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荀攸四策

、、、、、、、、、、

曹操的馬車駛出了許昌宮,在數騎兵的嚴密護衛下,向丞相府駛去,馬車內,曹操微閉雙眼靠在軟褥上,心中卻在思量今天發生的事情。

很顯然,今天的獻禮只是劉璟的一個試探,自己是奉詔去荊州討逆,雖然劉璟獲勝,但他也難以擺脫逆賊的名聲,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獻禮,就是試圖彌補他叛逆的身份,重新和朝廷建立平衡。

這一點曹操並不反對,如果他是勝利者,他會將劉璟趕盡殺絕,不會給他任何機會。

但他在赤壁大戰中失敗了,作爲失敗者,他需要恢復平衡,穩住南方,讓他能全力以赴掃平河北,還有西涼的馬騰,這些北方諸侯都需要他在年內掃平。

也是這個原因,曹操才奏請天封劉璟爲楚侯,一方面是爲了穩住他,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和孫權平起平坐,爲挑起南方的內訌創造條件。

不過劉璟使者的突然出現,自己竟然事先不知,看來朝廷中有人居心叵測啊!曹操眼睛眯了起來,閃爍着兇光,侍中荀悅,還有河北荀諶,難道荀家真要和自己唱對臺戲了嗎?

這時,馬車忽然停了下來,只聽車外傳來了夏侯惇的聲音,“我要見丞相,煩請替我通報!”

曹操拉開車簾,只見夏侯惇正和侍衛領說着什麼,在他身後還跟着侄夏侯霸,曹操心念一轉,便猜到他們找自己,必然和夏侯淵有關。

曹操問道:“元讓有什麼事?”

夏侯惇帶着侄快步走上前,躬身施禮道:“臣是爲弟妙才之事而來,聽說劉璟已經開出了釋放條件,臣心中萬分焦急,懇請丞相解惑!”

曹操不由一怔,夏侯惇怎麼會知道劉璟開出釋放條件?這件事很隱秘,自己再叮囑楊修,不准他說出去,是誰告訴了夏侯惇?

“元讓,你知道了什麼?”

“回稟丞相,現在許都街市上都已傳開,劉璟要用吾弟來交換劉備妻兒,又傳言丞相已經拒絕了這個條件,臣才心急如焚。”

夏侯霸也跪下磕頭,泣道:“懇求丞相救我父親!”

曹操心中忽然明白了,這必然是劉璟派人在許都宣傳了此事,鬧得滿城皆知,讓自己爲難。

曹操確實很爲難,他不想用劉備妻兒交換夏侯淵,雖然現在劉備勢力日趨衰落,但如果捏住他的妻兒,自己就可以讓他乖乖聽話,從南面牽制劉璟。

可現在夏侯惇也知道了此事,讓曹操一時有些尷尬,他總不能說,劉備妻兒比夏侯淵重要吧!

“元讓不要擔心,我一定會把妙才換回來,他也是吾弟,我和你一樣心急。”

曹操又對夏侯霸道:“你也起來吧!你父親之事,我會給你一個交代。”

“謝丞相!”

夏侯惇和夏侯霸行一禮,伯侄二人便告辭而去。

雖然答應了夏侯惇,但曹操心中卻無計可施,似乎除了用劉備妻兒交換之外,他就沒有其他一點辦法,關鍵是夏侯淵對劉璟無所謂,但對他曹操也至關重要,他處於十分被動之中。

沉思良久,曹操吩咐侍衛道:“去請荀公達來我府上!”

