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一觸即發

楊青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躺在一張‘牀’榻上,傷口也包紮好了,旁邊就坐在大將蔡進,他急忙要掙扎起身,蔡進卻按住他,“不要動,當心迸裂了傷口。”

楊青躺下,忍不住哭了起來,“將軍,曹軍栽贓我們,說我們帶違禁兵器,把人和貨物都帶走了。”

這種事情蔡進也有所耳聞,沒想到蔡家也遭遇到了,他冷冷問道:“你沒告訴他們,你們是蔡家的商隊嗎?”

“王執事說了,但爲首軍官則說我們是將軍派去的探子,變得更加兇狠。”

蔡進心中惱火,連最起碼的面子都不給,樂羣欺人太甚,他便對楊青道:“你好好養傷,這件事我來處理。”

蔡進走了出來,問救回楊青的巡哨軍侯道:“對方是什麼人?”

“有弟兄認識那名巡哨軍官,是樂羣之子樂弈。”

蔡進沉‘吟’片刻,吩咐左右,“去把許先生請來!”

許先生叫做許召,現任葉縣駐軍主薄,他的家族是葉縣望族,從前和曹軍往來比較密切,片刻,許召匆匆趕來,施禮道:“葉將軍找屬下有事嗎?”

“是這樣,我家族的一支商隊被樂羣之子擄走,我覺得這裡面有點誤會,想煩請許先生去一趟昆陽縣,給樂羣說一說,請他給我一個面子,把人和貨物放回來。”

許召和從前的曹軍主將李典關係不錯,李典被劉虎俘虜後,他對李典照顧有加,後來合‘肥’戰役結束,李典也被放了回去,一直對他心有感‘激’,如果昆陽縣主將是李典,那麼這對他而言就是小事一樁。

但現在昆陽縣主將換成了樂羣,他們從未打過‘交’道,而且據說這個樂羣極爲貪賂,他未必肯給蔡進面子,但許召也沒有辦法,只硬着頭皮答應了。

許召帶着兩名隨從騎馬前往昆陽縣,離昆陽縣還有十里時,旁邊樹林內忽然衝出一支騎兵,將他們團團包圍,爲首之人正是樂羣之子樂弈,他和父親樂羣一樣狡詐,知道蔡進會派人來‘交’涉,便躲在這裡等候,果然抓了個正着。

“你們是什麼人?”樂弈惡狠狠問道。

許召穿着漢軍文官軍服,他拱手道:“在下葉城漢軍主薄許召,奉蔡將軍之令,前來見你們樂將軍,請帶路!”

“哼!我還正要去找蔡進,他派探子進入昆陽境內,是什麼意思?”

許召一怔,“閣下是何人?”

“你休管我是何人,你若要去見主將,我這就帶你去。”

許召見他們一個個殺氣騰騰,面‘色’不善,他心中暗忖,‘莫非這就是樂羣之子?若跟他去,定會被害了‘性’命。’

他勉強笑道:“我是來給樂將軍送信,若你們願代勞,我就不去了。”

他取出蔡進的信,遞給樂弈,樂弈雖和他父親一樣貪財,但也不魯莽,他知道不能胡‘亂’殺對方的官員,他的目的就是阻止對方去見父親。

他接過信道:“我自會把信給主將,你請回吧!”

許召拱拱手,調轉馬頭便匆匆忙忙走了,樂弈見他走遠,冷笑一聲,將信撕得粉碎,一揮手令道:“我們走!”一隊騎兵急速向昆陽縣奔去。

許召回到葉縣,卻沒有說實話,他告訴蔡進,他在半路被樂弈率軍攔截,威脅他的‘性’命,信也被樂弈搶走,他僥倖逃了回來。

蔡進沒想到樂弈竟如此無禮,他心中惱火萬分,但他是個謹慎之人,不敢擅自採取行動,便立刻發了一封鴿信給宛城文聘,簡要向他彙報了此事。

黃昏時分,蔡進站在城頭注視着遠方,心中有一絲傷感,這些年他受蔡家連累,升職也受到了影響,像霍峻、向寵等荊州派系將領都升爲偏將,他的師父文聘更是升爲襄宛都督,而他卻止步於中郎將,雖說劉璟待他也不薄,還封他爲亭侯,但他想再向上走,恐怕就難了。

