九九重陽第五十五章 一拳斃敵第四十章 出拳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八十章 妖女宮官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章 不速惡客第二十六章 客棧跑堂第五十章 重上雲錦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宗主第七十五章 術法之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山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出好戲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二百三十二章 君師起不睦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九十章 暗流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一百零七章 合力伏魔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一百零七章 妓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棋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十六章 嚮導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
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五十章 一死兩傷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地之正第七章 老湯第二十一章 山下山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出似海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一百零一章 聖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墟宮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六章 簫聲至第七十二章 邪道聖女第六章 疾風驟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壇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雨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九十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二十章 洞天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六十二章 西北一刀第九十一章 玄門正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雙方對峙第二百三十二章 勝負第四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三章 常懷千歲憂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九十二章 古廟夜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十四章 冒乞第一百三十章 靜禪寺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十五章 無字卷第三十一章 北山寺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五十九章 喪家犬第九十六章 澹臺雲第九十一章 踏足玄元第一百零四章 大威伏魔第十七章 劍器近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心中猜測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一五十四章 九九重陽第五十五章 一拳斃敵第四十章 出拳第一百九十九章 鬼瘴陰鎖第一百一十章 閉關守關第八十章 妖女宮官第一百九十一章 仙台頂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章 不速惡客第二十六章 客棧跑堂第五十章 重上雲錦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宗主第七十五章 術法之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刀劍第二百章零五章 起身迎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山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出好戲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七十四章 凝聚假丹第二百三十二章 君師起不睦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錦兒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九十章 暗流第九章 毫不留情第一百零七章 合力伏魔第一百七十四章 啓程遼東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一百零七章 妓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棋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六十一章 三綱陣第七十七章 國師第十六章 嚮導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七章 不知先生第三百零一章 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