半個時辰後,荀攸匆匆來到了丞相府,他今天沒有參加朝會,不過他也聽說了族兄荀悅在朝會上暗助劉璟一事,這令他有點擔心,他跟隨曹操近二十年,非常瞭解曹操。

河北荀諶助袁氏復興,曹操一言不發,現在荀悅又暗助劉璟,如果曹操還是一言不發,那麼荀家就危險了,曹操的沉默比聲色俱厲還要可怕。

荀攸下來馬車,曹植已在門口等候他多時了,曹植快步走上前,躬身施禮道:“世叔請跟我來,父親在書房等候荀世叔。”

“丞相在書房接待我嗎?”荀攸不露聲色地笑問道。

“是!父親請世叔去內書房相見。”

荀攸心中暗暗鬆了口氣,請他去內書房,那就意味着他並沒有失去曹操的信任,曹操找他還是大事商議。

其實荀攸也知道,曹操現在面臨很大的困境,北有袁氏復興,南有孫劉勁敵,西北有馬騰,西南有張魯、劉璋,可謂四面環敵。

尤其這次赤壁大敗,無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給了曹操重創,更重要是國力上的巨大損失,曹操在五年之內都休想緩過氣來。

要想擺脫目前的困境,曹操需要大的智慧,他也需要自己給他出謀劃策,而且從曹操主動建議封劉璟爲楚侯,便可看出曹操的務實。

很快,荀攸跟隨曹植來到書房,曹植在門外稟報道:“父親,荀公已到!”

“請進!”

房間裡傳來曹操的聲音,似乎心情並不壞,荀攸整理一下衣帽,快步走進了書房。

曹操已經換了一身寬身細麻禪衣,坐在火盆前看書,神態頗爲悠閒。

他把荀攸請來當然不是爲了精告荀家,儘管荀諶和荀悅都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考慮到荀攸和荀彧對自己的重要,他只能暫時忍下一口氣,暫時不找荀家的麻煩。

在赤壁之戰中,荀攸是防禦樊城,沒有能發揮大的作用,這是讓曹操頗爲後悔的一件事,如果荀攸也在自己身邊,那很多事情就不會是程昱一人獨斷,或許就能避免赤壁慘敗。

這時,荀攸快步走進書房,躬身施一禮,“參見丞相!”

曹操放下書,笑眯眯擺手道:“荀公請坐!”

“謝丞相!”

荀攸坐了下來,曹操這才問道:“今天是旦日,荀公沒有祭祖嗎?”

荀攸連忙欠身道:“祭祖安排在初五,我打算明天出發返鄉。”

“呵呵!我也是安排在初五,初一事情多,還要參加朝會,來不及。”

兩人閒聊兩句,曹操便將話題轉到正事上來,曹操沉吟一下道:“劉璟提出用夏侯淵交換劉備妻兒,荀公覺得這個交易如何?”

荀攸微微一笑,“做買賣嘛!賣家總要有利益才行,買家覺得物有所值,那就成交,如果丞相覺得開價高,拒絕就是了。”

曹操嘆了口氣,“可是夏侯淵是我的左膀右臂,我絕不能失去他,可我又想利用劉備妻兒來控制劉備,讓他爲我所用,所以我有點矛盾。”

“丞相和劉備打了這麼多年交道,還不瞭解此人嗎?迄今爲止,劉備可關心過他的妻兒?可派人來談過贖回條件?”

曹操一怔,忽然有點醒悟過來,俘獲劉備妻兒已經幾個月了,劉備確實從未表示過關心,難道此人心性竟涼薄如此?

荀攸笑了笑又道:“劉備不是不關心他的妻兒,那畢竟是他唯一的兒,他只是不想被丞相利用,昔日高祖被項羽追擊,爲了逃命,竟不惜將自己親生女推下車去,何謂梟雄,這就是梟雄也!”

“先生的意思是贊同我用把劉備妻兒交給劉璟,換回夏侯淵?”

荀攸點了點頭,“赤壁之戰,將士皆遭重創,軍心失意,這個時候丞相應該以人爲本,不惜一切代價安撫軍心,其實劉備已不足爲慮,他的妻兒更不是奇貨可居,我建議丞相交換。”

曹操不由嘆了口氣,“我若早聽先生之言,恐怕就不會有赤壁之敗了。”

荀攸笑道:“可是荊州這一步,丞相還是要邁出去,不是嗎?”

