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

益州降軍‘交’給了嚴顏整編,劉璟隨即命黃忠率三萬軍隊接收成都防務,司馬懿和蔣琬接管益州政務,命董和與劉巴協助,清理文書,盤點府庫,安撫民衆,所有的事務之前都有預案,一切都按照方案有條不紊地實施。

州衙後堂,尹黙將劉璋留下的一箱機密文書‘交’給了劉璟,“啓稟州牧,這裡面有劉季‘玉’和朝中皇族往來的書信,也有天子的詔書,還有劉季‘玉’父子在朝中的勢力,小民一一整理,一件不缺,請州牧收下!”

劉璟對這些機密文書不感興趣,他對尹黙笑道:“先生爲何自稱‘小民?’”

尹黙半晌嘆口氣道:“爲人臣,不能保其疆土,不能善其謀計,我很慚愧!”

劉璟點了點頭,“公是誠實之人,勸劉循投降,卻保全了數十萬成都之民,你應問心無愧纔對。”

“話雖這麼說,但心結難解!”

尹黙長身施禮道:“請州牧準我與循公子同赴荊南。”

“這就不必了!”

劉璟態度很堅決,“王累寧死不降,要陪循公子去荊南,我只能準了,若尹公也要去,豈不是要‘逼’益州百官都必須跟去荊南赴義嗎?尹公何必爲難於我!”

尹黙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劉璟又勸道:“我知尹公是大才,這樣吧!我聘尹公爲我幕僚如何?替我執掌文書。”

尹黙也知道劉璟給自己留足了面子,也給了自己一個臺階,他便不再堅持去荊南,躬身道:“尹黙願爲州牧分憂。”

劉璟笑了起來,“這就對了。”

尹黙苦笑一聲,又問道:“州牧能否告訴屬下,襄陽和成都,州牧以後會長駐哪裡?”

劉璟道:“說老實話,我一直就爲此事煩惱,尹先生能否給我一個建議?”

尹黙笑了笑說:“我說出三點理由,州牧可自己決定。”

“請說!”

尹黙沉‘吟’一下,緩緩道:“其一,益州初定,人心不穩,尤其益州各郡縣和各大世家,大多持觀望態度,如果州牧長期不在益州,恐怕人心難定;其二,州牧雖自領益州,但畢竟朝廷沒有承認,若州牧離開益州,朝廷會趁機任命新益州牧,這對州牧不利,而且曹‘操’也會趁機在益州煽風點火,恐怕會生;其三,州牧的目標應該是繼續北上,奪漢中,收關中,若沒有益州爲根基,恐怕難以實施,以上三點理由,請州牧自定!”

劉璟大笑,“先生知我心也!”

安頓了官房,劉璟隨即在大堂接見益州百官,在吳懿和費觀的帶領下,衆人皆拜於堂下,拜見益州新主,劉璟擺擺手,對衆人笑道:“益州並非我劉璟一人的益州,也是在座諸位的益州,我不僅希望大家能在益州安居樂業,更希望在座諸位的眼光要放遠一點,爲匡扶大漢,重振漢室社稷盡一份力量。”

在將領們面前,劉璟直言不諱,就生怕那些大老粗聽不懂,但在這些心思敏銳的文官面前,他便很含蓄,他相信所有人都聽得懂他的言外之意。

衆人怎會不懂劉璟的意思,不僅會保護他們在益州的利益,更會給他們一份天下的利益,衆人大喜,一齊再拜,“願爲匡扶漢室社稷效力!”