根本原因就在於蔡家不識時務,佔據了太多良田,又目光短淺,以爲襄陽官府不敢動他們,當初父親要求家族只保留五百頃土地,其餘上繳官府,卻遭到家族上下強烈反對,父親也氣得一病不起。

蔡進至今還記得父親去世前拉着自己手說的一番話,若能勸服家族,固然是最好,但如果家族不思改過,他可以和蔡家割裂,自立家族,劉璟一定會念舊情,委予他重職。

本來父親去世後,應該是由他繼承家主之位,不料家族十幾名長老卻修改了家主繼承規則,一致推舉明善房的蔡林爲家主,很明顯就是不讓他繼承父志,這令蔡進對家族已心灰意冷。

此時他又想起父親臨終前的話,難道自己真要和蔡家割裂,自立家族嗎?

只是因爲蔡家在十年前已經分裂過一次,蔡瑁在鄴都建立了新蔡氏家族,自立爲家主,蔡進不忍心家族再次分裂,所以他一直沒有實踐父親的遺言,但此時,他心中忽然涌現出和家族決裂的強烈願望,蔡進不由慢慢捏緊了拳頭。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至,大喊道:“將軍,都督的急信。”

蔡進‘精’神一振,這是師父給他回信了,他連忙道:“快把信給我!”

士兵將一管鴿信遞給了蔡進,蔡進展開鴿信,眯眼細看,只見信上只有四個字‘挑起事端!’

蔡進緩緩點頭,他明白師父的意思了。

........

葉縣和昆陽縣的邊界其實是一條小河,當地人叫做柳水,小河長約五十餘里,最後注入淯水,河‘牀’不寬,河面最寬處也只有四丈,最窄處不到兩丈,葉昆橋便架在這條柳水上。

柳水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河‘牀’兩邊長滿了柳樹,一到仲‘春’時節,柳絮漫天飛舞,蔚爲壯觀,但自從曹漢在這裡形成對峙之勢後,這裡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每天都有各自的巡哨士兵在柳水兩岸來回巡邏。

入夜,一支三十餘人的曹軍巡哨隊正和往常一樣在柳水北岸巡邏,他們不時留意對岸的動靜,遇到對岸漢軍的巡哨士兵也是每天晚上都會發生之事,罵幾句,或者扔幾塊石頭,對曹軍士兵而言,也算是一種苦中取樂。

但今天晚上他們卻一直沒有遇到對岸的漢軍巡哨隊,幾名士兵忍不住嘟囔起來,“人家都有放假休息,我們卻每天都要幹苦差。”

“閉嘴!好好巡邏。”爲首屯長回頭罵了士兵們一句。

就在這時,四面忽然涌出了無數的黑影,將他們團團包圍,曹軍巡哨隊嚇得面面相覷,不知發生什麼事?爲首屯長認出了對方,竟然是漢軍士兵,足有兩三百人,舉起弓弩對準了他們,他心中一陣發憷,膽戰心驚問道:“你們.。要做什麼?”

爲首漢軍將領一揮手,“將他們統統拿下!”

一夜之間,曹軍五支巡哨隊悉數被漢軍抓走,此事驚動了曹軍主將樂羣,他心中大怒,次日一早率領三千士兵衝到葉昆橋。

此時蔡進也早有準備,他已率領數千士兵埋伏在橋南岸的樹林內,等着曹軍上鉤。

樂羣等了片刻,見沒有漢軍巡哨上前詢問,他心中急躁起來,回頭對一名牙將令道:“你帶五百弟兄殺過去,給我抓一支漢軍巡哨回來。”

“遵令!”