“先生說得不錯,劉璟確實是我的勁敵,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唯一能戰勝江夏軍的策略,就在拼國力,如果能拖延半年,江夏軍就會支持不下去,可惜劉璟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才挑起袁氏之亂,這也是天意!”

說到這,曹操有些意志消沉,到現在爲止,他都想不到戰勝江夏軍的策略,想來想去,就是因爲他沒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可對於北方來說,建立強大的水軍根本就毫無基礎,那麼他何時才能滅掉南方,統一天下。

“荀公,我現在該如何是好?”曹操心中一籌莫展,他渴望能從荀攸這裡得到好的建議。

荀攸笑了起來,“丞相建議天封劉璟爲楚侯,這個方向不就對了嗎?”

“荀公的意思是讓我和劉璟講和?”

荀攸緩緩點頭,“如果丞相在年之內沒有把握滅掉劉璟,那麼就應該盡力穩住他,然後剿滅袁氏餘孽,同時滅掉馬騰和張魯,掃平北方後患,然後苦修內政,同時等待南方的機會,我相信十年之後,北方強盛起來,那時統一天下就是大勢所趨。”

曹操長嘆一聲,“荀公之言讓我如夢方醒,此次赤壁之敗,不是策略之錯,也不是我輕敵之誤,更不是什麼天意,根本原因是北方還不夠強大,統一南方的時機還遠遠沒有成熟。”

荀攸笑了起來,“大勢還須細節相配,我有四策,可讓丞相渡過眼前的危機。”

曹操大喜,“荀公請說!”

“一是江夏策,應以穩爲主,丞相建議封劉璟爲楚侯,是明智之舉,但還不夠,我建議丞相和他聯姻,將女兒許他爲妻,不知丞相是否願意?”

曹操私下非常欣賞劉璟,恨不得他是自己的兒,如果他肯投降自己,不用荀攸說,他會也主動將女兒嫁給劉璟,但現在....曹操有點猶豫了,他必須要考慮將士的感受。

他沉吟一下,“此事讓我再想一想,荀公請繼續說。”

“臣的次策是江東策,丞相可封程普爲南郡守,把南郡交給東吳,埋下江東和江夏內訌之根。”

“說下去!”曹操眼中閃爍着精光,荀攸已經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第策是河北策,丞相可派人去和袁氏談判,可以承認他們的存在,但條件是他們去遼東發展,可封袁買爲遼侯,兼遼東守。”

曹操愕然,“荀公是讓我把遼東割讓給袁氏?”

荀攸淡淡一笑,“河北是袁氏之水,魚離開了水,他還能活得下去嗎?”

“可是.....袁氏既想要幽州,又不肯放棄河北,怎麼辦?”

荀攸呵呵笑了起來,曹操頓時醒悟,有了遼東,袁氏就守不住河北了。

曹操深深向荀攸施一拜禮,“荀公請說第四策!”

“第四策是西涼策,丞相可讓天下詔,追封漢將馬援爲新息侯,追諡爲忠勇,重修其墓,個月後天將親自拜祭,這樣一來,馬騰就必須進京謝恩,然後丞相可封馬騰爲朝官,留在京中爲質,同時,丞相再派密使去見韓遂,我相信馬韓之間必起內訌。”

曹操沉思良久道:“就怕韓遂不肯爲我所用。”

荀攸微微一笑,“馬騰之妻可是被韓遂所殺,就算馬騰不計較殺妻之恨,難道馬超就會忘記殺母之仇吧!”

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63章 深夜急令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9章 初見劉備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96章 欲迎還拒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56章 再回劉府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14章 初入劉府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349章 居高臨下
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63章 深夜急令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9章 初見劉備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211章 緊急對策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96章 欲迎還拒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726章 南北夾擊(上)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56章 再回劉府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14章 初入劉府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349章 居高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