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欲速不達

“微臣告退!”

楊添心中有些失望,曹‘操’沒有立刻召見鍾繇,說明他心中尚有疑慮,也說明魏公對兩個月前的建安七子案已有所反思,這恰恰是楊添最爲擔心之事,他做了太多傷天害理之事,唯恐魏公拿他來做替罪羊。

楊添告退,曹‘操’又開始審視桌上的彈劾書和供詞,他心中如明鏡一般,長子曹丕連夜趕去太原,恰恰就說明這件事正是曹丕主使,曹丕要藉機除掉鍾繇。

曹‘操’爲了讓權力接替能夠平穩完成,不惜違背本意縱容曹丕發動建安七子案,不惜將支持曹植的夏侯惇撤去軍權,徹底剷除支持曹植的勢力。

但曹‘操’也知道這種官場清理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可以保證權力平穩‘交’接,但也會造成魏國人心渙散,尤其在漢國日益強大的背景下,這種清理很容易引發官員逃亡大‘潮’,從而動搖魏國的根基。

事實上,曹‘操’的擔心已成爲現實,他得到徐奕的報告,幷州已有數十名地方官員棄印而走,投降了漢國,而這僅僅只是開端,曹‘操’很擔心這種逃亡‘潮’會擴大到河北和中原。

所以他已經開始反思建安七子案,他意識到自己做得有點過火了,在這種情況下,再罷免鍾繇這樣的重臣,只會徹底‘激’化矛盾,就算鍾繇真和漢國有之間不當之舉,他也不得不三思而行。

曹‘操’壓住了楊添的彈劾書,下午,鍾繇來到了銅雀宮,正式向曹‘操’彙報他的‘交’州之行。

曹‘操’和鍾繇相對而坐,曹‘操’神‘色’平靜,專注地聽着鍾繇的彙報,“啓稟魏公,劉備剛開始對微臣非常熱情,似乎對魏國極大的希望,但在實際接見時卻變得很冷淡,整個接見過程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微臣懷疑或許是漢使司馬懿給了劉備什麼承諾,使劉備放棄了和魏國的結盟。”

曹‘操’對劉備和魏國間的結盟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他們他們之間隔着漢國,往來極爲不便,不過曹‘操’對劉璟給了劉備什麼承諾卻很感興趣,他便笑問道:“軍師以爲會是什麼樣的承諾?”

“給了什麼承諾,微臣也不太清楚,不過微臣知道兩件事,第一是司馬懿出使‘交’州,要求‘交’州軍隊不得進入建安郡;第二件事是司馬懿會見了蠻、佔兩族在番禹的代表,使兩族反響‘激’烈,代表立刻趕回‘交’趾,由此微臣推斷,漢國或許是想利用蠻、佔兩族牽制‘交’州。”

曹‘操’笑了起來,“這也是給劉備一個暗示,漢軍暫時不會攻打‘交’州,所以劉備便對與我們結盟之事不太熱心了。”

鍾繇點了點頭,“魏公說得對,不管劉備是否相信漢國的暗示,但至少‘交’州和魏國結盟的緊迫感被削弱了,劉備還想再觀望,這樣一來,漢國就達到了破壞‘交’州和魏國結盟的企圖。”

“就如一把繃緊了弦的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時漢國卻鬆了一下弓弦,箭便發不出去了,劉璟的手腕,果然出人意表。”

曹‘操’微微嘆息一聲,他話題一轉,又淡淡問道:“軍師還有什麼要彙報嗎?”

“暫時沒有什麼需要彙報了。”

“是嗎?但我聽說軍師回來時,又去了長安,這是何故?”曹‘操’似笑非笑地看着鍾繇。

鍾繇在回來的路上便思索過這件事,他知道自己去長安很難隱瞞住曹‘操’的耳目,所以他必須要面對曹‘操’的質問,他心中早已想好了應答之策,他不慌不忙道:“回稟魏國,去長安是緣於漢王的一再邀請,微臣難卻盛情,只得去長安看一看,微臣認爲這是‘私’事,和公事無關,所以就沒有稟報魏公。”

鍾繇的回答言辭鑿鑿,讓曹‘操’不知該說什麼好,如果大臣和漢國往來就是‘私’通背叛,那他曹‘操’把‘女’兒嫁給劉璟又算什麼?所以沒有通敵證據,曹‘操’也不能勃然大怒,立刻懲處鍾繇。

曹‘操’乾笑一聲道:“軍師覺得長安變化大嗎?”

鍾繇點點頭,“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微臣真的認不出了,關中處處生機勃勃,人民安居樂業,只能說劉璟治理得不錯。”

鍾繇的坦率終於讓曹‘操’臉上有點掛不住面子,令他心中暗惱,曹‘操’便取出張簞的供詞和楊添的彈劾書,遞給鍾繇,“御史中丞楊添彈劾軍師‘私’通漢國,還有軍師一名隨從的供詞,軍師先看看吧!”