在成都北面有一片佔地廣闊的宅子,這裡便是成都張氏的府宅,張氏家族在費氏家族得勢之前,一直是蜀郡第一大世家,他們的家族在蜀郡北部有着上千頃良田,有一座佔地上千畝的莊園。

成都張府不過是他們家族的一座別宅,儘管如此,張府還是成爲成都僅次於州牧府的第二大府邸,從前,府邸前車水馬龍,拜訪者絡繹不絕,但自從別駕張鬆被殺後,張府‘門’前頓時變得冷清下來,人人都避之不及,生怕受到張鬆案的牽連。

在張府旁邊有一座小張府,佔地約三十畝,便是張任的府宅,成都開城投降後,家家戶戶在‘門’前擺香案,歡迎劉璟進城,包括張氏家族府的大‘門’前也擺上了香案,唯獨張任府邸卻緊閉大‘門’,不理不睬。

傍晚時分,數百騎兵護衛着一輛馬車緩緩在張任的府‘門’前停下,一名士兵飛奔上臺階,砰砰地敲‘門’,片刻,‘門’開了一條縫,“是誰?”有人問道。

“請轉告你家老爺,劉州牧前來拜訪!”

足足愣了半晌,開‘門’人才大叫一聲,一陣風似的向內府奔去。

“父親!”

張任的長子張潤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一口氣衝到內堂院子裡,院子裡,張任正坐在一棵梨樹下看書,梨‘花’已經快謝了,落英繽紛,鋪了滿地潔白的‘花’瓣。

張任瞥了長子一眼,有些不悅道:“什麼事?”

“父親...劉州牧來了,在府‘門’外要拜訪父親。”

張任微微一怔,心中也有些驚訝,但在兒子面前,他並沒有表現出內心的驚訝,一板臉呵斥道:“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你也不用這麼‘激’動!”

張潤嚇得渾身一顫,連忙垂手道:“是!孩兒知錯了。”

張任揮了揮手,“告訴他,我生病了,不見!”

“父親!”

張潤小聲喊道,他腳步沒有動,父親怎麼能這樣拒絕劉璟。

張任瞥了兒子一眼,見他滿眼都是期待,心中不由一軟,只得拉長聲音道:“請他來客堂吧!說我馬上出來。”

雖然還是無禮,但比剛纔不見要好得多,張潤連忙轉身向府‘門’外奔去,張任內心很矛盾,一方面他爲劉璟奪取了益州而感到不滿,畢竟劉璋待他不薄,他只是張家庶子,當年張家對他無禮,劉璋便在張家旁邊給他修了一座府宅,替他出一口氣,這份恩情張任銘記於心。

但另一方面,劉循又着實不爭氣,張任也算看透了他,他若爲益州之主,益州非要被他折騰得大‘亂’不可,相比之下,劉璟的魄力和手腕又讓他歎服,使他意識到,劉璟纔是真正雄才大略之人,纔是值得他投靠的主公,更何況劉璟還算是他的師弟。

張任明白兒子那期待的目光,他心中無奈,只得起身向客堂而去。。。。。

張任吩咐兒子將劉璟迎進客堂,但張潤卻將劉璟一路迎進了貴客堂,他請劉璟坐下,又親自給劉璟奉上熱茶,陪笑道:“請州牧稍候,父親馬上就來!”

劉璟點點頭,問道:“張公子可出仕?”

張潤心中一跳,連忙道:“曾在新都縣當過一年主簿,父親說我無能,不能造福一方黎民,便‘逼’我退仕了。”

他用一個‘‘逼’’字,語氣中充滿了不甘和遺憾,劉璟笑着搖搖頭道:“縣官是否合格應該由郡裡考覈,報州衙決定任免,這是公事,不應該公事‘私’辦。”

劉璟的話說到了張潤的心坎上,他心中的酸楚一下子涌了出去,眼睛都有點紅了,“州牧說得對!公事應該公辦。”

劉璟又微微一笑道:“這件事我記住了,我會讓州衙再考覈一下,給公子一個公平的機會。”

張潤心中感動,深施一禮,聲音有點哽咽了,“多謝州牧關懷。”

他心中對劉璟充滿了感‘激’,他也知道,如果父親和劉璟勢不兩立,那麼他的仕途也就完了,趁父親還未到,他壓低聲音道:“父親感恩劉璋,很看重州牧對劉璋的尊敬。”

劉璟笑着點了點頭,“多謝了!”