牙將一揮手,率領五百手下衝過了葉昆橋,向漢軍時常巡邏的官道奔去,但只奔出百步,兩邊樹林內傳來一聲梆子響,樹林內‘亂’箭齊發,曹軍士兵措不及防,頓時被‘射’翻百餘人,其餘士兵被嚇得魂飛魄散,掉頭便逃,又是一陣‘亂’箭‘射’來,這一次箭矢更多更密,‘射’翻了兩百餘人,連曹軍牙將也身中數箭,當場從馬上栽落。

遠處的樂羣大吃一驚,漢軍竟然有埋伏,他急命左右後撤,兩千五百曹軍如退‘潮’一般向後撤退,足足撤出一里,才慢慢停下,進入葉縣地界的五百曹軍只有八十餘人逃了回來,還有不少人身上帶着箭傷,損失慘重。

樂羣遠遠望着站在柳水對岸的漢軍士兵,氣得渾身發抖,漢軍明顯是用計謀引自己上當,他再也忍無可忍,喝令道:“三軍列隊,殺上去!”

曹軍迅速列隊,一隊隊士兵手執盾牌,緩緩向柳河靠攏,這時,漢軍已排出箭陣,一千支軍弩對準了緩緩靠近的曹軍士兵,但曹軍並沒有進入弓弩‘射’程,而是在一百五十步外和漢軍對峙。

樂羣此時已漸漸冷靜下來,他不明白漢軍爲何會突然挑起事端,但漢軍這樣做必然是有所目的,自己不能太沖動,以免落入了漢軍的陷阱。

他派一名士兵上前去大聲喝問:“雙方各自巡邏,漢軍爲何要抓我們的巡哨士兵?”

漢軍卻不理睬,也不回覆,反而一支箭從喊話士兵頭頂‘射’過,嚇得士兵逃了回來,就在這時,曹軍身後忽然鼓聲大作,只見一支漢軍從後面殺來,後面士兵防備不及,頓時一陣大‘亂’。

蔡進立刻喝令道:“殺上去!”

三千漢軍齊聲吶喊,一鼓作氣衝過了葉昆橋,向曹軍殺去,曹軍腹背受敵,‘混’‘亂’中各自逃生,樂羣見勢不妙,撥馬向西而逃,曹軍大敗。

漢軍一路追殺,殺得曹軍哭爹叫娘,投降士兵不計其數,北撤道路已被漢軍阻截,樂羣無法回城,只得率殘兵向西落荒而逃,此時在昆陽守城的樂弈聽說漢軍大舉進攻,父親已大敗,去向不明,他心中慌‘亂’異常,擔心自己守不住城池,便放棄了昆陽縣,率領守城士兵向北撤離。

昆陽陷落,漢軍佔領了潁川郡的第一個縣城,昆陽縣,南陽局勢發生了驟變,許都主將曹真立刻向鄴都發八百里加急快報,同時向襄城縣派兵兩萬,漢軍主將文聘也向葉城增兵一萬五千人,戰爭‘陰’雲開始籠罩在潁川郡上空,戰局一觸即發。

.........

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99章 黃忠授藝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54章 兩個方案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53章 張允蔡瑁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240章 痛惜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75章 許都之謀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41章 伯侄夜談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21章 一簡戰書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4章 再陷困境第94章 不想遇見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198章 告密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41章 伯侄夜談第92章 脣槍舌箭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99章 黃忠授藝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40章 蒯越之勸
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99章 黃忠授藝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54章 兩個方案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53章 張允蔡瑁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240章 痛惜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75章 許都之謀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41章 伯侄夜談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21章 一簡戰書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4章 再陷困境第94章 不想遇見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198章 告密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41章 伯侄夜談第92章 脣槍舌箭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99章 黃忠授藝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40章 蒯越之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