這雖然也在鍾繇的意料之中,但他卻沒有想到楊添動作如此迅速,自己昨天下午纔回來,他便開始彈劾了,甚至連供詞也準備好了。

他仔細看了一遍彈劾書,又看了張簞的供詞,隨即指了指供詞對曹‘操’道:“這份供詞基本屬實,只是魏公不要看此人下了結論,他只是一名普通從事,只知道我去了那裡,見了什麼人,至於爲什麼去,或者談了什麼,他是一無所知。”

鍾繇又指着楊添的彈劾書憤恨說,“這更是一派胡言,羅織罪名,無中生有,分明就是想把我置於死地,試問,如果我和漢王‘交’談就是通敵,那魏公與漢王聯姻又算什麼呢?”

最後一句話說得曹‘操’很尷尬,這確實是一個難以迴避的事實,曹‘操’連忙安撫鍾繇道:“我並沒有太相信楊中丞的話,畢竟軍師和劉璟‘交’談時,他也不在場,畢竟以軍師的身份,劉璟若不接見,也說不過去,就不知劉璟和軍師談了什麼?”

“劉璟能和我談什麼,無非是談談長安的變化,談談魏公的出丁令,又問我要了幾幅書法,僅次而已,倒是司馬懿代表劉璟來見我,希望我去漢國爲相,出任中書令一職,但被我婉拒了。”

鍾繇很坦率,並沒有隱瞞曹‘操’,以他的身份和資歷,他還不屑於編造謊言,實話實說是他的一貫原則。

曹‘操’長長‘哦!’了一聲,鍾繇的坦率出乎他的意料,連對方希望他出任中書令之事也說出來了,看來鍾繇並沒有隱瞞,曹‘操’倒也相信他的話,他沉思片刻,又問道:“不知劉璟是怎麼說我的出丁令?”

曹‘操’並不想把事情鬧大,他避實就虛,問了一件不相關的事,不過他確實也想知道劉璟對出丁令的看法。

“回稟魏公,劉璟說魏公的出丁令是弊於當前,功在百年,他贊成魏公的方向,卻不贊成魏公的手段。”

“這話怎麼說?”

曹‘操’疑‘惑’地問道:“什麼叫弊於當前,功在百年?”

“他說世家豪族強佔土地,藏匿人口確實是大問題,南方地區稍好一點,但也有這種問題,如果解決這個問題,天下將獲得百年繁榮和安寧,所以他很贊成魏公的出丁令,但以現在魏公的推行手段,恐怕是弊大於利。”

“他是說我太‘性’急,太過於暴力了嗎?”曹‘操’聽懂了鍾繇的言外之意。

鍾繇點點頭,“他確實是這樣說,漢國耗費了十年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還遠遠談不上成功,荊州和關中最好,而巴蜀佔地很嚴重,同樣大量人口被藏匿,而剛剛併入漢國的江東地區,問題同樣很嚴重,漢國準備再用十年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但他說魏公卻準備在一兩年內完成,這不現實,也會引發很嚴重的問題。”

“比如什麼問題呢?”曹‘操’又問道。

鍾繇微微嘆口氣,“漢王說,地方官府基本上都被世家把持,魏公動用軍隊強推出丁令,首先針對士族,恐怕會引發地方官場的強烈反彈,會造成地方官府不穩。

曹‘操’沒有說話,前幾天幷州數十名地方官掛印而走,二十幾個縣沒有了縣令和縣丞,曹丕已緊急趕去處置,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道原因,但極可能被劉璟說中了。

曹‘操’心中着實有些不舒服,他冷哼一聲道:“他這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他若肯把逃去漢國的自耕農都送回來,我何苦這樣大動干戈?”

“魏公,微臣也覺得劉璟的建議有幾分道理..。”

不等鍾繇說完,曹‘操’便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頭,“這件事不要再說了,不管地方官府怎麼動‘蕩’,出丁令絕不能半途而廢!”

曹丕一心想彈劾鍾繇,但曹‘操’最終沒有接受對鍾繇的彈劾,他不想再因爲此事在官場上引起動‘蕩’,便將彈劾書束之高閣,不久,建安二十三年的新年終於到來。

.........

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72章 無理取鬧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86章 初戰于禁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56章 再回劉府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4章 再陷困境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290章 攔路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79章 刀下留人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32章 興師問罪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84章 驗功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32章 興師問罪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
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72章 無理取鬧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86章 初戰于禁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56章 再回劉府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4章 再陷困境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290章 攔路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79章 刀下留人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32章 興師問罪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84章 驗功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32章 興師問罪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