這時,外面傳來腳步聲,張任快步走了進來,他先去了客堂,卻得知兒子把劉璟請到了貴客堂,只得又繞個大彎過來,張潤心虛,施一禮道:“父親,孩兒先退下了。”

張任狠狠瞪了他一眼,拉長聲音道:“去吧!”

這時,劉璟起身拱手笑道:“不請自來,打擾張將軍了。”

張任冷淡回了一個禮,“州牧親自來張某府上,張某擔當不起,請坐!”

劉璟坐下,張任也在主位坐下,客堂裡沉默了,這時,丫鬟送了兩杯熱茶,張任喝了一口茶,終於打破了堂內的沉默,“張任也是成都一員,感謝州牧沒有屠城,當然,也感謝荊州軍秋毫不犯。”

劉璟笑了笑道:“這也是我期待的結果,應該說循公子心恤民衆,雖然失敗,也不失爲俊傑。”

張任點點頭又問道:“不知州牧準備怎麼安置循公子?”

“我已封他爲振武校尉,準他帶領母親及家人去公安居住,並將公安一縣的稅賦給他的母親養老。”

劉璟還記得劉璋之妻,這使張任的臉‘色’稍稍和緩,他嘆了口氣道:“可惜劉璋太過於平庸,這麼好的天府之地卻沒有能利用起來,否則荊州未必能攻入益州。”

“這話怎麼說呢?這就是王道和仁道的區別,劉璋的平庸我覺得應該是他無爲而治,他的軟弱是他太體恤民衆,不肯窮兵黷武,若他信奉王道,益州至少可以養活三十萬大軍,莫說我攻不進益州,恐怕連荊州也保不住。”

張任嘆息一聲,“州牧肯這樣評價他,也算是公允,就不知州牧是否打算在益州招募三十萬大軍?”

劉璟仰天大笑起來,他笑聲一收,淡淡道:“想必張將軍也領教了我的重甲步兵,這兩千重甲步兵,足以抵擋一萬騎兵,還有荊州水軍,可以說天下無敵,我還有四千‘精’銳騎兵,還有五百鷹擊軍,我還準備裝備六千重弩軍,擁有這些軍隊,張將軍以爲我還會招募三十萬軍隊嗎?”

張任點點頭,“州牧說得對,兵在‘精’而不在衆,我非常贊成。”

兩人沉默片刻,張任又問道:“州牧可是‘玉’真人之徒?”

劉璟笑了笑,“我只能算半途,我確實是‘玉’真人親授,他將我定爲水槍,但他沒有收我爲徒,倒是子龍對將軍一直念念不忘。”

說完,劉璟從懷中取出兩物放在桌上,起身笑道:“那我就不多打擾,告辭了!”

張任沒有挽留,親自將劉璟送出府,望着劉璟遠去,他又匆匆返回貴客堂,拾起劉璟留在桌上的兩件物品,一件是溫‘玉’,張任一眼認出這是師父的佩‘玉’,師父佩戴在身邊有六十年了。

他捧着‘玉’,雙手劇烈顫抖起來,慢慢跪下,淚水洶涌而出,禁不住悲喊一聲,“師父!”

張任將‘玉’小心翼翼放入懷中,抹去淚水,又起身拾起桌上的另一件物品,竟是劉璟的一份任命書,封他爲中郎將,張任不由長長嘆息一聲,他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拒絕劉璟的誠意了。

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71章 冤家路窄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77章 新野急報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17章 禮尚往來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64章 趁夜殺人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91章 積極救援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37章 少女人質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11章 舌戰蔡瑁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296章 以舞相屬
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71章 冤家路窄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77章 新野急報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17章 禮尚往來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64章 趁夜殺人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91章 積極救援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37章 少女人質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11章 舌戰蔡瑁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296章 以舞相屬